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份广东省气温开始逐步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要继续做好防风、防洪措施。养殖水生动物进入后期生长阶段,投饲量增加,及时做好水质调控,加强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等增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根据多年监测数据分析,10月份仍是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广大养殖户要提前做好病害防控措施。需要越冬的养殖品种要提前做好入冬前的  相似文献   

2.
正10月份广东省气温开始逐步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要继续做好防风、防洪措施。养殖水生动物进入后期生长阶段,投饲量增加,及时做好水质调控,加强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等,增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根据多年监测数据分析,目前仍是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广大养殖户要提前做好病害防控措施。需要越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1月份广东省受强冷空气影响,部分地区养殖的温水性品种出现冻伤的现象,冻伤后的养殖品种极易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虫病,病害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措施。2月份广东省仍受到寒冷空气影响,温度变化较大,对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要继续做好保温措施。在温棚养殖的品种,要做好水质调控,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提高抗病能力。加强生产管理,尽量减少对  相似文献   

4.
正7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注意多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要防止水质突变造成鱼、虾的缺氧和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当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时,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7月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月份,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预防措施。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做好水质调控、降低养殖密度等预防措施,防  相似文献   

5.
<正>8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较高,预测全省的气温在25℃~39℃之间,养殖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病害的高发季节。要重点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防止水质恶化,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要注意做好水质调控、降低养殖密度等预防措施,防止发生暴发性流行。8月~10月是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的又一个高峰期,有可能会在局部  相似文献   

6.
正9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并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塘底造成水质恶化,易诱发各类水生动物病害,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特别是暴雨过后,要注意池塘水质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调控。此外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仍处于流行的高峰期,各养殖主产区要加强  相似文献   

7.
<正>7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养殖鱼类要注意防止出现泛塘,虾类要注意防止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养殖水温在22℃~31℃,平均水温在27℃左右。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病害的高发季节。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全省易发的病害主要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1月份广东省受冷空气影响,部分地区养殖的温水性品种出现冻伤的现象,随着气温的回暖,冻伤后的养殖品种极易诱发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虫病,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措施。2月份广东省的气温在逐步升高,仍可能受到寒冷空气影响,气温变化较大,对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要继续做好保温措施。在温棚养殖的品种,要做好水质调控和保温工作,定  相似文献   

9.
<正>2月份广东省的气温在逐步升高,且可能受寒潮影响,气温变化较大,细菌和寄生虫繁殖速度加快,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将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要及时做好防控工作。2月~3月份是水霉病、小瓜虫病的高发季节,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措施。对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要采取保温措施,在温棚养殖的品种,要做好水质调控和保温工作,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提高抗病能力。要加强生产管理,尽量减  相似文献   

10.
张文 《中国水产》2016,(10):83-87
10月份,全国气温逐渐回落,渔业生产进入后期管理。北方地区需要越冬的养殖品种要及时做好入冬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对越冬苗种的强化培育;南方大部地区还是养殖品种的良好生长期,分批捕捞要注意起捕拉网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疾病发生。根据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10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11.
正6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逐步上升,雷雨天气较多,养殖的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雷雨、闷热天气现象频繁,池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要加强日常管理,发现缺氧应及时开增氧机、加注新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各种理化因子变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水体的稳定。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逐步下降,昼夜温差较大,预测养殖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会有所下降。冬季昼夜水温变化加剧,养殖水生动物易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容易引发病害,应适当加深养殖水位,减少水体的温差变化。已达到商品规格的品种,要做好起捕上市,需要越冬的品种,应抓好养殖品种的安全越冬管理。要搭保温棚或增温设备的,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及时把养殖品种转入越冬塘,入塘后要做好保温、增氧、水质调控和投饲等管理工作。越冬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份广东省进入冬季,气温、水温逐步下降,昼夜温差较大,预测养殖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会有所下降。冬季昼夜水温变化加剧,养殖水生动物易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容易引发病害,应适当加深养殖水位,减少水体的温差变化。已达到商品规格的品种,要做好起捕上市的准备,需要越冬的品种,应抓好养殖品种的安全越冬管理,要搭保温棚或增温设备的,要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把养殖品种转入越冬塘,入池后要做好保温、增氧、水质调控和投饲等管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与渔业》2014,(2):55-55
<正>1月份广东省由于受到强冷空气影响,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天气,部分不耐寒的温水性养殖品种出现冻伤、冻死。2~3月份是水霉病、小瓜虫病的高发季节,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措施,对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要采取保温措施。温棚养殖的品种,要做好水质调控和保持恒温,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提  相似文献   

15.
<正>9月份广东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洪水过后,要防止水质恶化和病害传播。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塘底,易造成水质恶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要注意做好亲鱼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鱼体的抵抗力。预测全省的气温在26℃~38℃之间,养殖水温在23℃~34℃。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份,全国气温逐渐回落,渔业生产进入后期管理。北方地区需要越冬的养殖品种要及时做好入冬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对越冬苗种的强化培育;南方大部地区还是养殖品种的良好生长期,分批捕捞要注意起捕拉网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疾病发生。根据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10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重点关注疾病1.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主要危害虹鳟,发病水温为8℃~15℃时,3月  相似文献   

17.
正6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逐步上升,雷雨天气较多,养殖的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雷雨、闷热天气现象频繁,池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要加强日常管理,发现缺氧应及时开增氧机、加注新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各种理化因子变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养殖水体的稳定。做好水产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种苗场选购苗种,并要求提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根据近几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监  相似文献   

18.
正7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多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要防止水质突变造成鱼、虾的缺氧和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预防措施。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做  相似文献   

19.
正1月份广东省由于受到强寒潮影响,较长时间处于低温阴雨天气,大部分不耐寒的温水性养殖品种出现冻死、冻伤。随着天气的回暖,冻伤后的养殖品种极易诱发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虫病,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措施。2月份广东省的气温在逐步升高,仍可能受到寒潮影响,气温变化较大,对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要继续做好保温措施。在温棚养殖的品种,要做好水质调控和保温工作,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  相似文献   

20.
<正>6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逐步上升,雷雨天气较多,养殖的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雷雨、闷热天气现象频繁,池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要加强日常管理,发现缺氧应及时开增氧机、加注新水。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各种理化因子变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水体的稳定。根据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