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份我省降水开始增多,气温、水温逐步升高,病菌、寄生虫也进入活跃期,养殖水生动物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渔业生产进入繁忙季节,水生动物摄食量逐渐增加,养殖生产者要及时做好水质调控和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作。广东省进入水产苗种繁殖期,做好亲鱼的培育饲养,保证饲料质量,做好水产苗种人工繁育工作,近期降水较多,要做好鱼塘的水质调控。要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4月份广东省降水开始增多,气温、水温逐步升高,病菌、寄生虫也进入活跃期,水生动物的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渔业生产进入到繁忙季节,水生动物摄食量逐渐增加,养殖生产者要及时做好水质调控和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作。广东省进入水产苗种繁殖期,做好亲鱼的培育饲养,保证饲料质量,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培育出优质亲鱼,指代不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人工繁殖苗种的效果。要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许  相似文献   

3.
<正>5月份广东省降水较多,雷雨天气频繁,气候变化大,水温逐渐上升,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病率将呈上升的趋势。渔业生产进入繁忙季节,要提前做好养殖生产管理、种苗繁育和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种苗场选购苗种,并要求提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雷雨、闷热天气现象频繁,鱼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注  相似文献   

4.
<正>7月份广东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多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要防止水质突变造成鱼、虾的缺氧和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做好水  相似文献   

5.
正7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注意多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要防止水质突变造成鱼、虾的缺氧和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当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时,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7月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月份,养殖生产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预防措施。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做好水质调控、降低养殖密度等预防措施,防  相似文献   

6.
正6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逐步上升,雷雨天气较多,养殖的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雷雨、闷热天气现象频繁,池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要加强日常管理,发现缺氧应及时开增氧机、加注新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各种理化因子变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养殖水体的稳定。做好水产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种苗场选购苗种,并要求提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根据近几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监  相似文献   

7.
正7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多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要防止水质突变造成鱼、虾的缺氧和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预防措施。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做  相似文献   

8.
<正>10月份广东气温开始逐步下降,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预测气温在22~34℃之间,养殖水温在20~30℃之间。养殖水生动物进入后期生长阶段,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注意加强后期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等,提高鱼体的抵抗力,达到预防病  相似文献   

9.
正5月份我省降水较多,雷雨天气频繁,气候变化大,水温逐渐上升,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将呈上升的趋势。渔业生产进入繁忙季节,要做好养殖生产管理、种苗繁育和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雷雨、闷热天气现象频繁,鱼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发现缺氧应及时加注新水、采取增氧等措施。南美白对虾养殖苗种阶段容易发生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14,(10):51-51
<正>10月份,水产养殖的收获季到来,鱼虾蟹陆续起捕上市。各地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池塘水质老化,易诱发水生动物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北方地区进入越冬前的准备时间,要注意对越冬苗种的强化培育;南方大部地区依然是养殖品种的良好生长期,要注意起捕拉网时对鱼虾蟹等的影响,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3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逐步升高,但仍有寒潮的入侵,预测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病率会有所上升。春季有利致病细菌繁殖,寄生虫孢子、孢囊处于发育早期,积极做好春季病害预防工作,有利于降低夏季高温期鱼病的发生。随着水温的上升,感染了水霉病的养殖品种,容易继发感染细菌病,要做好防控工作,可适当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3~4月份广东进入水产育苗、放苗期,种苗场要提前做好育苗前的准备,选购苗种时要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种苗场购买,并要求提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放养的苗种  相似文献   

12.
<正>4月份广东省降水较多,气候变化大,水温逐渐上升,病菌、寄生虫也进入活跃期。预测各地气温在13~31℃之间,呈北低南高的分布,平均气温在25℃左右,养殖水温在15~24℃,平均水温在20℃左右。渔业生产和苗种繁殖进入繁忙季节,要做好生产管理,特别是刚投放的鱼苗、虾苗,要注意做好消毒和各方面的管理措施。鳖经过越冬期后体质较弱,容易发生各种病害,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3.
病害防控     
<正>4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审批颁发:王德芬审核:周晓华分析员:朱健祥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南方地区开始进入水产苗种繁育期;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由越冬末期逐步进入养殖生产期,养殖水生动物由于体质相对虚弱,较易发生病毒病、真菌病等。"清明"节气期间,各地要注意雨水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谷雨"节气过后寒潮基本结束,各地仍需防范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份广东省气温开始逐步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要继续做好防风、防洪措施。养殖水生动物进入后期生长阶段,投饲量增加,及时做好水质调控,加强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等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根据多年监测数据分析,10月份仍是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要应提前做好病害防控措施。需要越冬的养殖  相似文献   

15.
<正>5月份广东省降水较多,雷雨天气频繁,气候变化大,水温逐渐上升,预测各地月平均气温在19℃~34℃之间,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渔业生产和种苗繁育进入繁忙季节,要做好养殖生产管理和苗种放养前的准备。雷雨、闷热天气现象较频繁,鱼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要加强日常管理,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发现缺氧应及时采取加注新水、增氧等措施。南美白对虾养殖苗种阶段容易发生早期死亡综合症,应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5月前后是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的一个高峰期,有可能  相似文献   

16.
<正>7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养殖鱼类要注意防止出现泛塘,虾类要注意防止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养殖水温在22℃~31℃,平均水温在27℃左右。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病害的高发季节。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全省易发的病害主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2014,(4):49-52
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南方地区开始进入水产苗种繁育期;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由越冬末期逐步进入养殖生产期,养殖水生动物由于体质相对虚弱,较易发生病毒病、真菌病等。“清明”节气期间,各地要注意雨水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谷雨”节气过后寒潮基本结束,各地仍需防范“倒春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份,将进入"寒露"和"霜降"节气,各地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明显加大,池塘水质渐趋老化,容易诱发水生动物真菌性和寄生虫疾病。水产养殖也进入收获季节,鱼虾蟹陆续起捕上市。北方地区进入越冬前的准备阶段,要注意对越冬苗种的强化培育;南方大部地区依然是养殖品种的良好生长期,起捕拉网时要注意对养殖对象的影响,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9月份广东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洪水过后,要防止水质恶化和病害传播。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塘底,易造成水质恶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要注意做好亲鱼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鱼体的抵抗力。预测全省的气温在26℃~38℃之间,养殖水温在23℃~34℃。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份广东省气温开始逐步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要继续做好防风、防洪措施。养殖水生动物进入后期生长阶段,投饲量增加,及时做好水质调控,加强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等增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根据多年监测数据分析,10月份仍是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广大养殖户要提前做好病害防控措施。需要越冬的养殖品种要提前做好入冬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