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研究枣树根系年生长周期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提高枣园的栽培管理技术,为科学合理的施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对‘大白铃枣’、‘大瓜枣’、‘梨枣’、‘苹果枣’、‘晋矮3号’果实生长发育时期根系氮、磷、钾、钙、镁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生长初期,根系开始活动,活力不高,植株主要依靠体内贮藏营养物质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矿质元素,各枣品种大多数矿质元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地减少;植株生长中期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矿质元素供新器官发育,根系中矿质元素变化较为复杂;在植株生长后期,大多数矿质元素均出现不同程度地增加并趋于稳定,开始为冬季休眠进行营养物质的贮藏。  相似文献   

2.
关于茶树硼,钼营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东  姚乃华 《茶业通报》1989,11(3):30-31,42
硼与钼是茶树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硼在茶树体内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与贮存,并促进茶树细胞的分裂与加速茶树生长发育。在细胞膜中,硼常常和钙一起促进果胶形成。茶树缺硼时,细胞分裂受阻,生长缓慢,花粉发育不良,开花而不结实;严重缺硼时,茶树细胞液外溢,根系腐烂,生长停滞。钼是茶树硝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缺钼对NO_3的还原不利,对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也不利,从而引起糖类的积累。钼能促进茶树Vc的合成并提高磷酸化酶的活性。为此,对茶树硼、钼营养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我们提出与大家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3.
生长素在调控植物根系发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根系特异表达的磷转运蛋白AtPht1;1的启动子驱动生长素合成基因OsYUCCA1,构建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水稻品种中花11,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根据Os YUCCA1基因在水稻根中的表达量高低将转基因植株分为强表达株系和弱表达株系。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对照相比,根系构型变化明显,不定根、侧根和根毛数目均增加,主根长度变短。强表达转基因株系的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弱表达株系根系构型变化适中且地上部分生长不受影响,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雾培马铃薯块茎建成相关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马铃薯块茎建成相关性状的动态发育规律及其相关性,对雾培条件下二倍体马铃薯C×E群体的株高、匍匐茎长、根长、一级匍匐茎数、微型薯数的生长动态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群体上述5个农艺性状均存在超亲分离;移栽后40天内是根系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移栽后50~70天是株高增长的主要时期;移栽后30~50天是匍匐茎发生的高峰期,一级匍匐茎数在移栽后60天达到最大值;匍匐茎的伸长主要是在移栽后40~50天,同时此时块茎开始膨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型薯数与匍匐茎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一级匍匐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一级匍匐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匍匐茎长、一级匍匐茎数是筛选雾培优良基因型植株的2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气象条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应中 《茶业通报》1991,13(2):22-23,26
气象条件是茶树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它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茶树体内的物质代谢,而且对于茶园的理化状况也有深刻的影响,从而导致茶叶内含物在数量和比例上有明显差异,茶叶品质也迥然有别。近年,胡振亮等人发表了《气象条件对鲜叶生化成分变化影响的初步研究》,揭示了气象条件对鲜叶品质有较大的影响。明确了解气象条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对改善茶园生态条件,提高绿茶品质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试材,采用砂基培养的方法,在镁浓度分别为对照组的0%、50%、100%、150%、200%和300%的营养基质上,培养剔除胚乳后的二叶期小麦幼苗7d、15d及30d,并分别测定该3个时间段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相对生长速度(RGY)、相对生长速率(RGR)和根冠比等指标,研究不同供镁水平对不同时期小麦幼苗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镁(0%)严重影响了小麦全株的生长,供镁不足(50%)促进根系生长但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供镁轻度过量(150%、200%)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但过量供镁(300%)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且对根系的影响比对地上部的影响更显著。不同供镁水平处理小麦幼苗时,无论是7d、15d还是30d,RGR均随RGY的变化而变化,但二者在小麦幼苗的地上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根系二者的相关性不显著。另外,3个时期小麦幼苗的RGR和RGY,均以15d最高,7d次之、30d最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马铃薯块茎建成相关性状的动态发育规律及其相关性,对雾培条件下二倍体马铃薯C×E群体的株高、匍匐茎长、根长、一级匍匐茎数、微型薯数的生长动态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群体上述5 个农艺性状均存在超亲分离;移栽后40 天内是根系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移栽后50~70 天是株高增长的主要时期;移栽后30~50 天是匍匐茎发生的高峰期,一级匍匐茎数在移栽后60 天达到最大值;匍匐茎的伸长主要是在移栽后40~50 天,同时此时块茎开始膨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型薯数与匍匐茎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一级匍匐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一级匍匐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匍匐茎长、一级匍匐茎数是筛选雾培优良基因型植株的2 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缺磷胁迫对甘薯前期根系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缺磷对甘薯前期根系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试验材料,设置缺磷(P0)和正常供磷(P1)2个处理,通过砂砾培养的方法,研究缺磷条件下甘薯根系发育特征及对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会抑制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使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下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缺磷胁迫下甘薯根的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尖数、平均直径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其根系活力下降,根系总体积和总生物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供磷处理;缺磷胁迫可显著促进甘薯根系对氮、钾、钙、锰、铜元素的吸收,降低根系对镁、铁元素的吸收,使甘薯地上部氮、钾、镁、锰、铜含量升高,钙、铁元素含量下降。综合以上试验结果,缺磷胁迫使甘薯地上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受阻,但甘薯通过调节根系构型等根系发育参数来适应缺磷环境,缓解缺磷胁迫对根系营养元素吸收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兰州百合发育过程中植株及鳞茎内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研究了植株及鳞茎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营养吸收与分配。结果表明:鳞茎萌发阶段,母鳞茎贮存的营养元素主要用于新生茎、叶的生长发育,幼苗期,氮、磷、钾主要分配在母鳞茎、叶片和茎秆中。随着光合器官逐渐成熟,叶片中的分配比率增大。现蕾期至开花期,是氮、磷、钾分配中心由百合地上部分转向鳞茎的转折时期。植株营养吸收的关键时期为幼苗至现蕾期,鳞茎发育对钾营养的需求大于氮和磷。  相似文献   

10.
大豆孢囊线虫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它寄生于根的皮层中,吸收地上植株输送给根部有机营养.使大豆根系失去吸收水和无机盐所需的能力,进而使植株根部吸收能力下降,地上部分得不到足够的水和无机盐,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合成有机物供根、茎、叶生长所需.从而产生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大豆生长发育及秋后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侧根构型直接影响植物根系形态建成,是植物整个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抗逆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调控侧根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归纳了ABA在侧根发育中的信号传递,揭示了ABA在侧根起始中的双重作用和ABA对侧根分生组织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分析了在侧根发育过程中ABA与其他调控因素包括活性氧(ROS)、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碳和氮信号,以及盐胁迫间的交叉对话机制,指出ABA通过诱导根中ROS的产生,拮抗生长素和协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从而达到抑制侧根生长发育;ABA还参与了复杂的碳和氮信号调控的侧根发育过程;此外,ABA信号介导了盐胁迫对侧根发育起始的抑制。ABA调控侧根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的揭示可以为改善植物根系性状,提高作物抗逆性提供指导作用,然而,ABA对根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根系形成也十分复杂,因此需要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水稻根系生长特性及其与地上部分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文章叙述了水稻根系的形态特征、功能与活力、根系与地上部分及产量的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根系的影响,分析了根系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对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得出水稻根系通过自身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水稻品质及产量做出不同的响应。分析表明,加大对水稻根系指标的研究,加强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稻根系方面的研究,完善根系研究的方式方法,对水稻进一步取得高产以及生产上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不同有机物料对烤烟根系特征及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的作用效果,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汽爆秸秆、草炭和生物炭3种有机物料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根系特征以及地上部N、P、K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物料,尤其是添加生物炭和草炭后,植烟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等物理性状得到明显改善;与汽爆秸秆相比生物炭或草炭处理下层土壤、距主根轴较远土壤内的根长密度更大,一级侧根和不定根发育更好;有机物料处理后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其中以生物炭和草炭处理效果最明显;根系特征与植株地上部N、P、K积累量间的典型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正向相关性,相关性达0.999。有机物料能够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根系发育、深扎和扩散,提高地上部的氮磷钾积累量,其中以生物炭处理效果最显著,其次是草炭。  相似文献   

14.
在页岩分布的地区栽培茶树,茶树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解决这一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利用稻壳改良土壤。页岩分布地区茶树生长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页岩风化土壤中石灰含量高,土壤的酸碱度呈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几乎不含腐植质,且团粒少,排水性能不良。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提出适宜北方茶区茶树的扦插繁育技术,为抗寒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以无性系茶树品种‘中茶108’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激素种类、插穗状态、浸蘸浓度和时间等因子对茶苗发育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优组合为A1B3C3D3,即插穗清水浸泡,扦插前浸蘸200 mg/L IBA 30 min,成活率达81.3%;4个扦插因素产生的效应由主到次依次为激素种类、插穗处理方式、激素的浸蘸时间、激素浓度。不同激素种类处理下,地上部发育指标显示IBA+NAA处理有利于叶片数量和干重增长;由茶苗根系发育情况表型观测可知,IBA+NAA处理根类组成较合理,有利于根系中一级侧根、延长根和吸收根的协同生长;由根系发育指标分析可知,IBA+NAA处理最大程度地促进了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生物量的增长。由此确立最优扦插组合为插穗斜削后立即清水浸泡,扦插前用激素组合IBA(200 mg/L)+NAA(200 mg/L)浸蘸30 min后迅速插入基质。在此扦插组合下,27个茶树品种的扦插繁育特性差异较大,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1.1%,最低仅为12.17%,高于80%的有11个。研究结果在北方茶树扦插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够为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逆境胁迫下甜菜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影响甜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有水分、温度、土地盐碱化等,因此,研究甜菜逆境条件下生长和生理特性变化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为了研究水分、温度和土地盐碱化对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归纳了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总结了逆境下甜菜地上部和根系的形态变化和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叶片是植物重要营养器官之一,主要生理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养分转化作用。根系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部位,起到固定、支撑植物、吸收运输养分的作用。由此得出甜菜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是通过改变外部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而完成的。建议今后进一步研究甜菜和环境间相互作用机制,加强对甜菜产业体系的管理及发展,为提高甜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研究了植株及鳞茎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营养吸收与分配。结果表明:鳞茎萌发阶段,母鳞茎贮存的营养元素主要用于新生茎、叶的生长发育,幼苗期,氮、磷、钾主要分配在母鳞茎、叶片和茎秆中。随着光合器官逐渐成熟,叶片中的分配比率增大。现蕾期至开花期,是氮、磷、钾分配中心由百合地上部分转向鳞茎的转折时期。植株营养吸收的关键时期为幼苗至现蕾期,鳞茎发育对钾营养的需求大于氮和磷。  相似文献   

18.
不同龄级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混交林内辽东栎实生幼苗高死亡率的原因,以植物根系生长为切入点,探讨实生幼苗根系的变化规律,以期了解根系形态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对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混交林中3个龄级(1龄、2龄、3龄)辽东栎实生幼苗的形态、生物量、根系长度和表面积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龄级的增加,幼苗根冠比、根系长度与表面积呈上升趋势,表明2、3龄幼苗地下部分需要更多的光合产物。幼苗根系形态研究表明,随龄级增加,根系组成变化使幼苗细根细化,这将导致幼苗生物量分配趋向地下。根系细化与细根表面积减小对于根系的稳定性与吸收作用均有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与根系形态间存在相关性,但并非线性,表明根系形态与生物量间关系复杂,应用连续测定与控制试验将有利于揭示两者之间深层次的关系。混交林内,幼苗根系形态的变化对其稳定性和幼苗生物量分配均产生影响,但此类影响是复杂的。对于根系变化如何影响幼苗生长及其对资源的竞争能力,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果树生长主要依靠根系为其提供所必要的养分。根系是植物的根本,是微量活性物质转化与合成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生产措施的调控中心。通过养分与水分吸收、激素合成等方式,促进地面叶片生长、花芽分化、果树发育等一系列过程,根系与地上部分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从事农业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根系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与空间。影响根系生长与吸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影响果树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的内外因素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水曲柳苗木根系和叶片氮的分配及对生物量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氮素浓度对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苗木根系和叶片内氮的分配以及对苗木生物量的影响,采用温室砂培实验对4个不同氮素浓度处理(1、4、8、16 mmol/L)下的一年生水曲柳幼苗在不同生长时期根系、茎干和叶片中氮素浓度及其关系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氮素供给浓度显著影响苗木根系氮浓度和叶片氮浓度.随供氮水平提高,苗木体内根系和叶片氮浓度都明显提高.在生长初期(6月)和中期(7月和8月),叶片中氮浓度分别高于根系9.40、9.55和4.21mg/g,而在生长末期(9月)叶片中氮浓度低于根系;根系中氮浓度与叶片中氮浓度有密切线性关系,在生长初期和中期,根系氮浓度增加1个单位,叶片氮浓度平均增加1.6个单位,在生长末期相关性减弱;氮有效性增加能够促进根系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增长,其中根系生物量增加明显高于地上部分.当氮供应不足(氮浓度为1和4 mmol/L)时,分配到根系生物量1个单位,则分配到地上部分生物量约为0.28个单位.氮供应充足条件下,线性关系也较弱.说明水曲柳是一个对氮素比较敏感的树种,苗木根系和叶片中的氮浓度与其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