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斌 《农村百事通》2009,(16):21-21
玉米在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外有包叶,在植株上果穗得不到充分的日晒而干燥,所以玉米原始水分含量较大,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含量在20%~35%.玉米呼吸旺盛,是小麦的10倍.玉米水分越高,呼吸强度越大,产生的热能就越多,玉米霉变也就越快. 针对玉米这些特点,储藏时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田间降水.玉米定浆之后,在田间对玉米采取"站秆扒皮降水"的方法,晒15天左右收割,这种方法能使玉米提早七八天成熟,水分比未站秆扒皮的低5%~6%,籽粒饱满,脱粒时减少破损,提高产量5%左右,同时也易于储藏.二是采用玉米棒子果穗储藏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田间玉米籽粒含水率来确定最佳机械粒收的时间,能为定边区域春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时间收获取样,进行称重、脱粒和测定,了解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变化。定边区域春玉米成熟后,经过田间站杆脱水时期,籽粒含水率可以控制在17%~22%之间。每年十月中下旬收获,可保证玉米机械粒收质量。  相似文献   

3.
3518CTS联合收割机配置6行玉米割台可以直接收获玉米,能够实现玉米摘穗、脱粒、清选等收割过程。本装置要求田间玉米行距为700毫米或650毫米,大于或小于此行距将增加田间损失和降低工作效率。适时收获玉米,作物在收获作业中要经过切割、输送、脱粒、清选、输送到粮箱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籽粒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揉搓、撞击,这就要求籽粒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选择作物黄熟中期至黄熟末期收获,籽粒破碎率最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玉米区域试验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做好玉米区域试验的经验,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记载、田间收获等内容。通过区试,为实现杂交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寻找可用于生产的高产优质玉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封云  王厚胜 《吉林农业》2004,(10):11-11
农户玉米降水有两种方法:一是田间降水,在玉米吐丝后45~50天。站秆扒皮晒。二是庭院降水,利用站小站子、人工摆长垛、站长站子和楼子进行降水。但由于受庭院面积和家畜家禽危害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玉米品质现状及提高的农艺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育种及生产的优势省,单产和总产均居全国前列,但品质却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品质现状,从品种选择、种群区域化种植、合理密植与施肥、田间及庭院降水等提出了提高品质的农艺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做好玉米田间试验的经验,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记载、田间收获等内容,以为基层区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 发展玉米联合收获的必要性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尤其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其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田间收获是玉米生产过程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约占整个玉米生产过程投入劳动量的60%,而一台3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代替40个劳动力,从而大大减轻农民的田间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据测算,每公顷玉米的人工直接收获工时费为450元,秸秆粉碎还田费375元,合计费用825元,如果使用3行玉米联合收获机,每公顷作业费为600元左右,每公顷可节约成本225元,并解放大量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20,(1):147-149
为了研究郑单958玉米对田间土壤中瓜列当种子的诱捕效果,选择无瓜列当危害地块,定量撒播瓜列当种子,划分小区,夏季种植郑单958玉米作为处理,设负对照和空白对照,玉米收获后,处理和对照小区第2年种番茄IVF3166,处理小区瓜列当寄生量比负对照和空白对照分别少23.4%和25.5%;春季种植3.3 hm~2郑单958示范地,设负对照3.3 hm~2,玉米收获后,第2年2个块地全种番茄IVF3166,示范地比对照地瓜列当出土量少39.2%。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结果显示,郑单958玉米对土壤中瓜列当有诱捕作用,可以通过轮作的方式减轻番茄地瓜列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以室内试验为基础,结合三年来的生产性试验,研究了夏玉米成熟期籽粒的脱水规律和脱粒质量与籽粒含水率、脱粒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直接脱粒收获的适宜条件是:玉米籽粒含水率<30%,脱粒速度13.0~14.5 m·s~(-1)(400~450 r·min~(-1))。北京地区10月上旬夏玉米籽粒含水率能够降到30%左右。因此只要措施得当,可以实现夏玉米田间直接脱粒收获。  相似文献   

11.
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收获时子粒含水量是关键因素。通过2017、2018两年对27个试验地14个品种进行调查,经过相关性分析,玉米收获时子粒含水量与收获质量关系紧密,与子粒破碎率、杂质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田间损失率显著负相关,初步确定在黑龙江垦区使用迪尔或凯斯大功率收获机收获,子粒含水量29%以下,符合玉米机械粒收质量要求(DB23/T2154-2018田间损失率≤5%,杂质率≤3%);收获质量中不完善粒达到国家规定二等粮的质量标准,即"GB-1353-2009""玉米"中玉米质量指标,国家收购玉米二等粮不完善粒≤6%(破碎率+霉变率),为玉米机械粒收提供实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业机械收获对玉米育种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是玉米生产的一次飞跃,因此,对玉米品种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公主岭市2008年机械收获情况看,当前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无法适应机械化作业,株高和穗位太高,穗位不整齐,果穗苞叶厚,层数多,包的紧,子粒降水慢,致使收获的果穗子粒破碎严重,苞叶扒落的不干净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需要考虑众多方面,主要就是介绍了土地准备、选取良种、种子治理、播种、配套田间沟系、化学除草、田间治理、适时收获等等。从这些方面来为我县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秸秆深埋还田开沟扶垄犁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北方旱作地区春玉米播种时墒情不够、肥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在秋季收获后进行深开沟、沟内铺放秸秆、覆土起垄整垄、垄上覆膜的秸秆深埋,蓄积秋冬降水的土肥水跨季节联合调控技术。研制了秸秆深埋还田开沟扶垄犁。采用对称式可翻转犁架,实现开沟、覆土、起垄、整垄联合作业。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开沟深度可以达到40cm,沟形规整,覆土效果较好,整垄效率高,垄形符合农艺要求。采用该机进行秋季秸秆深埋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5.
对搞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搞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实践经验,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记载、田间收获等内容,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通过科学严谨的区试,为实现杂交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寻找可用于生产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玉米、马铃薯常用的间种方式是两行玉米间作一垄马铃薯.这种方式,既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产量,又增加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生产实践证明:玉米每亩增产53~81千克,增产率为10%~15%,增加经济效益80.40元;每亩产马铃薯750~900千克,增加经济效益530元,两种作物合计每亩增加经济效益610.40元.过去,甘肃农牧厅在推广这项栽培技术时,因马铃薯在玉米抽雄期的7~8月份收获,田间作业不方便,收获时费工费事;碰伤玉米叶片增加黑粉病感染率;马铃薯产量低,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甘肃农牧厅从1990年以来对间种的马铃薯采用枯蔓秋后收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现将其优点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对玉米需求的刚性增长.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持续提高.富锦市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加大.玉米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68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120万亩,但农民种植玉米技术水平一般。在玉米生产上还存在着玉米收获株数不足的问题.严重限制着玉米单产的提高。多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大体上造成玉米田间收获株数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夏季降水是造成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区旱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的主要原因.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冬小麦收获后,不施肥种植夏玉米而利用土壤残留养分阻止硝态氮淋溶的效应.结果表明,小麦播前施氮量增加,夏玉米收获期生物量和子粒产量增加,但磷肥用量增加对其影响不明显.小麦播前施氮量增加,夏玉米氮磷钾累积增加,施磷量增加,氮钾素累积降低,磷素累积无显著变化.土壤剖面含水量随小麦播前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不同施磷量土壤剖面水分累积量的差异显著减少.不施肥种植夏玉米可以有效阻止和减少土壤剖面硝态氮淋溶,但在小麦播前施氮240和320 kg·hm-2时仍有较明显淋溶,其累积峰逐渐向深层土壤转移,造成氮素损失.施磷时,土壤剖面0~220 cm硝态氮累积量下降,220 cm以下土层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高艳 《现代农业》2013,(1):72-73
结合10多年区域工作体会,介绍了做好玉米区试的经验,内容包括:做好播种前准备工作、把好播种关、做好田间管理、做好田间记载、做好田间收获、做好试验后的总结工作等,从而为同行专家和基层区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地准备、选用良种、种子处理、播种、化学除草、配套田间沟系、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沭阳县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