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发病情况2009年1月中旬,佛山大沥镇一个私人养鹅场鹅出现发病死亡情况,该场养有60日龄的鹅500多只,已经出现症状的发病鹅约有50多只,死亡12只,发病约有1星期时间,共送来12只死亡鹅和2只病鹅就诊,根据这些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2.
双城市养鹅户周某,饲养4月龄鹅800只。鹅从2004年3∽5月开始发病突然死亡,每天平均死亡2∽3只,经临床调查、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为鹅高度营养性衰竭、禽霍乱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铁岭县某养鹅专业户600只20日龄雏鹅中出现多只发生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经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至发病8日达到死亡高峰,之后逐渐减少,总死亡鹅只323只,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诊断确定为鹅副粘病毒感染。制备自家组织灭活疫苗用于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60日龄肉鹅发生小鹅瘟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川市板桥镇某养鹅专业户饲养的一群肉鹅,60日龄时发生一种以下痢、脱水死亡为特征、伴有阵发性抽搐及扭头神经症状的疫病。经诊断检查,确诊为小鹅瘟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0年4月19日,该专业户共购进雏鹅187只,1日龄时注射抗小鹅瘟血清,每只鹅1mL,育雏期间共死亡3只,尚余184只。养至6月18日时发现病鹅1只,20日病鹅发展到5只,并出现死鹅1只。至22日时共发病10只,死亡5只。发病期间,鹅主曾用土霉素、青霉素、禽菌灵等多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2 临床症状 病…  相似文献   

5.
2000年6月初,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某养殖场从合肥购回2000套一日龄种鹅,12日龄时鹅出现多只发病,发病后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同时饮水中加入氟哌酸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明显,两天后病鹅开始死亡,10天后死亡达到高锋。之后死亡缓慢减少,病程持续20多天,共死亡鹅189只,死亡率9.45%,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电镜观察确诊为鹅的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6.
1997年12月,官滩、管镇、旧铺等乡镇的几家农户饲养的种鹅,相继突然死亡,后经实验室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及病变官滩镇陈庄村王某1只种鹅突然死亡,口鼻流血;旧铺镇下郢村陈某7月龄种鹅,于12月16日突然死亡2只,漂浮水上,鹅...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20日,泰来县胜利乡养鹅户李某饲养的1800只幼鹅,于30日龄发病。该鹅群1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7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按常规饲养,鹅群于20日龄开始放牧。到6月20日发现鹅群不正常,并死亡16只。病鹅精神沉郁、拉白痢及血便,当时按鹅痢疾治疗,饲料中投入诺氟沙星、土霉素等。第2天早晨发病鹅达921只,发病率为51%;死亡216只,死亡率为12%。由于发病鹅及死亡鹅不断增加,前来我处求诊。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3年8月某天,一养鹅户饲养的28只鹅突然发病,其中有3只未见症状即呈急性死亡。随后25只鹅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拉血便症状。笔者经过临床观察、病理解剖、粪便检查,确诊为鹅球虫病,采取驱虫治疗方法。除3只重症鹅死亡外,其余的22只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9.
我市某乡一养鹅户购进雏鹅3500只,上午8时运到育雏舍,下午16时发现雏鹅死亡46只,养鹅户认为是运输不当引起的,当时在饮水中加入青霉素、多维葡萄糖,任其自行饮水。第二天又死亡200多只,又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钙、诺氟沙星,雏鹅病情没有多大好转。到第三天早上,已死亡雏鹅638只,死亡率达18.2%,死亡者多为一些体弱、大肚脐者。  相似文献   

10.
鹅新城疫病例报道极少,一般认为鹅可带毒而不发病。笔者于1993年6月4日偶见本镇一养鹅户饲养的210只36日龄雏鹅发生新城疫,报告如下。正发病情况:该户饲养的雏鹅以放牧为主,6月q日开始发病和零星死亡,用土霉素、氯霉素、DVD等99拌料内服,对病情严重的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连续治疗14天,未能控制病情发展,死亡不止,每天死亡3至5只,到6月19日共死亡46只。2发病症状:病鹅表现脚软无力,行走时摇摆不稳,头缩颈软,采食少或废食,喜饮水但量少,粪便少而硬,色泽与饲料相似,鼻有饲料等污物粘结。3刻检病史:病死鹅几乎…  相似文献   

11.
2004年6月16日,黑龙江省铁力市王杨乡养鹅户刘某饲养的1200只幼鹅,于36日龄发病。鹅群于1日龄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7日龄注射小鹅瘟与腺病毒二联弱毒苗,20日龄注射副粘病毒灭活苗。按常规饲养,于20日龄开始放牧。到6月16日发现鹅群不正常,并死亡18只。病鹅精神沉郁,拉白痢及血便。请当地兽医诊治,按鹅痢疾投给土霉素、诺氟沙星等。第二天早晨发病鹅达612只,发病率51%,死亡165只,死亡率13.8%,发病鹅及死亡鹅还在增加。  相似文献   

12.
大庆市萨尔图区一饲养户刘某,5月2日进雏鹅5000只。从进雏的第3天雏鹅开始发病,当天死亡13只,第2天死亡增至80多只,自第3天起每天死亡都在100只以上,到5月15日发病10天,共死亡雏鹅2300多只,死亡近一半,经济损失惨重。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房仓耘 《中国家禽》2005,27(14):34-34
本地某养殖户2004年3月份购进雏鹅,5月中旬出现少数鹅缩头、少食等症状,接着出现拉灰白色粪便,开始3~5只,第2天10多只,第3天发现有20~30只,并有3只死亡,第4天有50~60只发病,死亡10只,第5天全群有1/3出现症状死亡6只,并就诊。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滨州邹平某养鹅专业户放养45日龄鹅200只,30日龄和15日龄“草鸡”各20余只,未防疫。于40日龄左右有少数鹅发病,精神萎顿、不食、拉黄白色稀粪;在鹅发病后,鸡也有类似症状而先后发病死亡。发病后1周内,第1批鸡已全部死亡,发病10天后,第2批鸡也开始出现同样症状,并死亡2只。鹅、鸡曾服用土霉素等抗菌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5.
我市洪河乡某养鹅大户饲养的10000只雏鹅于4日龄突然发病,3日内共死亡雏鹅1098只,死亡率为11%。经检查,由于饲喂劣质饲料,使雏鹅发生肌胃糜烂和肾病,导致雏鹅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6.
1流行情况 我县官渡镇一养殖户引进朗德鹅750只,育雏温度27-28℃,以花生壳作垫料,饲喂用本地产玉米和肉鸡浓缩料配合成的配合饲料,每天喂一定量的青饲料,7日龄时,出现少数鹅精神沉郁,独居呆立、少食、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后第一天死亡1只,第二天死亡2只,并且发病鹅数逐日增加,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7.
我市宣堡镇刘某,6月中旬从市种禽有限公司进雏鹅1000只。6月28日前长势一般,6月29日出现打堆、呼吸困难、气喘、拉白色粪便等现象。畜主曾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碇等口服,效果不佳,死亡只数逐日增加,一周内近200只死亡。7月5日,刘某带部分死鹅来中心门诊。  相似文献   

18.
寒亭区大黄庄村黄某家养500只种鹅,于1993年9月25日早晨,突然发现三只鹅倒在鹅栏中,后又不时地发现部分鹅呆立、不食、蹲伏在地,每日夜间都要死亡3~10只,连日来已死亡30只,死亡率达27.3%。经过对死鹅的剖检、触片等诊断为鹅霍乱。  相似文献   

19.
2002年4月,广东省吴江市某养鹅专业户饲养肉鹅860只,于43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第4天后开始死亡,每天死亡5~15只,第6~8天死亡达到高峰,每天死亡20~30只,至发病第8天共死亡108只。鹅主误诊为小鹅瘟,曾用小鹅瘟血清2mL/只,加庆大霉素2IU/只肌肉注射,同时口服蒽诺沙星、土霉素碱等药物,未见奏效,于发病第8天鹅主前来求诊,现将该病的诊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 发病情况 2004年4月,某饲养户饲养的300只雏鹅从7日龄开始发病,至10日龄已死亡66只。据主诉,为便于保温,该批鹅系在炕坊内育雏,饲料为青菜和鹅配合饲料,垫料为陈旧稻草。发病初期发现少数鹅精神不振、不食、拉稀、张口呼吸,零星死亡。用土霉素、禽病一次灵等治疗未见效果,反而发病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