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发达国家农业政策实施经验表明:无论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归根到底都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长远利益。中国作为WTO成员国和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必须在遵循WTO相关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灵活运用一切有利于推动本国农业发展、有利于保障本国农民切身利益的农业政策。推动本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切实保障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其核心在于调整农业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2.
WTO农业协议与我国农业保护立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WTO农业协议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从积极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分析了WTO规则对我国农业的双重影响;提出了WTO框架下构建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的3项内容,并在分析我国农业立法现状,借鉴国外保护措施的同时,围绕我国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农业资金投入、农业环境资源保护和农业科技等4个方面,着重论述了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立法的调整与改进,提出了适应WTO规则要求的我国农业保护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意义 入世对于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从机遇方面讲,一是加入WTO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农业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上的竞争要求,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是重要的应对措施,短期内将迅速扩大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二是根据WTO的有关规定,要求国家对农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徐向华  徐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59-2860
加入WTO后我国严格遵循了对农业所做的承诺,由于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为应对入世对我国农业的长期冲击,笔者从政府支持和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两个方面分析了WTO框架下我国农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农业应对WTO的主要措施,即: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大国内农业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立法,使农业保护政策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陈建文  郑淑华 《甘肃农业》2005,(10):103-104
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协议》成为了我国制定国内农业支持政策重要依据。本文在介绍了WTO农业协定相关规则后,通过国家间比较研究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执行情况,发现我国国内支持还很不够,农业政策性银行作用仍有待提高,并就如何定位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村民自治的发展方向 (一)思想意识的提高推动村民自治水平的提高 加入WTO、农业农村工作遭受巨大冲击后,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干部群众传统观念的转变,工作方法的改进,农民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推动了村民自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刘宇珠 《现代农业》2010,(6):99-100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农业法律制度与WTO规则的真正接轨。然而,我国已有的农业法律规范明显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痕迹,与以市场经济为制度基础的WTO规则之间还存在诸多冲突(注:本文所称的"农业法律规范",是指我国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所谓"冲突"是指现行农业法律规范与WTO规则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及其赖以运行的经济体制之间发生的不一致现象。)。这种冲突不仅表现为某些具体的法律条款与WTO规则不符,而且还表现为我国农业立法的思想与WTO原则之间存在差异。本文就农业基本法、农产品流通法律制度、种子管理法律制度、农药管理法律制度及动植物检疫法律制度分析了中国现行农业法律规范与WTO规则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在2001年12月时,中国加入了WTO,在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中国农业将面向全国,竞争压力剧增,中国怎样才能在WTO框架下继续发展,迎接来自世界农业大国的挑战。本文结合农业框架,对当代农业发展进行讨论,合理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当代农业发展理论,对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农业产业的基本结构以及加入WTO的优劣进行全面分析,并且针对种种劣势,提出了农业支持力度需加大;农业调整步伐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需推进三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后,漳州市应根据WTO的有关规则和我国的承诺,充分利用和发挥漳台农业合作的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实行标准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信息体系;组织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借鉴台湾农业管理经验,培训农业管理人才,不断提高漳州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