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书静 《植物医生》2002,15(3):42-43
有关昆虫发育的激素 ,目前已知的有脑激素(PTTH)、保幼激素(JH)、蜕皮激素(MH)、滞育激素(DH)和羽化激素(EH)。20世纪70年代 ,随着昆虫激素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一些化学物质能引起昆虫的早熟变态 ,有的并随之产生体色变化和生育障碍。这类化学物质 ,阻碍了昆虫体内JH正常的合成、释放、运输和接受。虽然此类化学物质并不是昆虫本身分泌的内源性激素 ,但人们根据它的实际生理效应 ,称之为抗保幼激素(AJH)。目前已知的AJH类似物大约有10多种 ,既有人工合成的 ,也有天然的抽提物 ;既有脂溶性的 ,也有水…  相似文献   

2.
二芳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商品化品种的特点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蜕皮激素(molting hormore,MH)是由昆虫前胸腺分泌的一种甾类激素,对昆虫蜕皮行为及蜕皮后的发育起调控作用。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曾被考虑用作杀虫剂,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提取、合成成本太高;而分子体积大、亲水性强等特点又使其不易渗透昆虫表皮;而且昆虫已具有很强的分解代谢甾类结构的能力,使其迅速失去杀虫活性,上述原因使其不能实现田间应用。1988年Rohm and Hass公司的科学家们发现二芳酰肼类化合物RH-5849(图1)能引起受试昆虫早熟、不完全、致死性蜕皮,诞生了一类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蜕皮激素拮抗剂,使蜕皮激素类似物走向了实用化。  相似文献   

3.
孟宪佐 《植物保护》1979,5(5):20-22
用性外激素监测害虫发生和消长情况,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虫情测报新技术。由于它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使用简便,费用低廉等特点,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许多昆虫能向体外释放具有特异性气味的微量化学物质,以引诱同种异性昆虫前去交配。这种在昆虫交配过程中起通讯联络作用的化学物质叫昆虫性外激素或性信息素,用性外激素或其类似物防治害虫时通常叫性引诱剂,或简称性诱剂。目前,性外激素最重要的应用是作害虫发生情况的预测预报。 性外激素测报法以诱捕器作虫情监测工具。诱捕器是由性外激素诱芯和捕虫器两部  相似文献   

4.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与生殖隔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昆虫性信息素不仅已用于几十种农林害虫监测和虫情预报;而且已发展成为防治害虫的直接手段。 昆虫性信息素是昆虫雌雄个体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化学“语言”;是由性成熟的雌虫或雄虫分泌释放的微量化学物质,有人估计一头昆虫体内只含有微克级,甚至更少的量,这种物质能将同种异性昆虫诱来交尾,繁衍后代。然而在种类繁多的昆虫世界中,却很少发生不  相似文献   

5.
昆虫的激素主要有三种,蜕皮激素、保幼激素与神经激素。另外,前列腺素、生物胺、雌性激素有时也作为昆虫激素。迄今,昆虫内分泌研究主要集中在蜕皮激素类与保幼激素类,原因是这些激素的分子相对简单,能制约蜕皮与变态这两个关键过程。打破这两个生理过程就能有效地防治害虫。不少保幼激素类似物能干扰变态与生殖,已商品化地应用于蝇、蚊、跳虱、(虫非)蠊等害虫的防治。神经激素一般是肽,因此结构变化比蜕皮激素及保幼激素大。尽管有关神经激素的资料不多,但从长远来看,其应用于害虫防治的潜力要出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大。它们是昆虫主要的调控因子,影响很多的生理过程,如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的分泌,以及生长、变态、生殖,自发生理平衡等,大约有24例研究报道,指称神经激素能调节昆虫的生长与发育、生殖、代谢与生理的自发平衡等生理过程。但仅有极少数昆虫神经激素被分离,提取,完全或部分地搞清它的化学结构。本文论述以神经内分泌为基础的害虫防治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6.
长小蠹是世界范围内森林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引起树木致病或毁灭的一类重要昆虫类群。信息化学物质作为长小蠹种内及种间重要的通讯物质,对长小蠹监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长小蠹信息素的产生、释放,国内外已知长小蠹信息素的组分及功能,长小蠹寄主挥发物质的组分及其对长小蠹入侵行为的影响,探讨了信息素在长小蠹监测和治理中的应用,为研发昆虫引诱剂及长小蠹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陈宏 《植物检疫》1993,7(1):22-23
信息素(Pheromone)是一类由昆虫个体释放于体外,以调节或诱发同种其它个体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它包括性信息素,聚集素、报警素和示踪素等。从雄性棉铃象中已分离鉴定出由4种成分组成的性信息素和聚集素:(+)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顺-3,3-二甲基-Δ~(β)-环己基乙醇、顺-3,3-二甲基-Δ(α)-环己基乙醛和反-3,3-二甲基-Δ~(α)-环己基乙醛。其中的第一种化合物必须与第二  相似文献   

8.
格氏线虫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都具有抑制昆虫免疫反应的能力,能够帮助侵染期线虫侵染寄主,但两者所含蛋白组分并不相同,从而导致蛋白活性也有所差异。本研究采用乙醇萃取和昆虫匀浆诱导,分别从侵染期的格氏线虫体表及分泌物中得到了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并比较了这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昆虫体内还是体外,侵染期线虫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都具有抑制昆虫免疫反应的生物活性,并且分泌蛋白的活性更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线虫侵染与昆虫免疫间的相互关系和线虫抑制昆虫免疫反应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科学佐证。  相似文献   

9.
昆虫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动向陈国发,张庆贺(沈阳林业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110034)由植物和害虫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在控制害虫行为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本世纪前半叶,对植物与害虫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次级植物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昆虫寄主选...  相似文献   

10.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农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40年前对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能干扰正常内分泌功能即有所报道 ,近年来进一步明确了这类物质具有类似体内激素或抗体内激素的作用。这种物质广泛存在于生活和工作环境中 ,可以通过食物或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内 ,干扰体内正常内分泌物质的合成与代谢 ,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 ,对人类、家畜、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繁殖都有很大影响。美国环境保护局对这种环境中能引起生物内分泌变化 ,对肌体健康及后代或人群造成不良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 ,命名为内分泌干扰物质 (EndocrineDysruptingChemicals :EDC) ,日…  相似文献   

11.
抑咽侧体素 (ASTs) 是一类由昆虫脑神经细胞分泌,通过作用于咽侧体进而抑制保幼激素 (JH) 合成与释放的昆虫神经肽。因其具有调控昆虫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过程的功能,被认为是一类潜在的害虫控制剂。本文在简介了昆虫神经肽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基础上,综述了昆虫神经肽抑咽侧体素的发现、类别和功能,并结合本研究组的工作,重点介绍抑咽侧体素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修饰和优化、活性构象及构效关系研究,同时也介绍了抑咽侧体素及其类似物的受体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期望为新的生态友好型农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蚜虫是危害作物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它不仅吮吸植物汁液降低作物产量,而且还传播植物病毒,给植物造成更大危害。利用蚜虫自己的“语言”来控制蚜虫,这是最近较为引人瞩目的研究。英国洛桑实验站的科学家已鉴定出了蚜虫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对其它的蚜虫起警戒作用,这种物质叫报警激素,是一种对环境安全面对蚜虫有专效的物质。当取食的蚜虫察觉到这种物质时,便迅速收回正在取食的口器而逃  相似文献   

13.
非嗜食植物中的昆虫产卵驱避物及其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卵是植物性昆虫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反映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某些特点以及植食性昆虫对植物利用的策略。植物中的驱避物质在调节昆虫产卵行为过程中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许多非嗜食植物含有对昆虫产卵有驱避作用的次生化合物。研究植物中的昆虫产卵驱避物质不仅能在理论上加深对植食性昆虫产卵机制,植食性昆虫与植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昆虫群落构建机制等的认识,同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宋祺 《湖北植保》2010,(3):59-61
熏蒸剂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产生对有害生物具有防治作用的气体的一类化学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它们中有些种类是以气体状态存在的,而有些种类则需经过某些化学反应或增加温度后才能产生这种气体。熏蒸剂具有以下特征:1、在一定温度和施用条件下,对昆虫具有杀虫活性;2、一般不易燃,不爆炸;3、施用方便;4、与室内物品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具腐蚀性;5、被吸附的量相对较小;6、能迅速穿透被处理物,发散速度快等。  相似文献   

15.
张媛  王芳  赵紫华 《植物保护学报》2023,50(5):1227-1236
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类专性侵染和寄生昆虫的病原线虫,是非常重要的生防资源。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和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通过形成共生体在侵染昆虫过程中共同完成生活史,其中致病杆菌释放效应物质引发昆虫败血症是其重要机制。该文对斯氏线虫-致病杆菌共生体的侵染策略和在侵染过程中产生的免疫调节因子、释放的毒素蛋白和活性代谢物进行概述,其中,苯乙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因子促进自身定殖,脂多糖作为内毒素引起寄主血细胞裂解,Tc毒素蛋白作为外毒素导致寄主中肠上皮细胞溶解,活性代谢产物如xenematides、fabclavine和PAX肽等具有抑菌、诱导细胞凋亡等活性。而斯氏线虫本身也能够产生表皮/分泌蛋白来抑制寄主免疫,与共生菌协同致死寄主。因此,通过对斯氏线虫-致病杆菌共生体产生的致病物质进行汇总分析,为研究昆虫病原线虫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新型绿色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何为生物农药;办理生物农药登记有哪些特殊要求?生物农药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两类.@生物化学农药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①对防治对象没有直接毒性;只有调节生长、干扰交配或引诱等特殊作用。③必须是天然化合物,若姓人工会成的,结构业利Z与天然化合物相同(允许异构体比例的差异)。生物化学农药分为以F四类:信息素:山动、植物分泌的、能改变同种或不同种受体生物行为的化学物质,包括外激素、利己素、利它素等。激素:山生物体某一部位合成并可传导到其它部位起控制、调节作用的生物化学物质。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因虫…  相似文献   

17.
二种楝科植物质杀虫剂对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种楝科植物质杀虫剂对昆虫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510642)刘宏海李晓东崔德君植物质杀虫剂是一类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杀虫活性的物质。相对有机化学农药来说,植物质杀虫剂因具有多种优点而得到人们的重视。如资源比较丰富,品种多,对人畜和昆虫天敌...  相似文献   

18.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生物胺在动物体内可作为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或神经激素参与调控各项生命活动。该文主要综述昆虫体内的多巴胺、酪胺、章鱼胺、5-羟色胺和组胺5种生物胺的代谢和受体功能以及其所参与调控的昆虫取食、生殖、趋光、攻击格斗和社会性行为等重要行为,以期为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提供借鉴,最终为基于昆虫行为调控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昆虫性信息素是由性成熟的个体产生和释放,能引诱或激起同种异性个体进行交尾的微量化学物质。由于昆虫性信息素具有微量、高效、灵敏度高、对天敌无害、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虫情监测、干扰交配、害虫检疫及大量诱杀等方面。近年来,随着性信息素分析技术的改进,检测仪器的多样及灵敏度的提高,针对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昆虫性信息素的生物学研究概况、性信息素的结构特点、提取方法、鉴定方法、化学合成以及其在调控害虫行为方面的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昆虫性信息素的研发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种寄生于斜纹夜蛾的微孢子虫样病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n)是鳞翅目害虫的一类重要病原。其作用是降低寄主昆虫的生殖力,缩短寿命,影响滞育及活力;有些种类也能直接引起昆虫死亡。近年来,国内外已有研究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