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土地资源紧张、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技服务质量低下、农民主要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实现途径:建设农业产业功能区、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完善农业服务和流通体系;优化种养结构、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就业转移、健全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巩固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和加强技能培训;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不断创新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容整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允祥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2):13-16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之一。村容整洁,既是新农村的外观表现,也是新农村的内容所在。实现村容整洁,就是通过稳步扎实的村庄整治,创造适于人居环境,保障农民的生存,促进农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坚持城乡互动,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增强旅游助农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提供人力资源方面论述了乡村旅游为新农村建设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平台,已成为支持“三农”建设,鼓励农民转变观念,依靠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养猪业是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畜牧业中的比重约占80%。发展畜牧业必须发展养猪业,但必须妥善解决养殖业环境污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肉品安全等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为目标,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民致富为目标,科学规划、有序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养殖、综合利用,实现畜禽排泄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形态,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最为先进的理论形态之一,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对整个生态的关注的社会意识为核心的社会状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几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农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论述了高等农业教育可以通过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帮助农村繁荣文化事业和加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等途径为农村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政策咨询和信息、文化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不放松,认真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积极努力、共同奋斗,不仅实现了试点阶段开好局、起好步,而且目前正朝着深入实施、扎实推进的方向发展,呈现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安定有序的特点。文章浅谈了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农村空巢老人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此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给农村社会的稳定带来巨大威胁。这不仅不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还不利于推进农村社会和谐,不利于保障家庭和睦幸福,也不利于改善老人自身生活。而破解空巢老人这一难题,需要依托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贯彻好“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这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从加强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开展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存在问题和创建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开展社会实践的新模式3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力量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措施及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阐述了畜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根据兰州市红古区实际,从科学制度规划、完善落实政策、完善服务体系、规范执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的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赵静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14,(8S):153-15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各种新型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出现,农村合作社最为新型的农村的合作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农村合作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推进、相互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将通过对农村合作社的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加快现代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的要求、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等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措施。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伞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加快现代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的要求、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建没等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置于现代化建设中,并将其视为最为重要的建设内容,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党和国家统筹全局立足长远,对现阶段"三农"工作应当不断加以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适应战争动员需要,在全边区开展以冬学运动为主的社会教育。妇女冬学不同于一般男子冬学,具有独特的办学特点。妇女冬学教学内容更加广泛,除了读书识字和抗战动员所需的政治教育外,卫生教育和妇婴保健教育成为其鲜明特色。妇女冬学取得成效的原因在于:妇女干部的帮助和支持,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教学内容与形式适应妇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抗日战争的大环境下,为得到家长对她们上冬学的支持,边区政府与家长达成了妥协,冬学对于妇女解放的要求降低,使冬学具有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乡村运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齐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3):37-38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措施、方式、方法、经验及其教训等对于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丰富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