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设计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城市滨水绿地传统设计存在缺乏地域特色和系统性以及处理方式简单等问题,提出在城市滨水绿地设计中应引入生态设计思想,遵循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城市滨水绿地已经得到城市人群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现有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遵循系统考虑、整体规划、多功能统筹、以人为本、突出地方特色等绿地景观设计原则,以胥江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为例,从设计理念、景观结构分析、分区、生态战略研究、生态、绿化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将旧工业的留存作为时空连接点,发展新的文化区、城市活力区,体现人与自然、城市和谐相处的关系,展示了胥江地区滨水绿地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对其他地区景观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水绿地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展示,也是市民在室外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滨水绿地作为一个毗邻水体的公共空间,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论述了滨水植物景观在植物选择、色彩变化、空间创造及构图上应遵循的原则,并以邵水东路南段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对城市滨水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4.
以成都沙河上游、中游、下游3段流域8块滨水绿地为例,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分析了植物种类构成、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以期为城市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32个样方中共有植物55科87属110种,其中乔木50种,灌木36种,草本24种;植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植物、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多样性指数为下游段>上游段>中游段;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以上游段乔木层最大,而中游段草本层最小,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性在3段绿地中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结合宿州主城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如何优化滨水景观,提升区域景观效果,保证水体长效自净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通过对项目背景、技术路线、具体措施的分析研究,尽量将河道改造成生态驳岸,在滨水绿地中落实绿道系统,种植水生植物,确定以完善的滨河生态绿地为纽带,营造"水、绿、城、园"相互交融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6.
城镇滨水绿地对于整个城镇的环境质量以及外貌景观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当中,对于城市的滨水绿地生态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关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城镇滨水绿地生态设计仍是当前城镇规划中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基于此,对岭南地区城镇滨水绿地生态设计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滨水绿地作为承接陆地与海洋过渡段的特殊区域,是城市设计以及城市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从分析人对滨水绿地的需求出发,以厦门海沧湾公园为例,在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布局、硬质景观设计、软质景观设计3方面,试着加入一些"人性化"元素,使其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  相似文献   

8.
邱靓  陈海霞 《现代园艺》2019,(11):131-132
以湖南农业大学一处滨水绿地为例,从植物种类、季相景观和功能分区等方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建议,旨在为校园滨水游憩绿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析滨水游憩绿地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滨水绿地逐渐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大焦点。作为能够直接与水接触,拥有宝贵资源的滨水区,其价值正广泛地被人们重新重视。相应的,人们对滨水的要求亦不仅限于历来的防洪和水利,而提出了多样化、高质量的要求。本文就滨水游憩绿地景观创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带状滨水城市公园是当今城市中最具特色的绿色游憩公园之一,其线性带状的特殊形态及滨水特性,使其成为吸引公众前往并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公园绿地,同时也是水绿交融、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廊道。长龙公园将带状景观与面状景观相结合,景观和城市融为一体,打造星沙产业基地的美丽绿肺——"会呼吸的带状滨水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