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指出了石漠化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危及区域生态安全。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现状和石漠化原因,并从植被恢复的角度阐述了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土地石漠化是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是岩溶地区的生态灾害之源和贫困之根,人口的增长以及不合理利用资源等因素导致岩溶地区石漠化,严重制约了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查了宣恩县石漠化现状及分布状况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石漠化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西山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地区石漠化是岩溶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石漠化地区经济的社会发展,危及国土生态安全。在西山区开展的第三次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现状调查中,对该区的石漠化土地的分布、面积、类型进行了调查,文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广西岩溶地区土地分布现状,分析岩溶土地的分布特点,提出林草植被恢复、后续产业开发、喀斯特特色旅游、生态搬迁与培训等4种石漠化土地治理模式,总结石漠化土地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为当前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分析(待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并以地面调查为主的技术路线,开展了我国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状况监测,涉及463个县(市、区)、6 033个乡(镇),区划图班230多万个。监测结果表明:岩溶地区有石漠化土地面积1 200.2万hm2,为岩溶地区土地面积的26.5%;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 331.8万hm2,为岩溶地区土地面积的29.4%。石漠化状况普遍改善,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生态状况呈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6.
德钦县石漠化治理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钦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和成因分析,借鉴国内外最近研究成果及应用技术,结合对多项设计成果工程完工后的治理效果回访,应用岩溶石漠化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总结出德钦县岩溶区域石漠化治理方法由生态和工程措施组成,采取"封、造、建、拦、排、通、移"的立体布局,形成一套完整的石漠化防治措施体系。对未石漠化的土地,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石漠化现象发生;对轻度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危害较大的土地,重点采取预防措施,全面预防石漠化土地的继续演变和恶化;对已经发生石漠化的土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有效遏制石漠化土地的发展。通过标本兼治,使岩溶地区脆弱的生态现状得到最大改善和修复。  相似文献   

7.
项俊 《绿色科技》2013,(10):204-205
指出了石漠化是岩溶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根据正安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对正安县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做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把握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防治形势,通过挖掘与剖析四次石漠化调查数据,得出如下结论:2005—2021年,可比口径内,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22.3万hm2,年均缩减幅度加大,石漠化程度减轻,区域林草植被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岩溶生态系统具有先天脆弱性,且我国仍有石漠化土地面积722.3万hm2,下阶段治理的石漠化土地具有难治理、成本高等特征;石漠化坡耕地面积达176.0万hm2,加之高强度耕作,是石漠化扩展与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区;2016—2021年间,因自然灾害形成新的石漠化土地面积仍达6.1万hm2,石漠化土地局部扩展难以消除。针对当前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成效与防治制约因素,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实施“预防、治理、增效和监管”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山州岩溶极其发育,岩溶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3.06%,石漠化土地面积占岩溶土地面积的47.84%,州辖8个县(市)均已纳入石漠化土地监测,2009—2016年全州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104 773 hm^2,在多年的石漠化防治过程中总结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科技支撑、思路引领、分类施策、整合资源、制度保障等石漠化治理经验。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森林植被恢复模式、草地植被恢复与合理利用模式、经济利用类工程防治模式、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生态移民治理模式等7个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忠勇 《绿色科技》2014,(5):225-226
指出了岩溶地区容易出现土地石漠化问题,同时石漠化过于严重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并侵蚀土地资源,既不利于经济的循环发展,又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县级范围内的石漠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治理方法,探讨了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精准扶贫—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扶贫工程的需要,结合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工程建设情况,发展构树产业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构树功能性状与环境关系以及其生态修复的机理,概述了构树资源利用价值及相关生态产业,简要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发构树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指出构建"以树养畜、以畜治石"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科研机构+构树+合作社"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构树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是实现构树技术转移和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乡土构树树种饲料化、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进一步推动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诊断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耕地面积稀少、人地矛盾剧烈、生态环境脆弱、植被恢复难度极大,提高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功能、遏制石漠化发展仍然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众多学者采用林草植被恢复进行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经过长期的生物学过程检验发现这些模式虽然成效显著,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时效性的15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植被恢复模式,深入分析了各模式的特点和成效,并就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诊断,发现主要存在结构缺失型、立地衰退型、低度适应型和产业脱节型4种缺陷类型;依据不同缺陷类型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模式调整和结构优化需要突破异龄复层混交、地力改良、适应性修复和产业链延长等关键科技问题,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生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早园竹栽培容易,管理简单,出笋早,营养价值高,是开发荒山荒滩和利用闲散土地的良好经济竹种.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芒市竹亚科种质资源及竹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芒市分布竹种达18属60种,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区域性竹亚科种质资源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竹产业开发基础和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本文在对当地竹类资源进行分类和分布记载的基础上,把芒市竹亚科植物区系特征总结为:具有丰富的种类组成、多样的类型结构、复杂的区系成分、集中的原始类群。并探讨了推进竹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选择优良竹种,培植优质人工竹林资源;做好发展规划,科学指导竹产业健康发展;打造龙头企业,带动新兴竹产业发展;积极推广多物种复合的生态经营模式;规划建立"世界竹子博览园",打造特色品牌;以竹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实现竹产业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竹类资源丰富,竹产业发达,是全国重点产竹省。2008年初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致使该省竹林遭受重创,受灾面积52万hm~2,占竹林总面积的66.4%;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占林业总损失的37.7%。在介绍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成因的基础上,首先评估了竹林受灾、民生问题、生态功能、次生灾害等4方面的灾害影响;其次,从海拔、混交林和纯林、年龄结构、毛竹钩梢、林地垦抚和使用除草剂、坡度和生长位置等方面分析了竹林受灾原因;最后提出了6项灾害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广西喀斯特峰丛洼地山区竹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化县峰丛洼地山区石多土少平整耕地少,无林山地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竹子仅有7属13种,竹林面积340 hm2,其中吊丝竹(D end roca lam us m inor)占66.7%。竹林分散,管理水平差异大,生长量较低,竹材加工技术落后,竹林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竹产业发展缓慢。据调查,该区域宜竹面积达到4.92万hm2,适宜发展的竹子资源十分丰富,广西林科院研究出的石山竹林培育技术先进实用,推广应用后竹林产量增幅大,因此石山区竹产业的开发具有很大潜力,应促使山区群众改变观念,重视竹业,选择良种,合理栽培,提高笋、材产量和竹林利用率,充分发挥竹林经济效益,同时加大交通和通讯基础建设,拓宽竹产业市场,确保山区竹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川陕革命老区大巴山区拥有优良乡土竹种资源和生产绿色食品的山地立体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竹林经营类型转换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竹业发展的根本。山地立体生态环境是竹林类型分布和资源培植配置的主导因素,是大巴山笋竹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在分析大巴山区竹资源基础与笋用开发潜力的基础上,围绕周年产笋的区域基地建设进行了笋用竹资源培植配置设计,涉及11个竹种,3种培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澜沧江下游地区竹类种质资源及其保护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澜沧江下游地区集中了多种复杂气候和生物群落,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竹亚科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是世界上竹种分布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研究发现,该区共有竹种28属160种,其中珍稀竹类植物有15属33种,天然分布和长期栽培竹种77种。根据竹类种质资源特点,可将该区重要竹种划分为4个保护等级:重点保护、紧急保护、特殊保护和一般保护。系统研究该区域的竹类种质资源及其保护,对于竹亚科分类、竹类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世界主要的竹资源分布区,以瓜多竹为代表的560多竹种资源占全球竹种的33%,其中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等国竹林面积和竹种数量位居该地区前列。与亚洲相比,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现代竹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和效益有限。面向未来,该区竹资源主要分布国家的政府正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战略,助力竹区发展经济、缓解贫困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德宏州重要大型丛生竹及其无性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省瑞丽市生态条件优越,竹藤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是发展竹产业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也是建立竹藤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繁育基地最为理想的地区。结合瑞丽珍稀竹藤种质资源保存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对26种优良大型丛生竹种首次进行截秆移植无性繁殖试验,平均生根成活率为59.6%,观测时已发新笋355枝,最高为云南甜竹(83.3%)和潞西大竹(80.8%),最低为锡金龙竹(20%)和金丝巨竹(20%)。结合试验结果,对10个重要竹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