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边、内行小麦的灌浆特性以及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适期播种的小麦和晚茬麦的边、内行灌浆特性的研究表明:边行小麦的千粒重、灌浆速率明显高于内行,随时间的推移,差距逐渐加大,到灌浆中期达最大值,灌浆后期又缩小;测产结果,边行比内行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淮北地区高产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安徽省淮北地区7个小麦高产品种,对其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籽粒灌浆期可分为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三个阶段。灌浆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0 1,达到显著水平,拟合效果良好。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主要是由快增期持续时间和缓增期速率决定的,与整个灌浆期持续期和平均灌浆速率正相关。在小麦灌浆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越快,持续时间越长,干物质积累越多,粒重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992 ̄1994年在北京对华北6省市以及国外近年来育成的一些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每亩40万穗左右,亩产400kg的条件下,决定籽粒产量的最重要性状是千粒重;而决定千粒重的主要因素是平均灌浆速率(AR)。山东品种的千粒量和AR在6省市为最高。采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并求得有关灌浆参数。开花早的品种灌浆速率(R,Rmax)高,灌浆持续时间(T)较长,千粒重也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黄淮南片主产麦区广泛种植和新近育成推广的12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籽粒灌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籽粒平均灌浆速度及最大灌浆速度均与百粒重、籽粒体积和籽粒最大体积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籽粒灌浆持续期仅与饱满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百粒重无显著相关.供试品种的籽粒平均灌浆速度和最大灌浆速度,均以郑州853、陕农7859为最快,灌浆持续期最短,属晚花基因型品种;冀麦5418和徐州21的灌浆持续期最长,属早花基因型品种.还探讨了黄淮麦区南片小麦籽粒灌浆模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区域性小麦高产栽培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选择河南省6个主栽小麦品种,用三次多项式方程对籽粒灌浆特性进行拟合,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籽粒灌浆特征参数与粒质量的关系,并探究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显示:籽粒干物质最终积累量以郑麦0943最高,千粒质量达50.64 g,许科316千粒质量最低,仅为45.02 g;各个品种之间灌浆速率存在差异。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均呈"S"型变化,但模型参数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千粒质量与最大灌浆速率(Vmax)、理论最大粒质量(W)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平均灌浆速率(V)、有效灌浆持续期(Se)、有效灌浆持续期平均灌浆速率(Vs)间的相关系数亦较高,这表明优化Vmax、W、V、Se、Vs等灌浆特征参数值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质量。籽粒产量以豫麦49-198最高,显著高于其他5个小麦品种。提高籽粒产量除有效增加籽粒质量外,还应与穗数、穗粒数相互协调,以实现小麦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利用8个亲本的双列杂交材料,按Hayman分析法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部分显性。籽粒灌浆期性状的显性方向指向增效,籽粒灌浆速率的显性方向指出减效。所有性状均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hN^2=0.71 ̄0.93,可在杂种早代选择。灌浆期与灌浆速率二类性状群分别有一致的遗传行为,在遗传方式上与一个单位性状的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只灌浆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ALI)适当,光合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为增加粒重,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贵州高原夏秋麦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据1992-1995年试验结果,以Logistic方程拟合贵州高原不同夏秋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并计算出有关籽粒灌浆参数,发现不同夏秋小麦品种灌浆特性有所不同。通径分析灌浆参数与千粒重的表明,籽粒平均灌浆速度和最大灌浆速度是影响夏秋麦千粒重的两个主要因素。且两因素间有极显著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缓增期和渐增期日数以及快增灌浆速率对千粒重作用显著;缓增期日数与渐增期日数间有极显著负相关,快增期灌浆 相似文献
10.
行距配置对大穗型小麦灌浆期干物质转移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行距配置对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灌浆期干物质转运及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兰考矮早八干物质生产及物质转移效率受行距的影响。干物质生产以15 cm行距为最大,30 cm行距为最小;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以穗轴 颖壳部位最低,以茎鞘为最大,叶片居中;地上部总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以20 cm行距为最高,其次为15 cm行距,以30 cm行距为最低。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其籽粒灌浆过程并计算有关籽粒灌浆参数表明,行距配置对籽粒灌浆特征也有一定影响,就总的效果而言,以20 cm行距最优,有利于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1.
高产小麦品种冠层形态生理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河南省及部分黄淮麦区种植的小麦高产品种的冠层形态、生理和产量性状相关分析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旗叶面积与主茎粒重、主茎粒数和每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穗下节长度和粗度与主茎粒重有显著的正相关.千粒重、旗叶长度、面积、基角、开张角和鞘长,穗下节长、颈长、穗长以及旗叶持续光合面积的遗传符合简单的加性显性模型.穗下节粗度和主茎粒重存在“互补型”的非等位基因互作.株高、旗叶宽、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主茎粒数似有基因的非随机分布.净光合速率的遗传则可能存在复杂因素.此外,对30个高产小麦品种的旗叶和穗下节形态作了分类. 相似文献
12.
13.
温麦6号和鲁麦22小麦小花发育与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温麦6号小麦小花分化起始日与结束日均早于鲁麦22,小花分化总数鲁麦22多于温麦6号,小药分化强度主茎穗为温度6号高于鲁麦22,一级分蘖穗为鲁麦22高于温麦6号,小花退化强度主茎穗和一级分蘖穗一致,均为温度6号高于鲁麦22;提高小花结实率是增加每穗粒数的主要途径。鲁麦22的籽粒灌浆速率和千粒重均高于温麦6号,在豫西成熟较温麦6号晚4天。文中还讨论了提高小花结实率,增加穗粒数的栽培 相似文献
14.
15.
该研究利用6个亲本按Grifffing方法2配制了一套完全双列杂交组合,探讨了小麦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认为除单株蛋白产量和醇溶液蛋白相对含量外,所有品质性状的平均超亲优势均为负值,但它的变化范围较大,选出强优势组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小麦抗旱生理指标与叶片卷曲度和蜡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18个小麦品种的抗旱生理指标与形态特征的研究表明,叶片卷曲度与水势大小和10 ̄15时水势下降速率没有明显相关。蒸腾速率与蜡质成显著正相关(0.5205),与叶片卷曲度成弱的负相关(-0.14432);与叶温成较大的正相关(0.4552);叶温与蜡质成较大的正相关(0.4276)。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