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云南宜胶区地处热带北缘,纬度北、海拔高。自1904年巴西橡胶引种到云南,截至目前已发展到六十五万余亩,每年可为国家提供橡胶一万多吨。 巴西橡胶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从未遇到过低温寒害问题。二十七年的植胶实践证实,寒害是本省发展橡胶的主要矛盾。在重寒区的阴坡和半阴坡,中寒区的陡阴坡,没有一个高产无性系不遭受严重寒害的,培育抗寒高产有性系,是扩大植胶面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云南植胶垦区,地处热带边缘,纬度北,海拔高,植胶热量不足,低温寒害是必然的。植胶二十四年来,共出现八次冷冬。给橡胶生产造成了灾害性损失。尤以1973/74年冬、1975/76年冬出现两次特大冷冬,橡胶损失更为严重。据普查结果1973/74年冬各种不同树龄胶树受害普遍率为66.4—79.5%;1975/76年冬为72.5—79.1%,并在植胶地带划分为中寒害区的阴坡、重寒害区的半阴坡及阴坡,目前尚没有一个无性系种植后不遭受寒害能够完全站得住脚。今后还需不断扩大植胶面积。现推广使用的品系已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培育抗寒高产品系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在短时期内推荐抗寒性较强、产量又高的品系给生产使用,这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在历年培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产、抗寒力强的亲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抗寒前哨苗圃抗寒性的选择和初级系比、高级系比,以及生产性试验系统资料的鉴定,云研77—2和云研77—4在生长、产量、抗性等方面优于GT1,特别是云研77—4抗寒能力强。推荐在云南省西部植胶区的重寒区中规模种植;东部植胶区中寒区试种。  相似文献   

4.
云南河口垦区的冬季低温与橡胶树寒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河口垦区历次橡胶树寒害调查总结,对导致橡胶树寒害的冬季气象条件及植胶环境和胶树内在的生理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阐明了橡胶树寒害与低温及其它气象因素的相互关系,而橡胶树受害的轻重又与树皮的组织结构和水分含量及淀粉含量等生理差异有关。据此,对本区抗寒植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河口垦区植胶三十多年来,经历了十三次低温寒害。本文通过总结本区抗寒植胶的经验,提出了适当发展三合树,改革橡胶树栽培形式,设置防风林,建立生态经济型胶园,提高农场的抗逆能力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 在我国植胶区,存在着风、寒两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寒害,是湛江北部和广西垦区发展橡胶的主要限制因素。要使寒害地区橡胶生产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达到高产、稳产,利用常规育种,把具有不同特性的无性系进行芽接,组成抗寒、速生、高产的三合树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93—114/GT1,93—114/PR107,8—  相似文献   

7.
<正> 1972年5月调查了德宏垦区1962年至1966年五年间定植的PB86、PR107、RRIM600、GT1等无性系,烂脚普遍率29.4%,指数11.1。十年后(1982年)再次普查时,这部份橡胶林地平均每亩已寒害死亡11.2株,保存率仅60.2%。当前待开垦的植胶地相对高度普遍较高,需要更新的林地又大多是原种植品系抗寒力弱、寒害报废的林地及低产林段。在这些地段用什么种植材料才能有效地免遭寒害,旦其生产较快,产量较高呢?种植优良无性系实生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德宏地区 96年的植胶历史表明 ,低温寒害造成胶树烂脚是限制德宏地区橡胶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 ,研究经历次寒害选择留存的胶树群落 ,由于具有优越的边行效应和品种效应而形成很强的适应性 ,提出选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宽行距、用作其它经济作物的橡胶栽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我分场(在打洛地区),一九六一年开始植胶,一九六五年在苗圃和林地发现少数植株发生紫根病后,病害随着胶树的成长而逐步发展,现已成为打洛地区发展橡胶的主要障碍。我分场现有胶林大部分是经过七三—七四,七五—七六年两次特大寒害后保留下来的,一般说来,寒害对它影响不大,但有可能被紫根病毁掉。一九七九年九月调查(随机法),三个主要植胶的生产队,共1,850株开割胶树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 云南垦区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属高纬度、高海拔植胶区。从五十年代植胶以来,寒害问题就一直受到重视,通过多年来的调查研究,逐步加强了对低温和寒害规律的认识,其中把放宽行距、增加林内光照作为减轻胶树烂脚寒害的主要措施在生产上推广。本文再就宽行密株种植形式的设计谈谈个人的看法。 橡胶树的种植形式可大体分为三种:一是正方形或近方形(国外叫矩形),二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对滇东南植胶区2007/2008年冬春橡胶树寒害后的实际损失和恢复状况进行回访调查认为,目前使用的各橡胶品种抗寒力和寒害后的恢复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各植胶单位主要品种的配置仍很单一,以致削弱整体的抗灾减灾能力,灾后各单位的减灾措施各行其是,没有严格按技术规范去做,不能实现胶林应有的恢复效果。建议加强抗寒减灾救灾技术研究和应用,合理配置品种,严格执行和实施规程,才能建立和完善滇东南植胶区长效防御灾害科技体系。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导师恩格斯教导我们:“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结果”因此,要在云南垦区种植橡胶树就得研究和了解云南垦区的自然条件。通过二十四年的植胶生产实践证明,云南垦区发展橡胶生产存在着低温寒害问题。一、云南垦区低温寒害是发展 橡胶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 二十四年生产实践证明,云南垦区橡胶树低温寒害普遍而又严重,问题复杂而又特殊。下面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初步认识: 低温寒害的普遍性 云南垦区植胶以来,没有一个分场甚至没有一个生产队橡胶树不遭受寒害的。据73/74年冬普查,各种不同树龄的胶树受害普遍率为66.4—79.5%,苗圃苗木为77.9%,据75/76年冬普查,各种不同树龄的胶树受害普遍率为52.1—78.2%,苗圃苗木为72.5—79.1%。橡胶树寒害在云南垦区具有普遍性,只是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之间受害有轻有重,程度有所差异罢了。  相似文献   

13.
1992/1993年强寒潮对几个橡胶无性系及巴西橡胶新种质的寒害调查报告罗家勤(广东省湛江化州橡胶所)前言1992/1993年冬春,我所植胶区遭受连续长时间的强寒潮袭击,且有霜冻天气的影响,致使橡胶和农作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寒害,损失严重。抗寒系比试区...  相似文献   

14.
合理密植是农业“八字宪法”重要的一环。橡胶树是一种经济寿命长达数十年的高大乔木,种植密度和形式是否适当,这是关系百年大计的问题。 云南植胶垦区由于地处高纬度、高海拔,群山起伏,地形复杂,对光、温、湿起了再分配作用。因此,低温寒害是云南植胶的主要矛盾。为了因地制宜的选择对胶树生长、产胶、抗病、抗寒有利的种植密度和形式,我所先后于1955、1963、1966年布置了不同种植密度和形式的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根据赵振国研究员所言“30年冷周期”即将来临的预测,针对河口垦区不够重视橡胶树寒害问题的倾向,回顾了河口植胶半个世纪以来的橡胶树寒害及损失情况,提醒人们:寒害曾经发生,并且还会发生,云南垦区抗寒植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1988/89年冬后,我们对河口垦区橡胶树林地97194亩,2294874株进行了寒害普查。按三层两面八个坡向进行汇总。本文通过总结对平流低温寒害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在造成橡胶树寒害的气象因子中,冷风是加重寒害的主要因素,提出以冷风方向和垂直高度作为植胶类型小区区划的原则和减小风速为主的有关抗寒植胶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云南南部哀牢山山脉以西的丘陵山地,在冬期有一种特有的气候资源,这就是山地逆温。山地逆温在一些地方虽然在一年四季中均有可能出现,但以冬期出现强度大、频率高,与橡胶树遭受低温寒害的季节相匹配,形成了有利于橡胶树越冬的避寒环境,并可适当弥补冬季热量的不足,形成我省植胶的重要气候资源。 冬期热量不足,特别是低温寒害是我国植胶垦区的主要限制因子。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这样说,为什么云南南部哀牢山山脉以西的地区成为我国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植胶区(这里生产性植胶海拔界限已达到1000米,试种胶树海拔已达1400米),其原因就是山地逆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滇东南河口和文山植胶区2010/2011年冬春低温特点和橡胶树寒害灾情及规律,提出以严格控制植胶海拔上限、调整热带作物种植结构为主的抗寒植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真总结了河口垦区发展橡胶3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对垦区植胶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它不属植胶的最适宜区,而是次适宜区,它虽具有热区优越的自然资源,但越冬条件不好,频繁的低温寒害是垦区发展橡胶的主要限制因素,必须立足抗寒植胶。同时,根据垦区以平流为主的混合型降温特点,对橡胶宜林地寒害类型区提出了重新划分的具体意见和方案。  相似文献   

20.
要:通过对2013年云南河口植胶区4个农场橡胶幼林普查资料和2000年以后多次低温寒害的分析表明:橡胶林更新时间和面积与寒害出现时间及危害程度有关;2000年后新植和更新种植的幼林普遍大量种植云研77-4新品种,过于单一的品种结构为植胶业留下新的隐患。针对橡胶林更新现状,提出要提高对胶园更新的正确认识,合理规划,多品种配置植胶,提高橡胶树群体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建设新一代高产稳产胶园的建议;并对在寒害频繁的河口地区如何巩固和发展天然橡胶产业进行了探讨,认为要转变理念,重新科学定位和规划植胶区域,探索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更好的种植和经营模式,创建与其它产业经济互利共存的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