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是粮食生产大省,红薯在四川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研究了2011~2016年四川红薯成本收益的变化趋势,以及各要素对红薯生产成本收益的影响,从而提出了提高红薯生产效益的建议。通过对四川省红薯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可知,红薯种植的总成本和各物质费用在不断增长,种植红薯的收益不断下降,导致种植红薯的实际效益不好。针对上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对红薯市场的监管、对红薯种植进行财政补贴、加大对农民的种植培训、加大种植红薯的科技投入以及拓宽红薯销售渠道促进红薯市场化发展等建议,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红薯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红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红薯含大量淀粉,红薯淀粉是一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优质淀粉。红薯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 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红薯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 A、 C、 E和亚油酸,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抗病力和使人减缓衰老。其中亚油酸是人体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一种脂肪酸,是激化大脑功能的重要营养素。因此说红薯是一种健脑食品。另外红薯纤维含量高,能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刺激肠壁,有利便功能。又因红薯含热量仅为大米的三分之一,所以,红薯又是很好的减肥食品。  红薯既可当主食,又能代替蔬菜;既能蒸、煮、烤、炒、炸,又可晒干磨面,制成粉…  相似文献   

3.
红薯,过去是农民唯一能吃饱一顿饭的主粮。但随着近20年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红薯这种粮食作物的功能与地位有了很大的转换。因此,作为红薯主要产区之一的娄底地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当花大力气把红薯由传统的粮食作物调整为“经济作物”(注:这暂是一种思想认识,而不是把红薯定义为经济作物)。调整的手段,就是发展红薯的机械化深加工业,推出一系列的红薯深加工产品。1 红薯的经济价值与发展前景红薯营养丰富,含大量的糖、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多食红薯制品不仅能防衰老,而且还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可有效预防肿…  相似文献   

4.
正小型红薯收获机是人工去秧的红薯收获专用设备,已广泛用于红薯生产,促进了红薯生产业发展。正确安装和使用小型红薯收获机,能保证安全生产、收获作业效率和生产质量,并能充分发挥红薯收获机的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一、正确安装小型红薯收获机作业时由小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牵引行走。与拖拉机对接安装过程,要在平坦的地面上进行,对接安装后,机具与拖拉机装配于一体并且处于同一个水平状态。1.小四轮牵引的机型对接安装。先将拖拉机的  相似文献   

5.
红薯是康平县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品之一。结合康平县的气候条件,从品种选择、苗床育苗、田间管理、收获时期等方面探讨优质红薯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康平县红薯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红薯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向红薯淀粉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添加量的低聚糖,测定淀粉粘度、碘蓝值、凝沉性,以此来研究低聚糖对红薯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种类、不同量的低聚糖对红薯淀粉的粘度、碘蓝值、凝沉性有较大影响;麦芽糖对红薯淀粉的热稳定性和碘蓝值影响最大,低聚木糖对红薯淀粉的凝沉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正>红薯是劳动密集型旱土作物,移栽、收获两个重要生产环节占生产全过程总用工量的65%。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红薯生产产业化的发展,红薯生产机械化作业越来受到重视。红薯田间生产机械主要包括耕整、起垄、排种、剪苗、移栽、田间管理(灌溉、植保机械等)、收获(切蔓、挖掘、捡拾、收集)等作业机具,其中耕整、田间管理等机具为通用型农业机械。而其它环节的机械则需根据红薯特点改进机型或设计研发专用机型。红薯机械的研  相似文献   

8.
单垄红薯薯藤切碎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元素,其营养价值和养生保健作用很大。因此,红薯在世界各地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种植,因此红薯收割机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藤蔓的处理是红薯收割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切除耗时耗力,并且不能达到切碎的效果。红薯薯藤切碎机的设计能很好地将藤蔓切割、切碎且回归田地,使红薯藤的处理方便快捷,可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红薯是劳动密集型旱土作物,移栽、收获两个重要生产环节占生产全过程总用工量的65%。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红薯生产产业化的发展,红薯生产机械化作业越来受到重视。红薯田间生产机械主要包括耕整、起垄、排种、剪苗、移栽、田间管理(灌溉、植保机械等)、收获(切蔓、挖掘、捡拾、收集)等作业机具,其中耕整、田间管理等机具为通用型农业机械。而其它环节的机械则需根据红薯特点改进机型或设计研发专用机型。红薯机械的研  相似文献   

10.
红薯既可制成普通粉丝,也可制成多种高质量的风味粉丝,从而口味更好,增值更多。现介绍几种红薯粉丝新产品新技术: 1.几种配方: ①特鲜肉味红薯粉丝:红薯精粉500克、水1000克、柠蒙酸20克、玉米油80克、食盐15克、白糖40克、  相似文献   

11.
以独特的角度关注红薯叶的保鲜加工,并对红薯叶保鲜加工的生产工艺、技术要点及设备的配置提出建议,为红薯叶的保鲜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红薯制取淀粉和加工粉丝,成本低,经济效益高,50公斤鲜红薯可制取淀粉6.5~7公斤,加工粉丝5.5~6公斤,其经济效益可提高二倍左右。制取红薯淀粉和加工粉丝的方法如下: 1.清洗 将剔出病、烂薯的的鲜红薯放在水池或洗薯机内,洗净红薯上粘着的泥巴,然后捞出并沥干水。  相似文献   

13.
阳城县有个凌家沟,全村290户,850口人,耕种着170hm2的土地。由于土质的特殊性,凌家沟非常适宜种红薯,在该县素有“红薯之乡”的美称。1.成立“红薯产业化经销合作社”过去,凌家沟的村民种红薯是为了调剂生活,少量种一点,抽农闲时做成粉面、粉条,到市场上换点称盐打油的钱。那时,村里虽有1/3的农户有加工红薯的手工作坊,但由于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加之红薯收获期正值“三秋”大忙季节,人们不能腾出时间在红薯盛粉期对其进行加工。随着科学种田技术的普遍推广,粮食打得多了,红薯产量也高了,随之出现了…  相似文献   

14.
芮城县风陵渡镇焦芦村地处山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3省交界地区,是芮城县一个栽植红薯和进行红薯深加工的大村。焦炉村加工的红薯粉条,以其质量过硬而畅销3省市场。  相似文献   

15.
湖南属丘陵山区,红壤面积大,适宜红薯种植。为促进红薯产地的农业增产增收,在开发红薯加工产品的同时,要重视鲜薯叶的蔬菜功能开发,使薯农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对红薯叶的保鲜加工技术及设备配置进行探讨,供参考。1红薯叶保鲜加工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加入WTO,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红薯鲜叶以其特殊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作为一种天然、无污染、具有保健作用的绿色农产品而备受青睐,它在美国被列为“航天食品”,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称为“长寿食品”,而在香港则被誉为“蔬菜皇后”。据有关研究报告,红薯鲜叶中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独特的角度关注红薯叶的保鲜加工,并对红薯叶保鲜加工的生产工艺、技术要点及设备的配置提出个人建议,为红薯叶的保鲜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红薯收获前的杀秧作业不仅可以提高收获效率,还能够提升红薯的品质。然而,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各种红薯杀秧机普遍存在着带薯率高、打碎长度合格率差、土壤在护罩上黏着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红薯的产量与品质。为此,以现有的红薯杀秧机技术为基础,进行创新研发,解决以上几种问题。主要介绍了新型红薯杀秧机的各关键部位的设计,并通过机具作业速度、甩刀刀辊转速、垄上刀距垄台高度3种因素对新型红薯杀秧机的工作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红薯杀秧机可以有效降低土壤黏着问题,当作业速度为4.5~6.0km/h、甩刀刀辊转速为1500~1600r/min、垄上刀距垄台高度为50~52mm时,实际打碎长度合格率在94.7%~95.5%之间,留茬高度在56.0~59.9mm之间,带薯率降低至0.15%~0.23%,符合红薯杀秧机的实际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杜振华 《河北农机》2022,(1):153-154
红薯是非常适合中部太行山区种植的农作物之一,井陉县有着非常悠久的红薯栽培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红薯种植方法,红薯产业在全县的农业发展中具有坚实基础和较为成熟的加工产销链条.近年来,国家对土地流转政策逐步完善深入,规模连片种植红薯已经有了政策依据和现实条件.红薯的规模化种植为山区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基础,又会进一步促...  相似文献   

19.
4月22日,聊城市东昌府区李找村红薯育苗专业户刘道军(右)在为红薯苗扎捆准备销售。刘道军2000年开始从事红薯育苗,近7年的时间里,他潜心钻研红薯的育苗技术,通过采取以“红香焦”红  相似文献   

20.
襄汾县南刘村是山西省小有名气的粉条村。全村 230户、 1 040口人,就有 130多户、 650多人搞粉面、粉条加工,年产优质纯红薯粉面和粉条 4 300 t,总收入达 250多万元,户均收入近 1.1万元。除去本村自产红薯原值,仅加工增值部分就达 159万元,人均增收 1 530元。南刘村已成为全县红薯产业化示范村。 南刘村十年九旱,水资源缺乏,粮食产量一直很低。但这块黄土地适宜栽种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红薯干、绵、香、甜,口感好。农民长期过着“半年红薯半年粮”的生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打得多了,红薯不再是村里人的基本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