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海宏 《内陆水产》2000,25(1):21-21
1周期性水体简介周期性水面在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随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总面积在30万hm2以上,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类水体多由天然降水、洪水、冰雪融化水等流经山坡、耕地、草滩、牧场、林地等汇聚于低洼处而成,是闭塞性内陆小型湖泊。这类水体大则几千hm2,小则5~0hm2,而且水质相当肥沃,饵料生物极其丰富,一经开发利用后,渔业效益相当可观,对于经济不发达贫鱼区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优势。2周期性水体野杂鱼形成原因及危害周期性水体在开始利用后,由于上游洪水注入带进、鸥鸟衔带…  相似文献   

2.
关于上饶等地、市渔业开发情况的调查雷汉兴(江西省水产局)最近,笔者对上饶地区和景德镇市的铅山、万年、德兴、姿源、乐平等地的大水面开发和特种水产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整理于后,供各地参考。一、大水面的开发利用情况1.生产水平上饶地区养殖水面...  相似文献   

3.
小网箱养鱼(即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是美国奥本大学水产博士鲁迪·史密脱先生30多年来一直研究和推广的一项水产养殖高产高效技术,一般每立方米水体产鱼可达150-300公斤。1991年该项技术引入我国,1997年结合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我区在南城县石溪水库(一座约500亩水面的小〈一〉型水库)投放共计90个小网箱300平方米,进行罗非鱼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材料1.网箱:2×3聚乙烯线编织,网目25、3公分两种,网箱规格为1×1×12(20个)和2×2×17(70个)两种。2.浮动网…  相似文献   

4.
河蟹的围拦养殖是开发利用大水面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针对长江中下游一些湖泊水位落差大、风浪破坏性大等特点,笔者根据几年来从事大水面开发养殖的生产实践拟作一种简易、实用、低成本的围拦单养河蟹模式。一、围拦设置1.地点选择在大湖中选择水草丰富、底部平坦的较浅区域(枯水季节水深不超过1.5米为宜)。面积300~1000亩不等,作圆形或方形围拦。2.拦网的设置①网衣设计选用2米高的聚乙烯网片(网目20目),下边加瓶胆式石龙脚边(以网衣缝合成瓶胆粗细长条袋、灌以碎石而成石龙)。上边加纲在一侧打上30厘米高的塑…  相似文献   

5.
沂蒙湖蓄水面积700多公顷,平均水深1.6米,最大水深5.2米,常年水位稳定,有微流水,水质良好,水中溶氧充沛,无污染,天然饵料丰富。为了发展湖区经济,开发利用湖水水面,增加经济效益,2000年我们承担了临沂市科委下达的网围养殖青虾项目,经过1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围拦和放养方法1.1网围设置方法网围设在沂蒙湖湖心岛东部,该水域环境安静、无污染,水位1~1.5米,有微流水,底部较为平坦且具有一定淤泥,适合养殖青虾。网围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网目(2a)1厘米,网高2米,网围面积5000米…  相似文献   

6.
徐珍  陆君 《水利渔业》1998,(6):27-28
乌溪江水库位于浙江省遂昌县和巨州市境内,渔业利用水面2666hm2,二县(市)各占50%。其中遂昌县的水面位于中上游,淡水青虾资源丰富。为了开发利用当地的虾苗资源,在金竹镇山区的1668hm2山塘小水库开展单养与套养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2001年,我站开展小型水库综合养殖高产高效技术项目。经组织实施,采用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水库消落区和周围荒坡种草,山坡养猪,实现库区生态良性循环。经过一年的养殖,出栏生猪436头,养鸭6万羽,330亩水面(按水库最大蓄水面积三分之二折算)产鲜鱼8.844万千克(详见表1)。总产值113.5万元,毛利36.2万元,其中渔产值41.3万元,毛利20.9万元。表1鲜鱼收获情况一、水库条件和配套设施1.水库生态环境项目地点交通便利,最大蓄水面积500亩,有效养鱼水面330亩,最大库容200万米3,水库…  相似文献   

8.
1999年6月,我单位引进了澳洲淡水龙虾,至10月中旬养殖结束,产量折合149.3公斤/亩。现将试验情况综述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池塘 池塘位于我县北部白马河北岸的沙滩荒地上,面积为800米2(1.2亩),池壁坡比1:5,最大深度1.5米,沙质土,微渗水。池塘四周用油毡竖起作成了防护墙(高30厘米,主要是为了防止虾外逃和敌害入侵,如鼠、蛇、蛙等)。池塘中沉入了一些废旧轮胎和树枝,作成人工巢穴。水面上还移栽了约占水面1/3的水葫芦,用来遮荫。池壁缓坡上栽种了一些空心菜(蕹菜),供虾采食。 2.种…  相似文献   

9.
高春  李晓红 《齐鲁渔业》2000,17(5):11-12
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市煤矿塌陷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渔业,我们于1994年承担了泰安市科委下达的“塌陷地优质高效养鱼技术研究”课题,经过5年的认真试验和精心实施,各项计划指标均超额完成,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1材料1.1精养池塘 选择条件适宜的塌陷地水面,按单塘面积8~10亩、水深2~3 m的标准规划设计,建成高标准鱼塘2 100亩。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各鱼塘配备叶轮式增氧机。1.2大面积塌陷地水面对水深在1.5 m以上、面积在50亩以上的大面积塌陷地水面,在养殖前进行工程改造,…  相似文献   

10.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2,27(8):44-46
我国已加入WTO,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主流。为此各级领导、各界人士都在分析研究、评估预测,提出“入世”后对各地经济产业的影响和对策,以制定更好的发展策略。沅江市位于陆内地区,是全国渔业百强县(市)之一,入世后对我市渔业有何利弊、需采取哪些措施?值得认真研究探讨。1沅江渔业现状沅江地处洞庭湖腹地,是一个“三分水面三分洲、三分垸田一分丘”的农业市。全市拥有水面53330公顷,其中垸外湖、河41330公顷,垸内可养水面12000公顷。目前,我市已以展水产养殖户2.4万户,劳力2.38万人,分…  相似文献   

11.
李泰  张传斌 《齐鲁渔业》1996,13(2):27-29
1993-1994年,利用1.78亩池塘,主养革胡子鲍,搭配甲鱼和其他鱼类,主喂鸡肠子和配合饵料,并采取黑光灯诱集昆虫等技术措施,结果:两年共产商品鱼5890.2kf,获纯利43603.2元。其中1994年平均每亩水面净产鱼1648kf,亩产值20434元,亩纯利13260元。  相似文献   

12.
青虾(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属杂食性,生长快,繁殖力强,江西省主要分布区为鄱阳湖水域。本研究是建立在对鄱阳湖青虾资源调查,不同水域青虾生长对比试验,青虾多种养殖技术模式对比试验及其它相关研究报道的基础上,对青虾养殖技术和产量的提高,使青虾资源得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养殖方式、产量指标和商品规格1.产量指标与商品规格:亩产青虾115kg以上,体长4cm以上达50%以上。2.养殖方式:池塘主养二、池塘条件1.水面和水深:面积2亩~5亩,水深1.…  相似文献   

13.
卞宏娣 《内陆水产》2001,26(12):17-17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的食欲也日渐回升。因此,做好水产养殖动物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1控制水深,提高水温在春季,养殖水面要控制池水深度,采取分期注水措施,不要一次灌满,应由浅到深逐步加入,以提高水温,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一般10~15天加水1次。早春鱼池水深控制在1米以内,仲春池水加深到1.5米左右(虾、蟹养殖水面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到1米,室外养鳖池水应换去大部分老水,早春水深掌握在0.5米左右);晚春以后逐步加深到养殖的正常水位。2及早开…  相似文献   

14.
林德忠 《内陆水产》2001,26(11):11-12
针对我县池塘(特别是大水面池塘)产量低、效益差的实际情况,作者于2000年进行了青、精、肥相结合的池塘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池塘1口,面积1公顷,平均水深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进、排水口用铁丝安装防逃设施。1.2养殖方式青、精、肥相结合微流水养殖,草鱼分2批投放同时搭配部分鳙、鲢夏花苗种。1.3苗种来源及放养(见表1)1.4青、精、肥来源1.4.1青饲料利用池塘周边荒地种植黑麦草,苏丹草及管理人员采集的野草,养殖期间共投放青料1万千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萍乡市池塘渔业的现状。池塘水面的利用率由1978年的68.3%提高到目前的98.7%,而且池塘总面积的93.8%是山塘。为了进一步发展萍乡市的池塘渔业,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1)建设高产稳产的精养鱼塘,(2)优化品种结构,(3)调整饲料结构,(4)加强鱼病防治。  相似文献   

16.
鳜鱼规模性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鳜鱼(Sinipercachuatsi)属鲈形目,鱼旨科。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淡水鱼类中的佳品。鳜鱼是凶猛鱼类,以活饵料为生,喜在富氧水域中生存,若实施大面积高密度池塘养殖,风险与困难肯定不小。江苏省太湖渔管会鱼种场在50hm2连片池塘中开展鳜鱼单品种养殖。1997年用16.8hm2池塘水面养殖鳜鱼,用33.2hm2池塘水面养殖饵料鱼(按1v2的水面配套),采用南方培育之早苗,当年育成商品鳜52.4t,产值314万元,其中利润106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v1.96,平均每公顷产3.1t、经济…  相似文献   

17.
食品的两段冻结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食品冻结中采用2个蒸发温度的新技术,即在冻结的第1阶段采用较高的蒸发温度,提高制冷系数(COP),在第2阶段中采用较低的蒸发温度以使食品达到所需的最终冻结温度。利用卡诺定理研究该技术中的各项参数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对制冷装置的适当操作和调整可达到节能效果,最大节能值(Es)可达35.6%。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02,(7):61-61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在我国南方沿海迅猛发展,规模很大。由于虾苗良莠不齐、养殖技术落后和防治措施不到位等,导致虾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现将白对虾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病毒性疾病1.白斑病(对虾白斑症病毒病)(1)病原病原体为白斑杆状病毒,病毒粒子为粗短杆状,具有囊膜,无包涵体。(2)症状初期病虾厌食,摄食减少或停止,行动迟缓,漫游于水面或池边水底或在池边水面打圈,发病后期典型的症状为甲壳内侧出现白点,特别是头胸甲白点最为明显,肉眼可见,头胸甲易剥离,病虾体色往…  相似文献   

19.
柳富荣 《齐鲁渔业》2001,18(1):15-17
增养殖名贵经济鱼类,是提高湖泊养殖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此,于1998年在沅江市白沙乡八形汊渔场的湖泊中进行了鳜鱼套养效果及技术的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湖泊概况 白沙乡八形汊渔场位于湖南省沅江市北部湖区,湖泊养殖水面 300 hm2,其中上湖 160 hm2、下湖140 hm2,是调蓄兼养鱼的营养型中型湖泊。 两湖正常水位均为 3~4 m,低水位时2 m,透明度 40~50cm,pH值7.5。湖泊周围为村庄农田,植被较好,无工业污染。1.2鱼种投放1.2.1放养种类与时间上、下湖投放的…  相似文献   

20.
李骏珉 《水产养殖》2002,(5):16-16,15
大鲵(娃娃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有尾两栖类,1989年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犤1犦。批量生产大鲵苗种,对于保护、增殖、合理开发利用大鲵资源,促进大鲵养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意义重大。本试验旨在探索大鲵的繁殖盛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大鲵资源积累基础性资料。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验用的大鲵于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购自湖南、湖北、陕西等省的山区。饲养在室内水泥池中,水泥池面积大小不等(0.5米2~1.0米2),按一池一鲵的原则,依个体大小不同,大者居大池,小者居小池,池高0.5米,水深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