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葡萄防雹网防雹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葡萄防雹网防雹效果的实际观测和理论研究,得到葡萄防雹网的防雹作用机制以及冰雹撞击雹网的概率模型(α四=2LR-R2L2×100%,当R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甘肃省冰雹天气的特征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绝大部分地方冰雹天气持续减少,而这恰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逐步建立业务化的人工防雹体系发展步骤一致,说明人工防雹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分析九三管理局1986-2010年冰雹资料,介绍了九三防雹作业中作业指令下达、对冰雹云的作业部位、作业时机、催化剂量等,对于提高基层人工防雹作业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冰雹是一种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具有局地性、突发性强,发生时间短等特点。结合实践和理论知识,从雷达识别冰雹云、温度层结识别、闪电雷声识别、天气联防等方面介绍了判断和识别冰雹云的方法,以期提高人工防雹水平。  相似文献   

5.
冰雹是一种严重的农业灾害性天气。介绍了不同条件下几种冰雹云的识别方法,主要有:云体识别冰雹云,闪电、雷声识别冰雹云,气象要素变化识别冰雹云,雷达识别冰雹云和卫星云图识别冰雹云等。  相似文献   

6.
利用庆阳地区8县(市)1967年-1998年共32a的冰雹资料,研究分析了该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归纳了冰雹移动路径,确立了各县(市)的重点防雹季节,提出了作业点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冰雹云降雹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常常砸坏庄稼,损坏房屋、交通、通讯等设施。冰雹云降雹持续时间短、来势猛、速度快、破坏性强,为减轻和防止冰雹灾害,就要掌握冰雹云发展过程及其宏观和微观物理变化,正确的识别雷雨云和冰雹云,并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进行人工防雹作业,以取得人工防雹最佳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门源县方舱式X波段雷达资料对2016—2018年5—9月的冰雹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门源地区人工作业指标和防雹指标,为人工防雹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方晓红 《农林科学实验》2013,(23):258-259,261
利用巴彦淖尔市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到的28次(2009--2013年)降雹天气雷达产品进行分析,归纳出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冰雹云的预警指标,并结合实际出现的降雹天气,总结了对冰雹云实施人工防雹作业的经验。发现冰雹云在平显上存在钩状回波、V型缺口、三体散射现象,中心强度一般在45-65dBZ,每块对流单体的面积一般在100-200km,冰雹云回波顶高(15dBZ)一般在10~16km,回波顶温度小于-40℃;由于地形的作用,表现为带状回波,或是离散多单体的强对流回波,有时排列成弧形。通过对冰雹云的判别总结出了相应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冰雹云雷达识别方法及防雹作业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甘肃省10余年的人工防雹经验以及成果,总共归纳了2种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利用冰雹云的回波形态对冰雹云进行识别。结合冰雹云的具体数值模拟冰雹云的结果,总结了具有累积区的冰雹云、超级单体冰雹云实施人工防雹作业的具体方法以及工作经验,对于各地的人工防雹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普勒雷达在湘西北人工防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普勒雷达产品,并结合地面实况降水等资料对2006年8月14日晚湘西北地区一次人工防雹作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雷达在指导人工防雹过程中能很好的监测对流单体的发生发展及其移动路径,对提前识别冰雹云、选择判别作业时机有很好的预警指示作用。利用物理效果检验法和插值法还能有效检验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1~2009年沈阳市苏家屯区气象局冰雹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0年该区冰雹发生时间、出现次数及路径等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雹云的识别方法及雹云出现时风、压、温、湿等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并提出了人工防雹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天祝县冰雹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从科学布点、正确把握时机、准确定位等方面介绍了防雹作业要点。  相似文献   

14.
冰雹是一种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特别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减轻和避免冰雹灾害,自1958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我国冰雹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有组织地开展了人工防雹工作,作为一种防灾减灾手段,作业规模逐年扩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兵团从1984年开展人工防雹工作,随之逐年发展壮大,特别是新型火箭应用于防雹后,防雹工作更是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生袖  马远飞  张秦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69-16369,16384
通过对陕西富县近10年气象资料分析,总结出富县发生冰雹的主要路径和出现冰雹前的高空天气形势,并提出雷达回波的相关判据和降雹前延安观测站的相关高空气象要素指标,提出有效的防雹对策及三七炮弹的作业剂量。  相似文献   

16.
樊明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445-9447,9451
利用完全弹性三维冰雹云模式,模拟研究了山东沾化2008年6月25日的一次冰雹过程,分析该地区冰雹形成的物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雹云进行催化试验并研究催化防雹机制.结果表明,冰雹主要是以冻滴为核心增长的,催化使冻滴浓度增加,粒子质量减小,向雹转化的比例降低,致使冰雹的质量和浓度减小,从而达到防雹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天气雷达探测冰雹云的各种指标,探讨在开展人工防雹作业时,如何识别早期雹云,进而选择最佳作业时机和作业部位,预防和减少冰雹灾害,降低或避免雹灾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8.
遵义市冰雹的时空分布及防雹建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冰雹是遵义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该文统计分析了1984—2011年遵义市的冰雹发生县次,通过线性拟合显示其年际变化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小波分析方法是一种信号时频局部化分析的新方法,冰雹县次时间序列的小波系数能量百分比图和小波方差显示,2~3年的周期性冰雹较明显,主周期为3年。小波月际变化统计结果显示,4月、5月是冰雹多发季节,12月和1月未发生过冰雹,受灾农作物包括油菜、水稻、烤烟、小麦、玉米、辣椒等,气象部门需要针对农作物主产区开展人工防雹工作。区域统计结果表明,冰雹主要集中在遵义市中部,其中遵义县、湄潭县和绥阳县最多,遵义市西部各县市冰雹较少。  相似文献   

19.
20.
田广元  胡伟  杨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10984-10986,11049
[目的]分析2011年8月21日18:30~19:30期间发生的冰雹天气。[方法]利用NCEP 6 h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FY-2卫星云图资料,对2011年8月21日18:30~19:30期间发生的冰雹天气的天气形势场、冰雹特征气象要素场和卫星云图进行再分析,探讨此次冰雹的天气成因及冰雹云的云图特征,总结如何从实况天气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防雹天气预警分析。[结果]此次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过程,高空500 hPa冷涡是背景天气系统,低空850 hPa暖舌和地面风切变是形成强对流冰雹云的必要条件;分析尽早时次的天气图,可以从天气系统的机理方面分析天气的发生原因,并能尽早地发出天气预警;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冰雹特征气象要素场,可以更进一步地分析并精确地预测冰雹发生的概率、时间以及范围;而红外卫星云图对于对流旺盛的冰雹云的监测更准确,特征更明显,可以更直观地预测冰雹天气的发生。[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类似的冰雹天气提供防雹预警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