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宁夏扬黄新灌区生态环境变化及效益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因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因子对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设施温室>牧草>养殖.双因子协作对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牧草×设施温室>经济作物×牧草>粮食×养殖>牧草×养殖>粮食×牧草>粮食×设施温室>经济作物×养殖.通径分析表明,牧草种植面积与人均纯收入呈正相关,牧草种植面积对人均纯收入的直接效应值大于相关系数.宁夏扬黄新灌区的发展需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只有使农业和牧业有效地结合,提高系统的耦合性,才能显著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4.
对扬黄新灌区春小麦氮、磷肥施用量田间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 ,春小麦对氮、磷肥需求量随土地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在新开垦荒地上氮 (N)、磷 (P2 O5)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 83.6、2 2 1.9kg/hm2 ,在已开垦 2 a和旱改水地上氮肥 (N)最佳施用量分别为 193.6、2 2 1.9kg/hm2 ,磷肥 (P2 O5)最佳施用量分别为 176 .6、184 .6 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扬黄灌区单种玉米田块玉米叶螨防治技术的调查研究、试验、示范,提出了处理玉米秸秆及残叶,选用抗螨(耐害)品种,规范种植模式,增施氮肥,适时化学防治(采用先进的超低容量烟雾机)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冯学芳 《甘肃农业》2012,(10):54-55
结合宁夏扬黄灌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该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宁夏扬黄灌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宁夏扬黄灌区滴灌玉米干播湿出技术。[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干播湿出、滴灌对玉米出苗率、耗水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干播湿出可提高玉米的出苗率3.85%,干播湿出、滴灌减少玉米灌水量,可节水5 610 m3/hm2;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与其他灌溉模式相比无差异。[结论]干播湿出技术具有节水和提高出苗的作用,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马明  王峰  温学飞  刘华  左忠 《农业科学研究》2009,30(2):70-73,78
对宁夏盐池县12个生态农业户家庭经济纯收入与主要生产条件进行了相关与主成分分析,第1因子为粮食因子,第2因子为副业因子,第3因子为养殖业因子,第4因子为经济作物因子.主成分回归的项目有设施温室、瓜菜种植、外出打工、苜蓿种植、生猪存栏数等,这些因素对家庭农业纯收入的影响程度呈正相关,其他几项呈负相关.有5个家庭经济收入高于平均水平,其余7个家庭经济收入低于平均水平.12号家庭综合得分最高,5号家庭综合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9.
马非  王孝忠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9):63-65,131
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固海扩灌区划分为5个责任分区,运用水蚀径流场和风蚀小区等方法对该区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固海扩灌区累计营造水土保持林草总面积为409.5 hm2,林草成活率达87%以上,区域小气候得到了明显改善;扬沙日数减少至5.9 d,沙暴日数减少至0.5 d,相对湿度提高到47.2%,年蒸发量降低到1 835 mm,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7 862.90 hm2;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均达到了2级以上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8.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0%,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45,拦渣率为95%,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8%,林草覆盖率为15.09%。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临泽县发展灌区节水高效农业的重要性,提出的发展我县灌区节水高效农业的对策是:构建节水高效农业技术体系;建立可持续农业的用水模式;实施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加大农田节水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1.
加工禽畜粪,筛选出体积小、高效、使用方便、卫生的精制复合肥,使之成为现代工厂化生产的商品肥,从而推动有机肥大量使用.1998~1999年我们进行了养鸡场鸡粪商品化加工肥效及增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甘薯主要病虫生态调节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甘薯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和产品无公害目标,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适应病菌、害虫与天敌在区域生态系统内的发生、扩散、转移特点,将病虫害管理与土壤管理有机结合,组成对主要病虫防治的生态调节技术。实施结果表明,生态调节防治技术对甘薯细菌性黑腐病、蔓割病相对防效达100%,虫生菌等天敌昆虫寄生率比化学调控防治增加34.7%;土壤有机质略有提高,污染物的总汞比处理前降低17.3%;对协调甘薯库源关系、提高商品产量具有良好效应,单株大中薯重比对照增加9.7%,比化学调控防治技术增加3.0%,鲜薯Vc含量比对照提高4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