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要从胚培养、幼叶培养、茎尖培养、幼穗培养、花药培养、种子培养、幼苗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胚乳培养等方面介绍了高粱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高粱组织培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梨树茎尖培养及其在病毒脱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梨树茎尖培养的方法和在培养过程中诱导分化、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各个环节中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茎尖培养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茎尖培养在梨病毒脱除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宋娟 《特产研究》2014,(1):67-71
利用悬浮培养技术对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是实现五加科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五加科药用植物悬浮培养的特点和反应器培养进展,分析了影响悬浮培养的条件以及各种培养条件对药效成分的影响,认为植物自身特点和培养条件对悬浮培养的成效影响较大,因此,明确影响不同植物培养效率的内、外因素十分必要,并提出了未来五加科药用植物悬浮培养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霍山石斛原球茎在不同培养方式下生长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培养和暗培养,固体培养、液体静态培养和液体振荡培养,表面培养和埋入培养等培养方式,研究了霍山石斛原球茎在不同培养方式下的营养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光培养条件下石斛原球茎的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在暗培养下的情况,液体静态培养原球茎增殖的情况比固体培养和液体振荡培养明显要好,表面培养的生长情况比埋入培养的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省级农科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文章阐述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概况及培养模式,分析了省级农科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剖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更加有效地利用合作培养单位双方的最有利资源,使培养的研究生能够更加紧密地理论联系实际生产,培养其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移栽驯化等一系列离体快繁的程序以及培养中光温等培养条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观赏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和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分析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推动力,提出了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协同建设培养基地、搭建培养利益共同体与构建培养协同管理机制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文庆  刘会超  姚连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25-2727,2729
从鳞芽培养、胚培养、愈伤组织培养、叶柄、叶片、上胚轴和枝条培养、花药与花粉培养和生根培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牡丹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牡丹组织培养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游离小孢子培养是近年来大白菜育种上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阐述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优势,对影响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的基因型、花粉发育时期、供试材料生长的外界环境、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以及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小孢子培养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和实际意义上论述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就大学生实践能力、主体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产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对主体意识培养的意义及培养途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提出了建议,从评价体系方面提出保障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0~8周龄肉仔鸡胴体与羽毛蛋白、脂肪的生长曲线及0~3、4~6和7~8周龄3个阶段每日摄入不同水平的能量及蛋白对其体蛋白、体脂肪沉积的影响,旨在确定胴体与羽毛蛋白、脂肪动态的沉积规律及日粮能量沉积为体蛋白及体脂肪的效率。试验1,包括3个饲养试验分别选取体重相近的0、21和42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324只,按性别及日粮随机分为18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肉仔鸡每日限量饲喂,饲喂水平分别为正常采食量的90%、70%和50%,每日定量供给肉仔鸡高、中、低3个水平的高蛋白质基础日粮及由饲喂水平决定的定量淀粉,进而使肉仔鸡每日采食能蛋质量比(代谢能/粗蛋白)不同的9种日粮;试验2,选取体重相近的0日龄AA肉仔鸡144只,按性别不同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8只鸡。试验初和试验末分别进行屠宰,以测定肉仔鸡胴体和羽毛蛋白、脂肪和干物质含量。结果显示:1)Gompertz方程能很好的拟合不同性别肉仔鸡蛋白和脂肪的生长,不同性别间蛋白和脂肪极限重量、羽毛蛋白和脂肪的生长速率差异显著(P<0.05),而胴体蛋白和脂肪的生长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2)在0~3、4~6和7~8周...  相似文献   

12.
产蛋母鸡血浆肝及蛋铁硒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 2 78日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 3组 ,以含 2 5mgFe ,含 0 .2mgSe/kg日粮 (对照组 ) ,5 2 5mgFe,1.2mgSe/kg日粮(试验Ⅰ组 ) ,10 2 5mgFe,2 .2mgSe/kg日粮 (试验Ⅱ组 )饲喂 8周 ,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比较 ,试验组血浆铁硒含量、蛋黄铁硒含量、蛋白硒含量、肝铁硒含量均有大幅度提高。相关性检验表明 ,日粮铁与血浆铁、蛋黄铁 ,血浆铁与蛋黄铁 ,日粮硒与血浆硒、蛋黄硒及蛋白硒 ,血浆硒与蛋黄硒及蛋白硒 ,均呈强正相关 ,P <0 .0 1。这些结果提示 ,通过高铁高日粮可以大幅度提高蛋中铁硒含量 ,产蛋母鸡是日粮中铁硒向蛋中转运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3.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通过论证实践的本质,即主体和客体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揭示其客观现实性、主体能动性、双向创造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提出了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服务、消费、调整关系4种实践划分形式。阐明了科学的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原则界限,它科学地解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并论证了人和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生命泉源。  相似文献   

14.
白广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53-5055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然要求当代农民从自在向自为转型。当代中国农民总体上仍然处于自在阶段,没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意识能动性,盲目地受着必然性的支配,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与社会,导致农业生产落后、农村发展缓慢。农民必须从自在向自为转变,自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促进农村的发展,实现自我。从自在向自为的转变过程中,要求农民必须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因而农民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掌握和运用科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物候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指导农业生产更具有直观性、简单性,对气候等的研究具有辅助性.由于我国物候区域的复杂性,本系统采用ASP技术进行开发,能够实现基于县的物候知识的发布和收集,可以给传统的农业物候、气候、农事经验等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对间作小麦蚕豆根系分泌槲皮素和橙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超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6):3092-3100
【目的】系统探讨间作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不同生育期小麦和蚕豆根系分泌槲皮素和橙皮素的动态变化及累积特征,为进一步探明间作增产控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小麦与蚕豆根系尼龙分隔(MB)和塑料分隔(PB)两种间作种植模式,测定间作小麦蚕豆不同氮水平(低氮1/2N:常规施氮量的一半;常规施氮N;高氮3/2N:常规施氮量的1.5倍)条件下,不同生育期根系分泌槲皮素和橙皮素数量。【结果】施氮水平和间作体系根系不同分隔方式影响作物生物量和根冠比。随着施氮量增加,小麦和蚕豆生物量增加45%—62.5%和3.2%—18.9%,根冠比降低33.8%—47.3%和11.8%—26.9%;与塑料分隔相比,相同施氮水平条件下,作物生长60 d时,尼龙分隔小麦和蚕豆生物量分别提高4.2%—25%、19%—38.6%,随生长天数增加差异逐渐不显著。间作根系不同分隔方式和施氮量均能影响小麦蚕豆根系槲皮素和橙皮素的分泌量。随施氮量增加,小麦蚕豆槲皮素和橙皮素分泌量减少,与低氮条件相比,常规施氮和高氮条件下,小麦槲皮素分泌量减少了23.4%和62.3%,橙皮素分泌量减少了32.2%和64.5%;蚕豆槲皮素分泌量减少了35.4%和44.1%,橙皮素减少了11.9%和23.9%。相同氮水平条件下,尼龙分隔小麦蚕豆槲皮素和橙皮素分泌量高于塑料分隔,低氮和常规施氮条件下,尼龙分隔小麦槲皮素的分泌量分别高于塑料分隔15.3%和27.1%,橙皮素的分泌量分别高于塑料分隔21%和13.7%;蚕豆根系尼龙分隔槲皮素分泌量高于塑料分隔34.6%和56.6%,橙皮素高于塑料分隔16.9%和5.1%;高氮条件下两种根系分隔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间作根系不同分隔方式影响小麦和蚕豆根系槲皮素和橙皮素的分泌,但这种影响受施氮水平的调控,低氮和常规施氮条件下,尼龙分隔小麦和蚕豆根系槲皮素和橙皮素分泌量高于塑料分隔,高氮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石灰与生物炭对矿山废水污染农田土壤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石灰、生物炭单施和配施对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在云南某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农田,开展石灰(0、1 500、4 500 kg·hm-2)、生物炭(0、15 000、45 000 kg·hm-2)单施与配施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双因素分析表明,石灰和生物炭对土壤pH、速效养分含量、有效态Cd含量、养分含量、产量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与不添加石灰和生物炭处理相比,石灰单施升高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脲酶活性和碱解N含量;生物炭单施增加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碱解N含量,降低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石灰、生物炭配施增加微生物数量和碱解N含量,升高脲酶活性,降低酸性磷酸酶活性;石灰、生物炭单施和配施均显著提高土壤pH和速效K含量,增加CEC,显著降低土壤速效P、有效态Cd和玉米植株Cd含量,同时增加玉米生物量、养分含量和产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玉米产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石灰、生物炭单施和配施均能改善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农田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Cd有效性和玉米Cd含量,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土壤改良效应。石灰与生物炭配合施用更佳,其中4 500 kg·hm-2石灰+45 000 kg·hm-2生物炭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The evolution of societies and food systems across the grand transitions is traced to show how nature and culture have been transformed along with the basic structures of power, politics, and governance. A central, but neglected, element has been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creation of industr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exponential, but unsustainable growth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The values, goals, and strategies needed to transform and diversify these structures – generally and in terms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1) the need to diversify and decentralize the built environment as we move towards a post-fossil fuel society; and 2) the need to transform industrial institutions. To help develop more sustainable and regenerative institutions it is argued we will need to re-embed culture and society in nature; re-embe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 in society and nature; and re-embed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in society, something that requires a rethinking of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Also, since the reforms needed to democratize society and to democratize food systems are parallel and reinforcing, it is crucial that each of us thinks through the linkages and the potential synergies and acts constructively in each realm.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米、老白酒、土壤及肥料消解方法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最佳仪器条件的研究,确定了上述样品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践。该方法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10 ng/mL,检出限为0.6 ng/g,各样品回收率均在75%以上。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应用于大米、老白酒、土壤及肥料中硒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对捕捉于东北地区的10只狼颅骨及牙齿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家养大型狗比较。结果表明:狼颅骨及牙齿外形结构和狗的十分相近,齿式相同;仅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可鉴别差异。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狼的颅骨比狗的大18%左右;颞窝比狗的更宽,有助于容纳更发达的咀嚼肌;听泡形状比狗的更隆突而近球形;牙齿更强壮,排列更紧密等。并就狼与狗颅骨及牙齿的形态结构方面的差别与生活习性及演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