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槭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槭属种质资源具有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工业价值等优良特性,正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注意。中国是具有丰富的槭属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国家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槭属种质资源,笔者对种质资源调查、繁殖技术、遗传基础、引种驯化等方面对槭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槭属植物作为观赏树种、用材树种、药用植物的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需重视槭属资源的收集与保,加强引种驯化及开展综合利用研究,旨在进一步推动槭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从国外引进的大豆种质资源中,有些优异材料可供创造早熟、高产、抗病和优质大豆新种质,拓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之用。为使这些优异资源在资源、育种和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得到利用,将分批予以介绍,供引种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我国引进国外西瓜种质资源及利用的概况,分析了表现优良的110份西瓜品种的血缘关系,从而说明引种的重要性,并对引进国外西瓜种质资源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适合漳州地区推广的三个水仙花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闽台园艺研究中心自2001年开始从事国内水仙花种质资源收集和国外水仙花品种引种驯化研究,现保育有国内水仙花种质资源10份、国外品种资源20份。经  相似文献   

5.
中国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一百多年来,我国已从53个产棉国引入国外棉花种质资源100次以上,引入种质2222份,其中,陆地棉2013 份,海岛棉209 份,引种种质份数最多的5个国家是美国、前苏联、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埃及.迄今为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共收集到国内外陆地棉6822份、陆地棉野生种系350份、海岛棉585份、亚洲棉378份、草棉17份、多年生野生棉41份,合计8193份,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保存数量稳居世界第4位.这些种质资源分别保存在北京国家长期库、青海省复库和安阳中期库,野生棉保存在海南岛棉花种植圃.同时,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棉花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近20年来,向9个国家和我国23个省(市)发放棉花种质资源10855 份次.  相似文献   

6.
覃初贤 《种子世界》2013,(11):40-41
作物种质资源是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种质贮藏是以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使个体中所含的遗传物质保持其完整性和高活性,能通过繁殖将遗传特性传递下去。广西是我国作物遗传多样性地区之一,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多种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好的抗源。种质库中贮藏作物种质的种类丰富、数量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前列。为了妥善安全保存好种质资源,防止经千辛万苦考察、采集、征集和交换、引种等收集保存的国家宝贵种质资源得而复失,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率,经过近30年的研究与实践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现形成了一套种质资源贮藏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野生稻是生物遗传多样性、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材料。广西是我国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1978年以来,在广西农业科学院主持下,科技人员通过对广西野生稻资源普查、野外考察收集、补征和国外引种,共收集保存了近5000份(编号)野生稻种子于种质库并有5200份野生稻种茎种植于国家南宁野生稻圃保存。  相似文献   

8.
1 我国西瓜种质资源的现状 我国为了丰富西瓜种质资源,多次从美国、日本大量引种.据马双武副研究员统计表明,我国种质资源长期库保存的1048份西瓜中,有448份引自国外,其中美国314份、日本74份、前苏联12份.同时我国也多次进行了地方品种的调查和收集工作,收集到地方品种261个,占所有西瓜资源总数的24.9%,是一批极其珍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小麦乳熟后期的逼熟早衰,是淮南麦区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许多国外种质资源难以在育种上得以利用的原因之一。六十年代以来,墨西哥小麦品种因矮秆、丰产、耐肥、抗倒、抗锈、适应范围较广而闻名于世,许多国家直接利用墨西哥小麦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我国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开始引种墨西哥小麦。许多单位引种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引种与交流规划方略的研究常汝镇,孙建英,邱丽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在我国的现有农作物中(大田作物、果树和蔬菜),约有40多种是来自国外的(1)。作物种质的交换、引种和利用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引种大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我国的马铃薯育种研究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和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的过程 ,在过去的 6 0多年中育成了将近 190个品种 ,但各种专用型品种尤其是加工品种奇缺。本文回顾了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历程 ,全面阐述了我国马铃薯育种的最新进展 ,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指出了应重视野生种利用和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加强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 ,针对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不同的生态条件 ,选育聚合多种性状、优质专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12.
国外稻种资源在广东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外引稻种用于杂交育种始于丁颖教授,其中早年育成的竹印2号,至今仍发挥优良的育种效应,衍生出一批高产、抗性好的品种。50年代开展矮化育种,利用国外矮源育成的矮秆良种,使我国水稻品种产生巨大的变革,水稻工作者对如何利用外引种的优良种质,育成适应本地种植的良种做了大量工作,使国外稻种资源对广东的水稻生产和育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于国外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利用十分重视。很多发达国家及国际农业研究中心都设立相应机构,这是现代遗传资源、育种工作的显著特点。我国国外引种工作,作为一项科研内容并有目的地开展,仅是七十年代的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我国对棉属种质资源的引进及其中几次价值较大的引种以及对棉属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花卉育种终是发展花卉产业的龙头。英国 美国 荷兰 德国 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园艺家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花卉育种中 他们在占有丰富的种质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杂交育种选种 培育出新品种 交给生产部门扩繁为商品 促进了这些国家花卉产业的发展。 20年前 我国花卉业处在准备发展阶段 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我国只能从引种开始。国家投入大量资金 从国外引进球根花卉 切花 赏花赏叶的盆花 一二年生草花  相似文献   

16.
回顾甘肃陇南60年来引进和利用国外小麦种质的历史。提出国外小麦种质在陇南作为主要生产品种和抗锈亲本在生产和新品种选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不同类型抗病材料丰富了当地条锈病控制的思路.并利用引进的抗条锈种质组建起了小麦抗条锈基因库。引种的主要经验是:突出地方需求.明确引种目标;坚持引进、试验、推广与研究、消化、改良相结合:引进品种的同时要注意引进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小扁豆种质资源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  关建平  徐东旭  张晓艳  顾竟  宗绪晓 《作物学报》2008,34(11):1901-1909
从145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4对多态性引物,对选取国家种质库的440份小扁豆种质资源进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8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位点6.2143个;平均Shannon-Weaver指数(I)为1.1869。16个不同地理来源群体间表现出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国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0.9837)远高于国内群体(0.3485)。PCA、UPGMA法聚类分析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结果相互间完全吻合。440份参试材料从遗传结构上可划分为8个组群,揭示国外群体遗传分化大,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国内群体与之相反。研究结果显示,山西、宁夏和甘肃省是我国小扁豆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丰富、遗传关系较复杂的地区,应对该区域小扁豆资源进一步搜集、保护和研究。同时,应继续加强小扁豆资源的国外引种与交流,做进一步系统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国家种质库保存的花生种质资源姬印莉,陈贞(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00081)花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据初步统计我国共有花生种质资源5300多份,其中包括农家品种、新培育的优良品种、国外引进材料以及野生种等。1987年起花生种质资源陆续...  相似文献   

19.
睡莲在国内引种最早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引进耐寒品种最早的是南京中山植物园,80年代初他们从美国华盛顿树木园引入耐寒品种17个。9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搜集引种热带及耐寒品种50多个。到了21世纪初,南京艺莲苑搜集引种热带及耐寒品种100多个,是国内种质资源保存最多的水生园。但是,大家只停留在品种搜集、引种、扩繁初级阶段,没有新的突破,育种工作落后国外  相似文献   

20.
10月10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二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名单中,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国家秦岭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库成为陕西省惟一一家入选的种质资源库. 西安植物园的宿根花卉科研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30多年来,植物园科研团队承前启后、坚持不懈,在宿根花卉引种、栽培、繁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西安植物园科研中心主任李艳介绍说,此次申报工作是在前书记董长根、研究员原雅玲老师等项目组长期收集保存的科研材料基础上,综合近年来其他研究团队收集的野生宿根植物资源和科研成果,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