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种子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生产周期长,生产使用有严格的区域性、时效性和技术要求。种子品种的优劣、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品种决定了增产潜力,品种更新步伐决定着农业增产幅度。种子生产决定了种子质量,严格的生产程序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高质量的种子才能保障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宁夏青铜峡作为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始终坚持把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国家制种大县政策优势,以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市为目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构建市场化基地管理运行模式,种子基地监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面对新形势下种子质量监管工作新要求,青铜峡制种大县如何进一步强化种子质量监管工作,确保繁育出高质量农业生产安全用种及站得住脚的高质量“宁夏种子”,结合青铜峡制种大县质量监管现状及宁夏种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对青铜峡制种大县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3.
种子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农业增产增收不可替代的因素,对农业产品质量意义重大。通过对种子管理与农产品安全各个方面的论述,包括转基因种子管理、药剂处理种子管理、种子质量管理、推广高抗品种和良种良法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以实现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大理州第一大作物,玉米种业同时亦是全州最大的种子产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以杂交玉米生产制种营销为代表的大理州现代玉米种业,不论在数量、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科技还是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绿色高质量的新要求和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市场需求尚有较大差距。文章在阐述大理州玉米种业发展主要成就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发展观念、制种基地、企业素质、品种质量、种业监管和产地环境等诸方面,阐释了影响或制约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原因;进一步提出更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基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扶强龙头企业、严格监督管理和推进绿色产销等若干对策建议,力保产业绿色、高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1现状近年,宁夏积极建设种子基地,努力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在供种保障、品种管理、质量监督、种业服务四个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为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种子基地趋于优化。繁制种产业不断向优势区集中,形成了青铜峡市杂交玉米制种、固原市马铃薯种薯繁育、平罗县蔬菜繁制种和引黄灌区稻麦扩繁核心产  相似文献   

6.
杨曙辉  李江 《中国种业》2019,(11):10-15
当下,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愈益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常态,农业和玉米产业绿色高质、持续高效发展亦同步迎来了破题立项、攻坚克难的大好机遇。文章阐述了中国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法律政策、粮食安全、财政实力、产业基础和消费理念等方面具备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绿色科技和经营方式等层面,浅析了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进一步提出了强化制度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产业发展条件、整治产地生态环境、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培育规模经营主体等若干战略路径及对策建议;同时,从全球发展大势、深改不断、耕地保育等5个方面描绘了中国玉米产业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近期前景。  相似文献   

7.
张蕾  李燚  伏彩菊 《种子世界》2021,(12):0114-0116
以保障农业种子质量作为推动和保障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够为农民用种安全提供基础支持,同时可促进农业生产实现优质高产。只有全方位做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加大监督力度,优化管理模式,才能有效保障种子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政策要求以及实际生产需要,为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稳固根基。针对目前种子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需要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尝试优化和改善,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有效提高监管水平。结合地方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策略与措施,以高质量的种子促进农业用种安全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景琦 《中国种业》2022,(3):41-43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因。种子供需工作是种情监测调度工作的重要部分。首先,阐明了新形势下种子供需工作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良种供应是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种业管理重点关注的事项。其次,指明了新阶段种子供需工作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即工作重心变为“三个保障”——保障数量绝对安全、保障品种结构合理、保障企业产销对路;工作主线调整为“三维调度”——坚持体系、基地、企业调度三板同步;关注作物调整为“7+N”,N为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重大意义的农作物;工作视野由全国调整为全球,强化外资种业生产经营监测,保障国家种业安全。最后,从体系建设、关键节点重点关注、加强数据治理等几方面明确了保障优质种源供应,筑牢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优质种源基础的路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周治华  涂涛 《种子科技》2010,28(3):14-15
种子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生产周期长,生产使用有严格的区域性、时效性和技术要求。品种的优劣、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品种决定了增产潜力,品种更新步伐决定着农业增产幅度。种子生产决定了种子质量,严格的种子生产程序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沿革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品种审定是我国农作物种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品种获准进入市场推广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品种审定制度在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防止品种乱引乱种、确保农业用种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笔者结合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当前品种审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供业内人士参考。1制度沿革1.1品种审定是种子工作的基础性内容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南繁科研育种管理工作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南繁简介南繁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加速器"、种子质量天然的"鉴定室"、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调节库",南繁基地在科研育种、制种繁种、种子质量田间鉴定、应急种子生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加快提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创新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城市扩张迅速,瓜果种植业蓬勃发展,导致了南  相似文献   

12.
作物种子质量是决定该品种推广的关键。从国家实施种子审定绿色通道制度以来,我国以玉米为代表的作物品种呈逐年井喷式发展,而种源狭窄导致育成品种同质化严重,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企业竞争力不足。此外,由于转基因作物在抗虫、抗病性等方面较普通种具有优势,且近年来受灾害性极端气候环境影响,外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种子认证制度是控制种子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发达国家在种业发展这条道路上较为成功的制度和经验。我国种子认证工作起步较晚,转基因作物品种的推广蓄势待发,需要未雨绸缪,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来保证转基因种子的安全性。研究转基因种子认证体系,应当做到全程可溯源,全程质量可控,并从根本上避免常见的种子质量问题。就转基因农作物获得安全证书及产业化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从回交转育到转基因种子生产、销售及应用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建立全面切实可行的转基因种子认证方案提供指导,为转基因种子产业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高温高湿等极端天气频发,导致部分玉米品种遇高温高湿天气发生不可控的病害、空秆、花粒等现象,造成玉米严重减产,给种子使用者造成巨大损失。高温高湿天气造成减产后,相关种业企业以玉米品种为审定或引种品种允许推广种植与品种无关为由,不予进行损失补偿处理。种子使用者对企业信任度消失,下一年度不再购买该企业其他品种,影响企业良性发展,还会产生群众上访等社会问题。通过分析高温高湿天气对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讨论推行农作物种子质量强制险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解决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控减产因素,化解社会问题,促进种业企业良性有序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一大农作物,年播种面积在3 667万hm2左右,每年需要杂交玉米种子11亿kg。杂交制种的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而杂交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品种的声誉,高质量的种子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生产资料。正如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中国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品种管理是种子管理的基础,品种审定是种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对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湖北品种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 1个创新、抓住2个重点、健全 3 个体系、满足 4 种需求”的工作建议,以提高品种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娟妮 《种子科技》2019,(18):31-31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种子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做好种子质量抽查工作,可以起到净化种子市场环境、提高种子企业质量控制意识、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积极作用,并能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对实现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种子是高效农业的基础。世界各国政府、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商业种子测试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检测服务为购买者提供可信任的种子标签。可靠的种子标签对种子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都有益。种子质量评定包括净度(物理与遗传),活性(发芽率加休眠)和生长势等测定。种子标签上通常列出净度、发芽率等资料,并有品种说明,而生长势的测定结果不包括在内。生长势的信息广泛地由种子生产者用于质量控制,种子销售商也经常询问生长势测定情况,或从商业种子试验室获得其资料。商业生产者对种子质量的保证,包括收获、处理、销售前的贮藏和运输等各时期对种子活性、生长势等的连续控制,并防止机械损伤、污染和腐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种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种业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种子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责任重大,种子监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加强种子执法监管工作,是维护种子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推动种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汪群辉 《种子科技》2001,19(2):89-90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 ,种植业正发生重大调整与变化 ,朝着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 ,要求农作物品种优质化、多样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后 ,种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适时引进推广新品种 ,做好品种更新换代 ,是种子公司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种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祁门县种子公司近年来在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引进试种品种达上百个 ,选定推广的品种有 30多个 ,包括粮、棉、油、蔬菜等作物品种 ,其中水稻、油菜、玉米、棉花已更新 3次 ,还增添了不少新特蔬菜品种。通过推广…  相似文献   

20.
柴始青 《分子植物育种》2023,(21):7267-7271
种子作为农业的基础和关键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种子法律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对种子资源的保护、良种良法的推广和农民权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种子法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对种子法律的概念、作用和目标进行分析,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要素进行概述,揭示了种子法律对种子资源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农民权益保护与农业社会可持续性、良种良法推广与农业经济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着适应新兴种业技术、保障品种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加强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传播、强化合作机制与政策支持等策略和建议。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种子法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