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苇是广布世界的水生种,中国有卡开芦苇(南方大苇)等八种芦苇。新疆芦苇主要是普通芦苇,在长期适应干旱的环境过程中,分化形成了水生芦苇(水芦或大芦苇)、盐化草甸芦苇(盐芦或小芦苇)、沙丘芦苇(沙芦或中芦苇)、水生向陆生的过渡芦(过渡芦或中芦苇)等不同的生态型。芦苇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三江平原芦苇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研究了三江平原芦苇湿地群落类型、组成,种类的数量特征及在群落中的作用,对常见藻类、苔藓类的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芦苇群落类型主要为芦苇群落、芦苇-小叶樟=毛果苔草群落和芦苇-小叶樟-狭叶甜茅群落;芦苇群落为单一优势种,其余2个群落为芦苇、小叶樟双优势种群落。藻类主要以硅藻门藻类为主,土壤微生物主要为真菌和好氧性细菌,所占比例为4.3%和95.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包钢尾矿库干滩绿化治理的有效方法,控制PM10浓度,减少稀土资源风损。【方法】包钢绿化公司于2020年在包钢尾矿库干滩进行了芦苇根茎移栽扩繁试验,又于芦苇顺利越冬后的2021年秋季对芦苇的主要生态指标与根系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抽样调查。根据施工与材料成本计算比较芦苇移栽与固定剂的成本投入。【结果】芦苇移栽次年芦苇顺利越冬,移栽1年后芦苇平均高度达71.8cm,7-9月间芦苇平均株高增长25cm左右,平均密度增加68株/m2左右,平均盖度增加13%左右。据5年经济效益估算,采用芦苇移栽的植物措施治理的材料成本投入在22-23万元,远低于喷洒固定剂的工程措施所需的50-75万元成本投入。【结论】对包钢尾矿环境的治理,芦苇根茎移栽方式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
芦苇资源的生态管理与芦苇的高产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湿地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重效益。对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健康诊断,揭示芦苇生长发育和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实施有效的生态管理是维持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芦苇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根据芦苇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和需水规律,对苇田实施排灌管理,调整土壤氮、磷、钾比例,是提高芦苇产量的关键措施。此外,芦苇的生长量与年有效积温及无霜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时相、多波段不同类型卫星像片与野外建标相结合,对湖北省芦苇土壤资源进行了目视解译研究,结果表明:芦苇与其周围地被的影像特征分异明显,易于判读,效果良好,并以此为基础编了芦苇土壤资源分布图,图斑116块。通过数字化仪和数字式求积仪量算得出全省芦苇面积为548.14km^2。  相似文献   

6.
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已经摸清74.7%的农民乐防除多年生恶性杂草(芦苇)的最佳用药时间和用药量,除治芦苇的效果达到95%以上。由于农民乐对芦苇的地下根茎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经调查发现,处理区来年芦苇的生长密度显著下降,连续3年用药后,芦苇不再复生。稻田沟渠苇草除治后,增加了田间通风透光,减少了病虫害越冬场所,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及对水稻的危害,从而增加了水稻产量,同时沟渠除草后,点种大豆,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经济效益,也解决了长期以来“芦苇荡里稻花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芦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苇的群体产量是受芦苇植株的高度、密度、茎粗等因子制约。如何控制芦苇的群体结构,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尤为重要。在构成芦苇产量的诸因素中,以株高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密度,再次是茎粗。密度与株高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芦苇要高产,需要考虑密度与株高的协调发展,当高度一定时,密度对群体的产量影响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摘要根据芦苇的生物学规律,在引种栽培的一个生长季节内,对2个不同区域内的芦苇生长情况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芦苇引种栽培的生长情况受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苇田缓释肥的研制及在苇田中应用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经过多因子研究分析,对苇田缓释肥的研制与应用效果作了充分肯定,为芦苇生产,改造中、低产苇田,提高芦苇产量和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花儿是流行于中国西北陇中高原的山歌歌种,因其集传唱流域广、传唱范围跨省越区、传唱民族众多等特点于一身,所以,是山歌中极具特色的一个歌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以往由于人为的不科学的认识,混淆了花儿歌种“起源”和“嬗变”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要考证花儿的历史发展,首先要考证花儿产生于哪一个民族,才能进一步考证其形成时间和产生地域。本文拟从民俗研究方面对花儿的族属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培实验。对不同浓度Cd^2+迫下芦苇幼苗叶绿素和抗氧化酶的变化情况及Ca^2+对Cd^2+胁迫下芦苇幼苗中叶绿素和抗氧化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液中Cd2*的浓度由0.2mmol·L^-1增加到0.6mmol·L^-1芦苇幼苗中叶绿素含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10mmol·L^-1 Ca^2+的加入抑制了丙二醛的产生.刺激了Cd^2+胁迫下芦苇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和SOD、CAT的活性的增强,提高了芦苇对Cd^2+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畜禽废水胁迫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自然条件模拟实验,以两种浓度畜禽废水(高浓度畜禽废水原水和经一倍稀释的中浓度畜禽废水)胁迫湿地植物芦苇,研究其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畜禽废水较中浓度畜禽废水对芦苇的影响更大。两种浓度畜禽废水胁迫均促使芦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b值上升、CAT活性下降、POD活性急速下降后逐渐上升,到处理末期时与对照基本相同、SOD活性明显上升。说明畜禽废水胁迫对芦苇的影响较小,芦苇在畜禽废水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耐受性.如果将其运用于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废水的处理,将极大地缓解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芦苇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芦苇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为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构成的重要部分,是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与功能、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芦苇生产能力的关系。综述了保护提高芦苇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生产管理措施,以期促进湿地生物良性循环,维持芦苇湿地产能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芦苇是泰州市沿江的重要经济植物,主要集中在七圩、蒋华、大生、过船及高港区的永安洲、口岸等镇,面积400余hm^2。江滩芦苇易受多种攀缘性杂草的危害,其中尤以葫芦科的盒子草(Actinastenma Lobatum Maxim)为优势种,危害最重,受害严重的大片芦苇被缠绕倒伏致死。为此,我们从上世纪末至今,对其进行了发生规律和防除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自法国研究者首先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芦苇,并培养出芦苇愈伤组织后,在我国,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辽宁省芦苇研究所共同协作。成功地诱导出芦苇胚性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培育芦苇耐盐品种工作中。本文将详细报导在这一工作中所研究的2,4-D浓度、蔗糖浓度、pH值、维生素B类、肌醇及酵母提取物等因素对芦苇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旨在丰富芦苇组织培养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静  朱莹 《安徽农业科学》2024,(5):14-18+27
介绍了禾本科芦苇属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的概况。对芦苇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包括稳固土壤、削弱风浪、减少噪声、净化水体、抑制水华、提供栖息地等方面。进而从芦苇的配置与建植方面探讨了芦苇的园林应用及将生态功能与景观应用的结合要点。旨在为充分利用芦苇群落在生态建设、园林景观应用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芦苇生理生态需水规律的角度阐述了水在芦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指出缺水或多水都会对芦苇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最终影响芦苇的质量和产量。掌握芦苇的需水规律,提高苇田灌溉水平,是高产优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陈晨 《新农业》2014,(18):34-34
<正>芦苇的群体产量是受芦苇的高度、密度、粗度等因子所制约的。如何控制芦苇群体结构,达到高产栽培目的,要从理论上确立某种生态模式。本文根据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芦苇群体结构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芦苇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明确各产量构成因素对芦苇产量形成的作用及其相关性,为建立芦苇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表型分析的银川平原芦苇种群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川平原湿地的芦苇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湿生芦苇种群的表现型多样性,并对不同表型的芦苇生态生物学特征的年内生长动态进行了描述。运用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银川平原湿生芦苇群落归为4类。通过对芦苇种群生长动态的研究发现:芦苇群落的快速生长期为6 ̄7月,生长初期的植物组织含水量明显大于其他时期,其生长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对芦苇资源的生产与管理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芦苇作为环保型有机基质的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岩棉一直是蔬菜无土栽培的主要栽培基质。但由于用后的岩棉条成为大量的不可降解的废物,于是科学家们开始寻找可多年重复利用的无机基质如海绵,以及环保型有机基质如椰子壳丝等。90年代以后,瑞士等国家将芦苇作为有机无土栽培基质应用于蔬菜无土栽培。本文分析比较了芦苇、松木、椰子壳基质使用前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通过栽培樱桃番茄(品种EVITA)的试验,与椰子壳基质和海绵基质栽培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可作为很有应用价值的环保型有机基质在生产中推广与应用。而且由于芦苇生产适应性好,分布广泛,来源充足,基质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而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