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年条桑收获留干 0 4~ 0 .6m ,一留多年 ,且全年收获条桑。经过小区近 10年的试验及几年的农村示范表明 ,该收获法的收获工效比收获叶片提高 2倍以上 ,小区 9年平均产量比传统的冬根刈收获法增长 9 7个百分点 ,条桑饲养大蚕成绩明显比片叶饲养好。留干几年后根刈 ,桑树的再生长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实行桑树条桑收获是桑树收获技术的重大突破。本研究指出了必须把握的关键技术环节选栽适宜品种是基础,培养树型建骨架,转型阶段把好关,收获阶段应得法,配套措施要完善;提出了一套适合山西特点的桑树条桑收获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湖桑品种的枝条剪伐与桑叶收获方式,设计了湖桑全年三次等量条桑收获的技术体系,桑树枝叶生长量满足条桑收获的要求,春,夏,秋桑叶收获量之比为1:0.91:1.33,全年产叶量比片叶收获增加21%。  相似文献   

4.
桑树草本化栽培技术及条桑收获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条桑收获技术发展状况的展现,结合山西各地各季大蚕期间桑叶收获方法,在以往条桑收获技术试验探讨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山西全年条桑收获技术框架,并提出了实现山西全年条桑收获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变湖桑品种的枝条剪伐与桑叶收获方式.设计了湖桑全年三次等量条桑收获的技术体系。桑树枝叶生长量满足条桑收获的要求。春、夏、秋桑叶收获量之比为1:0.91:1.33,全年产叶量比什叶收获增加21%。  相似文献   

7.
胡家乐 《北方蚕业》2000,21(3):29-29
桑疫病是我县常见、多发性桑树病害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在稻改桑集中区域,危害十分严重,成为桑树的毁灭性病害.迄今为止,对于桑疫病尚无特效良方进行根治.为了探索桑疫病防治的有效措施,我们于1998年结合养蚕,实施晚秋条桑收获,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柞蚕新品种“选大4号”是以选大2号为基础材料,经6年12代系统分离选育,选育出适合东北蚕区的柞蚕新品种。新品种秋季:全茧量12.62g,千粒茧重12.35kg,虫蛹统一生命率93.11%。  相似文献   

12.
采用系统分离育种的方法 ,对大型茧与生命力两项主要性状平衡选择 ,经过 10a 12代 ,育成了柞蚕新品种 91S2 0。新品种具有茧大、产量高、抗逆性强、易饲养的优点 ,千粒茧重达 11 4kg ,产量比对照青六号提高 12 79%。适合二化一放蚕区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改良二化地区一化性柞蚕品种并取代现有的二化一放品种,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春滞育的二化性大型茧品种9906的雄性个体与稳定的一化性当家品种四青杂交创造材料,历时11年育成了柞蚕二化地区一化性新品种辽四。新品种属青黄蚕血统,一化性,4眠,春养辽四的平均产卵量、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收蚁结茧率分别比对照高12.29%、9.64%、33.97%和20.79%,早秋养辽四的平均产卵量、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收蚁结茧率分别比对照高15.24%、10%、42.75%和24.88%。在缫丝试验中,辽四解舒率比对照四青高16.20%,解舒丝长比对照长74.10 m,生丝公量比对照高2.14 g,回收率比对照高6.93个百分点。在新品种繁育试验中,单蛾收茧数分别平均增产19.10%,千粒茧质量比对照高12.61%。综上所述,辽四具有化性稳定、强健性好、高产、稳产等优点,是适合于二化地区放养的一化性柞蚕品种。  相似文献   

14.
柞蚕三个茧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徐亮  吴艳  孟宪民  黄先敏 《蚕业科学》2005,31(3):354-357
以柞蚕品种9906、H043及其F1、F2、B1、B26个世代类型作材料,对柞蚕茧质的3个主要性状(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进行了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均不符合简单的加性-显性模型,普遍存在基因互作,使杂种优势表现较为复杂。茧质的3个主要性状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遗传力较低;广义遗传力除全茧量的雌雄个体之间无明显差别之外,茧层量和茧层率的雌雄个体之间则开差较大;茧层量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而全茧量和茧层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则略低。实验还表明新品种9906比H有较多的部分显性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5.
柞蚕新品种永青是以“青六号”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育手段,采用分区饲养、系统分离、定向培育的方法,同时兼顾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平衡,通过9年18代的系统选育,育成的具有青黄蚕血统的柞蚕新品种。选育结果:全茧量12.47g,千粒茧重11.99kg,虫蛹统一生命率94.81%;与吉柞88-2、方山黄杂交,增产幅度达15.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柞蚕新品种以提高茧层率、抗性为主要育种指标,注重全茧量与孵化率等经济性状的相关性,采取大交大、优中选优、淘汰头尾留中间等选育措施。历经7年14代的杂交系统选育,育成了两个多丝量柞蚕新品种。品种DW(青黄系)千粒茧重11.57kg,全茧量12.06g,茧层率12.22%,虫蛹统一生命率95.87%;GH(黄系)千粒茧重11.52kg,全茧量11.95g,茧层率12.66%,虫蛹统一生命率90.37%。  相似文献   

17.
二化一放蚕区柞蚕杂交种呼伦贝尔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分离和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二化一放蚕区(主要为高寒地区)放养的柞蚕四元杂交新品种呼伦贝尔一号。经小区试验和农村生产鉴定,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种,千粒茧重11.24 kg,茧层量1.28 g,平均每把产茧量1461.12 kg,分别比对照种提高8.91%、16.67%和39.87%;茧丝长1246.42 m,解舒丝长656.46 m,分别比对照种增长165.21 m和177.70 m。该品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柞蚕新品种"吉青"是以"选大二号"为基础材料,利用杂交育种手段,采用分区饲养、系统分离、定向培育的方法,同时兼顾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平衡,通过9年18代的系统选育,育成的青蚕大型茧新品种。其全茧量13.04g,千粒茧重12.36kg,虫蛹统一生命率92.97%,纯种较选大二号和吉柞88-2增产5%以上;与吉柞88-2、选大二号杂交,增产幅度达16.7%~22.5%。  相似文献   

19.
二化一放地区柞蚕大型白茧新品种大白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柞蚕纯种"青黄一号"群体中分离出的浅色茧个体为基础材料,以茧白色为表型标记,采用系统分离和定向选择的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二化一放地区(主要为高寒地区)放养的柞蚕大型白茧新品种大白一号。经小区试验和农村生产鉴定,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第一对照种扎兰屯1号和第二对照种白茧8344,其中千粒茧重11.68 kg,茧层量1.42 g,平均每把产茧量1 562.50 kg,分别比第一对照种提高18.70%、22.34%和37.27%,比第二对照种提高38.22%、29.41%和53.38%;茧丝长1 248.42 m,解舒丝长744.93 m,分别比第一对照种增长167.21 m和273.31 m,分别比第二对照种增长216.98 m和271.91 m;生丝白度为54.8%,比第二对照种高2.9个百分点。该品种具有茧型大而白、强健好养、高产稳产、茧丝质优良、5龄幼虫能抵御突变的低温(3~8℃)和杂交性能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柞蚕全茧量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茧量性状是柞蚕育种的重要指标之一。选择全茧量有显著差异的2个柞蚕品系582(P1)、宽青(P2)为亲本,通过对P1、P2及F1和F2作4家系世代联合分析,研究柞蚕全茧量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柞蚕全茧量由2对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多基因的修饰作用和性别上的差异,雌性个体符合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模型,雄性个体符合2对等显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模型;雌、雄个体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49.01%和24.35%,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0.53%和26.47%。柞蚕育种对全茧量的选择应依据性别采用不同的选择方案:雌个体应强化早期选择;雄个体需多代连续选择,并强化后续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