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94年5月中旬,本县官塘乡农电站饲养的雏野鸭,因超量使用痢特灵预混剂饮水,造成大批中毒死亡。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官塘乡农电站5月16日从外地购进美国绿头野鸭1600羽。先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作被动免疫。全群用江苏某兽药厂生产的痢特灵预混剂饮水,剂量为100kg水加20%预混剂1000g。第二天即发生大批死亡,累计死亡876羽。 二、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鸭精神呆滞,缩头闭眼,不愿活动,瘫伏地上,食欲废绝,行走不稳,有的在水中转圈,惊厥,表现症状后数小时内死亡,临死时头往后仰,腿往后伸,呈角弓反张状。病死鸭肝肿大,呈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18日,百色田阳县一养殖户自己孵化饲养的350只16日龄雏野鸭,出现10余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稀粪的症状,曾用庆大霉素饮水治疗,土霉素拌料治疗,用药2d未见好转,发病数增至50余只,死亡6只,该养殖户于18日龄时带病、死的雏野鸭前来求助笔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分析,诊断为雏野鸭食盐中毒与大肠杆菌病并发,通过综合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18日,百色田阳县一养殖户自己孵化饲养的350只16日龄雏野鸭,出现10余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稀粪的症状,曾用庆大霉素饮水治疗,土霉素拌料治疗,用药2 d未见好转,发病数增至50余只,死亡6只,该养殖户于18日龄时带病,死的雏野鸭前来求助笔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分析,诊断为雏野鸭食盐中毒与大肠杆菌病并发,通过综合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18日,百色田阳县一养殖户自己孵化饲养的350只16日龄雏野鸭,出现10余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稀粪的症状,曾用庆大霉素饮水治疗,土霉素拌料治疗,用药2 d未见好转,发病数增至50余只,死亡6只,该养殖户于18日龄时带病,死的雏野鸭前来求助笔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分析,诊断为雏野鸭食盐中毒与大肠杆菌病并发,通过综合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发病情况2019年6月26日,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某林业局一林业经营所,王某从外地购入雏绿头野鸭1000只。已接种小鸭瘟疫苗,采取地面上铺垫草平养。到7月11日,即雏鸭15日龄时开始发病,当天死亡18只,次日死亡54只,而后死亡逐日增  相似文献   

6.
家鸭病毒性肝炎已有许多报道,本文所报道的是一起雏野鸭病毒性肝炎病例,以供参考。我县地处三面环湖的河网地区,野鸭资源丰富,农民用诱捕的野鸭驯养产蛋和直接到野鸭栖息地收集野鸭蛋孵化搞特种养殖。某户在炕坊代孵的182只野鸭,2日龄时突然发生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2天内死亡了55只。  相似文献   

7.
梅县某场饲养的300只种用绿头野鸭,饲养一段时间后,开始产蛋,每5天就有一批约400只雏鸭出壳。刚出壳的雏野鸭生长良好,到4天龄时突然发病,很快死亡,死亡率达90%以上。连续几批雏野鸭都是这样,用各种药物治疗均无效。经临床症状观察和进行病理剖解,疑为雏野鸭病毒性肝炎,后来经梅县兽医站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确诊后,为了及早控制此病,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一、栏舍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1.整座鸭舍、运动场及水池进行彻底的清理,并用1∶200的百毒杀消毒。2.各种用具、饲具等清洗干燥后,用1∶2…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18日,百色田阳县一养殖户自己孵化饲养的350只16日龄雏野鸭中有10余只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稀粪的症状,曾用庆大霉素饮水治疗,土霉素拌料治疗,用药2d未见好转,发病数增至50余只,死亡6只。该养殖户于18日龄时带病、死的雏野鸭前来求助笔者,通过综合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3日龄野鸭暴发病毒性肝炎秦廷安(江苏省高邮市畜牧兽医站,225600)我市某单位从外地购进刚出雏的西德野鸭500只,3日龄时全群发病,4日龄已死亡63只。经过综合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报道如下。临诊症状突然发病,病程发展迅速。开始时约30只左右,表现精...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小鸭的一种传染病 ,俗称“三包病” ,是当前严重危害养鸭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2 0 0 2年 12月 ,杭州市建德的某专业户饲养的共 2 0 0 0 0只绿头雏野鸭 ,12日龄开始陆续发病并死亡 ,4d共死亡60 0 0多只。经我站诊断为传染性浆膜炎 ,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1 发病情况2 0 0 0 0只绿头雏野鸭分养于 3个场 ,相距不到 5 0 0m ,且是从同一种鸭场进的同一批鸭苗。 12日龄开始陆续发病 ,3个场发病情况基本一致。其中有一个场曾用 0 0 4%氟哌酸拌料 ,用药时死亡少一些 ,停药后死亡…  相似文献   

11.
1980年5月本县自德意志联邦奥斯沃特公司引进野鸭种蛋330个。因长途运输与高温影响,入孵蛋数为303个,计孵出雏鸭77只,其中弱雏16只。经三年的饲养、保种到扩群、野鸭加工出口的实践,种鸭由81年的28只扩大到83年的1100只;出口野鸭由81年的734只,至83年1~6月已育雏31667只。种野鸭的生产性能也逐年提高,开产日龄已由210天提前到165天,年产蛋量由60.6个提高到104.14个,种蛋受精率由80%提高到85.57%,肉鸭70日龄体重由1.1公斤增至1.4公斤,料肉比由4.55∶1提高到3.66∶1在生产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了野鸭的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仙游某野鸭养殖场饲养的1300羽雏野鸭,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每天发病并死亡20多羽。1临床症状21日龄发病病鸭表现精神不佳,萎顿,腿软无力,或离群独居,或伏卧不起,共济失调,病后期有的痉挛性点头或摇摆,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有的病鸭濒死前有神经症状,粪便稀薄,多数病鸭在发病后(3~5)天死亡,病愈者变成僵鸭。2剖检变化剖检10多羽病死雏野鸭,主要特征是心包液明显增多,心包膜增厚,可见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较长的雏野鸭,心包膜与胸膜粘连,难以剥离。肝脏表面覆盖着一…  相似文献   

13.
绿头野鸭抗病力虽比家鸭强 ,但一旦暴发传染病 ,也会引起野鸭群大批死亡。在绿头野鸭疾病防治的实践中 ,疫苗接种仍然是综合预防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在指导区域化规模养殖绿头野鸭的疾病防治工作中 ,借鉴国内外经验 ,摸索总结了一套绿头野鸭常用疫苗的接种程序及操作要领 ,在当地推广应用 3年来 ,对防止绿头野鸭重大疫病流行 ,保护特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概述如下 ,以供参考。1 接种程序1 .1 出壳后 2 4小时内无母源抗体的雏野鸭皮下或胸肌接种鸭肝炎弱毒苗 ;有母源抗体的雏野鸭 7~ 1 0日龄时 ,接种上述疫…  相似文献   

14.
三、野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 雏野鸭的饲养管理 1.保温:雏鸭对温度变化很敏感,保温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冬春育雏,可用煤球炉将室温保持在15~20℃。育雏开始时为30℃,以后每隔2天降1℃。20日龄后逐步过渡到常温。 2.密度:10日龄内的适宜密度(只/m~2)为40只,11~20日龄为30只,21~30日龄为25只。20日龄后,天气晴暖时可作适度户外活动,以促进生长发育。雏鸭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某珍禽养殖场饲喂的一批野鸭约350 只,其中44 只(占12.57% )于育雏的2~4 周龄发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两腿发软,嗜卧,跛行,站立不稳或困难,严重者卧地不起,站立、行走、饮水和采食极度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废绝,6 只终因消瘦衰竭死亡。经临床观察和病理检查诊断为饲料低钙或缺钙引起的雏野鸭佝偻病,后被饲料钙磷测定结果( Ca 0.42% , P0.57% )证实是正确的。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尸体剖检:随机抽取发病后期和死亡的雏野鸭26 只作尸检,病变只见于骨组织。最突出的变化表现为肋骨质地轻度变软,骨干中部内表面出现界限清楚的乳白色、半球状突起之佝偻珠,其直径约 03cm ;大多数病例前四对肋骨出现佝偻珠,严重病例几乎从第一对到最后一对肋骨均出现佝偻珠(每则7~8 个),排列成平行的两列,与胸部脊柱对称分布呈典型的佝偻病串珠。病理组织学变化:剖检的雏野鸭中选择8 只取长骨和肋骨作切片,镜下观察。长骨近端干骺端海绵骨骨小梁边缘见淡红色 的类骨组织不同程度地增生;骨小梁之间的原始骨髓腔内疏松结缔组织增生,甚至充满骨髓腔;成骨细胞增多,破骨细胞偏多散在于增生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少数病例胫骨近端骨骺生长板之增  相似文献   

16.
《安徽畜牧兽医》2005,(7):43-44
美国绿头野鸭、俗称家驯野鸭、绿头野鸭,属瘦肉型优质肉鸭,较完整地保存了野鸭的野性和食用口味。近年来已成为全国肉鸭消费市场中心的首选品种。国家农业部已正式批准200万只绿头野鸭项目。绿头野鸭2000年由我司从美国引进。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开发,枞阳县团山种禽蛋贸易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开始独家市场推广,现已具备每年提供优质绿头野鸭雏鸭、青年鸭1000万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某野鸭饲养基地饲养野鸭2000余只,在刀一25日龄中连续死亡137只,死亡率达8%,经综合诊断为曲霉菌病。一、饲养管理情况雏野鸭出壳后,放入到一面积为200平方米的育雏室中饲养,使用油菜果壳为育雏垫料,采用自温育推的方法进行育雏。由于适逢久雨无睹的5月,室内湿度较大,垫料有轻度霉变,加上饲料存放太久,出现块状。从对日龄开始,个别野鸭出现病态,对日龄后越来越多,并开始死亡。二、临诊症状发病初期,病鸭出现呆立、离群现象,不停的发出呼吸罗音,饮水量增加,食欲减退或废绝,眼。鼻、嘴中流出透明的液体,甩头;拉稀,B电水…  相似文献   

18.
绿头野鸭(Anas platyrhynchos)是现代各种生产用鸭的祖先[1],其肉鲜嫩,野味浓厚,营养丰富,是目前开展人工驯养和发展特禽商品生产的主要对象。对北京鸭、樱桃谷鸭等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研究有不少报道[2 4],但对绿头野鸭相应研究的报道较少。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绿头野鸭,现将绿头野鸭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的研究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在人工孵化绿头野鸭的雏鸭群中,选取30只(公母各半)健康雏鸭进行饲养试验。1.2饲养管理养殖场采用全封闭式,包括陆上活动场、水池、防逃网。试验鸭养殖时间为2000年6月30日—9月7日,共70 d。采用自制…  相似文献   

19.
大庆市萨尔图区一饲养户刘某,5月2日进雏鹅5000只。从进雏的第3天雏鹅开始发病,当天死亡13只,第2天死亡增至80多只,自第3天起每天死亡都在100只以上,到5月15日发病10天,共死亡雏鹅2300多只,死亡近一半,经济损失惨重。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2012年7月26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农场某队李某,自已饲养的大雁,孵出的雏雁225只,饲养到10日龄时,雏雁陆续出现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雏雁表现下痢,饮水增加、出现雏雁大量死亡的现象。13日龄前后为发病高峰,到17日龄时共发病102只,发病率为46.7%,死亡雏雁52只,死亡率为23.1%。他们把4只死亡的雏雁和1只濒死的雏雁,拿来诊断。经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