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聚合物减阻率与分子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聚合物分子量是影响聚合物减阻效果的诸多因素之一,通过对国外两种减阻剂以及试验合成的高级α-烯烃的均聚物,共聚物进行环道测试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对减阻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和减阻效果比相同分子量的均聚物要好,而相同分子量均聚物的减阻率随侧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国外减阻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概述了国外减阻剂在减阻机理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本体聚合可以大大提高减阻聚合物的分子量;溶液聚合在提高聚α-烯烃分子量、改善分子量分布等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在聚合物后处理方面,分析了现广泛应用于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上的水基乳胶状减阻剂和低粘度胶状减阻剂的特性。介绍了最近研究开发的一种非水基悬浮减阻剂,该剂克服了以前各种减阻剂的缺陷,可同时应用于原油和成品油管道。指出微囊减阻剂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分子量是影响聚合物减阻效果的诸多因素之一。通过对国外两种减阻剂以及试验合成的高级α-烯烃的均聚物、共聚物进行环道测试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对减阻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减阻效果比相同分子量的均聚物要好,而相同分子量均聚物的减阻率随侧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张兵强  梁光川  郦利民  贺士杰  许启军 《油气储运》2012,31(12):895-897,968
对链状高分子聚合物进行球-棍模型简化,使得在描述其减阻机理时更加直观形象。利用流体流动控制方程和高分子本构方程进行直接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研究聚合物的主要减阻机理。在湍流条件下,聚合物反向扭矩从根本上抑制了湍流发卡型漩涡的迸发和再生,进而减少流体的湍流脉动及流动阻力损失。其中,聚合物的正向扭矩作用在发卡型漩涡的拱形头部和第2个发卡型漩涡的腿部,抑制湍流漩涡的迸发频率和强度,减少新的发卡型漩涡的生成;聚合物的反向扭矩作用在发卡型漩涡的卷曲方向,可以减小漩涡的弯曲率和倾斜角度。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管道的减阻与天然气减阻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流体管道的流动规律和减阻增输机理,指出天然气管道的减阻原理是抑制贴壁薄层(厚度等于粗糙度)内的气体脉动。认为管壁内涂、壁面薄液膜、凝析液中注入液体减阻剂和在管道内壁上吸附气体减阻剂是天然气管道有效的减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减阻剂应是一种具有极性端和非极性长链的分子聚合物或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高聚物减阻增输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采用理论研究与湍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增输必须增加速度梯度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流体与高聚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现高聚物减阻的机理在于能够有效地抑制管壁附近流体的径向脉动。根据高聚物减阻增输机理,合理解释了多年来在高聚物减阻研究中出现的许多迷惑现象,给出了减阻效果随雷诺数、粗糙度及高聚物掺入量的变化规律,导出了最佳雷诺数与管径、运动粘度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高聚物研制和应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仿生沟槽减阻技术,对沟槽面湍流减阻的微观机理、影响沟槽面减阻效果的主要因素、沟槽减阻技术的工业应用等三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沟槽减阻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土壤深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论述了深松机具的种类以及深松部件减阻节能的技术措施,分析了土壤-深松部件接触系统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典型土壤动物的脱附减阻和深松碎土机理的仿生深松部件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了船式机械的发展过程,主要的润滑减阻机理和船式机械是地面机器系统学科的重要分支。它主要是研究二三栖类机器的学科分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明了船式机械的发展过程,主要的润滑减阻机理和船式机械是地面机器系统学科的重要分支。它主要是研究二三栖类机器的学科分支。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油品减阻剂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聚α-烯烃类油品减阻剂抗剪切性能差的问题,探讨了在油品减阻剂研究中引入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依靠纳米粒子的微观效应提高减阻剂分子强度及抗剪切性能的可能性.综述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价值,基于聚烯烃类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结合聚α-烯烃油品减阻剂的结构和组成特性,讨论了利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制备复合油品减阻剂的基本构想,设计了合成方案,分析了技术关键点,展望了预期性能.  相似文献   

12.
减阻剂在陇东油区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减阻剂的减阻机理、影响因素、加药流程以及计算公式,结合在华池—悦乐和悦乐—阜城输油管道进行添加Liquid PowerTM减阻剂工艺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对应用减阻剂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减阻剂能够显著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道的运行压力和输油设备的负荷,并根据其地域特征,为减阻剂在陇东地区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降凝剂与减阻剂联合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金水 《油气储运》1997,16(11):34-36
为探索满输管道降低能耗的新途径,在秦京输油管道上进行了GY降凝剂与CDRLP减阻剂联合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含蜡原油管道中联合添加降凝剂与减阻剂,只有当油流的雷诺数不低于6000时,减阻剂和降凝剂才能同时发挥有效作用。分析了试验过程中减阻率与摩阻损失变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含蜡原油管道中添加减阻剂后减阻率随管道距离增加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温下降,雷诺数减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减阻剂在我国输油管道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胡通年 《油气储运》1997,16(6):11-14
减阻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制品,能减少液体在管道内流动的摩阻。国外在7工就开始将减剂应用在原油管道上,我国于8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原油管道上进行减阻剂的试验。对减阻剂的减阻机理和特性作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利用国外减阻剂在国内几要输油管道上做应用试验的情况,大量的试验证明了减阻剂的减效果,同时指出,在我国的输油管道上的应用减阻剂有着广阔的前景,对输油管道的增输,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管道的内涂层减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西气东输,忠武线等长输天然气的设计和建设,内涂层减阻技术已受到管道的管理决策部门,设计和施工单位的普遍关注,概述了国内外天然气管道内涂层减阻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内涂层减阻技术的特点,国外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有关内涂层材料的选择及施工工艺,重点介绍了国外公司在管道预可研设计阶段对使用内涂层减阻技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的技术经济评价,可为管道的各级决策管理部门,设计,科研和施工单位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内涂层减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内涂环氧减阻涂料的基本方法,指出了内减阻技术关键是内减阻涂料和涂敷过程。介绍了国内外减阻涂料、API标准对减阻涂料的要求和施工设备、生产工艺流程等情况。分析了涂层附着力、光洁度、厚度对内减阻涂层质量的影响,讨论了涂层附着力、光洁度、厚度等缺陷的形成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总结了内减阻涂层涂敷过程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HG减阻剂在临濮管道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HG减阻剂的使用特点和减阻机理,对HG减阻剂添加量与减阻率、增输率的关系及其理论计算公式的选用、HG减阻剂的分散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添加HG减阻剂不仅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和增输能力,而且还能增加管道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管道输送的经济效益.从技术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临濮管道增输率达到15%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依据减阻剂减阻机理,分析并研究了影响液体管道加剂增输效果的各种因素,除减阻剂本身分子结构、摩尔质量及管道液体中减阻剂含量外,还有壁面附近轴向摩擦应力的大小、液体脉动的强度及含有定向减阻剂分子液体层的厚度等。如果两条管道中影响增输效果的因素相同或相近,则两条管道的加剂增输率相等或接近。利用室内环道预测工业管道注剂增输率的原理是调节室内环道轴向摩擦应力的大小与分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工智能与科技手段的逐步发展与提升,鱼类形态特征的研究与鱼类游动减阻机制对于仿生机器鱼设计与复杂游动行为至关重要。本文以茎柔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茎柔鱼样本进行视觉图像采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取生物样本形态特征,根据生物特征长度建立生物形态外轮廓方程与三维简化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四面体非结构网格的方法,计算分析仿生鱿鱼在高速游动过程中的流场特性。分析表明:基于轮廓方程的仿生鱿鱼简化模型在高速游动时具有较低的游行阻力,速度达13.89m/s且俯仰角度在±30°内,其阻力系数在0.0004~0.0011之间,揭示了生物游动时其形态在减阻机制中的重要性;鱿鱼在高速游动时该种姿态为其完成俯仰、转向等奠定了流体形态基础。因此基于生物形态的外轮廓特征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为仿生鱿鱼进一步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添加剂在减少畜禽粪便污染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量文献表明,酸化剂、吸附剂、尿酶抑制剂能减少氨的挥发和恶臭物质的排放,但这些添加剂仅能提供短期抑制,必须反复添加才能维持其作用。微生物制剂能利用粪便中未消化的营养物质繁殖,但如果不很好地了解畜禽粪便中微生物的发酵活动,该添加剂的作用效果值得怀疑。通过综述添加剂在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当中的应用,指出今后应开展如下工作:建立标准化程序评估添加剂的有效性;研究不同添加剂安全、经济、有效的作用剂量;评估在畜禽舍内使用添加剂后对畜禽、饲养员健康状况的影响;评估使用添加剂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在还田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