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魏荆线添加BEM-6N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魏荆线应用BEM-6N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工业性试验情况,探讨了剪切对加剂原油改性效果影响的原因。现场试验表明,BEM-6N流动性改进剂对魏荆线原油具有较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加剂后可降低管道的运行温度,并相应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4.
东临复线的投产启动采用了改性原油准冷投技术,通过分析BEM-3原油流动改进剂室内模拟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的试验数据,指出BEM-3原油流动改进剂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和重复加热稳定性,对所输油品能起到较好的降粘,降凝作用,叙述了东临复线的两次正输,一次反输的预热暖管过程及通油投产过程,针对准冷投技术投产的特点,分析了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6.
7.
新疆东部火烧山-北三台输油管道是我国西部一条高粘易凝原油输送管道,自投产以来一直处在超低输量下运行,1992年的输油量只有40万t(设计最小输量68.3万t/a)。由于输油量低,制约了原油外运,直接影响火烧山油田的生产,为了保证输油量,需要改变原低温流变性,针对火烧山原油特性,新疆石油局与浙江大学共同研制出EP源油流动性改进剂。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不同温度,不同加剂量的工业试验,对原油的主要物性进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原油大多具有多蜡高凝的特性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采用加热输送工艺,如果输量偏低,则需正反输,输送工艺复杂,燃油消耗量大,即不经济又不安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根据我国原油理化特性和降凝剂与石蜡相互作用的机理,通过对原油中石蜡、微晶蜡、胶质、沥青质等含量和成分分析,根据降凝剂与石蜡共晶、吸附理论、选择各物料之间合理的投料比,严格控制聚合反应工艺条件,经过大量室内试验,中试和放大,合成出对多种 相似文献
9.
10.
确定含蜡原油析蜡点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析蜡点是表征原油析蜡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析蜡后由于分散相蜡晶的出现.粘性流动活化能就增大这一特点,提出了依据活化能的增加确定析蜡点温度的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其它三种方法(旋转粘度计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显微观察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旋转粘度计法不适用于测定初始析蜡速率较慢、以及含蜡量少的原油;DSC法具有简便、耗样量少、再现性好的优点;显微观察法确定的析蜡点与试片厚度及透光亮度有关,其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依据活化能的增加确定原油析蜡点,数据可直接取自原油粘温曲线,其结果与DSC法确定的析蜡点基本一致,且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用控制应力流变仪RS75对新疆、胜利、长庆等胶凝原油进行了粘弹性试验,结果表明,胶凝原油具有典型的粘弹性固体特征,如具有蠕变/恢复特性,以及复数模量│G^*│大,损耗角δ小的特性等。小振幅剪切振荡粘弹性参数,可反映不同状态下原油的流变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静电场对原油粘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管道输油效率的关键问题是降低原油粘度,目前生产中所采用的降粘方式很多,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必须寻求新的降粘方法,以达到降粘效果。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利用静电场处理原油,改善原油的流变特性,以达到降粘目的,并初步分析了静电场处理原油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静电场处理的原油,能够利用分子的有序排列,减少原油的流动阻力,防止颗粒结晶分子的形成,其粘度可降低19%左右,能有效地提高管道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稠粘、易凝原油长输管道的投产一直沿用热水预热方法。这种方法用在水源充足的东部地区都存在着投产时间长、与农业争水、污染环境、费用昂贵等问题,若用在水源匮乏、柴油运输不便的 西北地区,其问题更加突出。为此,作者提出在原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流动性改进剂,使原油降凝、降粘,以达到直接投产的设想。针对上述设想,文中介绍了国外降凝工艺工业性应用现状及国内在工业管道上三次试验的成果,并对采用流动性改进剂直接投产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如流动性改进剂的筛选、管道允许压力与投油排量的矛盾以及投油时的操作要点进行了探讨。通过实例计算了不同投油排量下,最低温度管段的流态变化和出站压力,最后对两种工艺投产作了经济对比。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新型BEM-7H-C降凝剂在洪荆管道上的应用情况.对管道的清蜡和减少摩阻损失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剂具有较好的抗重复加热和抗剪切性能,加剂运行后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东部油区已进入了低产阶段,导致管道低输量或超低输量运行,给管道输送带来了不能满足热力工况而产生的难输问题。虽然采取了热处理及降凝剂等方法,对原油进行了改性,降低其凝固点和粘度,改善了流动性,但是,由于原油的改性处理有局限性,一是降凝减粘幅度有限,二是改性原油存在时效性问题,所以仍不能彻底解决原油管输的困难。为此,提出了对管输原油进行一次改质初加工,降低原油的凝固点和粘度,从根本上改善了原油的低温流动性。移植“分子筛非临氢降凝工艺”,并选用了三种不同种类的原油进行分子筛降凝减粘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将该工艺应用到原油管道输送,需在输油管道的首站增设一座原油分子筛降凝减粘装置。 相似文献
17.
△''-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基因在水稻上的荧光原位杂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脯氨酸的积累与植物对干旱和盐胁迫的抗性有关.P5CS基因编码一个双功能酶,具有谷氨酸激酶和谷氨酸-γ-半醛脱氨酶活性,催化脯氨酸合成过程中的前2步反应.它是脯氨酸合成的限制因子.用生物素标记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蛾豆(Vigna aconitifolia)中克隆到的P5CS基因作探针对水稻进行物理作图.该探针定位于水稻第9染色体的短臂近端点处,信号点距着丝粒的相对距离为(51.79±1.24)%.P5CS基因广泛存在于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