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油库安全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库生产环境、设备设施、作业过程以及作业人员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了油库火灾和爆炸的成因,探索了雷电对油库的危害性以及油料静电火灾的规律,制定了油库预防雷电及静电着火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在油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客观地评价油库的安全性,采用DOW(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来确定物质、设备及工艺装置等存在的潜在危险性,定量计算火灾爆炸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和停产损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介绍了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原理、评价程序及计算步骤。该评价法是一种识别和筛选油库重大危险源的有效工具,可为更深层次的油库安全评价定量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危险源的存在、不断产生及未及时得到辩识与控制是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根源。为有效控制油库存在的各类危险源,从源头上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基于相关事故案例和现代安全科学的观点,应用三类危险源理论对油库火灾爆炸危险源进行辩识分析,研究了3类危险源之间的关系及其事故致因机理,建立了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型。通过分析评价和综合计算,确定了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权重。研究表明:组织失误等第3类危险源(组织型危险源)的存在,从根本上导致了第1类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和第2类危险源(触发型危险源)的出现,因此,油库火灾爆炸事故防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第3类危险源的管控。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库的静电火灾爆炸事故难以预防的难题,分析了油库中存在的静电危险源及内容,提出了“点、线、面”静电危险源分类辨识方法。分析了“点、线、面”危险源会发生的不同静电放电形式,以及放电可能发生的部位。阐述了油库静电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理性和流程性机理,提出了油库可能引起静电事故的原因,并给出了油库静电事故的安全预防措施:接地与跨接、安全检查、防止爆炸性混合物形成、控制流速等,有助于避免和减少静电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油库火灾爆炸灾害(以下简称火爆灾害)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本文以油库火爆灾害222例的统计数据,浅析如下。 一、油库火爆灾害的重要燃烧物 油库是储存和供给油料的基地和中转站,油料的化学组成及其流动性、蒸发性、易燃易爆性和易产生积聚静电等理化特性,决定了油料是油库火爆灾害的主要燃烧物。  相似文献   

6.
某油库储运系统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美国道(DOW)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的原理和方法,对福州某油库的化工装置和工艺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各储罐事故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降低事故经济损失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任致程 《油气储运》1989,8(5):50-53
雷击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它对油库的安全威胁更大:能引燃油罐周围的树木造成火灾;击毁油罐设施,造成油蒸气爆炸;雷击油库供电线路,使电气设备受损,甚至引起洞库防爆电气的破坏而发生火灾。因此,在油库区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杜绝雷击事故的发生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典型的储罐事故案例,包括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储罐开裂事故.英国政府针对邦斯菲尔德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做法值得借鉴,如公开发布调查报告、设立网站共享经验教训以及限期完成整改措施等.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典型储罐事故的经验教训,包括设备故障、制造缺陷、雷击、静电、明火、违规操作施工和电气火花短路等.针对我国储罐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和安全消防领域的技术标准,提出了改进建议.(参18)  相似文献   

9.
油库杂散电流的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库由于电气化铁路、僵油管道采用阴极保护,从而生产杂散电流,在油库设备设施上产生电位差,当进行卸油作业、检修管道时易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妆生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对油库容易出现杂散电流的场地和有易燃混合气存在的地方采取了以下防护措施:(1)对油库进行分区治理、绝缘隔离;(2)对电气化铁路在进库前采用绝缘轨缝、安装回流开关控制系统以保证取送油罐车时的正常作业;(3)尖油库铁路专用线的钢轨、鹤管、输油  相似文献   

10.
王丰 《油气储运》1991,10(6):29-31,39
油罐是油库的重要设备。油罐的渗漏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因油气的积聚而着火爆炸,尤其是洞式油库,油气更易积聚而发生爆炸,对洞库形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有渗漏的油罐应及时进行修理。采用不动火修补油罐的方法,对于保证油库安全,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方法有:用胶粘剂(补漏剂)修补,弹性聚氨酯涂料修补,法兰堵漏,螺栓堵漏等。  相似文献   

11.
石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罐的火灾爆炸主要由点火源和油气泄漏造成。通过应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点火源和油气泄漏的基本原因进行分析,建立了石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采用布尔代数化简法求出系统的最小径集,给出了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结果。通过对系统的事故树分析,探讨了引起油罐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康勇 《油气储运》2004,23(9):50-52
根据需要许多油库或集油站要建在山地或不等高地区.针对这种不等高地形的油库设计,提出了在这种条件下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结合不等高地区油库的特殊性,给出了最小高差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以及输油管道的工艺设计指导原则,对在这种地形条件下油库总体方案确定及主要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油储罐的热能消耗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国庆 《油气储运》2001,20(5):49-52
针对我国原油性质及目前炼油厂原油储罐区热能消耗占全厂油罐热能消耗1/3-1/2的情况,提出了降低原油储罐热能消耗的各项措施, 指出确定合理的原油储存温度及加热措施,加强油罐保温以及增设浮顶罐罐顶隔热设施等措施,均能实现节能,并以实例说明了这些措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石油储罐防火防爆常见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啸 《油气储运》2000,19(10):52-54
随着国内石油储罐类型和设计构造的不断改进,容量趋于大型化,相应安全技术条件不断完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影响油罐安全运行的问题。从加速 油罐防火防爆问题出发,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双罐区的成品油管网中转油库在油罐收发油作业时,既要满足管网运行要求,又要满足罐区与油罐作业工艺流程的复杂要求,导致油罐收发油作业计划难度较大。针对给定的成品油管网批次计划,提出了一种编制双罐区中转油库油罐收、发油计划的时序递推法:通过引入罐容上限、罐容下限、油罐作业连续性、罐区作业连续性、油品沉降时间等经验规则,对罐区与油罐划分优先级,在每个时段均可选择出最合适的油罐来进行收、发油作业,确定整个计划期内任意时刻中转油库各油罐的状态(收油、发油或静置)和收油/发油流量。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成品油管网的一个双罐区中转油库,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基于该方法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可以作为成品油管网双罐区中转油库油罐收、发油计划编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加强输油泵站、地面原油储罐、铁路装车栈桥等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管理,对保障正常的输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建立QHSE消防管理体系、制定防火防雷防静电安全措施、确保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旨在加强输油泵站及油库的消防管理.  相似文献   

17.
油库储罐泄漏危险程度定量模拟评价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油库储罐泄漏事故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提出定量模拟评价的基本思路.通过比较,选取适当的评价模型对油库储罐泄漏危险程度进行定量模拟评价,确定其泄漏事故的爆炸危险浓度、健康危害浓度的影响区域和最大影响距离,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进行应用研究,从而为油库储罐泄漏危险程度的模拟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石油储罐着火态势与火灾扑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希宙 《油气储运》1999,18(7):50-52
在石油储罐中,半地下罐和拱顶罐最易发生火为。详细介绍了储油罐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原因,规律和特点。指出在灭火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有利时机,准确会计罐内油品旨溢的时间,并采取相应措施扑救,以减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事故树法和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的原理、评价步骤及其特点.指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油库安全时,必须在确定影响油库安全的主要因素后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分析确定各主要因素的权重,最后运用综合评判模型对该油库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由于在评价过程中采用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避免了"层次分析法"中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和调整,使评价更为简单,更容易操作,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