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甫云  张建华 《警犬》2011,(2):41-43
从上表分析可看出2010年1~9月,湖南全省159头警犬使用情况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警犬技术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由追踪、气味鉴别、搜爆搜毒发展到安检警卫、治安防范等领域。二是多警种使用警犬成为一种趋势。除刑侦外,还有治安、派出所、禁毒、监管等诸多警种。三是追踪和气味鉴别出勤数量少,但侦查破案作用不小。  相似文献   

2.
在我市警务实战应用中,警犬使用的效益逐年提高,使用的领域不断拓宽,从追踪、鉴别为侦查破案服务,拓宽到治安巡逻、防暴、缉毒、搜爆、安检等领域,涉及刑侦、治安、巡特警等多个警种,在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珠海市公安局警犬大队的现状,总结组建至今的工作成效,进而探索珠海警犬技术工作科学、健康发展之路的几点思考:一、加强警犬技术工作者队伍建设、警犬技术专业培训和工作交流,以摆脱队伍年轻、经验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着我国警犬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看到了一个较为奇特的现象,一些新兴的警犬技术科目(搜毒、搜爆、治安巡逻等)迅速发展,而传统的警犬技术使用科目(追踪、鉴别、搜捕等)则有所弱化,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统计情况表明,我国公安机关一线使用的追踪犬,仅占工作犬数的12.7%,与20世纪90年代末的78%(多数犬追踪、鉴别、搜捕科目集于一身)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回落(所占比例逐年降低),并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的警犬数量有很大增长,近一半是从事鉴别、追踪、搜毒、搜爆、物证搜索和搜血等科目的气味作业犬。这类警犬在作业中都涉及到对气味的识别,而这种识别多是以最终的认定或否定为重要结论,所以对于警犬气味识别结论进行认定的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在警犬气味作业训练和使用中,一般通用的做法是依靠人对犬嗅认到目标气味时产生的示警行为的观察,这种方法称为"行为观察法",优点是直观,缺点是容易误判、指标含糊、依赖经验和容易遗漏等。根据目前生  相似文献   

5.
湖南全省14个市州已有13个市州开展警犬技术工作,12个市州成立警犬工作大队,19个县(市)开展了警犬技术工作;全省共有警犬技术人员144人;工作犬164头,类别包括追踪、鉴别、血迹搜索、搜毒、搜爆、治安防范等各专业方向,警犬技术广泛服务于刑事侦查、毒品查缉、治安保卫、安全检查等公安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建华  邹文 《警犬》2012,(2):37-41
湖南全省14个市州已有13个市州开展警犬技术工作,12个市州成立警犬工作大队,19个县(市)开展了警犬技术工作;全省共有警犬技术人员144人;工作犬164头,类别包括追踪、鉴别、血迹搜索、搜毒、搜爆、治安防范等各专业方向,警犬技术广泛服务于刑事侦查、毒品查缉、治安保卫、安全检查等公安工作。  相似文献   

7.
警犬嗅觉灵敏,其追踪、鉴别、搜毒、搜爆、搜尸、救灾等作业都是靠非常灵敏的嗅觉来完成的.但犬的嗅觉能力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个体间有无差异?用单一物质气味浓度的定量指标来表示能达到多少ppm(百万分之一)?警犬训练中我们所说的大气味、中气味、小气味,其气味浓度究竟是多少?警犬(或犬)与人的嗅觉相差多少?都不得而知.本文首先通过警犬训练建立起来的行为学方法,对不同品种警犬的嗅觉进行比较研究,试验以拉布拉多犬和德国牧羊犬两个品种犬对醋酸酐的单一气味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7日至9日,浙江省公安厅在省厅警犬基地举办了第二届全省警犬技术比赛。比赛分为追踪、鉴别、治安巡逻、搜毒及搜爆5个项目。来自全省15个公安机关的36名带犬民警携42头警犬参加了为期3天的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杭州市公安局警犬大队于华周摘得鉴别项目桂冠;绍兴县巡特  相似文献   

9.
实训课乃训练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学生实训课创新实践活动现状分析,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措施. 一、警犬技术实训课的内容 实训课就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训练警犬相关科目的实际操作能力,是检验学生掌握训练警犬技能的目的.实训课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基础科目训练,即坐、卧、立、前来、随行、衔取、吠叫、匍匐、游泳、跳越障碍等;二是使用科目训练,即追踪、鉴别、搜毒、搜爆、治安、地震救援、动植物检验检疫等.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地区稳定的需要,警犬已经成为警务工作中的一类必不可少的警用工具。目前天津市公安系统装备有搜毒犬、搜爆犬、搜尸犬、痕迹追踪犬、血迹追踪犬、安全护卫犬、防暴扑咬犬、气味鉴别犬等十余种功能类别警犬,这些警犬已经深入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广大一线干警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