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稻田玉米复种制研究与推广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南方稻区单一稻谷生产局面,发展稻区优质饲料生产,改善稻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促进饲料工业、饲养业的发展,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业部农技总站于1985年下达了我省《南方稻田玉米复种制的研究与推广》课题,通过3年(1985~1987)试验示范,研究了稻田玉米复种制配套的高产技术,论证了经济效益,运用范围及主要优越性,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稻田玉米复种方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出南方稻田适宜的玉米复种方式,通过推广,可解决南方饲粮短缺的矛盾。于1998年至2005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实验田,连续7年对稻田玉米不同复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复种方式的产量、能流、物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各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用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处理F(紫云英—玉米‖大豆—晚稻)的综合效益最佳,综合效益指数为0.9416。可在南方双季稻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湘、鄂、赣三省稻田三熟制轮作与连作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湘、鄂、赣三省五十年代初的稻田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制为主,一季稻占稻田面积的85%以上,冬季多为冬炕或冬泡,只有部分种冬作物。六十年代中期始,推广一季稻改双季稻,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双季稻面积逐年扩大,与此配套的紫云英绿肥也很快发展起来。七十年代“绿肥—双季稻”已成为稻田复种制度的主体,到1977年,三省双季稻面积达到最高峰,占水田总面积的60%以上,“绿肥—双季稻”又占双季稻面积的70%以上。这种改革措施对三省粮食增产,尤其是水稻增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十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对全国粮食生产(尤其是稻谷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近年来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以下十大问题:(1)耕地面积减少;(2)复种指数下降;(3)冬季农业薄弱;(4)长期复种连作;(5)养地强度减弱;(6)稻田干旱缺水;(7)稻田洪涝灾害;(8)稻田资源浪费;(9)农田环境变劣;(10)经济效矗较低。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复种轮作与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元生朝 《作物学报》1981,7(3):211-216
<正> 解放初期本省稻田耕作制度,以冬闲或绿肥加一季中稻(其中少数蓄再生稻)为主。其它如“麦—稻”、“油—稻”、“绿肥—双季稻”,“早水晚旱”或“早旱晚水”等复种方式,也有一定面积。此外,还有小面积的不规则的“稻—棉”隔年水旱轮作。五十至七十年代,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主要是以提高复种指数,发展“绿肥—双季  相似文献   

6.
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油菜等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油菜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的技术。指出作物免耕直播与翻耕移栽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作物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平坝县是贵州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素有“稻米之乡”之称。全县有稻田14.7万亩,占耕地面积百分之五十一,水稻产量占的比重也比较大,要占粮食总产量的60—70%。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大米达一千万斤以上。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制度对三熟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热带,紫色土,多熟制条件下,长期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复种不会使土壤肥力降低,长期均衡施用化肥,不仅能使稻田一年三熟持续增产,也不会时土壤肥力带来不影响,为经济利用农业资源,稻田多熟种植时,施肥制度应实有机-无机肥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稻田多熟制间套作的立体种植结构和高产配套技术。是高效利用和深度开发光、温、热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稻田三季五熟“大麦+绿肥=西瓜+玉米一稻”新复种方式中的西瓜间作春玉米的配套技术,进行试验总结,从而为粮经双丰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惠水盆地,是惠水县最大的坝子,面积五十平方公里,耕地六万余亩,绝大部分是稻田。盆地海拔高度960——990米,高差小,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热量条件充足。涟江纵贯南北,东西两侧十余条小河汇入其中,水源丰富,是发展稻、麦、油、肥的良好基地。但是,除少部分社、队粮食生产发展较快而外,大部分社队粮食生产发展比较缓慢。原因之一是还有不少中低产田块,影响这些田块产量的障碍因素主要是土壤表层潜育化。经土壤普查查明,其面积约占盆地稻田面积的百  相似文献   

11.
运用农业生态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与方法,通过定位试验研究双杂油—稻的生态经济功能。双杂油—稻复种模式的资源效应、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4个方面19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为0.409,比双季稻复种模式高0.078,比传统油—稻复种模式高0.149。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能量利用率,把太阳光能最大限度地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潜能。以金华地区低丘红壤稻田复种轮作定位试验为依据,对本地区稻田的几种主要种植制作初步的分析和评价。设想从改进种植制度着手,达到农牧结合,用养结合,低成本,高功效,全面持续增产,即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率均较理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十项关键技术1.改革耕制提高复种、适当扩大播种面积。计划粮油种植面积2018万亩,比1988年增加72万亩。2.大力推广“半旱式”耕作法及稻田综合开发技术,计划稻田“半旱式”120万亩,增加36.3万亩。3.把杂交中稻规范化栽培向普及和深化两方面拓展,计划推广面积300万亩,增加50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县、上犹县、莲花县、瑞昌县、余江县、鄱阳县进行耕作制度调查,整理出8种常见复种方式。采用功效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价得出:M6(冬闲—玉米+大豆—晚稻)、M2(绿肥—早稻—晚稻)两种复种方式综合效益最优,适合在江南丘陵区推广种植。其他冬闲二熟或一熟复种方式,农田综合效益较低,不宜推广。在生产实践中,应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秋春两季马铃薯连作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了春马铃薯—中稻—秋马铃薯"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模式,可产粮食19041kg/hm2,产值可达69123.3元/hm2,纯收入达到46173.3元/hm2,取得了"亩产过吨粮、收入超三千"的显著效益,集成了薯—稻—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高春庭 《科学种养》2008,(12):15-15
山区稻田类型多,地势不平,水源丰缺不一,因此,根据稻田类型的不同,采取科学的灌溉方法,是夺取粮食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浅议贵州多熟农作制度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苏跃  管智能 《耕作与栽培》2005,(3):14-15,61
分析了贵州农作制度状况与特点,多熟制度发展对粮食生产的贡献,指出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和稻田多熟制为粮食的增产、农民的增收以及农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旱地宽厢宽带多熟制将是今后重要的旱地农作方式,稻田多熟与少免耕覆盖栽培技术的结合是稻田农作制度的又一亮点。  相似文献   

18.
以自贡市沿滩旱地为例,结合多年的多种作物复种栽培经验,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播种、施肥、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入手,对丘陵旱地豌豆—糯玉米—南瓜复种高效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粮食亩产吨粮的技术基础上,利用稻田的生态环境条件,将食用菌的生产引入稻田,系统的研究了稻田栽培平菇的几种主要形式及其关键技术。结果证明,这些栽培形式,明显地提高了稻田的经济效益,可以达到粮、钱双丰收的目的,并对土壤改良、实行用地、养地结合均具有良好的效果。现将在稻田里栽培平菇的几种主要形式及其关键技术浅述于后:一、稻田里栽培平菇的几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方伟  洪思扬  张磊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9):160-164
粮食生产是稳民心、安天下的重要战略产业。广东省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备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广东省的粮食生产基本情况进行梳理,2010—2019年间,粮食产量及种植面积稳中有降。其次,分析了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农业生产规模小、粮食生产成本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种植结构问题突出、农业机械化潜力较低等因素制约了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最后,从撂荒耕地复种、种植结构调整、科技提升产能等7个方面就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稳定及提升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