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为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评价、优良种质挖掘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9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13种质量性状和16种数量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多样性指数,对其表型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黑龙江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在叶片、果实、枝条等方面变异类型多且...  相似文献   

2.
结合相关文献,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野生紫花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踏查与整理,结果表明,郑州黄河湿地野生紫花植物资源丰富,共计61种,隶属25科52属。对紫花植物的科属种组成、生活型、花期和园林应用前景及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库,选择性驯化开发,综合评价、确定开发次序等保护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南阳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与种质资源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阳市集中栽培林木种质资源种类、分布及数量普查、统计,初步筛选出中华猕猴桃、望春玉兰、楸树、香椿、国槐、软籽石榴、黄金梨、栀子、茶等为南阳市重点集中栽培林木种质资源,并提出建立猕猴桃、望春玉兰等主要树种种质资源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分布较多的野生猕猴桃资源是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和葛枣猕猴桃3个种类,调查对比其生物学性状并收集引种了目前开发应用较多的软枣猕猴桃。对软枣猕猴桃的播种及扦插技术进行研究探讨,提出了河北省开发利用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北红椿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回顾湖北红椿的研究与发展概况,总结了湖北野生红椿种质资源分布现状、野生资源育种评价、引种栽培、种群生态学研究等方面成果,建议加强资源保护、育种和栽培研究,为推动湖北省野生珍贵树种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石阡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踏查、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对石阡县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发现石阡有林木种子植物179科717属1 884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16属25种,被子植物171科701属1 859种;对野生资源进行区系分析,表明世界分布48科、热带分布73科、温带分布45科,表现出该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关系特点;按照主要用途和目标价值将林木种子植物资源进行分类、研究。根据资源现状和保存利用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挖掘、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泰宁峨眉峰自然保护区浙江红花油茶野生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17株野生浙江红花油茶的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了连续4a的跟踪观测.结果表明:泰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的浙江红花油茶野生种质资源呈区域或零星分布,代表性群落类型为浙江红山茶+柃木+阔鳞鳞毛蕨群丛;17个优树的树体、花、叶片、果实等性状均存在较大差异,平均冠...  相似文献   

8.
福建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166科519属823种。以突出区域药用植物特色、开展科研科普及利用研究为目的,以收集本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建立了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圃区划为:畲族民间药用植物园,保健药膳i森林野菜)植物园,水生及湿地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种苗繁育与产业示范园,珍稀药用植物观赏带。在种质资源收集的基础上,开展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选育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树木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文献统计,结果显示:野生观赏树木资源十分丰富,有42科85属151种,对其进行了园林应用分类,其中行道树类有39种,庭荫树类有24种,观花类有35种,观果类有28种,蔓木类有17种,绿篱类有8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开展引种驯化栽培工作和建立野生观赏树木种质资源保护库等措施保护野生观赏树木资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民间走访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基本摸清了浙江中西部地区猕猴桃属野生资源的现状与资源分布概况,探讨了猕猴桃属植物在药用、食用、观赏等方面的利用价值,并提出了野生猕猴桃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掌握龙岩市新罗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与生长状况。利用现有的资料查阅,开展野外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等方法,对龙岩市新罗区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共调查记录野生林木种质资源100科318属851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14属19种,被子植物91科304属832种。分析龙岩市新罗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与现状,提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野生猕猴桃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开发利用东北地区野生猕猴桃资源,对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和葛枣猕猴桃等3种有经济价值的种类特征、地理分布与生态习性、资源利用现状等作了介绍。认为尽管农林科研院所对3种猕猴桃的繁殖开展了研究,但进行野生资源垦复和人工栽培利用的仅限于软枣猕猴桃,且面积不大,利用深度不够,经济效益不高。建议今后提高认识,保护资源,加强育种研究和果品加工技术研究,使东北的猕猴桃资源充分发挥潜力。  相似文献   

13.
《热带农业科技》2007,30(4):54-54
云南是世界上野生茶树种类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目前云南省已建成保存野生茶树类型居世界首位的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是世界上保存野生茶树类型最为丰富的茶树活体保存基地。该种质分圃已保存包括茶组植物22个种和7种非茶组植物的各类资源930多份,包括栽培型、野生型、过渡型、近缘种等茶树资源.  相似文献   

14.
蚬壳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是一种珍稀药用植物。介绍蚬壳花椒的物种分类及其地理分布范围,总结我国蚬壳花椒遗传多样性及人工栽培的最新研究进展。蚬壳花椒在我国分布广阔,但资源趋于濒危,因而其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与人工栽培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但目前只在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种子萌发特性以及组织培养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应在野生种质资源调查、实生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以及丰产栽培等方面加强研究,完善和建立蚬壳花椒人工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野生竹类种质资源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良的竹类种质资源对竹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野生竹类种质资源蕴含着多种具有潜在育种价值的基因资源,是培育优良竹子新品种不可或缺的资源。通过对河南省境内的野生竹类植物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发现,河南野生竹类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信阳、南阳和洛阳等地区的山地及丘陵地区,海拔在20~2 000 m;共计4属20种,其中刚竹属植物占13种(含种下等级4个),箬竹属植物4种,箭竹属植物2种,茶竿竹属植物1种。本研究对于河南野生竹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引种栽培、育种及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狗枣猕猴桃(Actinidia kolomikta)从种质资源、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分子生物学以及栽培繁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目前,对狗枣猕猴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和化学成分两个方面,分子生物学尤其生物信息学则是最近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今后一段时期狗枣猕猴桃的研究重点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及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陇山猕猴桃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小陇山野生猕猴桃资源的系统调查,弄清了本区域7个猕猴桃种、3个变种在不同气候条件及土壤、海拔、植被情况下的分布特征、范围及利用状况。调查确认的中华猕猴桃集中分布区面积为5 980 hm2,总株数33.95万株,年产野生中华猕猴桃63.93万kg,最高单株产量达150 kg,不同产地的中华猕猴桃在果实风味、品质等方面变异较大。通过对小陇山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种质资源是良种选育的物质基础。所谓良种,是指在某一生产水平阶段相对比较好的种质。现今的良种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很可能因不适应生产的需要而变成“劣种”。必须不断地改良品种,而种质资源的保存,就是保证了进行改良品种的物质基础。作为育种工作者必须充分注意栽培植物的野生或半野生的亲缘种,虽则这些野生种质与目前的栽培种(品种)相比,在栽培性状,特别是丰产性状方面不免相形见绌。但在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抗  相似文献   

19.
通过9d,先后2次的野外调查?,初步了解了美丽梧桐野生种质资源在海南的分布情况:海拔最高约473m,最低约20m,沿着山坡阳面的沟谷呈带状垂直分布,喜光、喜湿特性明显,每年的4~5月开花,6月种子成熟,为选育良种和人工栽培、为城市庭院绿化美化培育新品种等提供理论指导。调查还发现:美丽梧桐野生种质资源在海南岛分布区域比史料记载的更要偏南,海拔区域也更宽;美丽梧桐野生种质资源不多,而且数量在迅速减少,亟待保护与人工育种栽培。  相似文献   

20.
杭州地区猕猴桃资源丰富,但因为人工栽培起步迟,在猕猴桃的资源利用、生产及加工利用都存在着许多问题。1986年上半年我们对该地区的猕猴桃主产区——淳安县、临安县、建德等县的猕猴桃野生资源情况、人工栽培现状、加工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