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白、大白母猪胎盘效率与产仔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论文测定了长白、大白和长大二元杂母猪共 2 5 3胎次的胎盘效率与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长白、大白和二元母猪之间胎盘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长白和所有试验母猪的胎盘效率高的 2 / 3的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高于胎盘效率低的 1 / 3的母猪 ;大白和长大二元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胎盘效率高的组与胎盘效率低的组的差异不显著 ;各类母猪中 ,胎盘效率高的 2 / 3母猪的窝均活仔数显著高于胎盘效率低的 1 / 3的母猪。说明母猪胎盘效率与窝均产活仔数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长大二元杂母猪的胎盘效率与产仔性能的关系,测定了长大二元母猪的胎盘面积、胎盘厚度与窝产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胎盘效率(5.0)母猪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低于中等(5.3)和高胎盘效率(6.7)的母猪;胎盘面积为1712cm2和1995cm2的母猪,其窝产仔数高于胎盘面积为2176cm2的母猪;胎盘厚度为1.10~1.13mm的母猪,其窝产仔数高于胎盘厚度为0.97mm的母猪。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长大二元杂母猪胎盘效率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等的相关关系分析,进行了基于高低胎盘效率的产仔数选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按胎盘效率分组,胎盘效率高(6.70)、中(5.30)和低(5.00)的长大二元杂母猪,其窝均产仔数分别为12.68±2.76、10.58±2.33和9.12±2.80;窝产活仔数相应分别为10.70±2.76、10.08±2.70和8.88±2.03;三个组的胎盘效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②用杜洛克公猪的精液作人工授精后,长大二元杂母猪高胎盘效率组(6.12±0.40)的总产仔数(12.75±0.45对10.78±0.52)、活产仔数(12.20±0.23对10.20±0.58)均极显著高于低胎盘效率组(5.13±0.37)(P<0.01)。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和胎盘脂质氧化代谢的影响,以探索母猪妊娠期脂肪沉积与繁殖性能的关系。本试验度量了846头经产大白母猪妊娠第109天时的背膘厚度,并分为3组,背膘厚度≤18 mm的为第1组(母猪192头),背膘厚度为19~22 mm的为第2组(母猪265头),背膘厚度≥23 mm的为第3组(母猪389头)。记录母猪分娩后的产仔性能,测定胎盘组织中脂质、氧化产物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尽管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木乃伊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死胎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和胎盘效率(P0.05)。其中,第2组的初生头重、初生窝重及胎盘效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第2组的死胎数显著低于第1组(P0.05),与第3组差异不显著(P0.05)。值得注意的是,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显著影响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P0.05),第3组的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在第3组的胎盘组织中,不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且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水平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3)妊娠末期母猪胎盘组织中ROS水平与总产仔数、初生窝重及胎盘效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MDA水平与总产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知,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与产仔性能密切相关。妊娠末期维持背膘厚度在19~22 mm,母猪可获得较高的产仔性能;背膘厚度≤18 mm时,会增加死胎数;而背膘厚度≥23 mm时,会引起胎盘组织中脂质过度沉积,从而加剧胎盘氧化应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母猪繁殖性能高低是决定整个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产仔数是猪繁殖性状中最重要的性状,由于母猪窝产仔数的遗传力低(0.05~0.30),所以通过表型选择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效果不显著。为此,人们希望探索窝产仔数指标选择以外的途径来提高母猪的产仔数。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的许多养猪学者都对与窝产仔数有关的因素如子宫容积、子宫内膜毛细血管的分析、胎盘重量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近研究得出母猪胎盘效率不同会对其产仔数有很大的影响,即母猪胎盘效率高的,其窝产仔数就高,胎盘效率低的,其窝产仔数就低。母猪胎盘效率就是指仔猪出生窝重与胎…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益生源~(200)"对母猪胎盘厚度与产仔数的关系,研究其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机制。采用单因子方差设计,选取断奶的经产健康丹系母猪48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个处理24头母猪(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母猪),各组平均胎次相近。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按每吨饲料添加1 500 g"益生源~(200)"。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1)试验组猪只的胎盘厚度为1.10mm,较对照组猪只的0.96 mm,提高了14.58%;(2)试验组猪只的胎盘面积为1 712.25 mm~2,较对照组猪只的2 050.00 mm~2,减少了16.48%;(3)试验组猪只的窝均产仔数与窝均产活仔数分别为12.23头与11.62头,分别较对照组猪只的10.93头与9.95头分别提高了11.89%与16.78%。给自断奶发情配种至分娩的母猪饲喂"益生源~(200)",能够提高胎盘的厚度,降低胎盘的面积,增加窝均产仔数与窝均产活仔数,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母猪胎盘效率为指标的产仔数选择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长大二元杂母猪胎盘效率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等的相关关系分析,进行了基于高低胎盘效率的产仔数选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按胎盘效率分组,胎盘效率高(6.70)、中(5.30)和低(5.00)的长大二元杂母猪,其窝均产仔数分别为12.68±2.76、10.58±2.33和9.12±2.80;窝产活仔数相应分别为10.70±2.76、10.08±2.70和8.88±2.03;三个组的胎盘效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②用杜洛克公猪的精液作人工授精后,长大二元杂母猪高胎盘效率组(6.12±0.40)的总产仔数(12.75±0.45对10.78±0.52)、活产仔数(12.20±0.23对10.20±0.58)均极显著高于低胎盘效率组(5.13±0.37)(P<0.01).  相似文献   

8.
母猪胎盘效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近年来母猪胎盘效率与产仔数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母猪的胎盘效率与其繁殖性有正相关关系 ,特别是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 ,达极显著相关 ;不同品种猪的胎盘效率因猪体型、品种而有差异 ;胎盘效率遗传力为 0 .4 6 ,基于胎盘效率的选择是提高猪的窝产仔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靖远某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力是影响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文章对靖远某猪场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的1 200窝产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共3个繁殖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胎次和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且3个品种的母猪均表现出第一胎产仔数低,2~6胎产仔数最高,7胎以后产仔数开始下降,11胎以上产仔数最低;品种对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总产仔数影响极显著,其中大白母猪显著高于长白和杜洛克,杜洛克和长白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降低非传染性因素造成的种母猪产仔数低的问题以及种猪场对母猪繁殖力的选育提高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根据新疆某猪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大约克夏、大长、长大、杜长大共8 461窝繁殖记录,统计分析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总产仔数、健仔数、死胎数、畸形和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均随着胎次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7胎繁殖性能较好,均在5胎达到高峰,5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死胎数10胎最高,畸形数1胎最高;春季母猪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夏季的初生窝重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秋季母猪的产死胎数最多;4~6胎杜长大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最高,总产仔数高于大长母猪(P<0.05),健仔数和初生窝重高于大约克夏(P<0.05)。综上所述,母猪的繁殖性状受到胎次、分娩季节和品种杂交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8胎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并可提高母猪3~7胎龄在猪群中的占比,调整配种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大白母猪在不同妊娠阶段的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在妊娠前期、中期、后期对怀孕母猪进行背膘测定,根据测定的背膘厚将每个阶段的母猪分为3组,同时记录母猪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产死胎数、初生窝重和仔猪平均初生重。结果表明,在妊娠前期,1组(背膘厚<14mm)、2组(背膘厚介于14~19mm)的窝总产仔数分别为13.54头、13.35头,显著高于3组(背膘厚> 19mm)的12头(P <0.05);1组、2组的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2.95头、12.86头,显著高于3组的11.35头(P <0.05);1组的初生窝重为20.31kg,极显著高于3组的17.18kg(P <0.01),显著高于2组的19.46kg(P <0.05);1组的平均初生重为1.58kg,显著高于2组的1.53kg(P <0.05)。在妊娠中期,在母猪的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死胎数和平均初生重上3个组均无显著差异;1组的初生窝重为19.71kg,显著高于3组的18.20kg(P <0.05)。妊娠后期母猪在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死胎数上3个组均无显著差异;1组的初生...  相似文献   

12.
以168头经产长大二元母猪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背膘仪测量母猪背膘厚度,分析经产二元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与窝均产仔数、初生窝重;哺乳期间背膘厚度变化与断乳窝重、断乳至发情时间间隔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哺乳母猪在哺乳期间背膘厚度减少3-6mm时,母猪的发情间隔最短,为5.53+1.73d;经产母猪配种背膘在14~19mm时,当胎窝均产仔数最高、初生窝重也最重。说明母猪背膘厚对繁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在14~19mm,其繁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猪胎盘效率用于选择产仔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纯种大白猪胎盘效率(仔猪初生重与胎盘重的比率),采用动物模型和MTDFREML软件对469个体的胎盘性状进行了遗传统计分析,估计了胎盘性状的遗传力,根据胎盘效率高低(<5.0、5.0~8.0、>8.0)分成3组用于产仔数的选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胎盘效率具有较高遗传力0.46;高胎盘效率组的母猪初配日龄更早,比低胎盘效率组少22.2d;高胎盘效率组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都较高,分别为9.0和8.1头,而低胎盘效率组分别为7.9和6.9头,两者相差约1头仔猪;而且到第2胎仍然保持了这种趋势,高胎盘效率组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为10.45和10.09头,而低胎盘效率组分别为9.50和8.87头。初步说明利用胎盘效率选择产仔数是有效的,胎盘效率可以作为选择产仔数的辅助性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初产母猪不同妊娠期背膘厚度对其窝产仔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的影响,本实验对加系长白和大白母猪第1胎妊娠开始(配种当天,74头)和结束(妊娠110 d,217头)时的背膘厚度进行测定,记录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配种时背膘厚为14.0~18.0 mm的后备母猪总产仔数13.62头、活产仔数12.32头,显著高于配种时背膘厚为<14.0 mm和>18.0 mm的母猪;后备母猪妊娠110 d的背膘厚度为12.6~15.5 mm时,其总产仔数(13.14头)、初生窝重(14.93 kg)及初生个体重(1.37 kg),均高于其他3个组(P>0.05);哺乳期背膘损失随妊娠110 d后备母猪背膘厚的增大而不断增加,当母猪妊娠110 d的背膘厚>18.0 mm时,其哺乳期背膘损失达4.11 mm,且9.0~12.5 mm组和12.6~15.5 mm组的背膘损失与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15.
窝产仔数除与母猪的营养有关系外,还与胎盘形状有很大的关系。抓好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实现仔猪初生重的重要因素。1遗传出生体重是影响仔猪质量和存活的重要性状,平均出生体重和总出生体重等性状有非常高的遗传  相似文献   

16.
窝产仔数除与母猪的营养有关系外,还与胎盘形状有很大的关系。抓好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初生重的重要因素。1遗传的影响出生体重是影响仔猪质量和存活的一个重要性状,平均出生体重和总出生体重等性状有非常高  相似文献   

17.
胎盘效率是对猪窝产仔数进行间接选择最主要的性状之一。本研究以60头纯种大白猪为试验群体,在测定其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及各胎盘性状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各胎盘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胎盘效率与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胎盘性状与繁殖性能间存在积极的相关性,胎盘效率高,其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也高。  相似文献   

18.
旨在揭示松辽黑母猪繁殖性能,确定繁殖性能最优的松辽黑母猪产仔季节和胎次组合,试验选择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飞马斯牧业有限公司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的126头221窝松辽黑母猪的繁殖记录,采用SPSS 26.0软件邓肯法多重比较分析不同产仔季节和胎次与松辽黑母猪繁殖性能的关联性,以期在吉林省饲养条件下提高松辽黑母猪育种效率和生产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松辽黑母猪四季间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春季产仔性能最高,其次为冬季和夏季,秋季产仔性能最低;春季和冬季产仔的松辽黑母猪初生窝重、3周龄窝重和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四季间松辽黑母猪的初生重性状间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松辽黑母猪第3胎次和4胎次的总产仔数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松辽黑母猪第3胎次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第2、5胎次(P<0.05),极显著高于第1胎次和6胎次(P<0.01);第3胎次的断奶仔猪数性能最高,且显著高于第1胎次和6胎次(P<0.05);第4胎次的总产仔数、3周龄重、3周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大豆卵磷脂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妊娠时间相近的长大二元杂种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约30头母猪。试验时间从妊娠第100天开始至产后7 d结束,对照组只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每天2次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大豆卵磷脂、嘉两头和其它同类产品,添加量为50 g/d。分别记录母猪采食量、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合格仔数、产程、仔猪初生重、脐带直径、胎盘面积和厚度等指标。结果发现:1)嘉两头组和大豆卵磷脂组的产前2周平均日采食量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5.08%和2.82%。2)产仔方面,嘉两头组和大豆卵磷脂组的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0.70±0.23)和(10.71±0.22)头]和窝产合格仔数[分别为(10.36±0.23)和(10.32±0.22)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00±0.26)和(9.56±0.26)头],而同类产品组窝产活仔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个体重,3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嘉两头组和大豆卵磷脂组均对母猪产程具有缩短的趋势。嘉两头组、大豆卵磷脂组、同类产品组和对照组难产率分别为1.74%、3.74%、8.11%、9.38%。4)与对照组相比,嘉两头组有提高脐带直径、胎盘表面积、胎盘厚度和胎盘总重的趋势。因此,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嘉两头具有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应用催产素结合性行为弥补猪人工授精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取随机分配原则,将300头经产母猪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A组、试验3组、试验4组、对照B组,每组50头。试验1组、试验2组母猪配种时在精液中添加0.5 mL催产素,试验2组配合公猪性行为弥补,输精前公母猪密切口鼻接触15 min;对照A组配种精液不做处理,正常配种。试验3组、试验4组母猪每次配种前3~5 min肌肉注射20 IU的催产素,试验4组配合公猪性行为弥补,输精前公母猪密切口鼻接触15 min;对照B组配种前不做处理,正常配种。详细观察母猪发情征兆、配合一定时间的性行为弥补,记录母猪配种时间,统计各试验组母猪的配种数、分娩数、窝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结果表明:与对照A组相比,试验2组母猪配种分娩率、窝均产活仔数、窝均总产仔数等提高效果明显;与对照B组相比,试验4组母猪的窝均产活仔数、窝均总产仔数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试验4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母猪的敏殖效率。说明利用催产素结合性行为弥补的猪人工授精方法可有效提升母猪配种分娩率、窝均产活仔数、窝均总产仔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