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产淀粉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望锋  周晶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315-2318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株,采用液态培养基发酵,探讨枯草芽孢杆菌产α-淀粉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分别对碳源、氮源、发酵时间、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对碳源浓度、氮源浓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这4个因素进行了L9(34)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优于其他碳源,尿素优于其他氮源,最佳培养时间为30 h;最佳发酵参数组合为pH 5.0,葡萄糖质量浓度0.2%,尿素质量浓度1.5%,接种量2.5%。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B-15菌株发酵豆粕产蛋白酶能力,采用单因素法对B-15菌株发酵培养基所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筛选,采用正交试验对B-15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为2%、豆粕浓度为12%、KCl为0.01%、MgSO4为0.05%。通过发酵工艺条件参数的正交优化试验得出发酵培养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为48 h,装瓶量为50 mL,种龄为14 h,pH值为6.5。在此条件下B-15菌株发酵产蛋白酶活力为125.05 U/mL,与基础发酵培养基相比,提高了11.9%。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烟碱降解菌A4降解烟碱的能力,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对菌株A4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菌株A4生长的培养基主要因素为p H值、烟碱含量、碳源、氮源;采用4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分析,确定了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在培养温度为30℃、p H值7.0、烟碱含量2.0 g/L、接种量5.0%、柠檬酸三钠0.3%、胰蛋白胨1.5%条件下,培养48 h,其烟碱降解率为72.8%比优化前提高了22.5%。结果为采用生物技术降解烟碱废弃物以及改善烟叶品质方面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从啤酒废酵母泥中分离纯化出5株酿酒酵母,以其中单细胞蛋白(SCP)含量较高的SY-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分生孢子,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株高产SCP的诱变菌株SY-5-7,比出发菌株高7.84%,达到48.67%。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诱变菌株SY-5-7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5.0、培养温度26℃、接种量2%、发酵周期为70h,碳源为50g/L蔗糖、氮源为10g/L酵母膏。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SY-5-7的生物量比初始条件提高了约35%。  相似文献   

5.
采用DNS比色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多黏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HD-1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种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基为魔芋粉0.75%、酵母膏1.00%、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培养基初始p H 9.0;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培养温度31℃,培养时间27 h。在此优化条件下,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可达72.6U/m L。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CN181菌株在发酵液中的数量,本试验通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CN181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和筛选。通过单因子试验得出,玉米粉为最适碳源,豆粕为最适氮源,K~+和Na~+为最适金属离子;正交试验法得到了发酵液中各组分的最佳含量,分别是:玉米粉15.0 g·L~(-1)、豆粕10.0 g·L~(-1)、K_2HPO_4 2.0 g·L~(-1)和NaCl 2.0 g·L~(-1);在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含量后,对CN181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条件为: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8.0、250 m L摇瓶装液量30 m L、接种量2%(体积分数)、培养温度30℃、转速180 r·min-1、培养时间24 h。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蒙氏假单胞菌LKX-1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2.0%,酵母粉2.0%,KH_2PO_4 0.15%,MgSO_4·7H_2O 0.10%;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接种量1.0%,初始pH值7.0,装液量100 m L/瓶(三角瓶容量250 m L),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活菌数可达4.5×10~(14)CFU/m L。  相似文献   

8.
抗犊牛腹泻益生菌株BN-9产芽孢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N-9菌株是一株能够抑制犊牛腹泻病原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益生菌.为提高该菌株的芽孢生成率,对其产芽孢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选择益生菌BN-9菌株的适宜碳源、氯源、无机盐;采用正交设计,结合SPSS软件进行分析,优化出BN-9菌株的最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产芽孢条件.BN-9菌株的芽孢生成率最高时,其相应的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如下:蔗糖为0.25%,黄豆粕粉为1.5%,MgC12为0.01%,MnSO4为0.01%,种龄12 h,接种量4%,装瓶量100 mL·250 mL-1,培养基初始pH 8.0,摇床转速200 r·min-1.37℃发酵培养48h.通过研究,确定了BN-9菌株芽孢生成率最高时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优化后,BN-9菌株的芽孢生成率提高到93.83%.相应的细菌数为2.28x108cfu·mL-1.  相似文献   

9.
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的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5,(2):87-91
探讨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为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提供支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5-1-1菌株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葡萄糖2.0%、蛋白胨0.5%、酵母浸膏1.0%、氯化钠0.5%。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 H值7.0,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36 h,250 m L三角瓶通气量40 m L,接种量体积分数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了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菌铜绿假单胞菌HZ1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活性;以HZ15菌株发酵液的细菌浓度即在波长600 nm处的OD值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Z15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HZ15菌株的发酵培养以YSP培养基(其组分为蛋白胨10 g/L、酵母膏5 g/L、蔗糖20 g/L、蒸馏水1 L)为最适的基础培养基,以蔗糖为最佳碳源,以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36℃、光照时间12 h/d、发酵时间48 h、装液量40 mL/250 mL、转速220 r/min、接菌量2.5%。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了HZ15菌株的培养效率,节约了发酵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天然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生产成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探讨了直接利用乳酸链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培养液进行抑菌的最适培养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了最适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及其浓度或配比的范围,然后采用正交试验L9(3^3)优化后得到的乳酸链球菌抑茵的最佳发酵条件为:3.0g/100g葡萄糖,4g/100g蛋白胨,2g/100g酵母膏,1g/100g牛肉膏,0.005mol/L MgSO4。优化后的培养基抑菌能力明显提高,此结果可为乳酸链球菌素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对生防菌株B26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蛋白胨1.5%、CaCl2 0.15%、MgSO4·7H2O 0.20%;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5℃、初始pH值7.5、锥形瓶体积为250 mL,发酵液为120 mL,接...  相似文献   

13.
枇杷内生木霉P3.9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枇杷内生木霉P3.9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以分离自枇杷主干韧皮部的内生木霉P3.9菌株为供试菌株,以菌丝生长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组合液体发酵培养液,碳源、氮源、pH及其接种量。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液为马铃薯浸汁,碳源为D-果糖,氮源为磷酸二氢铵,pH 7.0,接种量为1.5%;正交试验表明其菌丝生长的最佳组合培养条件为马铃薯浸汁,在其中添加2%D-果糖、0.05%磷酸二氢铵、pH 6.0、接种量为1.5%。按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培养,最高菌丝干重可达5.1 mg/m L。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巨大芽孢杆菌BM05的发酵条件,提高其发酵活菌数。[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碳、氮源,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C/N比,并研究p H、发酵温度、接种量和转速对发酵的影响。[结果]碳源选用玉米淀粉和葡萄糖,氮源选择牛肉粉,初始p H 7.0,发酵温度35℃,接种量为4%,转速220 r/min为最佳发酵条件。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发酵菌数达4.73×109cfu/m L,比原始配方提高了1.56倍。[结论]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大大提高了巨大芽孢杆菌BM05的发酵活菌数。  相似文献   

15.
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60Co诱变,筛选出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比原菌株明显提高。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该酶的固体发酵条件,采用优化配方,使酶活力达到169.2U/ml。  相似文献   

16.
边名鸿  谢晖  左勇  李东  李杨  刘利平  祁峰  张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81-10183
[目的]优化猪骨粉乳酸菌的发酵条件。[方法]将新鲜猪骨骨粉进行乳酸菌发酵,分别探讨了不同菌种比例、初始pH、加糖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发酵条件确定为:菌种比例1∶2,初始pH 6.5,加糖量为7%。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后猪骨粉三氯乙酸氮溶解指数(PTA-SN)和磷钨酸水溶性氮(TCA-NSI)分别为0.625 0和0.873 6。[结论]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猪骨粉的营养价值大幅提升,为猪骨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 aFACHB-29)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碳氮比、pH、温度等对其生物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首先用单因素方法对5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了评价,并筛选出了对生物量生长和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的3个因素:葡萄糖浓度、硝酸铵浓度和pH;再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生物量生长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浓度为2%,pH值为7.5,硝酸铵浓度为0.016%。最终,发酵液中的藻体含量可达到5.6g,L,脂肪含量可达到1.46g/L。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高效拮抗辣椒疫病的真菌ASD菌株,采用含毒介质菌碟法进行抑菌试验,优化不同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并利用单因子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得到最佳抑菌效果的优组合。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成分为葡萄糖、甘氨酸、0.1 g/L KCl及MgSO4.7H2O、0.05 g/L Fe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25℃、220 r/min、30 mL/100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影响最大、氮源影响最小,根据K值得出发酵最优组合为葡萄糖、甘氨酸、0.03 g/L FeSO4、pH 6、于30℃180 r/min摇床培养5 d。  相似文献   

19.
张先舟  马玉青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73-12974,12990
[目的]优化甜高粱汁发酵乙醇的培养基。[方法]以Co-158酵母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氮源和无机盐对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硫酸铵6g/L,硫酸镁6g/L,氯化钙10g/L,磷酸二氢钾0.3g/L;在此条件下,酒精体积分数可达9.0%。[结论]为采用甜高粱汁为原料发酵法生产酒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沙果渣为主要原料,利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与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种,研究以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因素对发酵工艺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对SDF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法制备沙果渣SDF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0%,发酵时间25h,发酵温度40℃。在该条件下沙果渣SDF的平均得率可达到9.72%,高于非发酵条件下5.44%的SDF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