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人常用塑料袋装籽棉花,认为方便、省事。其实,这样会影响棉花质量,使棉花品级下降。因为塑料袋一般透光不透气,袋内外温差约为5℃。由于袋内温度高,就会将棉籽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塑料袋不透气,水分即被棉纤维吸收,使棉花色泽变黄。据试验,用塑料袋装的籽棉一般比用其他透气容器装的籽棉降低1个品级。用塑料袋装棉花, 时间越长,影响也就越大。因此,请棉农不要用塑料袋装棉花。N[060443]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万多亩,我们通过田间试验,准确把握棉花各生育期生长特点及需肥规律,验证云天化复合肥在棉花种植中所展现的效果是否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待试验结束后对照试验用肥量、用肥成本、用肥肥效、棉花产量等综合因素下,云天化复合肥同其他厂家的肥料的优缺对照,总结出一套适合棉花生长全程营养解决方案,为云天化复合肥做好技术服务指导,从而提高云天化复合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从河北省纤维检验局了解到,河北省将全面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  相似文献   

4.
滴灌条件下灌溉量和频率对杂交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杂交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2个灌溉水平400和520 mm(分别用W400和W520表示)和2种灌溉频率5和10 d(分别用F5和F10表示).[结果]高灌溉频率可以维持0~40 cm土壤含水量稳定在较高水平,有利于作物生长.灌水量和灌溉频率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是在花铃期(播种后90 d),此时增加灌溉量或灌溉频率都可以促进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尤其是提高灌溉频率可明显促进棉花生长.[结论]增加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可促进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棉花产量;尤其是提高灌溉频率可以显著增加棉花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不同处理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顺序均为:W520F5 > W400F5、W520F10 > W400F10.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或时期,通过提高灌溉频率可以有效的增加棉花产量、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药效试验及大田示范验证了棉花随水滴施噻虫嗪防治棉花蚜虫的效果,在棉花蚜虫发生蔓延初期,随水滴施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瑞胜)150 g/hm2,药后5 d对棉花蚜虫的防效51.61%,药后10 d防效72.88%,药后20 d防效67.74%,药后30 d防效49.72%,用噻虫嗪随水滴施1次可有效控制棉花整个生育期蚜虫的为害,对棉花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酒泉市下河清科技示范农场对棉花用摩素多维蛋白肥 6 0 0倍液于 6月 5日、6月 2 5日、7月 5日各喷施 1次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喷肥处理棉花折合产量为 4 6 6 6 .6 7kg/ hm2 ,较喷清水对照增产 5 .3 % ,增加产值 10 1 7.8元 / hm2 ,产投比为 4 .2 4∶ 1。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1、2、3、4、5 g/L的壳聚糖溶液浸泡棉花种子并喷施正常生长的棉花幼苗,研究其对棉花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处理质量浓度为2 g/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获得棉花转基因植株的新方法。[方法]以棉花感受态萌动的上胚轴作为外源基因转化的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携带有筛选标记NPTII(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及GFP(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导入棉花,研究了农杆菌介导法用于棉花感受态萌动上胚轴转化的预培养时间,浸菌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抗生素处理浓度等。[结果]在新疆棉花离体培养植株直接再生植株基础上,经3~5d预培养处理过的棉花上胚轴,在浸菌15 min共培养2 d后,经50 mg/L kan筛选,用1 000 mg/L头孢霉素抑菌,并用相对高含量细胞分裂素和低含量生长素的组合对其进行直接出芽培养,从而获得抗性小苗。[结论]用农杆菌转化处理棉花上胚轴是一种操作简单、重复性好、非基因依赖型的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杂交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灌溉水平400和520 mm(分别用W400和W520表示)和2种灌溉频率5和10 d(分别用F5和F10表示)。结果表明:高灌溉频率可以维持0~40 cm土壤含水量稳定在较高水平,有利于作物生长。灌水量和灌溉频率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是在花铃期(播种后90 d),此时增加灌溉量或灌溉频率都可以促进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尤其是提高灌溉频率可明显促进棉花生长。增加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可促进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棉花产量;尤其是提高灌溉频率可以显著增加棉花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不同处理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顺序均为:W520F5W400F5、W520F10W400F10。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或时期,通过提高灌溉频率可以有效的增加棉花产量,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被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50个“棉花生产大县”之一的鱼台县,连续5年创全省棉花单产第一,去年,在遇到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该县依靠科技创造了亩产皮棉83公斤的新纪录,并率先完成全省定购任务。 为促进棉花生产的不断进步,鱼台县狠抓了棉花良种体系建设。按照推广、引进和制种相结合,提纯复壮和自交混繁用结合、品种间杂交和不育系杂交相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开展了棉花优良品种的条育、普及和推广工作。目前,该县已形成了3个良种繁育区、5个杂交制种区和4个高产优质良种棉示  相似文献   

11.
用组织培养法进行马铃薯体细胞染色体的加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马铃薯普通栽培种的2个一单倍体、2个纯合二倍体和5个双单倍体材料,以半叶、茎、叶柄作为外植体通过先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苗的两步法进行了染色体的加倍实验。结果表明:用组织培养二步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加倍率;加倍率高达93.33%。成愈率、苗分化率和加倍率均以半叶为最高,其次为茎段和叶柄;苗分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加倍率,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r=0.7336);适当地延长愈伤组织培养时间有利于提高加倍率,本实验结果以40d为宜;基因型对成愈率、苗分化率及加倍率均有影响,亲缘关系近的材料这三种频率也相近;倍性低的材料加倍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棉花优良品种中棉所27直接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我国难培养基因型优良棉花品种中棉所27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该品种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能力。该品种体细胞胚胎发生有2种情况:一是由外植体直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并形成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状体;二是先诱导获得非胚性愈伤组织,再经多次继代培养,获得胚胎发生。不同激素及其组合和浓度配比是影响中棉所27直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直接因素。另外,饥饿培养及继代周期对胚胎发生也有重要影响。0.1mg/LKT和0.1mg/LIAA组合、0.1mg/LKT和0.1mg/LZT组合、0.1mg/LZT单独使用,在饥饿条件下培养,均能直接高效诱导获得大量胚性愈伤组织,并有短期内形成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状体。胚状体在不含任何激素的MS B5培养基上培养有利于植株再生,并降低畸形苗形成率。另外,还发现不同培养基对中棉所27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体细胞胚形成和萌发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脱脂棉、琼脂和河沙为支持物,以MS+NAA1.00mg/L+6-BA0.50mg/L为培养基,对月季茎段愈伤组织诱导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支持物为脱脂棉的培养基对月季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有较好的效果,但污染稍大。  相似文献   

14.
杀菌剂对枸杞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解决枸杞组织培养中的真菌污染问题。[方法]在枸杞继代培养物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农用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经灭菌后,在光照12 h/d、光强2 000 lx、温度23℃的条件下,培养并观察材料的受污染与生长情况。[结果]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枸杞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真菌污染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污染率仅10%,且枸杞培养物的生长情况良好。[结论]找到了一种在枸杞组培快繁中既能有效防止真菌污染,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组培苗生长发育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5.
枇杷胚乳培养获得植株试验初报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正>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亚热带地区的初夏度淡水果。它品质优良,但种子多而大。因而培育无籽枇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在培育无籽果实的几条途径中,利用胚乳培养以获得三倍体植株是一条较有希望的途径。已报道的苹果、柑桔、猕猴桃等果树的胚乳培养获得植株,正是这方面研究的有意义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百合组培快繁技术途径.[方法]以金康卡百合的子房、花柱、花丝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灭菌时间、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左右外植体出现膨大,培养20 d左右,即有淡绿色愈伤组织出现;不同的NAA和BA浓度对愈伤诱导影响较大,激素浓度为0.5 mg/L NAA和1.5 mg/L BA的MS培养基对促进子房膨大和愈伤诱导效果最佳.[结论]不同的灭菌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不同,均随着灭菌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的趋势.金康卡百合的子房、花柱、花丝形成愈伤组织能力有一定差异,用子房作外植体比花柱、花丝更易产生愈伤组织且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landersberg生态型的拟南芥为试材,建立了一套简便有效的组培体系。无菌苗的生长采用竖直培养,易于收集外植体。莲座叶、叶柄、下胚轴、根分别作为外植体在B5+5 mg/L2,4-D+0.5 mg/L KT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莲座叶作外植体出愈慢,出愈率低,愈伤组织质量较差;叶柄、下胚轴和根作外植体出愈快,且愈伤组织质量好,后期易分化。根外植体在MS+5 mg/L KT+0.1 mg/L IAA配方的出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2~3周后,愈伤组织能有效分化出芽,分化率达100%。分化出的芽移至MS+2 mg/L NAA培养基上竖直培养,2周左右诱导分化出根,然后移至MS培养基上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8.
湖北麦冬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湖北麦冬茎尖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过程 ,结果表明 :湖北麦冬茎尖在MS +6-BA 2 .0mg/L +NAA 0 .2~ 0 .5mg/L的培养基中能完成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与分化 ,分化的小苗在 1 /2MS +NAA 0 .5mg/L的培养基中生根而完成植株再生过程。盆栽试验表明 ,湖北麦冬茎尖组培苗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陈辉  姚志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33-6334
[目的] 研究烟草愈伤组织的发育情况及其丛生芽或分化点的形态建成。[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把烟草叶片切块培养在含有2mg/L NAA和1mg/L6-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而后,转移愈伤组织到含有NAA 0.1mg/L+BA2.0mg/L的分化培养基上使其产生丛生芽或分化点。[结果] 诱导培养20d后,愈伤组织基本形成且没有发生污染,烟草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是成功的。愈伤组织的整体分化率比较高,愈伤组织上形成的丛生芽或分化点比较多,且分布比较均匀;编号为4的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分化不理想,且其丛生芽或分化点分布极不均匀。在烟草叶片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中NAA和6-BA的添加量分别为0.1和2.0mg/L。[结论] 该研究为植株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小麦成熟胚高频再生基因型筛选及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生产上主栽或主推的、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18个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系)和2个西北春麦区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它们成熟胚再生能力进行比较,从中筛选出再生频率高的基因型,并探讨不同接种方法、麦草畏质量浓度、细胞分裂素和干燥处理等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普遍较高,为66.7%~100.0%,而分化率普遍较低,为3.6%~35.8%。基因型间差异显著,其中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的基因型有泛麦8号、周麦27和邢麦6号,绿苗分化率超过30%;采用胚十字形切割法接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达到54.5%~73.3%;诱导培养基中麦草畏的诱导效果显著优于2,4-D。在麦草畏质量浓度为2~4mg/L时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成熟胚愈伤组织转入不含激素或含有2mg/L 6-BA或KT的分化培养基中时,分化率分别达到38.5%,45.8%和37.0%,较其他细胞分裂素和质量浓度处理分化率高,而愈伤组织分化前干燥处理6h和未干燥处理的差异不显著,干燥12h分化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