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丹 《内陆水产》2002,27(4):34-34
红体病症状红体病,专业上又称桃拉(TAURA)综合症,由桃拉病毒引起,该病的暴发有以下规律:通常在气温骤升或骤降时出现;养殖对虾的发病时间在30~60天;发病的对虾规格在5~9厘米;病虾池水色浓,透明度低,仅在20厘米以内,pH值高于9,氨氮含量则在0.5毫克/升以上。该病的发生蔓延时间较长,一般较少引起急速的大规模死亡现象,其早期症状表现为:对虾群体常出现环游现象,虾体无明显改变,仅尾扇出现蓝色斑点或有少量微小的白色斑点;肉眼分不出肝脏和心脏(正常对虾肉眼可分清肝脏和心脏),只能看出肝脏肿大或变淡…  相似文献   

2.
实际生产中南美白对虾的红体病大致可归为三类:病毒性红体、细菌性红体、应激性红体。一、病毒性红体病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红体病又称桃拉综合征,由桃拉病毒(TSV)引起。1.鉴别发病虾池水质一般较浓,透明度通常在20厘米以内,pH高于9,氨氮含量在0.5毫克/升以上。虾体通体呈微红色或茶红色,特别是肝脏发红明显。病虾甲壳变软,易与肌肉分  相似文献   

3.
一、红腿病1.症状①病虾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变红,鳃区呈黄色或浅红色,尾扇浅红而后深红,步足红点渐多。②甲壳变硬,体表无黑斑。③病虾最初表现为食欲不振,食量大减,胃部仅有少量食物或完全无食,而后离群独游,行动呆滞,不能控制行动方向,或在水面打转或在池边爬行,重者伏在池边2~4小时开始死亡。2.病原副溶血弧菌侵入虾体血液而引起全身性疾病。多发生在清淤不彻底、消毒不严格,水中理化因子恶化或变化频繁的池塘。14~31℃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常呈急性型暴发,死亡率高达90%。3.预防①放养前必须对池塘彻底清淤、严格消…  相似文献   

4.
一、常见病毒病及预防(一)常见病毒病1、白斑综合症由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引起的,发病前期虾须、尾扇发红,身体消瘦,摄食尚可,体表无其他异常。病虾漫游于水面,不久便下沉死亡,这时用显微镜检测病虾头胸甲中央部位,发现有雪花形、放射状白色斑纹。到了发病后期,大多数病虾残胃或空胃,头胸甲向外张开(鳃丝肿胀所致)且极易剥离,肝胰脏肿胀,外观模糊,手捻易碎,有红色组织液流出,甲壳与附肢上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纹,游泳缓慢无力,不久便死亡。2、挑拉病毒综合症(红体病)由桃拉病毒(TSV)感染引起,症状是虾体虚弱,甲壳变软,不摄食,空胃,体色素扩散,附肢呈红色,尤其是在尾扇、尾节和腹肢更明显,有时整个虾体变成红色,全身暗红的症状,尤以尾扇与游泳足明显,病虾肝胰脏肿大变白。一般集中在池边和下风处缓慢无力游动或漂浮于水面,反应迟钝。患病的虾大部分死于蜕皮期,幼虾急性死亡,成虾呈慢性死亡,感染后的幸存者一旦表皮蜕落,甲壳角质层出现黑斑化现象。(二)常见病毒病的预防措施1、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1)在放苗时,使用“加强型利生素”和“肥水师傅”“、单细胞生长素“培好水色,营造良好养殖生态环境。(2)养殖全过程,每隔7~10天使用“加...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和防治情况2002年6月10日,戈沽一口2.5亩的池塘发生了虾病,症状是:南美白对虾的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有的是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最为明显,全身也呈红色。病虾活动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反应迟钝,摄食量减少。病虾头胸甲的鳃呈淡黄色,壳变硬,肝胰脏变异不明显,机体无黑斑症状。开始,一天死虾10多只,后来死亡数逐渐增加。根据以上症状,我们诊断为弧菌性红体病。按照一些有关资料上介绍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首先采用二溴海因进行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3克/米3,同时投喂药饵。施药后的第三…  相似文献   

6.
在南美白对虾亲虾培百过程中红体病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虾病,它可以引起整池亲虾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此病传染性极强,亲虾红体病携带病原,可能通过垂直传播传给后代使其后代成为红体病病原携带者。在人工育苗阶段因病原数量少,没能暴发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的深入,水质条件的改变,病原随时可能暴发,造成养殖失败。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菌的主产地--河北沧州黄骅市沿海200多个育苗场中,在2008年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大规模、长时间出现了仔虾的“红体病”,平均每个育苗场因“红体病”死亡的大规格仔虾2000万尾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左右,总损失达3亿元左右。其中有十几个育苗场因此育苗彻底失败,每个育苗场死亡大规格仔虾1.5亿尾以上,每个育苗场的经济损失120万元以上,很多育苗场因此而破产倒闭。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红体病的发生及流行红体病是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80年代末,我国台湾省在对虾病害打击下养虾业一蹶不振,无奈之中企望引进抗病能力较强的南美白对虾来振兴养虾业,但好景不长,1998年风云四起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热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溃不成军,病害流行。而目前大陆所需的南美白对虾苗有的引自台湾省,又把虾的红体病病原带进大陆,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上海等省(区)沿海海水、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中大面积暴发。该病发生后,发病迅速,病程极短,死亡率极高,一般虾池发病后10天左右大部分对虾死亡…  相似文献   

9.
养殖过程中当气候、水环境发生突变,或者由于人为操作不当造成虾池的理化因子发生巨大改变,南美白对虾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虾体发红,触须、尾扇基部尤为明显,对虾空肠,摄食量急剧减少甚至不摄食,沿池边狂游,极易受惊跳塘,容易引起断须、黑鳃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南美白对虾应激反应。经验不足的虾农常误以为病原性的“红体病”,十分紧张,不当的用药常引发对虾应激死亡。下面是笔者近年来基层指导养虾户遇到的南美白对虾常见应激反应的几种原因及处理方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3,28(11):32-32
红体病(又称桃拉综合症) 病因: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症状:病虾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变白,虾体变红,尤其尾部更为明显。幼虾一般急性死亡,成虾呈慢性死亡。防治方法:1)用0.2~0.3克/米~3二溴海因全池连续泼洒2天,隔2天再全池泼洒清水素(枯草杆菌)0.2克/米~3、光合细菌2克/米~3和沸石粉20克/米~3;2)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2克、红体消15克、EM原露3克,连续内服5~6天。  相似文献   

11.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污染严重,虾病多 近年来虾病一直困扰湛江市的养虾业。2004年,湛江市对虾发病率60%。据初步了解,虾病的类型,南美白对虾主要是桃拉病毒病,群众称之为“红体病”,斑节对虾主要是发光细菌病和白斑病。这些病来势迅猛,一般放苗后10~40天就发病,早的数天内就出问题,且死亡率高,发病3~4天就死光,发病率一般在50%以上,高的也达70%。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仔虾淡化过程中出现的两大病分别是由病毒引起的红体病和由聚缩虫引起的聚缩虫病,其中红体病危害最为严重,会造成大量的死亡以至于绝产。而  相似文献   

13.
本刊2001年第十二期刊登的“南美白对虾桃拉病的防治”一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笔者认为文中的判断有待商榷。从文中提到的基本概况、病状与水环境、防治情况与结果等分析,笔者认为应是养殖前期虾苗体质弱、抗病力差感染白斑病,继发细菌病致死。因为病虾附肢变红,步足蛀断、溃疡,触须、尾扇、胃肠道变红等症状都是弧菌感染的特征,“变红”是病虾血红细胞浸润的一种炎症反应。另外,下苗时水质偏酸(pH值为6.5,正常为7.5~8.5),发病时透明度为13~20厘米,水质过肥,可见幼苗期投饵过多,水质富营养化,细菌繁殖…  相似文献   

14.
在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危害较大的病害有蚤状幼体和仔虾(P5以前)的“粘脏病”、大规格仔虾(15毫米以上的仔虾)的“红体病”,其中以大规格仔虾的“红体病”损失最为惨重,小则整池、大则整场绝产.池中死亡的大规格虾苗成堆。育苗的技术人员公认一旦发病之后根本无药可治.1~2天之内整池虾苗死绝,而且很快就传染到整场;刚得病的池子因症状明显.虾苗很难卖出,并且影响到整个育苗场的虾苗销售,只有等死。此时育苗场该投入的都投了,到最后马上就要卖钱时却都死光,损失惨重.最可怕的足到现在其病原也没有搞清,以至于育苗场家谈“红体病”色变。笔者在近几年的育苗过程中,针对“红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4,(7):76-76
一、桃拉综合症(又叫红体病)[病原]为桃拉综合症病毒(TSV)。[症状]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恢复期)。亚急性或急性期:病虾体呈淡粉红色,尾扇和腹肢发红。亚急性期:对虾多在蜕皮时死亡(这可能是蜕皮时大个体对虾死亡多的原因之一)。壳薄坏死,肠空而无食,蜕皮时易患此病。慢性期:  相似文献   

16.
自1993年以来,我们在常规虾塘和乐清湾浅海水域网箱分别进行不问海水鱼品件与对虾混养防治虾病的效果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红鳍东方红、黑绸、挽状黄姑鱼、钞鱼、中华乌塘续、河鳗与对虾混养具有明显的抑制或控制虾病发生的效果,而辎鱼与对虾混养不能有效抑制虾病的发生,现详沐如下:1996年在10.66公顷的虾塘混养红给东方鲑35万尾,放养长毛对虾苗160万尾,4个a后对虾长至、11~12cm。同期未混养的虾塘则放养对虾苗20余天后就发病死亡。1994年在1.53公顷虾塘混养黑钢6000尾,放养虾苗60万尾,两个月后对虾生长至7.Zcm,而同期…  相似文献   

17.
症状:该疾病以躯体和附肢变红为主要特征。病虾的步足、游泳足、尾扇、触角的颜色变成微红色或鲜红色,尤其是以游泳足内外缘的颜色变化最为明显。头胸甲的心区附近由透明的青色变成白色或浅橘红色,形似三角形。防治方法:采用内服杀菌药物和外泼消毒药物相结合的方法。(1)内服药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对苗种的危害要大于成虾,而且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首先应从预防着手。一、具体措施与方法1.亲虾选择:最可靠的方法是选择自繁的无病虾苗进行养殖,并在年底回收用作亲虾。其次是选购疫区外的成虾用作亲虾,以确保生产出健康的虾苗。如果亲虾的体色偏淡,甲壳内的肌肉呈混浊状,尾扇具明显的白色条纹,则表明亲虾已被感染,在该群体中那怕只有少数个体具有上述症状,那么这批亲虾必须予以淘汰,如果心存侥幸,认为剔除病虾或进行消毒处理即可治愈,那么所育成的虾苗将很难保证不发生肌肉白浊病。2.消毒、预防措施:亲…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病害频繁发生,原虫病、红体病、白斑病、肌肉白浊病、“偷死病”等到处可见,亏损的养殖户不断增多,减产排塘情况比较普遍,出现养虾户“谈虾色变”的现象,甚至有的贱价弃塘,另谋高就。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南美白对虾难养?在这严峻时期能否找出成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颜超群 《淡水渔业》2000,30(1):40-40
近几年来 ,内陆省份的罗氏沼虾养殖业发展迅猛 ,各地养虾产量也不断上升 ,养虾效益很高。但许多生产户还不了解虾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 ,对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对此 ,笔者据我公司近 6年的养虾实际经验 ,将几种典型常发虾病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甲壳溃疡病[病症 ]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的溃疡 ,溃疡的中部凹陷 ,边缘呈白色 ,褐斑大小不定 ,在虾体的各个部位都可发生 ,在头胸甲和腹部前三节的背面发生较多 ,有时触角、尾扇和其他附肢也有褐斑和烂断 ,在断痕处也呈褐斑 ,严重影响虾的生长蜕壳。[病因 ]虾体在运输过程中碰伤 ,水质不好 ,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