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淡水养殖中华鲟(Acipense rsinensis)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升盐的方式实施海水驯化实验,对驯化过程中不同盐度下中华鲟幼鱼渗透调节器官鳃、肾和肠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了解各器官在渗透调节过程中的适应性变化.结果显示,中华鲟幼鱼在海水条件下存活率达100%;海水驯化过程中,随着盐度的升高,中华...  相似文献   

2.
杨州 《水产科技》2001,(3):24-25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俗称河鲀,隶属于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是一种名贵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每年4~5月份溯河进入长江或通江的湖泊中水草丰盛的地方产卵繁殖,幼鱼在淡水中肥育。由于对淡水的很好适应性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暗纹东方鲀已经被培育成淡水养殖新品种,目前的养殖方式有池塘露天养殖和温室集约化养殖,或两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淡水白鲳目前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白娼不耐寒,在北方地区养殖易受低温天气的影响,致使成鱼达不到理想的出塘规格或冻伤致死,为了探索白鲳耐低温能力,为北方地区养殖或越冬保种提供参考数据,笔者进行了淡水白鲍幼鱼耐低温试验。一、试验条件试验在室内玻璃水槽中进行,玻璃水槽长、宽、高分别为1200、600、800mm,设进排水管道,水源为饮用自来水经暴气后引用,槽内装有水温调节器,通过调节器可随意调节槽内水温,并设有20W微型充气泵一只。试验用幼鱼共10尾,引自山东省淡水水产研…  相似文献   

4.
曾海红 《河北渔业》2008,(11):35-36
鲟鱼是一种古老而又珍稀的鱼类,具有个体大、寿命长、幼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热点”,对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高水产养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Brandt)又称施氏鲟、黑龙江鲟,分布在黑龙江水域,是近两年刚刚兴起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由于幼鱼成活率低,因此幼鱼培育都在室内小水体中进行,生产成本较高。网箱培育幼鱼还未见报道,我们于1998年在池塘中设置网箱...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异育银鲫在我国已普遍养殖,成为鲫养殖中的主要品系,有逐渐取代鲤、成为我国第四大淡水养殖鱼类的趋势。为了加快推广应用鲫鱼配合饲料,提高配合饲料养殖效果,特制订本规范。一、配合饲料要求幼鱼配合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32%以上,成鱼配合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28%以上,营养全面,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漠斑牙鲆仔鱼、稚鱼和幼鱼对低盐度的耐受力和漠斑牙鲆的淡水驯化技术。初孵仔鱼在盐度为5的水中最多存活5d,5d以后全部死亡。30日龄稚鱼在4h10min淡水组全部死亡,对淡水的耐受力较低,而盐度为5~25的各组72h的存活率都在95.00%以上。90日龄幼鱼经缓慢淡水驯化9d后存活率可达98%以上,对漠斑牙鲆幼鱼进行淡水驯化的最佳年龄为90日龄。淡水驯化影响幼鱼初期的摄食,以后则逐渐趋于正常;急性淡水驯化对幼鱼的伤害比缓慢淡水驯化大;漠斑牙鲆对低盐的耐受力随生长和发育逐渐增加,年龄是影响幼鱼对低盐度耐受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美玲  董温昕  杜震宇 《水产学报》2024,48(1):019402-019402
近年来,高密度、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模式导致养殖鱼类疾病频发,其中幼鱼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如何保障幼鱼的健康是当前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益生菌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幼鱼的抗病力、增强幼鱼对营养素的摄取、促进幼鱼的生长发育。已有大量的研究阐述了益生菌在幼鱼生长发育及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但相关机制还需深入探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益生菌在幼鱼生长发育及抗病方面发挥的有益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讨论了益生菌在幼鱼养殖应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为益生菌在水产动物幼体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一、疱疹病毒病1970年从十和田湖孵化场大量死亡的淡水饲养的红大麻哈鱼,以及北海道的马苏大麻哈鱼稚鱼中分离到了这种病毒。自1988年起,淡水及海水养殖的银大麻哈鱼也发生了这种疾病,成为鲑科鱼类幼鱼和成鱼大量死亡的主要疾病。1992年  相似文献   

10.
赵峰  张涛  侯俊利  刘鉴毅  章龙珍  庄平 《水产学报》2013,37(12):1795-1800
为了研究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盐度适应过程及其调节规律,将7月龄幼鱼直接转入0(淡水对照),5,10,15等4个盐度组中养殖32天,分别在0.5,1,2,4,8,16,和32 d 检测幼鱼血液水分、血清渗透压和血清Na 、Cl-、K 的浓度,结果显示:试验过程中,淡水和盐度5组中华鲟幼鱼血液各项指标始终保持一致,未呈现显著性差异。盐度10和15组,中华鲟幼鱼血液水分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下降程度与盐度呈正相关,16 d时各组幼鱼血液水分无显著性差异。中华鲟幼鱼转入盐度10和15条件下,其血清渗透压与Na 和Cl-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达到新的平衡;12 h是其上升和下降的拐点。而血清K 浓度的变化趋势与血清渗透压和Na 、Cl-离子不同,呈现先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从结果可以看出,中华鲟幼鱼与其他广盐性鱼类一样,其盐度适应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即临界期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11.
<正>热带鱼蓝鲨(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又称苏氏圆腹、虎头鲨、淡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种类。淡水鲨鱼营底栖生活,属杂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植物为饵,也摄食人工饲料,成鱼则摄食水生植物和人工饲料。该鱼十分贪食,故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对环境适应性强,河流、池塘均可养殖,养殖8个月可增重1 kg。该鱼性胆小,游动快捷,受惊扰在水中不停地跳跃。淡水鲨鱼抗低  相似文献   

12.
田青 《河南水产》1996,(1):25-25
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白鲳于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到全国,成为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又称施氏鲟、黑龙江鲟,分布在黑龙江水域,是近两年刚刚兴起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由于幼鱼成活率低,因此幼鱼培育一般都在室内小水体中进行,生产成本较高,工作量较大。网箱培育幼鲟还未见报道。我们于1998年在普通静水池塘中设置网箱,进行了网箱培育幼鱼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果。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组 池塘:普通静水养鱼池,面积4.5亩,水深2m,水  相似文献   

14.
951304水体总硬度和氯化物对眼斑拟石首鱼幼鱼成活、生长和饲料转换的影响=Ef-fect of total water hardness and chloride onsurvival,growth and feed conversion of ju-venile red drum Sciaenops ocellatus[刊,英]/Pursley M J,Wolters World R//J.World.Aquae.Soc..-1994,25(3).-448~453 眼斑拟石首鱼深受美国消费者的喜爱,其商业养殖的最大潜力是亦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为测定培育幼鱼的适宜水质,对水体总硬度和氯化物含量对幼鱼生长、成活和饲料转换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1水体中含CaCO_3100和200毫克每升,含Cl~-125和  相似文献   

15.
现在国内养殖的河鲀一般是暗色东方鲀,它是长江中下游的一种洄游鱼类,5—6厘米前的幼鱼生活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这为淡水养殖暗色东方鲀解决了苗种问题,国内塘养殖河鲀已取得成功,并发展至一定规模,但网箱养殖河鲀还鲜有报道。95年我场进行了网箱养殖河鲀,基本取得成功。现就把养殖措施和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尖吻鲈又称雷子鱼,是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经济鱼类,早期生活在海水和咸淡水海区,成鱼可在海水或淡水中养殖。其幼鱼为杂食性,成鱼为肉食性。尖吻鲈在泰国的性成熟年龄为3周龄。花鲈俗称七星鲈,在我国有丰富的天然种苗资源。花鲈为广温近岸浅海凶猛鱼类,喜栖于河口咸淡水区,也生活于淡水,秋末冬初到河口产卵。大口黑鲈俗称加洲鲈,原产美国加里福尼亚洲,是适温较广的肉食性鱼类。在盐度12‰以下的咸淡水和淡水中均可养殖。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饵科,成鱼为肉食性。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是我国引进推广比较成功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把实施罗非鱼产业化开发项目作为政府的一个工作重点来抓。由于罗非鱼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其越冬苗种的需求增大、种质退化、全雄率不高等矛盾日益突出,其成鱼早熟、过度繁殖,使得大量低值幼鱼争夺饵料生物和养殖空间,严重影响成鱼的产量、品质(规格不整)和养殖效益的提高。在罗非鱼养殖池塘,通过投放部分摄食鱼类的凶猛鱼类,如杂交鲶、乌鳢、加州鲈等,以控制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并将其转化成高档经济鱼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一、池塘准备1.池塘条件 首先是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肠道及其养殖水体、生物饵料中细菌种类及丰度进行研究。测序结果显示,养殖水体、生物饵料和大菱鲆幼鱼肠道等19个样品共获得有效序列547621条,可聚类于3771个可分类操作单元(OTUs),归属于养殖水体、生物饵料、健康幼鱼和发病幼鱼的操作分类单元(OTU)个数分别为3038、1090、87和777,其中,健康幼鱼与生物饵料、健康幼鱼与养殖水体特有的OTU个数分别为57和0,发病幼鱼与生物饵料、发病幼鱼与养殖水体特有的OTU个数分别为481和31。表明幼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饵料密切相关。根据细菌注释结果,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大菱鲆幼鱼肠道中占优势地位,其中,健康幼鱼肠道微生物共聚类为8个门,发病幼鱼的肠道微生物可聚类为19个门。与健康幼鱼相比,发病幼鱼肠道门水平上的3种主要优势菌群落结构出现失衡。此外,对各样品中丰度最高的100位OTU分析显示,幼鱼肠道优势菌种类与生物饵料中的优势菌种类密切相关,而每个发病幼鱼肠道优势菌种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研究旨在为大菱鲆健康养殖和微生态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是我国引进推广比较成功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但由于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越冬苗种的需求增大、种质退化、全雄率不高等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成鱼早熟、过度繁殖使得大量低值幼鱼争夺饵料和空间,严重影响了成鱼产量、品质(规模不整)及养殖效益的提高.通过投放部分食鱼的凶猛鱼类(乌鳢),控制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并将其转化成高档经济鱼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2001年我们利用4口池塘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广泛分布在热带水域,后来逐步引进到亚洲、美洲进行养殖。罗非鱼为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浮游生物和植物碎片,成鱼时,摄食底栖藻类和碎屑。在养殖过程中,还要补充投饵如米糠、花生饼、废玉米及蔬菜。据报道,莫桑比克罗非鱼饲养在50%的海水中,其生长效果要比淡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