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保鲜剂对馨口腊梅采后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通过对花枝鲜重、水分平衡、开花率、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的测定,来研究保鲜剂对馨口腊梅采后衰老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A3B2C1(青霉素600 mg/L+硝酸银68 mg/L+8-羟基喹咛 100 mg/L)和A3B3C2(青霉素600 mg/L+硝酸银 102 mg/L+8-羟基喹咛200 mg/L)对延缓馨口腊梅采后的衰老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保鲜剂对瓶插‘碧桃’切枝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晶晖 《北方园艺》2011,(10):139-141
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赤霉素、醋酸银和蔗糖进行组合作为保鲜液,通过外部形态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来研究保鲜剂处理对‘碧桃’保鲜的效应。结果表明:‘碧桃’枝切处理Ⅰ(30g/L蔗糖+200mg/L水杨酸+320mg/L醋酸银+90mg/L赤霉素)的鲜重和水分平衡值比对照晚3d开始下降;鲜重、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平均值分别比对照高0.72g、0.04mg/g、0.005mg/g;丙二醛含量比对照低0.09mg/g。处理Ⅰ可延长瓶插寿命3d,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分解慢,丙二醛含量低,说明该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8-HQ、青霉素、蔗糖、脯氨酸对迎春花瓶插期间效应,测定了花枝鲜重、水分平衡值、开花率、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配方A3B3C2D1(8-HQ300mg/L+青霉素600mg/L+蔗糖40g/L+脯氨酸0.5mol/L)对迎春花枝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保鲜剂对桃花瓶插期间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桃花枝鲜重、水分平衡值、开花率、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保鲜剂对桃花采后衰老的生理特性应.结果表明:处理A3B3C2D1(8-HQ 150 mg/L+青霉素600 mg/L+蔗糖40 g/L+AgNO3 34 mg/L)对延缓桃花的衰老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桃枝鲜重、水分平衡值、开花率、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研究了撒金碧桃采后衰老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处理A3B3C2D1(150mg/LCA+600mg/LVC+68mg/LSTS+100g/L糖)对延缓撒金碧桃花枝的衰老有明显效果。A3B3C2D1的糖含量、蛋白质含量、鲜重与最低的相比分别高30%、22%、63%;而丙二醛含量与最高相比低47%;该处理的吸水能力强、开花率高。  相似文献   

6.
以金鱼草切花为试材,以羟基喹啉、柠檬酸、盐、蔗糖、磷酸二氢钠混合液、硝酸银为保鲜剂,研究了不同保鲜剂配方对金鱼草鲜切花瓶插寿命、花径、鲜重、吸水量、蒸腾量等外观品质和花色素苷含量、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内含物质的影响,以期为切花保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瓶插保鲜试验中,以200 mg/L 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3%蔗糖+150 mg/L柠檬酸+75 mg/L磷酸二氢钠混合液的保鲜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该保鲜液可延长切花寿命9 d;达盛开期晚4 d;到瓶插的第21天,切花鲜重比对照增加26 g、水分平衡值高1.9g;在细胞膜透性变化方面,瓶插后期的第21天,导电率为83.6%,比对照少8.1%;其可溶性糖含量的最大值比对照高0.1 g/100g样品;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13天达到最大值,且后期以该处理的下降幅度较为缓慢;在瓶插后期的第21天,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高44.2839 mg/100g样品.  相似文献   

7.
不同保鲜剂对鲜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蔗糖、8-羟基喹啉硫酸盐、柠檬酸、磷酸二氢钠等配制的不同配方的保鲜剂对4种鲜切花(香石竹、非洲菊、菊花、月季)进行瓶插试验,观察了不同配方的保鲜剂在当地自然条件下对切花外观品质和瓶插寿命的影响,从中筛选出各种鲜切花的较佳保鲜配方。结果表明:处理1-3(5%蔗糖+200 mg/L 8-羟基喹啉硫酸盐+50 mg/L醋酸银)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有较好的效果;处理2-2(3%蔗糖+150 mg/L柠檬酸+200 mg/L 8-羟基喹啉硫酸盐)对抑制非洲菊鲜切花弯头效果好,能有效地延长花期;处理3-1(3%蔗糖+30 mg/L硝酸银+150 mg/L柠檬酸)对菊花切花的保鲜效果较好;处理4-1(2%蔗糖+200 mg/L 8-羟基喹啉硫酸盐+200 mg/L硝酸钙)和4-2(4%蔗糖+50 mg/L8-羟基喹啉硫酸盐+100 mg/L异抗坏血酸)对月季切花均有着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毛雪飞  任敏 《北方园艺》2011,(17):156-157
研究保鲜剂1号(2%蔗糖+ 50 mg/L水杨酸+100 mg/L 8-羟基喹啉+1 mg/L6-BA)和保鲜剂2号(2%蔗糖+50 mg/L柠檬酸+100 mg/L 8-羟基喹啉+1 mg/L 6-BA)对“金丝菊”切花菊瓶插寿命和瓶插期间花枝叶绿素的含量、花冠的含水量等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剂2号对花径、花冠以及叶片寿命的促进效果比保鲜剂1号好.  相似文献   

9.
8-羟基喹啉和柠檬酸对切花菊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浓度8-羟基喹啉(8-HQ)和柠檬酸(CA)进行组合作为保鲜液,通过外部形态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研究保鲜剂对切花菊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8-HQ和CA对延缓切花菊的衰老有明显作用,可延长其瓶插寿命,增加花枝鲜重,减缓花瓣组织中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分解速度。处理A 3%蔗糖+100 mg/L 8-HQ+200 mg/L CA保鲜效果最好,可使切花菊的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10 d。  相似文献   

10.
蔗糖对切花月季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售切花月季为试材,以5、15、30、45 g/L的蔗糖溶液作为保鲜液,研究了蔗糖对切花月季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15 g/L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3 d;能有效增强切花月季花枝的吸水能力,增加花枝的鲜重,缓解切花水分胁迫,延缓吸水量、蒸腾量,保持水分平衡.有效增加POD活性,推迟蛋白质和糖的降解,提高切花月季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1.
蔗糖浓度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果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邸葆  张钢  陈段芬 《北方园艺》2011,(4):172-175
以非洲菊红色系"大臣"品种为试材,以蔗糖、8-羟基喹啉(8-HQ)、硫酸铝为保鲜剂的基本成分,研究不同蔗糖浓度对非洲菊切花瓶插寿命及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蔗糖+250 mg/L 8-HQ+200 mg/L硫酸铝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增大切花开放度,增加鲜重,有效增加SOD和POD活性,延缓MDA和O2-含量的增加,推迟蛋白质的降解,可显著延长非洲菊切花瓶插寿命,提高其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在百合鲜切花中筛选出的最佳配方20 mg/L蔗糖+150 mg/L 8-HQ+16 mg/L苯甲酸钠为保鲜剂,研究其在康乃馨、扶郎及月季等鲜切花中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用含苯甲酸钠的保鲜剂能延长康乃馨等切花瓶插寿命、增大花径,维持花瓣细胞膜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减少花瓣中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可明显提高其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3.
GA3对葡萄果实淀粉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a生全球红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在花前、花后2次处理葡萄果穗后,测定其对葡萄果实淀粉积累规律以及淀粉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增加了葡萄果实可溶性糖积累速率,蔗糖合成酶(SS)活性增加,以20mg/L GA3处理最为显著;经GA3处理的果实前期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淀粉酶、α-淀粉酶活性增大,而对β-淀粉酶无明显影响。因此,GA3与淀粉积累调控机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刘丽  刘光立  丁旭 《北方园艺》2011,(11):148-150
选用蔗糖、8-羟基喹啉、6-苄基腺嘌吟作为瓶插保鲜液的基本成分,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保鲜液组合配方对紫萼切花瓶插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30g/L蔗糖+400mg/L 8-HQ+50mg/L 6-BA,该处理使切花鲜重变化率峰值明显提高,瓶插寿命明显延长,能有效延缓紫萼切花衰老,提高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油青60 天菜心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处理对菜心可溶性糖含
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心薹茎中的可溶性糖、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薹叶,而薹叶中
的蔗糖含量则高于薹茎。适宜浓度的蔗糖处理可显著地提高菜心可溶性糖含量,而过高浓度处理则抑制可
溶性糖的积累。叶面喷施50 mg·L-1 蔗糖可以极大幅度地提高菜心中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果糖和
葡萄糖含量。不同浓度的蔗糖处理对菜心单株产量影响均较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用不同水平的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肥种处理麻疯树茎尖,研究外源物质对麻疯树花芽分化及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麻疯树成花数量有显著影响,6-BA(2 mg/L)+GA3(50 mg/L)+肥种(氮)为最优促花组合,正交实验设计中以6-BA(0.5 mg/L)+GA3(50 mg/L)+肥种(氮)的促花效果较好;GA3是影响麻疯树成花的主要因子。处理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二者交错进行。处理株叶片内氮、可溶性糖、淀粉、C/N比、钾的含量和变化趋势均呈增加-降低-再增加的S型模式。磷的含量在早期达到最大,之后便持续下降。叶片内钾在最高含量是最低含量的4.8倍,变幅最大,磷和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枝条生长与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大花蕙兰丛生芽快繁体系,以大花蕙兰无菌苗假鳞茎为材料,用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6-BA、NAA、蔗糖和琼脂等多个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在MS+6-BA 2.5 mg/L+NAA 0.5 mg/L+蔗糖18 g/L+琼脂10 g/L+活性炭1.5 g/L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来的丛生芽效果最好,诱导率高达80.52%;在MS+6-BA 0.5 mg/L+NAA 0.4 mg/L+蔗糖25 g/L+琼脂10 g/L+活性炭1.5 g/L培养基上丛生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5.01;在MS+NAA 1.0 mg/L+蔗糖10 g/L+琼脂10 g/L+活性炭2 g/L+香蕉泥100 g/L的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8℃时,试管苗的生根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