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棉籽壳80%,麦麸18%,糖1%,石膏1%)为最适杏鲍菇培养料配方。该配方培养料的菌丝生长势最强,子实体形态最佳,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2.9%,与供试其余配方培养料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栽培杏鲍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雪茸。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肉肥厚,菌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长,口感极佳,堪称“平菇之王”。为在我国北方地区尽快开发利用杏鲍菇这一优秀食用菌,我们对北方常用的几种培养料进行试验研究,以期得到最佳的培养料配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杏鲍菇,引自上海农林公司。1.2 培养料配方 A组玉米芯为主料;A;玉米芯80%,麦麸18%,石膏2%,石灰适量山玉米芯60%,麦麸18%,木屑20%,石…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养料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杏鲍菇味鲜美,口感好,质地优良,货架寿命长,近年来,在欧洲得以迅速发展,并传播到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试验结果表明,锯末培养料的杏鲍菇产量高于秸秆培养料,大麦啤酒糟能有效地提高鲍菇产量,而覆土出菇栽培模式可以获得较高的杏鲍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对比四个配方栽培杏鲍菇发菌速度、污染率、产量、生物转化率及成本,结果配方③(玉米芯36%,木屑20%,麸皮20%,玉米粉8%,豆粕6%,棉籽壳6%,石灰2%,轻质碳酸钙2%)发菌时间短,污染率低,产量高,成本低,为较理想栽培杏鲍菇配方.  相似文献   

5.
不同碳氮比配方上杏鲍菇菌丝生长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爱仙 《食用菌》2011,33(2):31-32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杏香鲍鱼菇、雪耳等,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其菌肉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是侧耳属中风味最好的种类,足一种市场前景很好的珍稀美味菌类和高档保健食品。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氮比配方对含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选出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且长势较好的碳氮比例配方。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以配方①:棉子壳50%,麸皮25%,玉米芯20%,米糠4%,石膏1%和配方②:棉子壳48%,麸皮25%,玉米芯12%,米糠7%。玉米粉2%,锯末5%,石膏l%为主的配方,是最有利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经济适用配方。  相似文献   

7.
针对如何提高利用松木屑设施化栽培杏鲍菇的产量及高产配方问题,笔者于2011年在将乐县禾生原公司进行了杏鲍菇松木屑不同梯度培养基工厂化设施栽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杏鲍菇不同配方及覆土栽培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贵平  黄聿善  郑东 《食用菌》2004,26(4):18-19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其菌肉肥厚、质地脆嫩,且具杏仁香味,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看好。2002年我们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在蕉城区飞鸾开展了不同配方在室内与室外进行覆土与不覆土栽培对杏鲍菇产量影响的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瑞璧 《食用菌》2012,34(5):21-22
养猪场沼渣,在杏鲍菇栽培配方中使用,可取代50%以上的木屑,经试验对比,产量可提高6.8%,生产周期缩短2d,栽培料成本下降5%,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碳氮比培养料对杏鲍菇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5种不同原料配比来获得具有一定梯度性碳氮比的培养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出菇试验,并对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C/N为34.64时,菌柄平均长度11.36 cm,菌柄平均直径4.06 cm,菌盖平均直径3.93 cm,平均重量172.85 g,生物学转化率34.57%,周期66 d。配方4所产杏鲍菇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产量上都优于其他配方,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质配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杏鲍菇栽培料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工厂化袋栽栽培的优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2(棉籽壳16%+木屑5%+玉米芯46%+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和配方5(木屑35%+玉米芯32%+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效率较高,可在杏鲍菇工厂化袋栽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菌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杏鲍菇菌渣成分进行分析,明确菌渣再利用的可能性,并对菌渣进行堆制发酵,堆制后的菌渣通过配比进行蘑菇的制种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只采摘1茬的杏鲍菇菌渣仍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可以利用杏鲍菇菌渣替代部分培养料用于双孢蘑菇制种与栽培,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杏鲍菇菌渣堆制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料堆最高温度可升至70℃。堆制后的菌渣加深了腐熟度,适合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杏鲍菇菌渣添加10%牛粪进行堆制发酵后按30%。50%的添加比例与棉籽壳混合制作双孢蘑菇菌种,既可降低制种成本(节约制种原料成本约40%),又能保证蘑菇菌丝正常生长。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菌渣使用量可控制在20%~30%左右,从示范栽培结果看平均单产可与常规堆肥的单产持平,而使用30%杏鲍菇菌渣可降低栽培投料成本约25%。  相似文献   

13.
将刺芹侧耳液体菌种接入玉米粉、米糠、麦麸,单独或与不同比例组合混合添加以木屑为主的培养基中,发现不同组合与刺芹侧耳生长周期时间、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米糠10%、玉米粉20%组合和麦麸10%、玉米粉20%组合的生长周期较短,生物转化率较高。而仅添加米糠30%的组合和米糠20%、玉米粉10%组合出菇质量最优质,综合考虑产量,生产周期与子实体质量麦麸10%、米糠10%和玉米粉10%组合是最适宜侧耳液体菌种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4.
以4个香菇菌株(Lentinula edodes)申香16号、申香18号、申香215和L808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料(79%木屑,20%麸皮,1%石膏)为对照,采用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采收一潮菇后的菌渣不同比例替代木屑和麸皮进行栽培,比较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培养料,申香18号在菌渣培养料A(69%木屑,2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和B(59%木屑,3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上的单菇重显著下降,菌柄长度和直径均变小,菇型改善,棒产量也显著增加;申香16号在A、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虽产量显著增加,但菇柄变长,菇型变差;菌株L808在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菌盖直径和单菇重显著下降;而申香215在培养料A、B上的各考察性状均与对照培养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杏鲍菇下脚料,经堆积发酵处理,与普通饲料按15:85比例配制成杏鲍菇下脚料有机复混肥,用作茶园基肥、蔬菜床肥、花床肥,其肥效明显优于复合肥、化肥、猪粪、牛粪,且肥效期长,对土壤有增加肥力的作用,且使用方便;利用杏鲍菇下脚料经晒干处理后,添加到饲料中调配成杏鲍菇下脚料混合饲料,用来喂猪,猪生长正常,增重效果明显优于普...  相似文献   

16.
刺芹侧耳菌糠及其提取液对糙皮侧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糠提取液替代PDA培养基中马铃薯煮汁和刺芹侧耳菌糠替代常规培养料中的玉米芯,考察菌糠对糙皮侧耳(P.ostreatus)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菌糠提取液替代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有减慢的趋势,当替代比例为100%时,菌丝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然而,随着菌糠替代玉米芯比例的增加,菌丝长速加快,且第一茬菇产量增加。当替代比例为26%和39%时,糙皮侧耳的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9.2%和11.4%。  相似文献   

17.
以杂木屑为主料,按添加麦麸0%、5%、20%、30%、玉米粉30%的比例,设置5组杏鲍菇栽培料配方,研究其在菌丝长势、子实体产量、生物转化率、经济效益上的差别。结果表明:麦麸的增产效果比玉米粉好;配方D(木屑68%+麦麸30%+石膏1%+蔗糖1%+石灰0.5%)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研究了杏鲍菇对碳、氮营养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其最佳碳源浓度为3.0%,其次是蔗糖、果糖、麦芽糖、淀粉,而甘油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杏鲍菇菌丝的生长,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其最佳浓度为0.4%,其次是黄豆粉、蛋白胨和牛肉浸膏。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5种不同原料配比来获得具有一定梯度性碳氮比的培养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出菇试验,并对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C/N为34.64时,菌柄平均长度11.36 cm,菌柄平均直径4.06 cm,菌盖平均直径3.93 cm,平均重量172.85 g,生物学转化率34.57%,周期66 d。配方4所产杏鲍菇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产量上都优于其它配方,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