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兜兰也称拖鞋兰,是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属约有近70个种,生长在包括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在内的亚洲热带地区。兜兰是兰科中最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中国有18种,是兜兰的主要原产国之一。纯黄的杏黄兜兰、粉红色系的硬叶兜兰和绿色系的麻栗坡兜兰等都是从我国传入世界各地,并广为栽培的优秀观赏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兜兰多数种类无假鳞茎,根状茎不明显,根肉质,茎短而簇生。叶常绿或有斑点或斑纹。植株呈扇形,中央顶生一花序,大多数种花为单生,但也有极少数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2011年春节兰展期间能够将从贵州引种的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及时展出,在春节前对这两种兜兰进行引种催花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杏黄兜兰更适宜换基质栽培,硬叶兜兰是否换基质对其花芽率的影响不大。(2)硬叶兜兰更适宜在11月引种并做低温处理,如果在9月引种也适宜做低温处理;杏黄兜兰对引种的月份要求不高,两个月份引种都不适宜做低温处理。(3)高温温室的催花时间应在春节布展前2~3个月较合适,大约在11月。  相似文献   

3.
杏黄兜兰居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云南地区3个野生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居群,进行叶片和花器官等19个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采用巢式方差、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讨论杏黄兜兰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显示:杏黄兜兰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存在丰富的表型性状变异,居群间有花瓣长、子房长等13个性状表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居群内有植株冠幅、合萼片宽等10个性状差异极显著或显著;杏黄兜兰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53.02%,处于中等水平,居群间的表型分化略大于居群内的表型分化;19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9.68% ~ 26.36%,3个居群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3.27%、15.85%和14.96%,变异系数在居群间差异不显著,在表型性状间差异极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植株表型差异贡献率最大的是株高和花茎高;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杏黄兜兰花被片相关性状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和花茎高与植株的其他性状均显著正相关,尤其与指示花器官大小的性状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松华 《花卉》2008,(6):28-28
这是一个由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和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esquinolei)杂交而来的天然杂交种,原产地广西,它具有长瓣兜兰的宽阔叶片和开出介于两个亲本的花朵,最初被混人长瓣兜兰中栽培,直至开花时才发现不同于长瓣兜兰,而是介于长瓣兜兰与带叶兜兰之间,经研究和对照后确认是上述两者的天然杂交种。经确认后,笔者拟出论文,并发表于1998年49卷第4期的德国兰花杂志上,学名定为Paphlopedilum×grusslanum并得到兰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研究基于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表型变异,通过相关性、主成分以及聚类等分析,对9个硬叶兜兰野生居群的22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探究硬叶兜兰居群间及居群内表型多样性,为硬叶兜兰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硬叶兜兰在居群间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居群内变异较少。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64%,居群间表型分化高于居群内表型分化。22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范围为9.52%~31.48%,9个居群平均变异系数为14.55%~18.51%,在表型间差异显著,在居群间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花纵径等花部性状和株高等营养性状是硬叶兜兰变异的主要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中萼片长和花瓣长与大部分性状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冠幅、叶片数等营养性状与海拔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花横径、花纵径等生殖性状与海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居群可以聚类为3个类群,和硬叶兜兰地理分布距离一致。  相似文献   

6.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栗坡兜兰群落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群落学的调查方法,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栗坡兜兰的种群生存环境、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等群落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麻栗坡兜兰产地的气候、植被、土壤和其它环境因子与麻栗坡兜兰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聚集群居生长,分布于石灰岩森林的岩石宽缝中的积聚较多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层上。凡生长在保存度完好的森林环境且腐质层土厚度大于8cm的条件下,其植株长势旺盛,叶片肥厚、宽大。研究区内植物群落的科、属组成以单种属为主,属的成分与热带、亚热带的关系密切。麻栗坡兜兰生存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导致濒危的原因还需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观察记录了温室栽培条件下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的花部特征和开花进程,同时通过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测定、杂交指数估算及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对其繁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瓣兜兰6—9月开花,单花花期45~55 d,2~5朵花,单株花期75~90 d。在花朵开放过程中,花药凝聚形成的花粉团始终位于蕊柱两侧且有一定距离,相对位置不变。盛花期(开花6~34 d)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最强。长瓣兜兰杂交指数(OCI)为4。无论去雄与否,套袋后的花均不结实。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和人工异株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83.30%、90.00%和96.70%,显著高于自然传粉。说明长瓣兜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具有高度被动自交和异交的能力,繁育系统是需要传粉者自交和异交混合交配的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乌塌菜的加代繁殖,针对冬性不同的材料,找到其适宜的春化时间,将萌芽的种子在4℃低温条件下分别处理15、20、25 d,调查不同春化处理时间对乌塌菜各材料抽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常丰乌塌菜’冬性最强,春化25 d,播种至现蕾始期时间为35.6 d,播种至开花始期时间为45.8 d,现蕾开花最早,开花期反应植株大小与健壮程度的株幅、花薹直径、叶片数与春化20 d处理差异不显著;‘中八叶’和‘精选乌塌菜’春化20 d,开花期植株生长健壮,株幅、叶片数、花薹直径显著优于春化25 d处理,开花率接近100%,现蕾开花也较早。综合分析得出‘常丰乌塌菜’春化25 d最适宜,‘中八叶’‘精选乌塌菜’春化20 d最适宜。  相似文献   

9.
以3个在生产上表现优良的黄心菜品种为试材,将萌动种子置于4℃低温处理6、12、18、24 d,研究了种子春化处理对黄心菜植株抽薹开花的影响,以期为黄心菜种子繁育、单倍体育种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低温春化处理后,3个黄心菜品种的抽薹、现蕾、初花期、盛花期均显著提前,处理时间超过18 d以后,尽管植株抽薹开花更早,但植株及花薹表现更瘦弱;处理时间与各个表型性状均显著相关,处理时间与叶片数、叶片宽、叶柄长、株幅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片长、叶柄宽、薹粗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处理6、12 d抽薹开花时间较晚,而处理24 d虽开花较早,但植株及花薹表现瘦弱,不利于花粉或种子培育,处理18 d植株抽薹开花时间显著提前且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6℃夜间低温对番茄叶片气孔开张度日变化及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7d时,处理植株叶片气孔器大小和叶面积显著小于对照,气孔密度显著大于对照。表皮厚度极显著大于对照。叶片厚度大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植株番茄叶片气孔张开程度一天中皆小于对照,气孔张开率上午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4:00显著小于对照。16:00极显著小于对照;恢复7d时,夜低温处理番茄叶片气孔器显著大于对照。气孔密度、每叶气孔数及单叶叶面积、气孔张开率皆小于对照,叶片气孔开口程度、叶片表皮厚度及厚度大于对照,但差异都不显著;夜间低温处理后叶片栅栏组织显得更紧密,恢复7d后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脐橙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矿质营养元素在脐橙叶中分区分布特征,以枳砧和枳橙砧纽荷尔脐橙为对象,测定新叶和老叶的叶尖、叶缘、中部、叶基和翼叶等5个分区中10种元素(N、P、K、Ca、Mg、Fe、Mn、Cu、Zn和B)的含量,并分析各分区离子组成的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解释了总变量的43.4%和21.1%,明确区分了新叶和老叶,大致区分了叶不同分区,发现新叶翼叶与其他分区具有明显差异,而老叶本叶各分区的离散程度明显大于新叶本叶各分区。两种砧木脐橙新叶中钾含量分布表现为翼叶叶基中部叶缘≈叶尖,镁含量表现为叶尖≈叶缘中部叶基翼叶;两种砧木脐橙老叶中锰含量表现为叶尖≈叶缘中部叶基翼叶,硼含量表现为叶尖叶缘中部叶基翼叶。N、P、B在新叶本叶各分区以及P、Ca在老叶本叶各分区间含量都没有显著差异。枳砧脐橙新叶翼叶Mn、Cu和Zn的含量与叶片其他分区没有显著差异,而枳橙砧脐橙新叶翼叶Mn、Cu和Zn的含量都分别显著低于叶片其他分区。结果表明,不同元素叶片分区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翼叶的元素含量和离子组成与叶片其他分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
茄子幼苗叶面积速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对春播长茄品种(F1)幼苗叶面积的测定结果表明,茄子幼苗叶长、叶宽与单株叶面积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第4叶位单叶面积与单株叶面积间的相关最为密切,因而以其回归方程作为茄子苗叶面积的无破坏性速测方法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叶面积指数测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面积指数(LAI)被定义为单位地面面积上叶面面积总和,是极其重要的植被特征,是表征植被冠层结构最基本的参量之一,它控制着植被的许多生物、物理过程,如光合、呼吸、蒸腾、碳循环和降水截获等。因此如何有效的测定叶面积指数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阐述了直接收获法、调落叶法等叶面积测定方法,同时也将例举这些叶面积测定方法已测定过的物种范围,并就这些方法中所存在的局限性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以茄子叶色黄化突变体‘chl861-2’及其叶色正常近等基因系‘0643-1’为试材,研究其生长变化趋势、主要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变化和光合特性。该突变体具有叶绿素缺失突变特征,从子叶期开始表现出叶色黄化现象,子叶浅黄色,整个生育期真叶黄色。突变体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生育期延长,生长势和果实显著小于野生型,单果质量只有野生型的71.58%;在苗期、门茄开花期、四门斗开花结果期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比野生型亲本显著降低;在苗期、门茄开花期净光合速率(Pn)显著低于野生型,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低于野生型,胞间CO2浓度(Ci)高于野生型。以突变体与3个正常叶色自交系为亲本构建6世代群体,对突变体叶色黄化性状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色黄化性状为隐性核单基因控制,将该基因命名为Smchl-1。  相似文献   

15.
Details of common media and procedures are given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plants from disks of mature leaves and young axenic leaves of African Violet.Growth analysis of the progeny plant populations show differences in plant diameter, leaf number, leaf area and petiole length between tissue culture progenies and those derived from leaf cuttings. Both the tissue culture progeny poulations had similar character means. Intra-population variation was high for all three progeny populations. Leaf shape, number of flowering plants, number of peduncles and number of flowers and flower buds per plant did not vary among the three progeny populations, but intrapopulation variation was high in the latter characteristic.  相似文献   

16.
以苦苣苔品种Primulina dryas‘Hisako’和Primulina‘Blue Mood’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分析不同因素、不同基质组分对扦插成活率、子株数、子株叶数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组合。探讨影响报春苣苔属扦插成活的因素,为报春苣苔属的扦插繁殖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不同因素对Primulina dryas‘Hisako’成活率的影响大小为浓度>基质>叶片部位,对子株数的影响大小为叶片部位>浓度>基质,对子株叶数的影响大小为基质>叶片部位>浓度,最优组合为IBA+NAA等量混合浓度100 mg·L^-1+泥炭: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2∶1∶1+叶片下部。4种基质组分对P.‘Blue Mood’成活率的影响大小为泥炭>稻壳炭>蛭石>珍珠岩,对子株数的影响大小为珍珠岩>泥炭>蛭石>稻壳炭,对子株叶数的影响大小为泥炭>稻壳炭>珍珠岩>蛭石,扦插基质最优组合为泥炭、珍珠岩、蛭石、稻壳炭的体积比6∶2∶2∶1。  相似文献   

17.
以6个不同产地的2种化学型广藿香叶片为试材,采用数码显微系统对叶片的多种显微特征进行观察比较,采用SPSS 21.0、MEGA 7、SIMCA 14.1软件进行脉岛数、栅表比、气孔指数、非腺毛数、头状腺毛数、盾状腺毛数显微常数的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试验,以期为广藿香叶片显微特征与化学型分型的研究及广藿香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种化学型广藿香叶表皮细胞形状、表皮细胞长宽比、气孔大小及类型相近;叶缘、叶长宽比、垂周壁形状、表皮细胞大小、栅表比、脉岛数、气孔指数、非腺毛数、头状腺毛数、盾状腺毛数差异显著,可以作为区分广藿香不同化学型的评判指标;四会、高州、雷州、阳春4个产地的广藿香归为一类,均为醇型,莲塘、龙洞产地归为一类,均为酮型。  相似文献   

18.
以青岛市城阳区道路绿地8种乔木为试验材料,采用洗脱法和质量差值法研究8种乔木的滞尘能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JEOL7500F)、扫描探针显微镜(SPI3800-SPA-400,Seiko Instruments Inc.)和Image J观察叶表面结构并测定叶表面粗糙度、叶毛数量、气孔大小和气孔密度,分析了8种乔木的滞尘能力与叶表面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乔木的季节滞尘量总体上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紫叶李、悬铃木和毛白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较大,洋白蜡、绦柳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较小,紫叶李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平均达到2.044 7 g·m^-2,最小的绦柳为0.574 7 g·m^-2,前者是后者的3.6倍左右。通过分析叶表面结构与滞尘量的关系得出,具明显网状结构、叶表面粗糙且具明显褶皱、叶表面具沟槽或绒毛,气孔较多且开口大等特征的植物滞尘能力较强。8种乔木叶片粗糙度、叶毛数量、气孔大小和气孔密度与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叶片粗糙度、气孔大小和气孔密度越大,叶毛数量越多,叶片滞尘量越大。  相似文献   

19.
沙棘叶片表面形态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比较了抗旱性不同的4个沙棘品种的叶片大小、叶片表皮毛和气孔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抗旱性强的中国沙棘叶片小, 表皮毛层数多, 气孔小, 气孔密度大; 抗旱性差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叶片大, 叶表皮毛层数少, 气孔大, 气孔密度小; 两个杂交品种介于两者之间, 更趋近于母本。说明叶片大小、叶表皮毛层数和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指标与沙棘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制种西瓜产籽量与叶面积指数及留叶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格子法进行西瓜叶面积测算,对叶面积与叶长×叶宽.产籽量与叶面积指数及田间留叶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瓜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1;西瓜产籽量与叶面积指数在一定范围内紧密相关,当叶面积指数为1.8时,产籽量达到最大值,同时根据田间最佳叶面积指数,估算出植株留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