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巩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取得的成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林区社会稳定,继续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其森林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嫩江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该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绿色保护屏障,对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11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依然存  相似文献   

3.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我国政府对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贡献。针对大兴安岭地区10个国有森工企业如何理解实施天保工程的意义及林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保工程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及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肤浅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陇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益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的调研,对该林区实施天保工程5年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期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经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永善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到期后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大兴安岭林区作为此工程的一个实施单位,在森林管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森林管护工作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天保工程的成败,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控制森林过量消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必须认识到林区在森林管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天保工程”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现在最常用的词语,林区也在“天保工程”实施后,发生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 2 0 0 3年与 1 997年森林资源变化的对比分析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实施后的森林资源消长变化作出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鼠害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森林鼠害对森林资源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有目的、有对策和有计划地综合防治的治理对策,有效地控制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鼠害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按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探讨了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林区森林资源数据的提取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林区森林资源实施动态监测与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希望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当前林区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当今世界林业建设发展的主题,文章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立足可持续经营理论,分析探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分布的调查研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科学地经营利用林区森林,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当今世界林业建设发展的主题。文章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立足可持续经营理论,分析探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是要提高对森林多功能的认识,提高森林是人类生存源泉的认识。文章结合林区的森林以永续经营、分类经营、资产化经营和生态经营为途径探讨分析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森林经营目标的确定原则、各林种经营目标、拟形成的林分结构、相应的经营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由于多年来的森林采伐利用 ,森林生态恶化 ,森林资源匮乏的现状。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现代科技就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监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水生植被的分布及组成进行了简要论述,初步划分了水生植被类型,指出了主要水生植被类型的生境特征,为今后保护水生植被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