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盆栽和小区试验,证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连作课题组研制的连作花生专用肥配方2可以显著减轻花生的连作障碍,使连作花生的生物产量增加15.33%~27.05%,平均增加20.85%,荚果产量增加15.17%~31.74%,平均增产24.03%。  相似文献   

2.
花生连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评价辽宁地区花生连作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对不同连作年限花生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生连作年限的增加,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酸性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活性排列顺序为连作2年>连作4年>正茬>连作6年;土壤脲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内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在不同生育时期内其变化规律不一致。连作改变了土壤酶活性,使花生根系毒害作用和土壤磷素流失加重,使土壤状况,pH值,氮素供应能力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花生连作障碍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连作对花生生育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株营养不良、光合作用变弱、衰老进程加速、干物质积累下降、植株矮小和荚果产量降低等。引起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至少有土壤微生物种群失衡、某些酶活性降低、营养元素失调以及病虫害加重等;选用耐重茬品种、增施有机肥、增加耕翻深度、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及使用生物菌剂和连作花生专用肥对减轻花生连作危害均有一定的效果。进一步探明花生连作障碍的成因,特别是化感物质与花生生育以及与引起连作障碍其他因子的关系,是从根本上消除连作障碍的基础,也是未来花生连作障碍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与土壤有效养分、花生总干物重和荚果产量的相关。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等水解酶的活性均随之降低,连作3年,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29.3%,蔗糖酶降低12.7%,脲酶降低9.8%。连作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影响不大,不同连作年限间提高和降低均不超过5%。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等水解酶的活性与土壤中的N、K、Cu、Fe、Mn、Zn等速效养分含量呈正相关,播种前的活性与P、K、Zn含量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收获后的活性与花生总干物重和荚果产量多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连作对花生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连作对花生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降低了花生的单叶光合速率、群体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并有随生育进程推进影响加重的趋势,其中叶绿素含量的降幅较小。连作还降低花生的叶面积系数和比叶重,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和荚果产量。另外对花生植株根瘤数量影响明显,降低了花生对大气中氮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对植株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花生连作减产是生产者和研究者公认的事实。但不同连作年限的减产幅度,多为田间调查数据[1]、[2],缺少严格的试验数据。要解决连作障碍,必须首先了解连作障碍的表现及程度,方能对症下药。本研究采用同一地块土壤,多年连续进行,既有当年新取土,又有不同年限连作土,探讨了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生育的影响,阐明了花生连作所出现的主要症状,为解除连作障碍提供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应用微生物菌剂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生连作5年和轮作土壤上分别进行了3种微生物菌剂的应用试验,通过对花生主要生育期生长发育、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观测,明确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由黄孢平革菌、细黄链霉菌、多粘芽孢杆菌等组成的微生物菌剂3在连作土壤中效果最明显;轮作土壤中微生物菌剂1和2作用比较明显,其中以根瘤菌为主的菌剂1对产量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微生物菌剂对株高、茎叶鲜重、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等有促进作用,并且多个指标之间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8.
花生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其缓解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作障碍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本文根据近年来相关研究,系统综述了花生连作障碍造成的危害、发生机理及其缓解对策。花生连作障碍产生机理的各因素关联研究,将是花生连作障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连作花生土壤养分变化及对施肥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连作花生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对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反应。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砂壤土多年不施肥连作花生,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每年以近10%的量递减,速效磷含量以连作第3年减少最多,达52.99%。连年施用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多量施用N、P、K化肥,土壤中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施用有机肥料分别增加77.05%,23.53%。连作花生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增产效果均低于轮作花生。  相似文献   

10.
红壤连作花生青枯病发病规律及病原菌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科学研究院红壤生态实验站花生连作障碍长期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了经过连续12年不同施肥处理后连作花生病害的发病规律,并分离其病原菌。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的连作花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施用化肥的处理(F)花生发病率最高,到结荚期时已达68%,而有机肥+有效菌剂的处理(BM)发病率在8%左右,这表明有机肥及配施有效菌剂能够有效抑制连作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通过分离和鉴定,发现青枯病是连作花生主要病害,其病原菌是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相似文献   

11.
连作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及荚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池栽条件下研究了连作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及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不仅影响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同时改变干物质的分配,根冠比增加;连作花生的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连作同时影响磷、钾营养的吸收,但对其在植株中的分配影响不大;花生连作植株主茎高降低,单株结果数减少,荚果产量降低。增施磷钾肥,有利于花生连作的解除。  相似文献   

12.
13.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施用石灰氮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以缓解连作对花生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不良影响,石灰氮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速效化肥。石灰氮促进了连作花生主茎和侧枝的生长,提高了各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增加了各生育时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了连作花生的出苗率、单株结果数、果重和出仁率,明显增加了荚果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用225kg/hm2石灰氮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使用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在连作3年花生的苗期、始花期和盛花期以不同组合方式进行喷药处理,探讨3种药剂对连作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药剂处理区对叶斑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其中以醚菌酯施3次药处理发病率最低,苯醚甲环唑施3次药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百菌清施3次药的增产效果最高。  相似文献   

15.
我省花生连作面积较大,据调查,全省每年有三年以上连作田200多万亩,个别重点产区县(市)连作田占花生播种面积的40%以上。连作造成花生严重减产,连作一年,减产10%以上,连续三年连作,减产30%以上。为此,解决花生连作障碍,成为当前花生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长期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得知,花生叶斑病和线虫病是引起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叶斑病初侵染病原菌主要分布于地表,线虫主要分布于地下20~30cm土层内,据此.我们研制了“土层翻转改良耕地法”,并对其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花生连作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设连续3年冬小麦压青试验,以连作花生田为对照,研究年际间及0~60 cm剖面土层碱解氮、速效磷和土壤碳含量及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压青对不同养分元素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含量影响不同,压青3年后,0~6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和全碳含量较连作处理的增幅分别为10.47%~30.8...  相似文献   

17.
连作对花生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覆膜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池栽试验,研究了连作对花生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覆膜调控。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出苗率低、植株矮小、落叶早、结果数减少、产量下降,显著降低了花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且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幅度大于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幅度,同时,Fv/Fm、ΦPSⅡ、NR活性及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且这种抑制作用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加重。覆膜栽培显著提高了多年连作花生叶片全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和生育前期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了花针期的ΦPSⅡ和饱果成熟期的Fv/Fm,对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苗期到结荚期的根系活力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产量增加13.5%。覆膜栽培提高花生生育前期根系的吸收活力,促进氮的转化和吸收,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多年连作对植株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花生连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对不同连作年限花生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和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生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及花生根际土壤中的真菌数量明显增加,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R/S值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连作1年后碱解氮含量变化达显著水平,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细茵数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水萝卜、油菜、菠菜等3科4种作物与连作花生实行模拟轮作对连作花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水萝卜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可以显著减轻或解除花生的连作障碍。小麦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花生的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较未处理的连作对照分别增产23.98%和25.10%,较轮作对照分别增产7.9%和15.0%。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机制,采用二氯甲烷提取了玉米抽雄期根系分泌物,添加到含有不同浓度的连作花生根系分泌物中主要的三种酚酸类物质(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混合物的土壤中,研究了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及养分含量均存在化感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P<0.05)。整个培养时期,添加玉米根系分泌物均增加了酚酸类物质处理土壤呼吸强度、酶活性、微生物量及养分含量,以低浓度处理增幅较大,分别平均增加7.58%、6.73%、7.72%和4.90%;降低了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各指标的化感指数,其中低浓度酚酸类物质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分别降低21.57%、21.19%、 26.32%和20.95%。3次取样,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呈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各处理在第10d达到最强;而玉米根系分泌物对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以处理第5d最强,随后呈减弱趋势。玉米根系分泌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作用,为玉米//花生间作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