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试验旨在测定β-葡聚糖酶和蛋白酶的混合物(EBP)对生长猪粪消化率(FD)、表观回肠消化率(AID)、标准回肠消化率和后肠消化率的影响。12头安装回肠瘘管的生长阉公猪,体重为(38.2±0.5)kg,单独饲养在代谢箱中,按照先前的饲料摄入量编号到3个组中,每组4头。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猪随机分配到每组(方)3个重复的4个处理中。处理分别为基础饲粮(基础),基础+0.05%EBP(0.05%EBP),基础+0.10%EBP(0.10%EBP)及水解酪蛋白,水解酪蛋白用以测定内源氨基酸。基础饲粮含玉米和豆粕,其营养水平计算值分别为代谢能3.36Meal·kg^-1,总赖氨酸1.1%。在第一阶段,拉丁方的每个重复的饲粮采食量是预试阶段4头试猪最小饲料采食量的85%,且每组相等。每个继发阶段饲养水平提高100g·d^-1。每个试验阶段14d,其中饲粮适应期4d,粪便收集期5d、过渡期3d和回肠收集期2d。每天间隔12h连续收集回肠流出物。与栗食基础饲粮的猪相比。采食EBP的猪干物质(DM)、有机物(OM)、能量、粗蛋白(CP)、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总饲粮纤维、不溶饲粮纤维、酸水解脂肪、灰分、钙(Ca)和磷(P)的FD显著升高(P〈0.05)。饲粮中添加EBP0.05%或0.10%,试猪中性洗荆纤维(NDF)和半纤维素的AID显著升高(P〈0.05),但是DM和能量的AID没有增加。与采食基础饲粮的试猪相比,采食EBP的试猪酸水解脂肪的AID趋向于升高(P〈O.051)。各处理间多数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EBP显著降低蛋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的表观、标准消化率(P〈0.05))。与采食基础饲粮的试猪相比,采食EBP的试猪半纤维素的FD与AID的差异显著减小(P〈0.05)。结果显示,生长猪采食EBP能改善DM、OM、能量、CP、非纤维碳水化合物、总饲粮纤维?  相似文献   

2.
该文主要探讨了日粮中添加大豆低聚糖(SBOS)对湘黄鸡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的湘黄仔鸡360羽,随机分为对照(基础日粮)组、试验I(基础日粮+0.1%SBOS)组、试验Ⅱ(基础日粮+0.3%SBOS)组、试验Ⅲ(基础日粮+0.5%SBOS)组和试验IV(基础日粮+0.8%SBOS)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试验期42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大豆低聚糖处理,明显提高了42日龄的免疫器官指数,显著提高了血清中SOD的含量、降低了血清中MDA的含量;SBOS适宜的添加水平为0.3%。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分为2个试验,试验I评定赖氨酸发酵蛋白粉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试验2研究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蛋白质替代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1:选用(25.0±1.1)妇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无氮日粮和以赖氨酸发酵蛋白粉作为唯一蛋白质源的试验日粮,预试期4d,正试期4d。试验2:选用(41.7±3.9)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00头进行饲养试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和Ⅳ组分别为饲喂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蛋白质替代10%、25%、50%豆粕的试验日粮,体重达100kg左右结束。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赖氨酸发酵蛋白粉消化能为12.85MJ·kg^-1,代谢能为11.80MJ·kg^-1。总氨基酸含量为47.38%,总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分别为66.95%和70.52%,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回肠表现消化率、真消化率分别为72.00%、75.14%和59.37%、64.52%。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生长期和全期,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在肥育期,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生长期和肥育期,Ⅳ组氮消化率、氮生物学效价显著降低(P〈0.05)。Ⅳ组背膘厚显著增加(P〈0.05),眼肌面积和肌肉保水能力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与豆粕相比,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非蛋白氮比例大,氨基酸消化率低。蛋白质替代10%和25%豆粕对40-100kg的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均无影响,可作为饲粮中的新型蛋白质原料。  相似文献   

4.
蝇蛆对蛋种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216只44周龄海兰褐蛋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鲜蛆对蛋种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组(1、2、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g·d·^-1·只^-1麦麸培养的鲜蛆(4日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期1周,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蝇蛆可显著降低试验2组蛋种鸡血清中白蛋白水平(P〈0.05),显著降低试验3组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P〈0.05);并可极显著降低试验2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试验2、3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IB醇含量(P〈0.01);蝇蛆可显著提高试验3组血清中IgG的含量(P〈0.01)。  相似文献   

5.
蟛蜞菊组成日粮对合浦鹅养分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蟛蜞菊作为日粮主要成分对鹅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将96羽21日龄体重相近的合浦鹅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4公4母);分别喂4种不同日粮:日粮1为基础精料+鲜象草;日粮2为基础精料+蟛蜞菊鲜草;日粮3为基础精料+10%蟛蜞菊干草粉+蟛蜞菊鲜草;日粮4为基础精料+22%蟛蜞菊干草粉+蟛蜞菊鲜草。试鹅全舍饲,预饲7d后开始进行42d的饲养,期间进行消化代谢跟踪,测定日粮养分的消化代谢率。试验结束后测定试鹅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结果】日粮组4的试鹅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明显低于日粮组1、2和3(P〈0.05);但日粮组2、3和4的纤维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消化率明显高于日粮组1(P〈0.05);4组日粮间的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组2试鹅的日均增重明显高于日粮组1和3(P〈0.05)以及日粮组4(P〈0.01);但日粮组1和3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4组试鹅之间的血液生化指标和主要屠宰性能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只要利用的形式和比例恰当,蟛蜞菊可作为饲养鹅的良好饲料。  相似文献   

6.
刘瑞玲 《饲料博览》2009,(12):18-20
试验采用1日龄樱桃谷鸭160只,采用4×2两因子试验设计(添加水平、性别)。分为8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鸭,公母各半。4组饲喂基础日粮,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5、10、15mg·kg^-1,试验期42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35d。结果表明,添加大豆异黄酮对21日龄鸭MDH活力的影响差异显著(P=-0.048),15mg·k^-1组的肝脂率低于对照组;42日龄时3个组的MDH活力都低于对照组。21日龄公鸭的肝脏指数极显著高于母鸭(P=0.000),肝脂率极显著低于母鸭(P=0.001);42日龄公鸭肝脂率有低于母鸭的趋势。性别和剂量交互作用对21日龄MDH活力(.P=0.053)和42日龄肝脂率(B=0.087)的影响都有显著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择720只1d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第1~5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中宝杀球散、0.8%中宝杀球散、0.4%中宝杀球散+0.5mg/kg地克珠利、1mg/kg地克珠利、60mg/kg盐霉素,对照组(第6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42d时,第2组和第3组鸡活体重、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第4组和第5组(P〈0.05),与第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3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球虫中药制剂组能够改善肉鸡的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8.
选3只健康白山羊,手术安装瘤胃瘘管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硫酸钴,研究钴的不同量对山羊瘤胃微生物VB12合成的影响。试验共分4期: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期(基础日粮+钴+0.3mg/kg)试验2期(基础日粮+钴0.5mg/kg);试验3期(基础日粮+钴0.8mg/kg),每期定时采取瘤胃内容物和血液样品,测定瘤胃液和血清中VB12的含量。试验结果为:各期瘤胃液中VB12平均含量(ng/ml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甲酯对草鱼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360尾(始重8.34g±0.02g),按照养殖试验要求分成4组(对照组、A、B、C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30尾,分别投喂基础日粮(对照组,w(Lys)=1.25%)、添加赖氨酸盐酸盐日粮(A组,埘(Lys)=1.625%)和添加不同剂量赖氨酸甲酯盐酸盐日粮(B组,W(Lys)=1.50%;C组,w(Lys)=1.625%)。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甲酯后,B、C组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鱼体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体脂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晶体赖氨酸的A组,上述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和A组草鱼摄食后,血清中游离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浓度在1h左右达到高峰,而B、C组在3h左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包被赖氨酸对绵羊氮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处理组:A组(对照组,只饲喂基础饲粮);B组(赖氨酸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每天每只羊通过瘤胃投饲4 g赖氨酸盐酸盐);C组[包被赖氨酸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每天每只羊通过瘤胃投饲7.4 g包被赖氨酸(赖氨酸含量为4 g)],采用全收粪法和全收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定时采集饲料样、粪样、尿样和瘤胃液,研究包被赖氨酸(RPlys)对绵羊体内氮存留的贡献。[结果]向试羊日粮中添加RPlys后,干物质进食量、干物质消化率、进食氮、粪氮排出量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RPlys的添加降低了绵羊尿氮排出(P〈0.05),对粪氮排出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了氮沉积率(P〈0.05)。[结论]RPlys的添加有利于氮在绵羊体内的沉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赖氨酸对绵羊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选用1岁左右的绵羊15只,均分为A、B、C 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10 g赖氨酸盐。饲喂28 d后,全部屠宰,取样。提取组织总RNA,反转录后扩增GHR和GAPDH基因,分析不同处理背最长肌中GHR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绵羊GHR基因在B组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1),极显著高于C组(P〈0.01);C组与A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赖氨酸能够提高绵羊GHR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但不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绵羊肌肉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选取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石河子市紫泥泉种羊场的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120日龄的只有新疆细毛羊),共计54只,测体重后屠宰,采取背最长肌,立即置于液氮中速冻,-70℃保存。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muscular growth hormone receptor gene (GHR) in sheep at the early stag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ethod] The GHR mRNA expression levels in longissimus dorsal muscles of male Kazak sheep and Xinjiang fine wool sheep with different ages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real time PCR. [Result] Sheep GHR mRNA expression level in longissimus dorsal muscle increased firstly followed by decline, and then kept steady until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expression peak appearing on postnatal day 30. The GHR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Kazak sheep was extremely lower than that of Xingjiang fine wool sheep from 2 to 90 days old (P<0.01). [Conclusion] Both age and breed had great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muscular GHR gene in shee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绵羊肌肉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在生长发育早期的表达。[方法]用real time PCR法对不同日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背最长肌GHR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绵羊背最长肌GHRmRNA的表达随着日龄的增加先升后降,然后趋于水平,30日龄时最高。哈萨克羊的表达量在2~90日龄期间都极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1)。[结论]日龄和品种对绵羊肌肉GHR基因表达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磊  王金勇  李学伟  刘良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341-4348
 【目的】研究猪肉嫩度性状候选基因-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B(cystatin B,CSTB)在体内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变化规律,为研究嫩度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探针RT-PCR,定量分析CTSB和CSTB mRNA在两个品种猪的多个组织、多个发育时间点的表达量。【结果】RT-PCR结果表明,CTSB和CSTB mRNA表达量最高的组织为肾脏,心肌和骨骼肌中表达丰度低,股四头肌CSTB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CTSB mRNA表达量在0~5月龄长白猪和梅山猪背最长肌中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梅山猪峰值出现较早,并在4月龄后再次出现急剧上升。CSTB mRNA表达量在梅山猪中表现出生初期较高,随后逐渐降低的表达模式,长白猪的表达模式则为出生后表达量急剧升高,2月龄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2品种猪背最长肌组织CTSB和CSTB mRNA表达量表现出显著正相关。【结论】CTSB和CSTB mRNA表达量受到组织、发育阶段和品种影响,2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半胱胺对育肥山羊生长及肌肉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p94,又称calpain_3a是主要在骨骼肌中表达的一种钙激活蛋白酶,与骨骼肌的生长和肉的嫩度有很强的相关性。生长抑素(SS)通过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而影响机体的生长性能,SS同时也能抑制钙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半胱胺(CS)能耗竭机体内的SS,因而可能影响肌肉的嫩度和骨骼肌钙蛋白酶的表达。【方法】为验证以上假说,本试验选取60头健康无病,体重一致(15±1)kg的3月龄育肥山羊,随机分成两组(组Ⅰ与组Ⅱ),组Ⅰ饲喂基础日粮,组Ⅱ饲喂添加900 mg•kg-1CS的基础日粮。60 d后宰杀采集血液、背最长肌和半腱肌。分别测定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浓度、肌肉剪切力和肌肉p94 mRNA的表达。【结果】日粮添加半胱胺显著促进育肥山羊的生长(P <0.05),显著改善半腱肌的嫩度(P <0.05),提高半腱肌中p94 mRNA的表达(P <0.05),但对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浓度以及背最长肌的嫩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 >0.05)。【结论】半胱胺明显提高山羊增重,并可能通过上调半腱肌p94 mRNA的表达而显著改善山羊半腱肌的嫩度。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84头10 kg左右杜洛克×长白×大约克(DLY)三元杂交阉公猪,随机分成2组,组内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研究了在NRC(1998)标准(对照组)、荣昌猪(GB 7223-1987)饲养标准(试验组)2种饲粮条件下营养水平对DLY猪生长肥育期背最长肌I MF含量、HSL及FAS mRNA表达量和血液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饲粮营养水平可降低35、80及110 kg DLY猪血清胰岛素含量和35及80 kg猪生长激素含量;同时可升高20、50及110 kg DLY猪血清肾上腺素含量和35、50及110 kg DLY猪胰高血糖素含量。各阶段试验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组,DLY猪50 kg时达到了显著水平;除50 kg组外,其余各阶段试验组背最长肌HSL mRNA及FAS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降低饲粮营养水平有升高20、35及80 kg DLY猪FAS mRNA/HSL mRNA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肉品质是现代肉羊生产的主要目标之一,研究不同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背最长肌肌肉组织结构及肌纤维组成相关基因的影响,为通过饲养水平调控肉脂型绵羊肉品质,提高生产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出生日龄接近((3.0±0.5)月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19.16±0.54)kg)、臀型一致的阿勒泰羊30只,随机分为3组,自由采食60 d后,分别按照50%(0.25 MJ/W0.75×d-1)(NL组)、100%(0.5 MJ/W0.75×d-1)(NM组)、150%(0.75 MJ/W0.75×d-1)(NH组)的维持代谢能饲喂30 d后屠宰,取背最长肌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2%醋酸铀-枸橼酸铅双染色法染色,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肌肉组织结构,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肌球蛋白重链I (myosin heavy chain,MyHC I)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re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蛋白表达量。【结果】(1) 阿勒泰羊摄入50%、100%和150%的维持代谢能时,三组试验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0.67 kg、13.33 kg和203.00 kg,差异显著(P<0.05);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NH组、NM组显著大于NL组(P<0.05);肌内膜厚度NH组显著小于NL组(P<0.05);肌束肌纤维数量、肌束纤维面积、肌束膜厚度以及肌纤维面积、肌纤维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2) 饲养水平对肌质网终池面积、脂滴面积以及肌质网终池、肌原纤维、肌质的面积比都有影响,肌质网终池面积和面积比NH组显著大于NM和NL组(P<0.05),脂滴面积NH组显著大于NL组(P<0.05);肌质面积比NM组显著大于NH和NL组(P<0.05);线粒体、糖原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 饲养水平对肌纤维组成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影响,PPARγ的蛋白表达强度、阳性面积和阳性率NL和NM组显著低于NH组(P<0.05);MyHCⅠ蛋白表达强度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大,但是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背最长肌肌肉组织结构和肌纤维类型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育肥期可通过饲养水平控制肌肉组织结构和肌纤维类型组成,从而按照生产需要调控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了初生、1~6月龄湖羊公羔和12月龄的周岁公羊各5只,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湖羊不同部位肌肉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MC4R)mRNA表达水平,分析MC4R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肉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湖羊不同肌肉部位MC4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其中3月龄背最长肌、后腿股二头肌和前腿肱二头肌的MC4R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与其余各月龄相比差异显著,而2月龄腰大肌的MC4R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5月龄MC4R mRNA表达水平在湖羊不同部位肌肉间表现有明显差异,但无明显规律,其后各月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湖羊背最长肌、腰大肌和后腿股二头肌MC4R mRNA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IMF)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巢摘除对母山羊产肉性能,血清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水平以及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肝脏、脂肪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rowth hormone receptor, GHR) 表达的影响,揭示摘除母山羊卵巢提高其育肥效果的原因。【方法】将体重相近的5月龄布尔山羊杂种(布尔山羊♂×关中奶山羊♀)母羊40只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开始前一个月,对所有羊只进行驱虫和防疫工作。试验开始时将母羊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摘除处理组母羊的卵巢,对照组不摘除。在试验的第0,10,20,30,40 和50 天早晨8:00对所有试验羊进行空腹采血,立即分离血清,采用羊生长激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血清中GH水平。50 d后分别从处理组和对照组随机选取5只试验羊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屠宰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和骨肉比。同时,立即采取肝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及肾周脂肪组织样,每个组织至少采集3份生物学重复样,用锡箔纸包好标记后立即投入液氮中,带回实验室放入-80℃冰箱保存,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相对定量技术和2-△△Ct法检测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肝脏和肾周脂肪中GH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母羊血清GH浓度在试验的第20天为8.63 μg•L-1,处理组母羊达到9.50 μg•L-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试验进行呈上升趋势。处理组母羊血清GH浓度在第50 天时达到了11.55 μg•L-1,高出对照组(9.34 μg•L-1)2.21 μg•L-1,且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发现处理组母羊的屠宰率、胴体产肉率和眼肌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且处理组母羊屠宰率达到了45.6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41%(P<0.05),但是骨肉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处理组母羊肝脏中GHR基因mRNA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21倍(P<0.01);GHR基因在处理组母羊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最高,是对照组的4.87倍,且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股二头肌中GHR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17倍,差异极显著(P<0.01);在肾周脂肪中,处理组母羊GH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91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摘除母山羊卵巢后,其屠宰率、血清GH水平以及肝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肾周脂肪GHR基因表达均显著上升,骨肉比显著下降。这提示摘除母畜卵巢可能通过增加其血清GH水平和部分靶组织中GHR基因的表达提高母羊的屠宰率,降低骨肉比,从而有利于母羊的产肉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