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退耕还林经济补偿相关文献的研究,阐述了经济补偿现状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对现存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完善补偿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国内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研究的现状; 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把握, 指出了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梁明友 《绿色科技》2013,(8):130+132
指出了在后退耕还林时期,生态补偿存在很多的难点及问题,不同的经济发展能力及资源环境同生态补偿间存在依赖不平衡的情况。随着第二个退耕补助周期的到来,退耕人员应特别重视对林木的利用及开采问题。探讨了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难点与问题,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既是一场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工程,又是一项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林业项目。文章运用经济学原理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经济学分析,阐明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与可能性;通过对目前退耕还林过程中经济补偿政策的实证研究,分析现有补偿政策的利弊,提出合理补偿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退耕还林补偿标准和补偿年限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的退耕还林还草钱粮补偿标准存在“一刀切”现象,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认为对退耕损失的补偿标准应实行分区级的不同补偿标准。对于还林投入成本的补偿,近期重点考虑两项:种苗补助费和增加管护费。对还生态林的种苗补助费要按分区给予不同标准的补偿,并给予长期的管护费(与我国现行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一致);对于还经济林(草),维持现有的50元种苗补助费,不足部分由小额贷款予以支持,不增加管护费。农户改变土地用途损失的长期性和生态效益发挥的持续性共同决定了要对退耕还生态林的农户实行钱粮的长期补偿;基于现实的考虑,也应适当延长还经济林(草)的钱粮补偿期限。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经济补偿机制,对调动农民参与生态建设、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退耕还林相关的经济补偿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已有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经济补偿机制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萍 《绿色科技》2014,(1):231-232
指出了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经济补偿机制,对调动农民参与生态建设、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退耕还林相关的经济补偿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已有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经济补偿机制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要对退耕农户给予补偿?不同学者依据不同的理论予以回答。文章旨在对退耕还林经济补偿理论的主流观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四川盆周山区平武县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态补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退耕补偿的依赖程度有区域性,生态补贴缓解了农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生存压力,退耕农户利益得到持续保障是稳定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因素;农户对还耕地中林木处置权的实现感到困难,"成效验收"生态补偿模式能调动农户的积极性。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退耕生态补偿的调整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后续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开展, 退耕还林后续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文中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概述了退耕还林后续问题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该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 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是一项艰巨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要最终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的目标,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4个核心关系:一是退耕还林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二是退耕还林与后续产业发展的关系;三是退耕还林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四是退耕还林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本文对此4个核心关系进行了论述,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国家退耕还林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项目背景、实施情况和补偿标准进行分析,认为应该以农村退耕还林(草)土地的机会成本为退耕还林补偿的标准,提出了优化退耕还林区的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完善耕地和林地的流转制度,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壤微生物对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境内多低山丘陵。由于人们长期过度垦殖,致使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现已被四川省列为退耕还林的重点示范区,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在退耕还林模式的立地条件、树种配置、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缺乏从微生物角度探索退耕还林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和实地抽样调查等方法,对河北省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执行情况良好,工程区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改善,工程区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但是也存着产出规模形成期长、工程补助期短,后续产业或替代性产业发展滞后,树种单一、管护制度安排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和完善配套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肯定了其后续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密云县的退耕还林工程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密云水库周围地区、国道、国铁干线公路两侧,以及生态脆弱地区。主要造林模式为生态型经济林造林模式、经济林模式、农业生态旅游模式、速生丰产林模式与水源保护林模式(荒山造林模式)。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调查与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密云县退耕还林工程在净化空气、减少风沙危害、保持水土等各方面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监理启动难,推广实施缓慢,其中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就当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监理中常遇到的管理与监理的关系,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界定,监理单位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就如何解决工程建设监理经费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较系统地总结了峡江玉笥山林场退耕还林中以杨梅与黄栀子行间水平混交的一种公益林作业模式。介绍了这两种树木的栽植技术,分析了植株的生长动态,进行了投入与产出核算。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孔凡斌 《林业科学》2007,43(1):95-101
回顾和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剖析退耕还林(草)工程主要经济政策、成本结构和补偿现状,指出当前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期限以及补偿资金筹措等几个方面探索建立我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能途径;提出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