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永波  魏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35-5936
[目的]为了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方法]基于基尼系数、均值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分解。[结果]甘肃省1998~2005年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农村居民处在“相对平均”时期,其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收入引起,其次是工资性收入,在空间上主要是区域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所致。分析结果还显示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在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与全国的趋势正好相反。[结论]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性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而成为区域间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这两种研究居民收入差异的基本方法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进行分析,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分解。结果显示甘肃省2000—2009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处在“比较平均”的范围内,且有下降趋势,与全国大形势相反。泰尔指数的变动趋势与基尼系数一致,其分解分析显示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形成因素是地域差异。而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而成为区域间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基尼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等基尼系数线、平均增长点等相关概念,构建了用于判断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平均增长点方法,认为在等基尼系数线的条件下,平均增长点横坐标数值越大(不超过0.8时)其代表的收入分配越为理想.通过对湖南省1998、2005以及全国2005、2007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实证分析,论证了基于等基尼系数线的平均增长点方法在判断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依存关系,稳定、健康的经济增长需要相应合理的收入分配状况与之配合。本文以江苏农村的实际情况为背景,从计算总基尼系数和分项基尼系数入手,进一步计算了分项基尼系数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度,并进而对近10年来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地区性差异予以量化分析,希望藉此为江苏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以及在初次和二次分配领域宏观调控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5.
王育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914-9916
以江苏省为例,采用差值法对基尼系数进行探究,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轨迹,运用集中率和贡献率将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在各分项收入中进行具体分解,分析不同收入来源在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分配的均衡程度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从而揭示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选取福建省1997-2019 年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构建VAR 模型,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福建省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旅游业与农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正向变动关系;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和农业增加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Granger 因果关系,但入境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农业增加值不存在显著的双向Granger 因果关系;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的波动和农业增加值的波动彼此相互影响较大,入境旅游收入的波动对国内旅游收入和农业增加值的波动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7.
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模型,并将其发展,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的长期和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城镇居民,然后利用城乡居民之间的基尼系数分析了收入分配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了收入分配不均严重影响我国消费规模扩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城乡间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突出。以个人所得税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效用为中心,立足于我国税收体制的现实情况,在定量与定性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分配效用的差异,着力探求个人所得税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手段,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功能定位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个税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农民农业收入为因变量,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增加值为自变量,建立计量模型研究三者间数量关系;并引入支农支出各项目,研究其对农民农业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支农支出和农业增加值都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变动虽然有着正向的影响,但是所起的贡献还很小。各支出项目按其贡献度排序为:其他项目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建立了一个计算高校基尼系数的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山西农业大学1992年657名知识分子月工资收入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说明了该校在工资分配中存在着平均主义的倾向,为工资制度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既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贫困农户减贫增收的现实路径。在农业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培育农产品供应链以此带动农户减贫增收致富,是当前市场化减贫的重要方向。基于滇、桂、苏、闽四省(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对农户减贫增收的关联效应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产品供应链对农户减贫增收具有正向作用,加入农产品供应链能显著增加农户收入,而且对欠发达地区的作用发挥优于发达地区。有无加工销售、农产品出售渠道、对供应链管理认可程度等供应链融入状况关键因素对农户减贫增收影响明显。因此,重视采取整合区域农业资源与要素,培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协调农产品供应链主体关系,构建小农户稳定融入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深入推进农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等优化措施,方能充分发挥农产品供应链对农户减贫增收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以新乡市市区为研究区域,详细论述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过程中区片地价的测算方法,在区片划分的基础上,以农用地地价修正法为主,产值倍数法为辅,测算了区片内的综合地价。将初步结果经对比论证,得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农地流转对不同流转行为类型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效果,辨析转出户和转入户收入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流转确实存在农户收入效应,对转出户和转入户家庭人均总收入的增长效应为20.5%和17.3%. 2)转出户和转入户家庭收入变化的驱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转出户家庭收入增长依赖农地资产变现机制和劳动分工优化机制,农地资产变现机制占主导地位.转入户家庭收入增长依赖规模报酬递增机制驱动,农地资产变现和劳动分工优化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为促进农地流转收入效应的持续实现,应采取稳定流转租金、引导非农就业、发展农村金融等措施,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促进转出户和转入户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高附加值及品牌效应,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农产 品地理标志产品“凤翔苹果”为我县群众带来了脱贫增收的有益良机,其保护开发已成为县委县 政府作为产业扶贫重要举措,对于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推动产地区域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大 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贵州省、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面板数据,分析了贵州省毕水兴资源富集区总体情况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运用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从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人均农产品产量、人均可支配收入3个方面研究了该区域存在的非均衡增长现象。基于经济、产业、改革、条件等基础层面分析了非均衡增长现象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区域性农业产业分工与协同、强化区域性农村改革新模式的系统研究、强化区域性农业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理标志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探讨目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现状,地理标志园艺产品研究进展,分析园艺产品地理标志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成果并未惠及全民。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加剧了农村贫困问题,削弱农户收入增长,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严重的影响。首先运用农户收入决定方程对江苏省、河南省和四川省抽样调查的566户农户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其次,运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分析了各显著因素对农户收入差异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平均外出务工时间是影响农户收入增长及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次之。基于上述结果认为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和培训机会,将有利于在持续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缩小农户间的收入差异。  相似文献   

18.
基于VAR模型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83-2007年<江西统计年鉴>的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为统计分析数据,运用计量经济的向量自回归(VAR)方法,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几方面分析了宜春市农业各产业产值间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宜春市农业总产值不是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从长期来看,牧业产值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因素最大,为32.36%;其次是渔业产值,为31.65%;第三是种植业产值为20.54%.另外,林业产值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为9.67%.即牧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渔业、种植业.说明,牧业是宜春市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生产量弹性小,商品率弹性相对较大.农产品价格运动规律的特殊性形成了商品率对农产品提价效应的折扣作用.提价给农民带来的增收效应要比预想的小得多,如果生产资料伴随涨价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农产品提价经常会产生农民减收的逆向效应.因此必须正确估计价格杠杆对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调控作用.当前稳定和发展农业的现实措施应该是:对农民的自给性生产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并以此带动商品性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能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应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陕西省汉台区近十年来农业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