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山杨林病害与林分因子的关系及对立木材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杨林的特征及其病虫害情况(山杨林的病害主要有混合干基腐朽和树干腐朽),论述了山杨林立木腐朽与林木年龄、林木组成、坡向的关系及对立木材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询专著、期刊、CAB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英特网等,对北美云杉2种危险性根部病害——松干基褐腐病(Phellinus weirii(Murrill)R.L.Gilbertson)和针叶树干基白腐朽病(Heterobasidion annosumsensu lato)及其检疫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山鸡椒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我国贵州北部山鸡椒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害,其病原菌是粗皮灵芝(Ganoderma tsunodae(Yasuda ex Lloyd)Trott.)。基于本研究采集的标本及日本模式产地的标本,对此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主要危害贵州北部的山鸡椒,造成干基白色腐朽,最后导致树林死亡。对病害的症状,造成的危害及病原菌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黄栌和桑树上的新病原腐朽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北京地区两种新的由锈革孔菌科真菌引起的树木腐朽病害,其病原菌分别为石榴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punicata Y.C.Dai,B.K.Cui & Decock)和桑木层孔菌(Phellinus mori Y.C.Dai & B.K.Cui).石榴嗜蓝孢孔菌可以引起黄栌干基腐朽,桑木层孔菌则主要造成桑树的心材腐朽.根据采集的标本对这两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菌种分离和培养性状描述.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阔叶树上和四川成都肉桂活树上的两种新的干基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角壳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martius(Berk.) Ryvarden)和似雪拟层孔菌(Fomitopsis nivosa(Berk.) Gilb. & Ryvarden).根据所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对病害的症状、分布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根白腐病(Fomes dnnosus) 由根白腐病菌引起的根腐朽和干腐朽,是英国幼龄和成龄针叶林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菌能造成松树枯死,特别是生长在干燥的或者PH值在6或6以上的碱性土上的松树。其它树种幼树也能受害致死,但较普遍的是造成根部的腐烂或通过根进入茎部,并产生一个范围较广的干基腐朽。根白腐菌的子实体常常出现在已死的寄主树根部或有病的树桩上。正在生长的子实体表面红褐色,边缘白色,下表面白色,有许多小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南台湾相思树干基腐朽病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省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 Merr.)干基腐朽病为中国一种新的林业病害,其病原菌为热带灵芝(Ganoderma tropicum(Jungh.)Bres.)和粗柄假芝(Amauroderma elmerianum Murrill.)本研究根据野外调查对此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两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8.
杉木立木干基腐朽病是杉木发生普遍而又广泛的一种病害,在成熟林分中发生率在25%左右,造成木材约1.44%的材积损失。该病害可发生于杉木中幼林,且随林龄的增长而加重,并与环境因子相关,林分遭受自然、人为等因素损害导致创伤有利于病原菌的入侵;同一山场下坡比上坡发生严重,阴坡比阳坡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东陵天柱山所有树木种类及立木腐朽发生情况的详细调查,结果显示:天柱山区域内乔、灌树种共有19科60多种,其中有11科32种被活立木腐朽菌寄生。引起活立木腐朽的病原菌共有21种,分属真菌和细菌2大类别,真菌是引起树木腐朽病的主要类群。腐朽菌主要发生在干、干基、干皮部、枝杈和枝部,引起白色、黑色和褐色3种类型腐朽。发病的主要品种为京桃、垂柳、家榆、刺槐和暴马丁香等。常见的腐朽菌多为绒毛栓菌、裂褶菌、科普锐齿菌、多年卧孔菌、平伏刷革菌和欧文氏细菌。  相似文献   

10.
<正> 立木腐朽是老龄乔木树种所特有的一类病害,在云南滇西北林区的主要立木腐朽问题普遍而且严重。滇西北立木腐朽调查,是我省立木腐朽调查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深入地认识滇西北立木腐朽特点,从中研究这一病害的规律并设法制止其进一步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纤孔菌属两新记录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中国纤孔菌属两个新记录种,分别为芮克纤孔菌Inonotus rickii(Pat.)D.A.Reid和杨生纤孔菌Inonotus plorans(Pat.)Bondartsev & Singer.芮克纤孔菌采于海南省保亭县热带植物园,生长在橡胶树上,杨生纤孔菌Inonotus plorans发现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生长在杨树上,本文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这两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中国油茶研究论文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期刊网题录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中国林业文摘》、《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统计了1996~2005年10年间我国油茶研究文献,并对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内容分布和作者分布进行了简要分析,展示出我国油茶研究文献分布概貌。  相似文献   

13.
绿色消费对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ichter量表法,从消费行为、消费者感知、外部因素和其他因素4个方面设计问卷,对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6个大区代表城市的1 000名居民进行了关于绿色消费的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拟合修正,探究消费意愿、环保认知、经济因素对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体责任感、政策因素、产品信任对绿色购买态度有正向影响;经济因素、产品价格对绿色购买行为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盼盼 《绿色科技》2019,(17):204-206
依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5)》和中国林业数据库,从森林分布、蓄积、起源和灾害等4个方面认真总结了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以2003~2015年的《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和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有关森林资源状况数据进行了分析,全面回顾了近13年以来我国森林资源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对我国森林资源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美国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保护与储备计划 (CRP)类似我国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 ,其自 1985年实施以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中介绍了有关 CRP管理、评价和确定退耕规模与补助水平的研究状况 ,最后得出了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timber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China was presented firstly with main parts of timber flows in China, which included timber markets, timber transport system and regulations of timber transport. Based on the overview on tropical timber flows in China, the trade flows of tropical timber from production and imports of tropical timber to export of tropical timber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y vivid illust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problems in timber trade flows in China were analysed in the end.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我国木材资源结构正在进行由主要利用天然林木材到利用人工林木材的转变 .由于人工林木材所含幼龄材比例相当高 ,木材资源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必将对我国的木材加工工业及林产品工业带来一系列影响 .该文综述了我国木材资源的现状 ,比较了人工林幼龄材与天然林成熟材的木材基本特性 ,探讨了人工林木材性质特征与营林培育的关系 ,阐述了木材质量与不同最终用途之间的关系 ,并对加强开展人工林木材性质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椰心叶甲传入途径与入侵成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是棕裥科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是近年侵入我国的重要外来生物之一。文章分析了椰心叶甲传入途径,并从我国南方气候条件、寄主植物、资源生态位、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活的微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椰心叶甲的入侵成因。  相似文献   

19.
核桃科树种的起源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核桃科树种在全球分布甚广,但有关起源问题却存在争议,至今未有一致看法,成为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对此,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对核桃科植物的起源和散布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核桃科树种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地起源;分布中心是中国东部到南部山地,随后扩展到欧亚大陆。  相似文献   

20.
根据野外调查,四川青城山和峨嵋山地区栲树心材腐朽病的病原菌为淡黄木层孔菌(Phellinus gilvus(Schwein:Fr.)Pat.),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最终导致受害树木枯死或风折。本文对此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对采集的病原菌标本材料作了详细描述.对该菌的种内分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