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皱夜蛾(Agrotis corticea Schiffermuller)在呼和浩特小井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大龄幼虫于土中越冬.初步查明寄主植物有12科23种,在栽培作物中主要为害蚕豆,蚕豆幼苗2—3片叶时受害最重.幼虫共6龄,个别达7龄.皱夜蛾始见于1979年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点红岱大队和呼和浩特郊区小井公社的蚕豆田内,为害幼苗较重,是大青山山区等地蚕豆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此,我们在小井公社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形态抗虫棉对棉铃虫实验种群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系统饲养,采用组建种群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取食不同抗性品种对棉铃虫实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形态抗虫棉的棉铃虫,不仅种群生长发育受阻,其存活率和生殖力均下降,从而使种群数量增殖减缓。取食形态抗虫品种川棉243的种群,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延长、体重减轻,成虫寿命及产卵期缩短、产卵量降低,在同一特定年龄均以取食川棉243的种群的死亡率较取食对照品种的高,种群累计存活率和繁殖力低,砷群数量增长指数仅为161.7,分别较取食感虫品系中无151和常规推广品种中棉所12的低52.6%和39.4%。  相似文献   

4.
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12~14mm,翅展26~34mm。前翅黄褐色或灰褐色,中央有l橙红色肾状纹;后翅白色,略带粉,翅缘灰褐色。  相似文献   

5.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在包头地区为害瓶子花、海桐、桂花、北京丁香、女贞、月季、金银花等植物.朱砂叶螨在包头地区1年发生10代以上,雌螨以橙红色的滞育型在枝干裂缝中进行越冬.温度高、湿度小有利于该叶螨发生.  相似文献   

6.
云南松不同类型群体种子形态及萌发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云南松通直和扭曲天然群体表型变异规律,对2种类型群体的种子形态及其萌发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种子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9.87%,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内各种子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群体间除了种翅长度外,其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2种类型群体间的种子重量不存在显著差异,通直群体的种子形状指数高于扭曲群体,但种翅形状指数低于扭曲群体.从萌发特征来看,2种类型群体的发芽过程相似,通直群体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日均发芽率稍高于扭曲群体,由此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云南松通直群体在种子萌发初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阜阳市部分区域甜菜夜蛾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总结了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策略。摘要:  相似文献   

8.
稻田杂草调查及白三叶草对杂草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稻田中杂草的危害情况及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 L.)对常见杂草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三叶草地上部分水浸液、根系分泌物、挥发物对其他杂草和自身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作为生物防治的主要组成部分,已被人们所认识.应用柞蚕卵赤眼蜂和人工卵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在相同的防治指标、环境条件下,投放相同的蜂量 ,所取得的防治效果是不同的,表现为柞蚕卵赤眼蜂防治效果优于人工卵赤眼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滴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棉花棉铃虫危害呈加重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棉铃虫危害加重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活史对策草本种子萌发特征对氮添加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耐受型和3种杂草型生活史对策草本种子为对象,采用4种浓度外源氮添加处理(0 mg/kg、100 mg/kg、1 000mg/kg、2 000 mg/kg),研究种子萌发特征对不同浓度氮素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除反枝苋外,不同浓度氮处理均会降低耐受型和杂草型种子萌发根长。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杂草型草种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耐受型草种则普遍持续降低,但老瓜头除外。另外,氮添加处理或降低或不影响耐受型与杂草型对策种子的发芽速度,但对反枝苋发芽速度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杂草型草种的萌发特征对外源氮素增加具有更强的耐受性,而耐受型草种则普遍较低,但也可能与种子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2.
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虫性及时空动态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室内研究了转双价基因(CryIAc+CpTI)抗虫棉6种不同组织器官对棉铃虫不同龄期幼虫的抗虫性及时空动态、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及营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棉叶外,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的棉蕾、棉苞叶、花蕊、花瓣和棉铃的抗虫性均好于转单价基因抗虫棉,特别是对高龄幼虫的抗虫性增强;棉叶的抗虫性呈明显的时空动态,而上述其它组织器官抗虫性较为稳定。取食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后,棉铃虫幼虫的体重和蛹重明显降低,幼虫和蛹的历期延长,化蛹率和羽化率明显降低,成虫寿命缩短;幼虫的相对取食速率和近似消化率明显降低,相对代谢速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葡萄倍性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价值,对不同葡萄品种二、四倍体的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原花色素含量及POD、CAT、MDA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葡萄品种四倍体在植物学特性方面与二倍体对照,表现出巨大性的特点;(2)不同葡萄品种叶片中原花色素含量四倍体高于二倍体;(3)不同葡萄品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四倍体高于二倍体;(4)不同葡萄品种叶片中MDA含量均极低;(5)不同葡萄品种叶片中POD、CAT活性四倍体高于二倍体。由此可以看出,葡萄同源四倍体相对于二倍体植株而言,不仅其形态方面均表现出巨大性的特点,同时适应性和抗逆性也均增强。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分与棉铃虫化蛹的关系及对下代发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土壤湿度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对棉铃虫的化蛹及羽化影响不大。土壤相对含水量在90%以下时,棉铃虫化蛹率一般在90%以上,羽化率在80%以上,最适为40%左右。降雨对棉铃虫入土化蛹的不同时段影响有差异,雨水浸湿土壤,对入土后尚未化蛹的幼虫影响很大,其死亡率接近100%。化蛹后蛹的死亡率则主要取决于浸水时间的长短。浸水1~2d,对蛹的影响较小,羽化率一般在50%以上;浸水3~4d,羽化率则一般低于20%。对近年棉铃虫发生的实况分析也表明,棉铃虫入土时降大雨,后期蛾消长曲线上相应的位置将出现一个低谷。灌水灭蛹以幼虫入土高峰期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寄主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恒温(27℃±1℃)、恒湿(70±5)%RH条件下,研究了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芝麻5种寄主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寄主及其不同部位上取食的棉铃虫,其发育历期、蛹重、存活率、成虫的繁殖力和寿命均有显著差异;棉铃虫在玉米、大豆等作物上的密度较高,且不同作物上的幼虫发育参差不齐。作者认为,田间多种作物并存的局面是造成棉铃虫世代混杂、防治困难及猖獗危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3龄健康棉铃虫幼虫为供试昆虫,测定棉铃虫核型多角体和质型多角体在幼虫体内分别连续继代后的毒力变化。就质型多角体而言,不论是病毒的致死剂量(LD)还是致死时间(LT)均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而升高,继代10次后的病毒致死活性平均丧失59.3%,与未经继代的病毒相比.LD_(50)增加103倍,LT_(50)平均延长4.435d;而核型多角体在继代过程中的毒力未见显著变化,提示核型多角体与质型多角体在宿主昆虫内连续继代的遗传学行为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暴发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梁家荣秦启联(江苏省徐州农科所221121)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ner)属鳞翅目夜蛾蝌、实蛾属,是世界性大害虫。我国从50年代开始就将棉铃虫列为北方棉区第一大害虫,曾于……  相似文献   

18.
苦参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霞  纪瑛 《中国种业》2009,(11):54-55
采用称重、测量、解剖等方法,研究苦参种子的形态结构及吸水特性,TTC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选取来源于岷县和成县的苦参种子,经过沙擦处理和未处理研究其萌发过程和特性。结果表明,苦参种子的硬实率高达90%以上,经测定种子生活力为78%,种子存在吸水困难。未经处理的种子萌发速度缓慢,置23℃恒温条件下的种子吸水膨胀后第5天才有胚根露出种皮,15d完成萌发过程,且萌发率低。经过沙擦处理的种子,其吸水速度加快,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的种子,说明坚硬的种皮是阻止种子吸水和萌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脱毒甘薯是当前甘薯生产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较未脱毒甘薯增产30%。脱毒甘薯的种薯(苗)与未脱毒甘薯在外观形态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在缺乏经验而又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一般很难区分开。在引种、繁种及种薯(苗)销售时,应杜绝脱毒种薯(苗)与未脱毒种薯(苗)的鱼目混珠,防止以假乱真,避免坑农害农。同时,脱毒甘薯有其自身特点,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措施。山东省苍山县种子公司以主栽品种涂薯18为例,经多年总结,现将脱毒甘薯形态以及栽培实践经验介绍如下。1形态特征薯苗发很数量的差异脱毒鲁苗根条数明显比未脱毒薯苗少…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三师小海子垦区利用性诱剂监测桃潜叶蛾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结果发现,桃潜叶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在4月上旬,终见期在10月下旬,全年共发生6代,在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基本上都有成虫发生,约每月发生1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全年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尤以7月、8月成虫发生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