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胡麻是娄烦县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生产效益好。胡麻示范区推广统一品种、统一药剂拌种、统一整地、统一播期播量、统一田间管理的胡麻示范区推广高产创建综合栽培技术,实现了胡麻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以来,忻州市农机局以试验示范胡麻机械化施肥播种和收获装备为重点,稳步提升胡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尤其在胡麻机械化田间管理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胡麻机耕面积6 000 hm2、胡麻机播面积5 700 hm2,新增胡麻播种机70台,总量达到251台,胡麻收获机达到27台。此外,繁峙  相似文献   

3.
针对胡麻联合收获过程中茎秆位姿变化与运动特性等关键环节离散元研究缺乏柔性模型和接触参数的问题,本文以胡麻根部茎秆、中部茎秆、颈部茎秆为研究对象,以其本征参数为研究基础,计算得胡麻茎秆各部建模参数,采用离散元法bonding模型构建胡麻茎秆柔性模型,并以胡麻茎秆各部本征参数、接触参数试验值为水平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Central-Composite试验确定胡麻茎秆之间、茎秆与收获装备之间的接触参数,通过胡麻茎秆剪切试验与堆积角试验验证模型可靠性。结果表明:胡麻植株离散元柔性模型参数中法向刚度Kn为1.13×109N/m3,切向刚度Ks为5.6×108N/m3,法向临界应力σ为6.67MPa,切向临界应力γ为8.5MPa,粘结半径Rj为0.25mm;胡麻茎秆-收获装备间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最优值分别为0.33、0.28、0.14,胡麻茎秆-胡麻茎秆间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最优值分别为0.3、0.508、0.033;剪切试验中胡麻茎秆根部、中部、颈部剪切最大载荷与仿真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1.67%、3.09%、5.44%,堆积角试验中胡麻茎秆平均堆积角与仿真结果相对误差为0.31%,误差较小。胡麻茎秆柔性模型与接触参数和实际情况较为相符,可表征胡麻茎秆物理特性,为胡麻茎秆离散元仿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推广胡麻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加快发展优势农作物,提升胡麻生产效益,促进胡麻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培育一批现代化胡麻加工龙头企业,对实现大同地区旱作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及产业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优质胡麻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任亚丽 《河北农机》2023,(20):49-51
旱地胡麻是指在自然降雨较少、无良好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胡麻,甘肃、内蒙古、宁夏均大面积种植胡麻。为达到高产稳产的旱地胡麻种植目标,必须注重丰产栽培技术与传统经验的结合,切实发挥好旱地胡麻丰产栽培技术的优势。在应用旱地胡麻丰产栽培技术时,着重把握好三方面技术要点,即播前准备技术、科学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其中的关键包括合理轮作、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时早播、合理密植、中耕除草、病虫草害防治。除此之外,为实现旱地胡麻丰产栽培,应充分利用好自然降水,努力提高旱地生产能力。因此,种植户应充分明确和掌握旱地胡麻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发挥技术优势,实现增产丰收。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段收获后胡麻脱出物形状差异小、混杂程度大、清选困难等问题,设计了胡麻脱粒清选装置。为提高胡麻脱粒清选装置作业效率,探究胡麻脱粒物料气流式清选机理,以装置气流清选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清选系统CFD模型和胡麻脱出物DEM模型。采用CFD-DEM耦合仿真技术,通过研究各组分脱出物料的运动轨迹与空间位置分布,得出清选系统内胡麻脱出物分离规律,并进行验证试验,校验仿真模型可靠性。仿真试验表明,胡麻脱粒物颗粒在清选系统内气流场的作用下表现出较好的分离清选效果,同时,通过分析模拟试验所得到的胡麻脱粒物颗粒数量和平均速度变化曲线,探明了胡麻脱粒物料在分离清选作业过程中运移的平均速度和数量的变化规律。验证试验表明,该装置在最佳工作状态下作业后胡麻籽粒的清选损失率为2.78%,含杂率为2.23%,与仿真模拟胡麻籽粒损失率(2.05%)、含杂率(1.56%)相比,二者试验结果分别仅相差0.73、0.67个百分点,实际试验结果与仿真模拟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张一峰 《农业工程》2017,7(3):135-137
针对山西省胡麻收获缺少合适机具的现状,以小麦割晒机为原型,改进设计重要工作部件,成功研制4GL-140型胡麻收割机。该机既能收割胡麻,也可收割莜麦、豆类等小杂粮和小麦,实现了一机多用,并且填补了山西省胡麻收获机械的空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胡麻的生物学特征、生长特性及其经济价值,介绍了胡麻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总结了适宜高寒冷凉地区胡麻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胡麻种子的周长、面积、长短轴和千粒重是胡麻考种过程中常用的参数,对于胡麻的育种、栽培,以及种子品质和性状的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针对胡麻种子自动化考种时出现的数据统计错误率高、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机器视觉研究胡麻种子的轮廓特点、探索形态特征的测量方法,针对籽粒重叠现象提出基于融合角点特征的轮廓拟合图像分割方法,设计胡麻种子自动化考种数据实时分析系统,最终实现胡麻种子自动化考种的研究。本研究在工业相机获取的胡麻种子图像上进行试验。[结果和讨论]提出的自动化考种方法对不同品种胡麻种子的统计识别准确率达97.28%,百粒种子平均处理时长69.58 ms,相较于极限腐蚀算法、基于距离变换的分水岭算法,平均计算准确率比极限腐蚀算法提升19.6%,平均运算时间低于直接使用分水岭算法所需时间。[结论]自动化考种方法具有更好的计算准确率和处理速度,能够更准确地批量获取胡麻种子的形态学特征参数,使测量误差能够保持在10%以内,可为今后胡麻考种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相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获机空间布局有限,且收获后胡麻脱出物性状差异小、混杂程度大、清选困难等问题,为提高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获机清选效率,探究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获机复式清选系统工作机理,本文以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获机初选+精选复式清选系统工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初选系统、精选系统CFD模型和胡麻脱出物DEM模型,采用CFD-DEM联合仿真技术,研究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获机复式清选系统最佳工作参数和脱出物各组分运动轨迹及空间形态变化,得出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获机脱出物分离规律,并进行验证试验,校验仿真模型可靠性。CFD-DEM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当初选系统入口风速为12.4m/s、精选系统离心风扇转速为1.154r/min时,机具清选效果最佳,其中初选系统胡麻籽粒损失率为0.3%,短茎秆排出率71.43%,颖壳排出率69.34%,轻杂排出率65.34%,含杂率39.01%;精选系统胡麻籽粒损失率为0,短茎秆排出率40%,颖壳排出率75%,轻杂排出率100%,含杂率2.56%;初选系统中脱出物进入气流场初始瞬时发生速度、位移变化依次为轻杂、颖壳、胡麻籽粒、短茎秆,精选系统中脱出物进入气流场初始瞬时发生速度、位移变化依次为颖壳、轻杂、短茎秆、胡麻籽粒。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胡麻籽粒含水率为5.34%时,作业机具最佳作业状态下含杂率为3.61%、总损失率1.98%,作业期间整机运行平稳,作业指标符合胡麻机械化收获标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采取大田试验,研究了普通、压砂和集雨3种种植模式下胡麻植株的发育情况及亩产值,实测得出植株、果实、根系和茎叶干重都呈现出CRMGSMCK的规律,CRM和GSM根系干重分别是CK根系干重的2.1倍和1.3倍;CRM下胡麻种子单株产量最高,GSM和CRM中单株胡麻种子产量相比CK分别增加了26.2%和331.0%。水分对根系的发育和植株的产量有促进作用,根系的发育程度与果实最终产量呈正相关关系。GSM、CRM和CK中,植株含水率分别为131.3%、48.5%和46.3%,压砂种植可以显著提高胡麻植株含水率。GSM和CRM种植模式下的胡麻单产分别是CK的13.0倍和14.9倍,CRM下胡麻单产相比GSM增加了14.4%,GSM和CRM均能显著提高胡麻单产。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干旱区胡麻产量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杜婵 《农业工程》2013,3(5):119-121
胡麻是山西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它的秸秆纤维可用于麻纺织的原料。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加工机具及手段,胡麻只能作为单纯的油料作物,大量的可纺织纤维只能同秸秆一起扔掉,造成大量的浪费。针对这种现状,研制开发出4GL-140型胡麻收割机,该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胡麻传统收割耗时费力的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农机》2008,(5):66-67
近几年来,食用油价格一路攀升,山西省神池县广大农民种植胡麻的积极性很高,胡麻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但由于加工机械较落后,普遍存在着油品质量差、市场价格低、销路狭窄、农民效益不高等问题。为了做大做强胡麻产业,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引进胡麻冷轧技术,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拉长胡麻产业链条。前不久,神池县组织乡镇干部和农民代表前往山西省繁峙县,  相似文献   

14.
手扶式胡麻割晒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胡麻种植区域的机械化收获程度,设计一款采用手持拖拉机为动力源,双排横向输送链进行茎秆输送,异形链片带动拨禾星轮转动,适用于胡麻收获的割晒机,实现了胡麻的机械化收获,并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割晒机前进速度调至0.65 m/s时,割晒机的平均割茬高度为100~150 mm,割茬高度可根据不同地形进行调整,铺放角为95°±10°,漏割率为0.6%。各项作业指标均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该款胡麻割晒机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割茬低、铺放整齐等特点,适宜胡麻割晒,为胡麻的机械化收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胡麻分离清选过程高损失率、高含杂率问题,设计了风筛式胡麻清选装置。利用EDEM-Fluent耦合方法,对胡麻清选装置清选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探究清选装置作业参数对胡麻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优的组合参数。基于清选装置气流场胡麻脱粒物料的运动分析,建立了胡麻清选装置简化模型;对风机风速、气流倾角、清选筛振动频率和振幅4个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风机风速、气流倾角、清选筛振动频率和振幅是影响清选装置清选性能的显著因素。应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了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的数学回归模型,获得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风机风速4.5 m/s、气流倾角4°、清选筛频率6 Hz、清选筛振幅9 mm,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下胡麻籽粒含杂率为2.97%,清选损失率为2.39%。该研究结果可为胡麻清选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胡麻茎秆生物力学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胡麻收获及脱粒效率,减少胡麻茎秆缠绕割台和脱粒滚筒,选取陇亚14号胡麻茎秆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含水率,并做生物力学特性试验,得出胡麻茎秆不同部位的生物力学特性参数,从而对胡麻机械化收获与脱粒提供参数支持。结果表明:当含水率为9.435%时,陇亚14号胡麻根部茎秆平均直径为2.472mm,抗拉强度最小,最大拉伸力居中,分别为49.8 MPa、148.113N;中部茎秆平均直径为2.144mm,抗拉强度和最大拉伸力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9.6 MPa、166.362N;颈部茎秆平均直径为1.384mm,抗拉强度和最大拉伸力均小于根部和中部;而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剪切强度以及最大压缩力、最大弯曲力和剪切最大载荷由根部、中部、颈部的顺序依次减小;相比较而言,颈部与果穗连接处的各参数均为最小值。由此可见陇亚14号胡麻茎秆机械化收获、脱粒时根部、中部茎秆对脱粒滚筒、割刀及割台提出更高的要求,该试验为提高胡麻收获和脱粒效率,以及胡麻机械化收获、脱粒等机具的研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双风道风筛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提升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械化作业水平,针对胡麻脱粒物料各组分类型,提出“先气流清、再风筛选”的作业模式,制订了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作业工艺流程,设计了双风道风筛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对三级振动筛分装置、双风道杂余集料装置及吸杂除尘装置等关键作业部件进行设计选型与参数计算,获得不同组分的胡麻脱粒物料在三级筛面上不同运动状态下振动筛分装置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参数必须满足的条件。样机性能试验表明,当振动喂料系统电磁激振器振幅控制在14~18mm、前风道风量调节手柄在2~4挡位、后风道风量调节手柄在4~6挡位、三级振动筛分装置振动频率在2~6Hz时,双风道风筛式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的籽粒清洁率为97.16%、夹带总损失率为1.12%,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对胡麻收获期脱粒物料不同组分的分离清选作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垄沟宽度对垄膜沟播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垄膜沟播胡麻经济效益提供依据。【方法】对25 cm垄沟宽垄膜沟播(R25)、35 cm垄沟宽垄膜沟播(R35)、45 cm垄沟宽垄膜沟播(R45)和露地条播(CK)4个栽培条件下胡麻田土壤水分、胡麻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覆膜处理可缩短胡麻生育期2 d,不同处理间出苗率差异较大。胡麻种植区、覆膜区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总体随土层增加呈增加趋势。R25、R35处理的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先上升后降低,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R45处理和CK的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鲜质量在开花期最高,干质量在成熟期最高。R2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R25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CK提高了32.81%,产量较CK提高了16.67%。【结论】垄沟宽度是影响垄膜沟播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重要因素,较小的垄沟宽度(25 cm)有利于提高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胡麻漏油虫2010-2012年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降雨量、地形地貌、茬口安排等因素对胡麻漏油虫发生和危害程度的影响。提出提早播种、黑光灯诱杀成虫以及药剂防治等办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胡麻密植程度高、不方便大型机械作业等问题,设计一款以直流无刷电机、电推杆为转向控制组件,基于STM32型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无人驾驶自走式旱地胡麻喷药车。该喷药车采用2.4 GHz无线电遥控装置与单片机之间的双向通行实现对喷药车行走速度、转弯半径和喷洒模式的控制。使用Keil uVision5软件编程,对喷药车各动作流程进行决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无人驾驶自走式旱地胡麻喷药车转向机构最大转向角度为左转35.9°、右转25.7°,实际使用转向角为±25°,最小转弯半径4 m,转向系统符合设计要求,为胡麻喷药车的智能避障、智能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