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文化及养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兽医和农村养殖户对母猪人工授精的认识或操作存在许多误区。现将常见误区归纳如下: 1.本交(自然交配)比人工授精受胎率高,窝产仔数也多  相似文献   

2.
<正>在排除市场因素的影响后,许多规模猪场仍然难以保证持久的、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本原因是没有实现高效繁殖。高效繁殖除了体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还体现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特别是种猪群繁殖效率。一、推广人工授精,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公猪的繁殖潜力积极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推进规模养猪尽快实现公猪外来化、母猪本地化、育肥猪杂交化。与传统的本交相比,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正常情况下1头  相似文献   

3.
母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国家有关部门、专家的大力推广下,特别是从2007年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母猪仿生输精法是一项更容易被农民接受和掌握的母猪人工授精技术,仿生输精法是使用橡胶输精器,  相似文献   

4.
<正>猪的汗腺退化,导致其不耐热,加之成年公猪皮肤较厚,散热能力较差,尤其在夏季,我国南方地区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种公猪繁殖性能影响很大,热应激更加严重,具体表现为性欲减退、采精量减少、精子活力下降,死亡精子和异常精子数增加,致使本交或人工授精的母猪受胎率比其他季节有所下降。为了进一步查明我国南方  相似文献   

5.
胡成波 《科学种养》2012,(11):43-44
泌乳母猪的饲养是猪场生产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直接影响仔猪的长势和成活率,是猪场取得好效益的关键。但在生产中常会出现泌乳母猪过肥或过瘦、缺奶或无奶、配种间隔延长、配种受胎率低、淘汰率高以及仔猪脂肪性腹泻、增重慢等问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笔者现将泌乳母猪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技术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1.选择对路品种选择母猪时应优先考虑当地品种,当地品种猪适应性好、耐粗饲、应激反应少,母猪性情温驯、性成熟早、发情症状明显、受胎率高、产仔数多、母性强、易管理。近几年,在饲养杂交猪的大潮中,本地纯种母猪日渐减少,甚至很难见到,应尽量选择具有本地猪血统的母猪,繁育的后代容易销售,价格较高。公猪应选择瘦肉率高、生长发育快、体格高大的国外引进品种,过去最受欢迎的是杜洛克,现在长白、皮特兰也很有市场,但皮特兰猪应激反应强烈,后代的生长发育易受条件限制,引种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适时配种和重复配种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率的关键。苏太猪的发情征候不如地方猪种明显,但又比外种猪要明显得多。发情时一般存在“三少”现象:一是少减食或不减食;二是少鸣叫或不鸣叫;  相似文献   

8.
当年母羔羊配种是利用绵羊高效繁殖的生物工程技术,使当年母羔发情、配种、受孕,从而使当年即可实现生产效益。当年母羔年龄在7月龄以上,体重约40kg时,自然受胎率在15%左右,采用诱导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可大大提高当年羔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垦科技》2011,(4):96-96
1在猪群中的试验 选定断奶后50~100d未发过情的母猪,对选定的20头产后未有重大病史、子宫、阴道未有炎症的乏情母猪往子宫内输入公猪精液20mL,按照正常的日粮和饲喂方法饲喂。5d后有5头母猪发情,7d后有8头母猪发情,10d后有2头发情,另外5头在输入精液1个月后,也依次开始友情,同时也对发情的母猪进行了适时的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杂交组合的青海互助八眉二元母猪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保护地方猪品种,挖掘青海互助八眉猪生产性能。本试验以长白、大约克和白色杜洛克为父本青海互助八眉猪为母本,所产的二元母猪成熟后再与长白、大约克和白色杜洛克杂交,在此过程中对比研究不同杂交组合的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长×八二元仔母猪的初生重、21日龄重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长×八和白杜×八二元后备母猪乳头对数显著高于大×八组;2—4月龄长×八二元母猪生长性能极显著高于白杜×八组(P<0.01);长×八组合的二元后备母猪的体长和胸围极显著高于白杜×八组和大×八组(P<0.01);长×八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均显著高于白杜×八和大八二元母猪(P<0.05)。  相似文献   

11.
正湘乡市的生猪人工授精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由于设备的更新、养猪优惠政策的加大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等因素,该项技术迅速得到普及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养猪生产规模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有利于优良种公猪跨年度、跨地域使用,获得大量优良后代,还能减少疾病传播。为此,笔者通过总结湘江市猪人工授精的一些关键技术,旨在为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2.
<正>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集公羊的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和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发情母羊的生殖道内,从而达到使母羊受胎的目的。它与自然交配相比有以下优点:①扩大优良种公羊的利用率和使用年限。②大量节省购买和饲养种公羊的费用。③提高母羊的受胎率。④减少疾病的传播,人工授精时公、母羊不直接接触,而且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EPE)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发病突然,死亡率高,高温季节多发。不同日龄、性别的猪均可发病。成年猪隐性感染并成为传染源。怀孕母猪感染后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严重者死亡。猪附红细胞体病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乳猪发病。幼年猪和培育猪最易感染,夏季常呈暴发流行。现将象山县某猪场母猪和育肥猪暴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郭秀卿 《科学种养》2012,(11):46-46
猪衣原体病又称鹦鹉热,主要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不同猪群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不同品种、年龄的猪群都可感染,以妊娠母猪和幼龄仔猪最易感。妊娠母猪表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新生仔猪出现关节肿大、肺炎、肠炎、脑炎和结膜炎;种公猪出现睾丸炎、附睾炎、  相似文献   

15.
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效果并合理制定人工授精方案,采用流式细胞仪制备性控冻精,对3 947头健康荷斯坦牛进行人工授精。结果表明:①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的受胎率、产犊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性控冻精的雌犊率和繁殖率分别达到92.01%和50.03%,对照组仅为51.13%和34.97%,差异极显著(P0.01)。②青年牛的情期受胎率达到55.25%,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青年牛的产犊率达到98.31%,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青年牛的繁殖率为51.84%,经产牛为42.12%,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③采用第1次人工授精后10~11 h重复授精1次,每次1支性控冻精的授精方案,其情期受胎率为55.17%,繁殖率达到55.81%,同其他方案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应用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可以显著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6.
人工授精技术是当前养鹿业大力推广的一项良繁措施。本文详细阐述了规模化鹿场人工授精室的建立,以及采精、精液的处理与人工输精等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为规模化鹿场开展人工授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方法对母猪的诱导发情及排卵效果的影响。采用三种处理方法对母猪进行了诱导发情及排卵研究。结果表明,PMSG+HCG组的诱导发情率与情期受胎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三合激素组、显著(P﹤0.05)高于PMSG组,且PMSG组的诱导发情率与情期受胎率均显著(P﹤0.05)高于三合激素组;经PMSG+HCG方法诱导发情处理的母猪,其发情高峰发生在注药后48~96h,母猪发情呈现明显的同期化;PMSG+HCG方法处理母猪后,可以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及活仔数,且对受胎率无影响;进一步观察母猪排卵及胚胎发育状况表明,PMSG+HCG方法对母猪进行诱导发情及排卵并没有影响胚胎的质量,胚胎开始进入子宫的时间发生在母猪配种后60h以前,此时,胚胎处于4细胞期。说明采用促性腺激素对母猪的诱导发情效果要明显好于性腺激素,且采用适宜剂量的PMSG与HCG混合注射来诱导母猪发情及排卵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养猪生产中,常常出现母猪受胎率低、产仔少、泌乳量低等现象,这和养殖户没有注重母猪的选择、饲养管理、适时配种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9.
母猪分胎次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分胎次饲养的技术核心就是将相同胎次的母猪放在一起饲养,不同胎次的母猪分开饲养,以减少各个胎次母猪疾病的交叉感染,使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一致,为仔猪的免疫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人工授精是绵羊品种改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正确掌握绵羊人工授精操作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优良公羊的作用,加速绵羊的改良进程,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