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猪坏死杆菌病 1.1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四类 1.1.1猪坏死性皮炎 经常发生的部位为耳、尾、颈、胸、臀、腰、乳房等。其具体表现为:尾巴呈干性坏死皮炎,皮肤干枯,进而由尾尖至尾根.逐渐坏死脱落。其他部位:病初病灶较小,初微肿.为突起小型疹有可剥离的痂皮,被毛脱落,创口发炎,溃疡面积达铜钱至拳头大小;流出黄白色稀薄恶臭的脓液.重者深层至肌肉和骨骼。  相似文献   

2.
猪坏死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细菌病,以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肠炎、坏死性鼻炎为特征,多发于猪在集散收购、运输及饲养密集猪舍的猪群。 1发病情况 1.1 2008年7月份,吉林省榆树市五龙乡某猪场从外地购进仔猪300头,购进后半月,部分仔猪在颈部、耳根、躯干、臀部皮肤发生坏死和溃烂,有的病猪严重腹泻并排污秽不洁带有恶臭稀薄的粪便,并带有坏死的粘膜。其中2只严重的病猪因脱水、心衰和败血症变化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1 临床发病情况山东省无棣县邓王乡猪场共存栏134头仔猪,于1998年8月15日发病,到17日共发病28头,发病率为20-89%,死亡2头,病死率为7-14%。期间曾用青、链霉素治疗过1~2次,效果不佳,后经采用辣椒油治疗本病,效果明显,很快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发病死亡猪只,主要以外伤引起的坏死性皮炎为特征,发病部位大多以腹、胸、背、臀部皮肤为主。病初皮肤稍肿,被毛脱落,炎症向深部蔓延而后发生坏死,形成外口小,里边呈囊状的坏死灶,俗称“眼子病”。局部流出少量黄色、稀薄、恶臭的液体,病猪全身症状不明…  相似文献   

4.
猪坏死杆菌病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都能感染的慢性传染病。猪坏死杆菌病表现有四种类型,即坏死性皮肤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和坏死性胃肠炎。1985年,笔者遇到一起局部皮肤发生坏死和四肢下部发生溃疡及耳、尾坏死、脱落的猪病,经化验确诊为坏死杆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猪坏死杆菌病是猪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的细菌病,各种年龄及品种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其特征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坏死性炎症和溃疡形成。猪较常见的病型为坏死性皮炎,其次是坏死性口炎和坏死性鼻炎。  相似文献   

6.
2001年3月22日西昌市小庙乡小庙村4组赵文彦带来2头白色断奶仔猪就诊,畜主口述:6d前骟割该猪,由于未消毒手术刀和创口,术后猪出现发烧、不食。症状:体重约10kg,体温分别为37.1℃、38.1℃,叫声无力,精神萎顿,体躯皮肤渗出白色浆液,皮肤坏死,皮下组织出现坏死性脓肿,用手抹,皮肤象搓面条一样黏附手上。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初诊为坏死杆菌病,从病健组织交界处采取病料涂片,滴碱性美蓝1滴,待染液扩散均匀后,用酒精灯适当加热,显微镜检查,发现浓淡均匀细长丝状坏死杆菌,确诊为坏死杆菌病。治疗:当日用…  相似文献   

7.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校杆菌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表现为组织死亡,多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粘膜。有的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处。猪的坏死杆菌病常因发生部位不同,名称也各有差异。猪传染性坏死性皮炎多见于仔猪和育肥猪。成年公母猪很少发生。1临床症状猪传染性坏死性皮炎病的初期,在坏死都出现无效无痛的肿胀物、呈乳白色、界线明显,待1一2天被清。创面有多星的创液,呈灰黄色和棕黑色、恶臭,但不形成脓对。随着病程延长迅速向四周和纵深力面发展,创面放整齐.发病部位主要在面部、颈部、腹部、尾…  相似文献   

8.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据文献记载:绵羊和鹿的坏死杆菌多侵害蹄部,俗称腐蹄病;马多侵害四肢下部及系部;猪的坏死杆菌病有四种类型:即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胃肠炎和坏死性皮炎。2004年在某猪场的肥猪中发现了耳、蹄、皮肤均受侵害的坏死性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及细菌学检验结果,诊断为猪的皮肤型坏死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猪坏死杆菌病也频频发生 ,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坏死为特征。1 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坏死杆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家禽 ,病原菌在多种动物消化道内共生。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多发生于阴雨连绵、潮湿及炎热季节。舍内卫生条件不好、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引起本病发生。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猪的皮肤常受伤或被蚊虫叮咬而传染。2 临床症状2 .1 坏死性皮炎仔猪和架子猪发生于颈部、体侧、臀部皮肤、耳根、尾、乳房等部位皮…  相似文献   

10.
坏死杆菌病是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组织发生坏死.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肠炎4型,较常见的病型为坏死性皮炎,多发生于猪收购场和猪集散地临时棚圈. 1 发病情况 2011年11月中旬,本州某农场1养殖户带20余日龄的仔猪来我中心化验室检验.经询问和观察,该仔猪和同窝猪全身或大块皮肤干性坏死,如盔甲般覆盖体表,最后从其边缘逐渐剥离脱落,尤以腹部和耳朵严重.病猪全身症状不明显,严重者减食或拒食,体温升高,消瘦.  相似文献   

11.
仔猪副伤寒又叫猪沙门氏杆菌病 ,是猪的常见多发传染病之一。该病流行广、传播迅速、对仔猪威胁较大。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本病在阴雨天气 ,气温较低 ,猪舍潮湿 ,卫生条件较差时多发。一旦发病传染迅速 ,病程多为 1~ 4d。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 40 5~ 41 8℃ ,呈稽留热 ,食欲减退或废绝 ,精神沉郁 ,寒战。小便短赤 ,眼结膜充血 ,少数病例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病初便秘后拉稀 ,粪便发黄呈液体状、恶臭 ,呼吸迫促 ,行走摇晃。有的病猪出现呕吐 ,有的耳颈、胸腹、四肢蹄尖、鼻盘等处皮肤出现紫色或淡蓝色斑点 ,个别病猪鼻孔流出白…  相似文献   

12.
猪坏死杆菌为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猪的肠道和排出的粪便中也可发现。本病除猪易感外,对牛、羊、兔也感染。猪患此病时可与副伤寒等病并发或在内脏形成转移性的坏死灶,对仔猪危害较大。1常见诱发因素1.1猪斗咬,体表创伤,从创口感染的病原在皮下深部组织生长繁殖,阻碍组织代谢,引起组织坏死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猪斗咬常见于猪断乳分群,不同窝的初次合群关养;猪在长途运输中车厢内太拥挤或栏舍中饲养过密;饲料中矿物质等营养不全,以致猪互相咬尾、咬耳,使皮肤出血损伤。1.2怀孕母猪腹部着地擦破乳…  相似文献   

13.
正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亦称坏死杆菌)引起的猪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组织发生坏死。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肠炎4型,较常见的病型为坏死性皮炎,仔猪和育肥猪多感染。1发病情况2015年5月19日,陕西省武功县一养猪场到我院反映10 d前场内15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病,患病仔猪不时蹭食槽、栏杆,身上不少地方或全身长着硬  相似文献   

14.
病鹿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瘦,跛行,四肢蹄部、系部肿胀、化脓,严重的发生坏死,坏死部位呈中心凹陷,坏死组织向周围深部蔓延,并散发难闻的恶臭,其中一头鹿蹄壳脱落,蹄部变形,卧地不起,体温升高,呼吸短促。  相似文献   

15.
坏死杆菌病是猪在炎热季节多发的一种疾病。病猪局部溃烂,初期疮口较小,以后病变向周围及深部组织蔓延,形成疮口小而溃烂腔很大的囊状坏死灶。大量组织坏死,流出黄色、稀薄、恶臭的脓液。  相似文献   

16.
猪痢疾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症状鉴别 1.1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多发于2-4月龄仔猪,具有传染性,流行季节不明显。临床表现与猪痢疾很相似,体温高达41~42℃,食欲废绝,下痢,粪中混有血液、假膜。剖检可见大肠肠壁肥厚,黏膜有坏死,覆有伪膜如麸皮样,剥去伪膜可露出糜烂面。但不同于猪痢疾的是本病具有败血性症状,耳根、胸前、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亚急性病例眼有脓性分泌物,粪呈淡黄或灰绿色、恶臭,慢性型灰白色。  相似文献   

17.
1坏疽性肺炎 坏疽性肺炎又称肺坏疽或吸入性肺炎,是误咽食物、呕吐物、药物,或腐败细菌侵入肺脏,所引起的肺组织坏死和分解,以呼吸高度困难,流污秽不洁恶臭的鼻液和鼻液含有弹力纤维为特征。多发生于马、骡,有时也发生于牛、猪和羊。临床表现全身症状严重,发病快,咳嗽,不安,精神高度沉郁,体温升高,心跳节律不齐,呼吸极度困难,呼出气带有腐败臭味,两鼻孔流污秽恶臭、含弹力纤维的鼻液,咳嗽或低头时,鼻液量增多;叩诊在病变浅在、坏死组织未排出之前,呈半浊音或浊音,叩诊随病程不同可出现半浊音或浊音、鼓音或破壶音;听诊可出现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伴有金属音的大水泡音等。治疗原则是迅速排除异物,制止肺组织的腐败分解,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对患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病而死亡的凹甲陆龟进行了系统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该病的病变主要发生在消化道、肝、心脏、肾、脾等部位,尤以胃肠道和肝病变最为明显,表现为卡他性一坏死性胃肠炎和坏死性一肉芽肿性肝炎,胃肠黏膜出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灶;肝细胞水泡变性,细胞核裂解,肝小叶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性坏死灶,并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杆菌和猪副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本病主要危害2-4月龄的仔猪,病猪经消化道感染,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多为慢性。 1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体温升高到41-42℃,不食,不愿走动,下痢,粪恶臭。死前病猪鼻、唇、四肢末端、耳、颈、胸下及腹部皮肤变成蓝紫色。慢性病例的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呈周期性下痢,粪便呈黄色或黄绿色,恶臭,混有血液和脱落的肠黏膜。猪体逐渐消瘦,有时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常因机体极度衰弱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多为慢性经过、常呈散发或地方流行.在山羊,坏死杆菌病临床上表现有腐蹄病、坏死性皮炎、坏死性肝炎、坏死性口炎(白喉)、坏死性乳房炎等多种病型.笔者在临床上见到的山羊坏死杆菌病主要以坏死性口炎为特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