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几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产量影响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其发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2.
小麦纹枯病是目前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在淮北地区 ,无论是干旱潮湿年份 ,早播晚种 ,小麦纹枯病都普遍发生 ,危害较重 ,一般病株率为10 %~20 % ,重病田块可达80 %~100% ,特别严重田块的枯白穗率可达30 %左右。人们长期习惯使用井岗霉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小麦纹枯病在西峡县连年发生,并逐渐加重。特别是1991年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89%,引起严重的花秆烂茎,造成枯孕穗和白孕穗,严重田块自穗率达0.78%,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为此,我们在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基础上,综合多种因素与往年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探讨流行特点及其原因,为开展防治提供依据。一、发生流行特点1991年小麦纹枯病在西峡为重发年份,其主要特点是:发病早、发展快、面积大、危害  相似文献   

4.
小麦纹枯病是近几年来在小麦生产上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已逐步上升为小麦上的主要病害,其为害同水稻纹枯病一样,具有发病快,为害重的特点,严重时中心病团出现死穗。从1996年开始,小麦纹枯病在我县小麦生产中逐步蔓延,1997年调查25块田,平均病株率为3...  相似文献   

5.
小麦棱条花叶病,又称小麦花叶病、小麦黄叶病,是近年来我省小麦上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信阳地区常年发病40~50万亩,病株率40%~60%,发病严重田块达80%~90%,一般减产为20%~50%。小麦感病后植株矮小,根系和分蘖减少,返青缓慢,长势衰弱,...  相似文献   

6.
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麦纹枯病是南阳地区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病害,1983年首次记录,发生面积38万亩,1987年扩大到126.5万亩,1991年达444.5万亩,重病田病茎率100%,平均减产20%以上,成为影响本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984年以来,我们对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消长规律及测报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一、小麦纹枯病发生消长规律从1987年秋开始,选择本地主要品种宛7107三块,进行病情系统调查。方法是小麦出苗后3天调查一次,见病株后定点,每隔10天调查查一次,每块田5点取样,每样点50株,3月1日后每点改为30茎,记载  相似文献   

7.
小麦白穗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白穗在小麦穗期比较常见,常造成结穗不实,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成为小麦生产中不可忽视的减产因素。1发生原因1.1小麦纹枯病引起的白穗近年来,受土壤中病原菌累积量的增加、氮肥用量大、种植方式等因素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趋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达30%以上。小麦纹枯病的典型症状是在茎基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玉米纹枯病在我国玉米种植地区普遍发生,尤其是在雨水较多、气温较高的年份和地区,发病较重,现已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宾川县调查,玉米纹枯病在不同的玉米品种上均有发生,发病率10.5%~68.9%,危害高度已经超过穗部,个别地块或品种的病株率已达100%,损失率4.8%~17.5%.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麦纹枯病16a发生情况研究分析,明确了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和主要预测因子是菌原基数和冬春气候条件。选择12月下旬平均病株率、1~2月平均温度和2~4月降雨量,建立病害发生程度长期预测式,历史回测符合率93.7%,2000年经预测检验,结果和发生实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我区纹枯病仅在局部有零星发生。1991年纹枯病发生为害严重。全区发生254.5万亩,占麦田面积的34.9%。一般病株率在50-80%,重发地块病株达100%。减产小麦2723.54万公斤。 1991年元月份气温较历年平均值偏高2.54℃,3月份降水量较历年偏多2成,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