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热重分析法考察了烟草木质素、纤维素、木聚糖的热解特性,并对烟草木质素与纤维素、木聚糖之间的协同作用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热失重行为研究发现,烟草木质素、纤维素及木聚糖这3者的热解行为及热解深度存在明显差异:从室温至900℃,失重峰值对应温度从木聚糖(233℃)、烟草木质素(314℃)到纤维素(331℃)依次升高,纤维素的总失重约为97.2%,木聚糖总失重约76.9%,而烟草木质素的总失重仅为75.3%。热解协同作用研究表明,纤维素与烟草木质素的热解反应具有双向抑制作用,而木聚糖与烟草木质素的热解反应具有单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2,(20)
小麦秸秆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聚糖醛酸、蛋白质及矿物质,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高达35%~40%,生产一次性餐具的有效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相似文献   

3.
饲料纤维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饲料纤维的测定和研究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较为成功的分析方法只有两种 :洗涤纤维分析法和非淀粉多糖法。洗涤纤维是由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组成,而不包括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及果胶物质等 )。洗涤纤维分析法只有同时测定可溶性非淀粉多糖才能充分反映饲料纤维的真实含义。而非淀粉多糖则是由植物组织内除淀粉以外所有碳水化合物组成,其中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四部分组成。非淀粉多糖法只有同时测定木质素,才能反映出饲料纤维的真实含义。 饲料纤维…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竹生物制浆的适宜条件,该文研究了5种碳源对白腐菌降解竹基质中木质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碳源刺激菌丝生长,白腐菌对竹基质中不同组分的降解程度因外加碳源的种类而异;纤维素降解率对白腐菌降解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选择性起着关键的影响;10%葡萄糖、5%木聚糖和10%麸皮都能显著提高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选择性系数,其中5%木聚糖的效果最好;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选择性系数从12 .91分别上升到41.45和78.83;添加复杂碳源麸皮和玉米秆粉对白腐菌降解竹子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促进作用可能是木质素降解酶、小分子物质及共代谢多种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之,在利用白腐菌进行竹生物制浆时适当添加富含半纤维素的物质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氨化与微贮稻草显微组织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干稻草分别通过氨化和微贮处理后,进行经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在氨碱的作用下,纤维素木质素表面之间的结合被破坏,并使部分木质素、矿质、栓质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面保护层结构变化,胞壁膨胀,纤维软化。稻草经微贮自理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聚糖链的木质素聚合物的酯键被酶解,增加了柔软性和膨胀度,表现为胞壁衬质物亲水强,富有可逆性,结构上的复性呈常态。相比之下,干稻草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LiCl/DMSO溶剂体系对稻草化学组成溶出行为的影响,以球磨稻草为原料,分别选取稻草的秆和叶部位,通过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测定再生前后的秆和叶部位的化学成分,采用碱性硝基苯氧化来分析木质素的结构单元变化。结果表明:球磨时间越长,木质素和高聚糖的再生得率会降低,球磨原料中灰分的再生不受球磨操作条件影响;稻草秆的再生能力高于叶,其中木质素和高聚糖的再生得率比叶的高,灰分的保留则较低。稻草的秆和叶经过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可促进木质素的溶出,处理后的秆更易于进行酶水解。经球磨后的木质素缩合程度增加,球磨改进了硝基苯氧化环境,其反应的均相性得到提高。再生酶水解后,各球磨部位缩合程度有所增加。其中从球磨1.0~2.0h的叶和秆分离出的木质素能代表相应原料中不同部位的原木质素。  相似文献   

7.
蚯蚓堆制处理对不同物料中4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蚯蚓堆置处理作用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的影响.采用室内接种的方法,用不同C/N的玉米秸秆与纯牛粪混合物为物料饲养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以成蚓与幼蚓总数和物料中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性为检测指标.结果表明,接种蚯蚓的试验组比未接种蚯蚓的对照组能显著增强物料中4种酶的活性;接种蚯蚓的物料C/N为25时,成蚓与幼蚓总数、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性较其他组高,3种酶活性随时间逐渐增强;C/N为30时,木聚糖酶活性较其他组高,并随时间逐渐减弱.蚯蚓能在堆制处理过程中加速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当C/N=25时,蚯蚓繁殖较好,比较有利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降解.  相似文献   

8.
化石燃料的持续开采与使用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成为必然。木质纤维素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可转化为生物乙醇、氢气等生物质燃料,被认为是代替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其中木质纤维原料转化为生物乙醇需经过预处理、酶水解以及微生物发酵这3个关键步骤,而纤维素酶水解通常会受到酶、水解条件、底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大量研究发现,木质素是纤维素酶水解过程中的主要抑制剂。木质素既可以吸附纤维素酶,与纤维素酶发生无效吸附;又可以作为物理屏障,阻碍酶对纤维素的生产性吸附。尽管通过预处理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木质素,但依旧无法从根源上缓解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研究木质素的结构单元对酶解效率的影响可能是当前生物乙醇转化中木质素在纤维素酶水解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蔗渣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离条件。[方法]在溶剂-酸-水混合体系中对蔗渣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蒸煮分离,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得到最佳的分离条件。[结果]通过响应面分析法预测最佳的分离工艺条件为溶剂浓度(v/v)69.63%、酸浓度(v/v)6.41%、反应时间4 h,此条件下模型预测的半纤维素水解率为98.07%、纤维素存留率为92.49%、木质素去除率为66.72%,验证试验半纤维素水解率为99.00%、纤维素存留率为92.08%、木质素去除率为67.06%,接近理论值。[结论]研究结果可较好地用于蔗渣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
干稻草分别通过氨化和微贮处理后,进行经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在氨碱的作用下,纤维素与木质素表面之间的结合被破坏,并使部分木质素、矿质、栓质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面保护层结构变化,胞壁膨胀,纤维软化.稻草经微贮处理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聚糖链的木质素聚合物的酯键被酶解,增加了柔软性和膨胀度,表现为胞壁衬质物亲水强,富有可逆性,结构上的复性呈常态.相比之下,干稻草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交错在一起,粗糙坚韧.经饲料常规分析,普通稻草、氨化及微贮稻草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41%、9.55%、5.03%,氨化稻草、微贮稻草、干稻草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9%、1.2%、0.9%.其他成分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秸秆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被牛羊等反刍家畜消化利用,还有部分纤维素与木质素紧密结合,难于被消化利用。氨化可以破坏纤维与木质素表面之间的结合,并使少量木质素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面保护层结构改变,细胞壁膨胀,纤维软化,从而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秸秆对氨有吸附作用,所以氨化还可以提高秸秆饲料中游离氨的含量,增加秸秆饲料中的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对山杨木质素及纤维素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10个对杨树木质素和纤维素有降解能力的菌种:榆黄蘑、香菇、金针菇、木耳、裂褶菌、平菇、茶树菇、杏鲍菇、柳蘑、蟹味菇,测定了能在培养基2上生长的9个菌株的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快慢的先后顺序。用9种食用真菌(除蟹味菇外)对木材的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一定时期后,测定了木质素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变化数据,研究了它们对山杨木材木质素的分解能力。结果得出:裂褶菌先降解纤维素,其余的8种菌株均先降解木质素;降解的快慢与降解率无关;香菇、平菇对山杨的木质素降解率和纤维素降解率均比较高,为降解山杨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好氧水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木质纤维素水解过程,影响秸秆沼气制备速度。提高水解效率关键是破坏木质素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屏蔽作用,而木质素降解需有分子氧存在。因此,在秸秆厌氧发酵前好氧水解发酵秸秆有利于提高秸秆生物可降解性。为揭示玉米秸秆湿法好氧水解特性,在总固体浓度(TS)为10%,好氧水解温度为35、38、41、44、47℃,好氧水解时间为8、16、24、32、40 h条件下湿法水解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湿法好氧水解能有效破坏玉米秸秆木质素结构,获得较高木质素降解率,温度44℃,时间经历8 h时木质素即降解15.79%,是好氧水解40 h时总降解率49.5%。在此条件下,总有机物损失率仅为4%,经过湿法好氧水解玉米秸秆TS产气量和产甲烷量与未经处理玉米秸秆相比分别提高28.4%和29%。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它能利用木材中的单糖、纤维素、木质素等化合物。但分解木材的能力较弱,坚硬的树木砍伐之后,没有达到一定的腐朽程度长不出子实体。陈旧的阔叶树木屑,经堆积发酵,部分分解的更适合金针菇的生长。1.碳源金针菇所需要的碳素营养都来自有机碳化合物,如纤维素、木质素、淀  相似文献   

15.
米糠多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米糠多糖存在于稻谷颖果皮层里 ,是目前尚未被开发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米糠中无氮浸出物占 33%~ 5 6 % ,其中主要为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一部分半纤维素构成了水溶性米糠多糖。水溶性米糠多糖与一般均聚糖不同 ,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杂聚糖 ,由木糖、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等组成。米糠多糖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艺可以得到多种米糠多糖 ,如RBS、RBFP、RBFPM、MDP、RON、MGN 3等 ,它们都有着显著的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 ,不仅具有一般多糖所具有的生理功能 ,而且还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胆固醇和增强免疫…  相似文献   

16.
一、秸秆的营养价值 农作物成熟后的秸秆,一般说,质地粗硬,适口性差,不易消化,食入量低。秸秆的主要成分有细胞壁(也叫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组成;酸性洗涤纤维(ADF)主要由纤维素、木质素组成。木质素不被瘤胃微生物分解,而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秸秆的消化率受到影响。秸秆成熟得越老,木质化程度越高,秸秆的消化率就越低。 秸秆成熟后细胞壁、木质素成分增加,粗蛋白质成分减少,干物质消化率下降。一  相似文献   

17.
曾汉元  宋荣  吴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60+11774-11660,11774
[目的]筛选纤维素含量高且木质素含量低的物种,为纤维质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积累资料。[方法]采用酸碱洗涤法、硝酸乙醇法和比色法对同一样品棉花的纤维素含量进行测定,从中筛选最佳测定方法,然后采用最佳方法对河八王、斑茅、五节芒、芒和拟高粱进行茎、叶及茎叶混合物的纤维素含量的测定,采用Klason法对它们的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酸碱洗涤法测定纤维素含量最佳。5种高大禾草中,同一种类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为茎〉茎叶混合物〉叶;纤维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河八王(52.1%)、五节芒(47.9%)、斑茅(44.3%)、芒(44.1%)和拟高粱(40.2%);木质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五节芒(32.4%)、芒(29.8%)、斑茅(29.5%)、拟高粱(27.5%)和河八王(26.2%)。[结论]5个样品中,河八王是纤维素含量最高且木质素含量最低的种类,适合作为纤维质能源植物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将高温稀酸水解同乙醇萃取相耦连,对麦草中的3种主要木质纤维素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进行分级分离.结果表明,细粉后的麦草在140℃、H2SO4体积分数0.5%、固液比1:20(W/V)的条件下处理10 min.麦草中的半纤维素含量由原来的34.6%降到4.34%.半纤维素水解木糖得率高达74.1%,固体残渣回收率为65.3%.此条件下处理后的固体残渣进行乙醇萃取分离木质素,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180℃、乙醇体积分数40%(含0.3%NaOH)、固液比1:50(W/V)、保温时间30 min,粗木质素得率高达89.5%.经以上两步分段处理后的粗纤维素疏松质软,回收率达到83.2%.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2,(14):39
小麦秸秆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聚糖醛酸、蛋白质及矿物质,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高达35%~ 40%,生产一次性餐具的有效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餐具生产的第一步是对秸秆进行撕碎与揉搓,用输送带将小麦秸秆送入涡流撕裂机,经过机器处理后,秸秆会变成3~5厘米长、质地柔软的丝状物.每1000千克秸秆加800千克水进行湿润,然后堆积48~50小时,直到秸秆被充分湿润软化,即可进入下道工序. 经过软化后的小麦秸秆,将在水力碎草机中进行洗涤与分离.当秸秆进入水力碎草机时,同时加入循环水,将秸秆水混合液浓度控制在10%左右.处理后,秸秆中的泥沙、叶片、穗以及碎草节等杂物被打碎后随水排出,石头、铁块等重物在离心力作用下从周边排石管排出,最后剩下比较干净的秸秆碎片.  相似文献   

20.
1.用EM原露发酵秸秆饲料的原理用EM原露发酵秸秆饲料的原理,是通过有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分泌酸大量增加,秸秆中的木聚糖链和木质素聚合物酯链被酶解,促使秸秆软化,体积膨胀,本质纤维素转化成糖类。连续重复发酵又使糖类二次转化成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值降低到4.5 ̄5.0,抑制了腐败菌和其他有害菌类的繁殖,达到秸秆保鲜的目的。秸秆中所含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等有机物降解为单糖、双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促使饲料变软、变香而更加适口。最终使那些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粗纤维转化成能被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动物对粗纤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