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为研究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对大口黑鲈消化能力、血清代谢指标、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配制成维生素K3含量分别为0.78(K0组)、5.80(K5组)、10.82(K10组)、15.84(K15组)和20.85 mg/kg(K20组)的5种试验饲料,对初均重为(12.96±0.07)g健康大口黑鲈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K3的各组胃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K0组(P<0.05)。K10组、K15组和K20组的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K0组(P<0.05)。K20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随着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的增加,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呈增加的趋势。K15组的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中C16∶1n7和C18∶1n5含量均较其他组显著升高(P<0.05)。肌肉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可以改善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组成,但当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5.80 mg/kg时会使大口黑鲈的消化能力下降,并且高剂量的维生素K3会改变大口黑鲈的蛋白质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2.
张艺 《饲料研究》2023,(19):41-46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黄栀子提取液对大黄鱼体色、生长和肌肉营养的影响。选取6 000尾大黄鱼,分为4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500鱼。C100组、C200组、C300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3 g/L的黄栀子提取液100、200、300 mL/kg,对照组C0不添加黄栀子提取液。试验期30 d,分析测量各组大黄鱼体色、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指标。结果显示,各组大黄鱼的绝对增长率、绝对增重率随着黄栀子提取液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C300组大黄鱼绝对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绝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大黄鱼背部、腹部和尾部L值均显著降低(P<0.05)。C300组大黄鱼背部、腹部和尾部a值最高,b值最低。3个试验组大黄鱼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300组大黄鱼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  相似文献   

3.
亚麻籽油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油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在1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对照)、1.5%、3.0%、4.5%亚麻籽油,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为33.5%)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9.15±0.03)g的吉富罗非鱼3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喂8周。结果表明:3.0%、4.5%组罗非鱼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而3.0%、4.5%组饲料系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5%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5%组罗非鱼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0%、4.5%组罗非鱼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4.5%组罗非鱼肌肉C20∶5n-3(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和n-3/n-6 PUF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肌肉C22∶6n-3(DH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3.0%组罗非鱼肌肉C22∶5n-3(D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4.5%组罗非鱼肌肉PU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1.5%、3.0%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亚麻籽油可改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且亚麻籽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以酪蛋白、明胶和糊精等为主要饲料原料,配制维生素B_2含量分别为0.4、2.6、5.4、10.8、20.4、39.7 mg/kg的6种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9.5±0.9)g的吉富罗非鱼10周,每种饲料投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尾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肝脏维生素B_2含量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随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先呈线性增加,在达到10.8 mg/kg后趋于稳定,饲料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类似;10.8、20.4、39.7 mg/kg组脏体比显著高于0.4、2.6 mg/kg组(P0.05);10.8、20.4、39.7 mg/kg组肝体比显著高于0.4 mg/kg组(P0.05);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对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全鱼粗脂肪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4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鱼水分含量以5.4 mg/kg组最低,显著低于除39.7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39.7 mg/kg组最高,显著高于除5.4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各组之间全鱼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对肌肉和肝脏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肝脏中维生素B_2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达到20.4 mg/kg后趋于稳定;0.4 mg/kg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折线模型分析表明,吉富罗非鱼获得最佳生长速度和最大肝脏维生素B_2蓄积量时,其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分别为10.2和19.3 mg/kg。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7,(18):5-9
为探讨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大菱鲆幼鱼营养组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初始体重(24.89±0.51)g的大菱鲆幼鱼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01%、0.02%、0.04%、0.08%的N-氨甲酰谷氨酸,进行8周养殖。结果表明:NCG对大菱鲆幼鱼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有影响,0.01%组和0.02%组全鱼水分较低,0.02%组全鱼粗蛋白质最高,对照组肌肉水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和0.01%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NCG水平升高,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对全鱼灰分影响不显著(P0.05)NCG水平在0~0.02%间,肌肉中精氨酸和氨基酸总量逐渐升高,继续增加饲料中NCG含量,指标无显著性升高。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含量和肝脏中精氨酸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组间指标呈一定的差异。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逐渐增大,各组间指标呈一定的差异。通过饲料中NCG添加浓度与精氨酸酶活性回归分析,NCG的适宜量为0.0212%。上述研究表明大菱鲆幼鱼饲料中添加适量NCG有助于促进机体内源精氨酸合成,提高肌肉中精氨酸的含量,进而促进蛋白质合成,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氨基酸螯合锌对育肥猪生产性能、抗氧化力和锌含量的影响,选用长白阉公猪28头,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氨基酸螯合锌,对其生产性能和抗氧化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试验2组可显著提高长白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试验3组可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提高肌肉和血清的抗氧化力能力,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逐渐提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CA)以试验3组最高,且肌肉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抗氧化力试验2组和3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在肌肉中以试验1组最高,血清中以试验3组最高,但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丙二醛(MDA)在肌肉和血清中均以对照组最高,但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3)肌肉和血清中锌含量随饲料中氨基酸螯合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提高大白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并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锌沉积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观察实用饲料中添加不同锌源和锌水平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初重为(2.98±0.02)g的奥尼罗非鱼1 08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1种实用对照饲料和8种添加不同水平硫酸锌(记作Zn-10、Zn-20、Zn-30和Zn-60)和蛋氨酸锌(记作MZn-10、MZn-20、MZn-30和MZn-60)的试验饲料,2种锌源饲料中的锌添加量分别为10、20、30和60 mg/kg,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Zn-60和MZn-60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罗非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分别在MZn-20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Zn-10和Zn-60组(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在MZn-20组显著高于Zn-30、Zn-60和MZn-60组(P<0.05).与对照组和硫酸锌组相比,蛋氮酸锌组罗非鱼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Zn-20和Zn-30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Zn-10组肌肉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随饲料中锌添加量的增加,罗非鱼肥满度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Zn-20和MZn-30组达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各蛋氨酸锌组(P<0.05).添加锌的各试验组罗非鱼肝体比呈升高趋势,Zn-30和MZn-6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罗非鱼脂体比在MZn-6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实用饲料中添加60 mg/kg锌能够提高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硫酸锌和蛋氨酸锌的促生长作用效果相似;实用饲料中添加10~20 mg/kg锌能够增强罗非鱼抗氧化能力,蛋氨酸锌抗氧化作用明显优于硫酸锌.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磷水平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和磷代谢的影响。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制备D1~D7[磷含量:D1(0.68%),D2(0.83%),D3(1.07%),D4(1.28%),D5(1.42%),D6(1.65%),D7(1.79%)]7种饲料,饲养尼罗罗非鱼[体重(8.68±0.46)g/尾]56 d。结果显示,除D2组外,D3组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3和D4组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磷含量增加,所得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而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其中D6、D7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D2和D3组(P0.05)。D2、D3组肌肉粗灰分含量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饲料磷含量为1.79%(D7)时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D1组(P0.05)。血清降钙素随着饲料磷含量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P0.05),在D5组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D1、D2、D3和D7组(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随饲料磷含量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D5组时降到最低。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尼罗罗非鱼最适饲料有效磷含量为1.13%~1.64%。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500、1 000 U/kg的甘露聚糖酶,配制3种等氮(粗蛋白质水平为33.5%)等能(总能为15.7 MJ/kg)的试验饲料,分别投喂平均体重为(5.80±0.01)g的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8周。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1 000 U/kg组罗非鱼的末重、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罗非鱼的饲料系数(FCR)、摄食量(FI)、成活率(SR)差异不显著(P>0.05)。随饲料中甘露聚糖酶添加水平的增加,罗非鱼肠道淀粉酶、胰蛋白酶、Na+,K+-ATP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1 000 U/kg组罗非鱼血液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00 U/kg组(P<0.05),而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含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0 U/kg组(P<0.05)。各组罗非鱼血液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甘油三酯(TG)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白细胞总数以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500和1 000 U/kg组罗非鱼血液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百分比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罗非鱼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进而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500、1 000 U/kg的甘露聚糖酶,配制3种等氮(粗蛋白质水平为33.5%)等能(总能为15.7 MJ/kg)的试验饲料,分别投喂平均体重为(5.80±0.01)g的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8周.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1 000 U/kg组罗非鱼的末重、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罗非鱼的饲料系数(FCR)、摄食量(FI)、成活率(SR)差异不显著(P>0.05).随饲料中甘露聚糖酶添加水平的增加,罗非鱼肠道淀粉酶、胰蛋白酶、Na+,K+-ATP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1 000 U/kg组罗非鱼血液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00 U/kg组(P<0.05),而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含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0 U/kg组(P<0.05).各组罗非鱼血液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甘油三酯(TG)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白细胞总数以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500和1 000 U/kg组罗非鱼血液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百分比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罗非鱼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进而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蚕豆、蚕豆水提取物、缩合单宁和3,4-二羟基-L-苯丙氨酸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肌肉抗氧化能力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468.49±10.84)g的罗非鱼1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在65 d饲养期中,对照组投喂常规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添加50.0%的蚕豆(FB组)、4.0%的蚕豆水提取物(FBWE组)、0.2%的缩合单宁(CT组)和0.1%的3,4-二羟基-L-苯丙氨酸(DOPA组)的饲料,5种试验饲料等氮等脂。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FB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脏体比、肥满度和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CT组肝体比显著升高(P<0.05),FBWE组脏体比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FB和FBWE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DOPA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CT组血液中血小板数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液中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FBWE和CT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胆红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DOPA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FB组肌肉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P<0.05),CT组肌肉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FB和FBWE组肌肉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4)各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FBWE和CT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FB、FBWE、CT和DOPA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FB组肌肉组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FBWE组肌肉谷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罗非鱼肌肉鲜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FB、FBWE和DOPA组罗非鱼肌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蚕豆显著降低了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而添加蚕豆水提取物、缩合单宁和3,4-二羟基-L-苯丙氨酸则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此外,饲料中添加缩合单宁还能提高罗非鱼肌肉的抗氧化能力,添加蚕豆、蚕豆水提取物和3,4-二羟基-L-苯丙氨酸均能提高罗非鱼肌肉的质构特性,但添加蚕豆、蚕豆水提取物和缩合单宁会损伤肝功能。由此可见,3,4-二羟基-L-苯丙氨酸或蚕豆水提取物可作为蚕豆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儿茶素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质量为(18.5±0.2)g的草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1、0.3、0.5、0.7和0.9 g/kg儿茶素的6种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随着儿茶素的添加,各组间鱼体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0.5、0.7和0.9 g/kg儿茶素显著提高了鱼体肥满度(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除0.1 g/kg组外,其余各儿茶素添加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在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脱氢酶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2)在肌肉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方面,0.5、0.7 g/kg组的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和C20∶5、n⁃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组间在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及肌肉质构特性、肌肉失水率以及肌纤维密度和直径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0.7和0.9 g/kg组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显示,儿茶素对草鱼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可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肌肉品质。草鱼饲料中儿茶素的推荐添加量为0.5~0.7 g/kg。  相似文献   

13.
桑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取云南、陕西、重庆所产桑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5%、10%不同来源桑叶粉,配制成7种等能等氮的试验饲料,在室内淡水循环养殖系统中饲喂平均体重为9 g的吉富罗非鱼8周,以研究桑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结果表明:桑叶来源、添加水平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罗非鱼的末重、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饲料系数(FCR)和摄食率(FR)均无显著影响(P>0.05)。各试验组罗非鱼的脏体指数(VSI)、肝体指数(HSI)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桑叶添加水平的增加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或P<0.05)。对于不同来源的桑叶,均表现为10%组罗非鱼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及HDL-C/CHO和HDL-C/LDL-C最高,肌肉p H降低值、滴水损失和全血葡萄糖含量最低,且与对照组和5%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组罗非鱼的肥满度(CF),鱼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以及肌肉熟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10%的桑叶不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同时可有效调节罗非鱼的脂质代谢,改善其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4.
胡建勇  李晓东  李林  刘晶  徐军  高攀 《饲料研究》2021,44(16):38-42
试验比较浮性饵料投喂下,罗非鱼在两种养殖模式下的生长、形体指标、肌肉质构特征及营养组分。对照组为土池塘主养罗非鱼模式,试验组为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试验期143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罗非鱼的末重显著升高(P<0.05),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降低(P<0.05),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罗非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除谷氨酸(Glu)、精氨酸(Arg)降低外,其他氨基酸均不同程度升高,EAA中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含量显著升高(P<0.05)。从AAS和CS结果看,试验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缬氨酸(Val)、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Met+Cys)、异亮氨酸(Ile);对照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Val、Ile,其他氨基酸评分结果均优于FAO/WHO标准模式或全鸡蛋蛋白模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脂肪酸(TFA)、不饱和脂肪酸(TUFA)、饱和脂肪酸(TSFA)含量提高(P>0.05),不饱和脂肪酸C20∶1、C20∶3含量显著增加(P<0.05),C18∶3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的罗非鱼具有更好的生长性能,肉质和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7,(3):514-518
选用初始体质量(61.4±1.4)kg相近的长白阉公猪2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养期45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40、80、120mg/kg的氨基酸螯合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均可显著提高瘦肉率、胴体斜长、45min肉色(P<0.05);试验2、3组的24hpH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3组花生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各试验组花生-烯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3组二十四碳-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提高钠钾泵运转能力(P<0.05);肌肉中Mg、Ca和Cu含量随着氨基酸螯合锌添加量的提高呈峰值规律,分别在添加量为40、80、40mg/kg时达到峰值(P<0.05);锌含量随氨基酸螯合锌添加量的提高而升高,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提高长白肥育猪的屠宰性能,改善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且对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提高机体钠钾转运机能,加强Mg、Ca和Cu在肌肉中的沉积效率。  相似文献   

16.
苜蓿草粉对肉兔生产性能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120只日本大耳白兔(Dryctolagus cuniculus)分为6个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20%(试验1组)、30%(试验2组)、40%(试验3组)、50%(试验4组)和60%(试验5组)的苜蓿(Medicagosativa L.)草粉,试验期45d,测定饲喂不同水平苜蓿草粉饲粮,以观察肉兔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和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均优于对照组,其中以试验4组最佳;除试验Ⅴ组外,其他试验组的屠宰率和全净膛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而肝脏重和脾脏重随苜蓿草粉添加量的升高依次增加,各试验组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随苜蓿草粉添加量的增大,肉兔肌肉内总氨基酸量、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有升高的趋势,改善了肉的风味,提高了肉的营养价值。因此认为,在肉兔饲粮中苜蓿草粉比例在50%左右时有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肌肉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饲料中添加龙须菜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共配制了6种龙须菜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2%、3%、4%和5%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15.94±0.10)g的草鱼8周。每种饲料投喂4个水箱(重复),每箱30尾鱼。结果显示:1)饲料中不同添加比例龙须菜对草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及饲料效率(FE)没有显著影响(P0.05)。2)各试验组的肝体指数(HSI)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除5%添加组外的其他试验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全鱼、肝脏及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各组间皆无显著差异(P0.05),而饲料中不同添加比例龙须菜对全鱼粗灰分与粗脂肪、肝脏粗脂肪及肌肉水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4)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以5%添加组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5)饲料中龙须菜添加比例影响了草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除C14∶1、C20∶0、C20∶2外,其他肌肉脂肪酸的含量均受到饲料中龙须菜的添加比例的显著影响(P0.05),其中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及n-3/n-6 PUFA均在3%添加组获得最高值。1%、2%、3%、4%和5%添加组肌肉C20∶5(EPA)、C22∶5(DPA)、C22∶6(DHA)以及EPA+DHA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龙须菜对草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能降低血脂含量,影响草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并能提高功能性脂肪酸DHA、EPA及PUFA的含量;饲料中添加3%的龙须菜能更好地增加肌肉功能性脂肪酸含量,而添加5%的龙须菜则草鱼生长相对较好,降低血脂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及酵母硒对胴体性状和肉质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为(70.30±1.30)kg的烟台黑猪48头,公、母各半,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Ⅰ组饲喂低营养水平日粮(消化能11.19 MJ/kg、粗蛋白质12.28%),Ⅱ组饲喂低营养水平+0.5 mg/kg酵母硒日粮,Ⅲ组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消化能13.11 MJ/kg、粗蛋白质14.73%),Ⅳ组饲喂高营养水平+0.5 mg/kg酵母硒日粮。试验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105 d。结果表明:与低营养水平组相比,高营养水平能够极显著提高烟台黑猪的胴体重(P0.01),显著提高眼肌面积和瘦肉率(P0.05);营养水平和酵母硒对烟台黑猪的肉质性状影响均不显著(P0.05),其中高营养水平有提高其肌内脂肪及肌肉风味氨基酸含量的趋势(P0.05);与未添加酵母硒组相比,添加酵母硒能够显著提高肌肉中油酸含量(P0.05),有提高其肌肉中亚油酸含量的趋势(P0.05),能够极显著提高其肌肉中硒元素含量(P0.01);营养水平和酵母硒对屠宰性能、胴体性能、肉品质等无互作效应(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高营养水平能够提高烟台黑猪肌内脂肪及风味氨基酸的含量;酵母硒有利于提高烟台黑猪肌肉中油酸含量,有提高亚油酸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限制或过量添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对育肥阶段杜寒杂交肉羊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评估NRC (2007)提出的脂溶性维生素推荐量是否适用于我国肉羊养殖。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20只90日龄断奶后体重为(26.00±0.11) kg的杜寒杂交肉用绵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按需要量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复合制剂;试验组分别在PC组基础上扣除30%的维生素A(PC-VA组)、维生素D(PC-VD组)和维生素E(PC-VE组);另设过量添加组,其3种脂溶性维生素添加量均为对照组的7.5倍(PC-7.5组)。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1) PV-7.5组的眼肌面积有高于PC组的趋势(P=0.06),各组肉羊的宰前活重(LWBS)、胴体重和屠宰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肉羊内脏器官重量及其占LWBS的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羊各胃室重量及其占复胃总重的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2) PC-7.5组的肉色亮度值显著低于除PC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 PC-VA组和PC-VE组的背最长肌C10∶0含量有低于PC组的趋势(P=0.07),PC-VA组和PC-VE组的背最长肌C20∶0含量有低于PC-7.5组的趋势(P=0.09);PC组的背最长肌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PC组的背最长肌丝氨酸(Ser)含量显著低于PC-VA组和PC-7.5组(P<0.05)。结果提示,扣除30%或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对杜寒杂交肉羊的屠宰性能和肌肉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影响了肌肉氨基酸含量,从而对肉品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大鲵生长性能、血液指标以及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44尾体质量为(34.14±0.15)g、体质健壮的大鲵,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尾。各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D0组,对照组)、150(D150组)、300(D300组)、450(D450组)、600(D600组)和750 mg/kg(D750组)的维生素C。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D0组)相比,饲料添加维生素C显著提高大鲵终末体重(FBW)、特定生长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FCR)(P<0.05);分别以WGR和FCR为评价指标,大鲵饲料中维生素C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311.73和320.53 mg/kg。2)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维生素C显著提高大鲵血液血栓细胞数量(P<0.05),且D300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300组和D450组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维生素C显著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且D450组血浆T-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D300组~D750组血浆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D300组~D750组各器官组织和血浆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饲料添加适宜水平维生素C能显著提高各器官组织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溶菌酶(LZM)活性(P<0.05),且上述2个指标与各器官组织和血浆维生素C含量存在一定正相关性。综上所述,饲料添加适宜水平维生素C可提高大鲵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并提高各器官组织和血浆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