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分娩对于生猪养殖来说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环节,这一阶段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仔猪的成活率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母猪和仔猪全窝死亡,损失惨重。因此加强母猪的分娩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非常重要。母猪分娩要注意一些事项,包括预产期的计算、分娩前的准备、接产工作以及产后母猪和仔猪的护理等工作。现介绍母猪分娩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李自新 《当代畜牧》2013,(23):64-65
母猪分娩是养猪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准备工作才能够保障小猪仔的顺利出生,为整个养猪场增加猪的数量从而使得养猪场猪源不断。本文将着力探讨饲养员在母猪分娩前后应注意的要点以期为养殖业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影响仔猪的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现就通过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做好产前准备分娩前一定要注意母猪乳房、乳头及外阴部附近的清洁和消毒,并对分娩圈舍或产床和保育箱消毒。分娩当天对母猪饲喂少量饲料或不喂料,以免母猪吃的过饱而影响仔猪的产出。2接产临产母猪快要分娩时,接产员要经常注意观察,并做好接产准备,做好消毒、记录等工作。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仔猪的口腔、鼻孔的黏液掏出  相似文献   

4.
1产房进猪前严格的清洗、消毒并至少空舍5天以上。2母猪于产前一周进入产房,并做好体表的清洗和消毒。3分娩前对母猪进行体内外的驱虫。4加强对分娩母猪的护理和观察:对分娩过程较慢的,要分析原因,必要时注射催产素或人工助产,对人工助产的分娩母猪要注意工具消毒并于产后注射缩宫素和抗生素以防产后感染。5母猪产后要注意观察胎衣数和仔猪数是否相符、有无胎衣残留、恶露有无排尽等。6保护好母猪乳房和乳头。仔猪生后应去掉獠牙,并训练固定乳头吃奶,防止因争吃奶而咬伤乳头。仔猪的吸允能促进母猪乳房发育,尤其是初产母猪,一定要让仔猪均匀…  相似文献   

5.
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的阶段.通常情况下,怀孕母猪分娩是比较顺利的,出现难产的情况很少见.尽管如此,为减少初生仔猪腹泻等疾病的发生,保证其健康发育生长,饲养管理人员应注意母猪分娩前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母猪作为猪场的核心和基础,是每个猪场饲养管理的重点,做好母猪保健工作是提高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的关键,并且科学合理的保健还可以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母猪保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配种阶段、分娩前阶段和分娩后阶段,要做好各阶段的保健工作,掌握好母猪保健的措施和程序,并要注意母猪保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分娩对母猪的体能是一种挑战,一般母猪的分娩时间要持续6h以上,长的可持续1d,甚至3d.规模化的饲养管理,其饲养条件易造成母猪分娩时间延长、胎儿死亡率升高及母猪产后体力、食欲恢复慢,奶水质量差,产后感染严重等. 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应注意加强母猪的分娩护理,缓解母猪的生产疲劳、疼痛及纠正代谢紊乱.母猪体质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所产仔猪的质量和养殖效益.对产仔母猪输入保健药物可缓解生产疲劳、疼痛,纠正代谢紊乱,改善母猪体质提高所产仔猪质量,并减少母猪产后乳房炎的发生及预防产后恶露不尽.  相似文献   

8.
1产前准备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场,应有计划地按批次相对集中进行分娩产仔。母猪临产时须由专业护理员护理,分娩前一定要注意母猪乳房、乳头及外阴部附近的清洁和消毒(用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并对分娩圈舍或产床和保育箱消  相似文献   

9.
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母猪开始产仔,但是由于春季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较大,会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因此,春季如何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1做好母猪产前准备分娩前一定要注意母猪乳房、乳头及外阴部附近的清洁和消毒,并对分娩圈舍或产床和保育箱消毒。分娩当天对母猪饲喂少量饲料或不喂料,以免母猪吃的过饱而影响仔猪的产出,要准备碘酒、结扎线、剪刀等经过消毒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1症状母猪临产前起卧不定,频频排粪、排尿、努责,但不能顺利产出仔猪时应注意其发生难产。分娩无力引起的难产,母猪表现为努责次数少,  相似文献   

11.
母猪妊娠后期到哺乳早期的围产阶段(妊娠最后10天和产仔后10天)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阶段。母猪妊娠后期胎儿的生长、乳腺的发育、初乳的形成和母猪的维持都需要大量的营养。母猪分娩后,营养供给主要用于乳汁的合成和母猪的维持需要,复原中的子宫可提供大量的氨基酸到血液。母猪的生理状态决定了营养物质优先供给仔猪生长,母猪分娩前营养优先供给子宫,分娩后优先供给乳房。本文通过描述母猪围产期的营养对胎儿、初生仔猪、泌乳等的影响,揭示了饲喂围产期母猪时需要注意的细节,综述了现在高产母猪饲养方式,并计算出母猪对能量、赖氨酸和氮的需要量,以期为养殖企业在围产期母猪饲养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氯前列烯醇和缩宫素在母猪分娩中的催产作用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消化机能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精心护理,才能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断奶量,具体应做到以下十点。 1 做好产前准备 分娩前一定要注意母猪乳房、乳头及外阴部附近的清洁和消毒,并对分娩圈舍、产床、保育箱严格消毒。分娩前3-5天母猪开始减食,  相似文献   

14.
1母猪根据猪场疫情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的免疫计划表,严格按防疫员操作规章制度做好母猪的免疫接种工作。将产前1星期的妊娠母猪转入经清洗、消毒、通风干燥、设备维修好的分娩舍,注意转栏时要温和对待母猪,避免其受到惊吓。从转入的当天开始,缓慢  相似文献   

15.
一、对分娩延迟母猪的诱导分娩 症状:母猪妊娠期满后仍无分娩预兆,为防止宫内仔猪的死亡、子宫炎症,保证母猪产后生殖机能的正常恢复,降低繁殖母猪的淘汰率,对延迟分娩的母猪进行激素诱导分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不同时期使用催产素对母猪分娩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胎次、大小和体况相近的长大二元杂交分娩前母猪80头,第1组48头分娩前母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48头试验母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头,分别对每组母猪在分娩产出1头仔猪后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催产素,观察并记录各组母猪的产程、死胎以及母猪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母猪打颤、产后出血以及母猪子宫复原等情况;第2组32头分娩前母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2头试验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分别对每组母猪在分娩不同时期肌肉注射4 mL催产素,观察并记录各组母猪的产程、死胎以及母猪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母猪打颤、产后出血以及母猪子宫复原等情况。结果表明规模猪场在使用催产素助产时最佳的剂量是4 mL/头,最佳的使用时期是母猪产出1头仔猪后开始注射催产素。  相似文献   

17.
仔猪成活率,直接影响着母猪的经济效益,掌握好仔猪饲养的九项关键技术措施很重要。1 母猪保胎母猪保胎,就是要把握好妊娠母猪前后期的日粮营养水平,前期最好做到精料与青饲料的混合饲喂,一般比例为2:1,妊娠后期要多喂些精料,少喂青饲料,但在产前3~4天应减少精料,注意不要喂给霉烂变质、有毒、冰冻饲料。2 人工助产分娩时要预防难产,往往由于胎儿过大,母猪产力不足,以致分娩时间过长造成难产,一般母猪产仔间隔时间不超过20分钟,否则就要进行催产,  相似文献   

18.
<正>春季是母猪分娩的旺季,是容易出现疾病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对母猪饲养和护理的不好,常会造成仔猪和母猪的死亡。1防寒保暖春季气温回升,但昼夜温差大,养殖户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圈舍内的取暖设备不要过早拆除,挡风草帘和塑料薄膜至少应保留到平均气温10℃以上,夜间尤其要注意防止寒冷侵袭。2加强母猪营养春季到来,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及时调整母猪日粮。首先要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空怀母猪饲料  相似文献   

19.
正母猪是种猪养殖的源头,其繁殖性能的优劣是决定猪场能否获利的关键。猪场要提高母猪效率,就需要增加母猪每窝产仔数,同时缩短空怀天数,母猪承担着巨大的生产压力,包括妊辰、分娩、泌乳等,极易引发潜在的生理伤害,再加上人们对母猪耐粗饲的传统认识,在营养及管理上往往不能满足其生理需要,这对母猪生产潜力的发挥及后续乳仔猪的生长都会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母猪怀孕期间的饲养管理应从以下3方面注意:1注意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饲料营养1.1目的 (1)提高仔猪初生重量。(2)提高母猪产奶  相似文献   

20.
母猪分娩后头三四天适当控制采食量,防止消化不良,影响乳质。随后即应敞开饲喂,母猪能吃多少就给多少,保证充足的饮水,注意防暑降温(气温22℃以上母猪食欲降低),尽可能提高母猪采食量。母猪采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多,则泌乳量高,仔猪腹泻少,生长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